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知识点练习(《劝学》+《师说》)(附参考答案).doc
-
资源ID:96758477
资源大小:13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知识点练习(《劝学》+《师说》)(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知识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师焉,或不焉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劝劝学古义:_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金金就砺则利古义:_今义:黄金跪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寄托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今义:大家;许多人小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不必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1)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2)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3)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烛之武退秦师(4)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5)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登泰山记)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来吾道夫先路(离骚)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以为轮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用心一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而耻学于师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拘于时无以至千里6.文化常识(1)君子:特指_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2)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_”,跨出两脚为“_”。(3)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_,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_。(4)六艺:师说中的“六艺”指_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指_六种学问和技能。(5)经: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传:古代_的著作。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2)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3)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4)韩愈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的错误态度。(5)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对自身“_”。(6)韩愈师说中,揭示了世俗对从师者的嘲笑的原因是年龄、学问和修养相当就不能称呼为老师的句子是“_,_,_,_”。(7)韩愈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能比我强点,我就能拜他为师的句子是“_:_,_”。(8)韩愈在师说中列举了孔子从师之多的句子是“_”,作者说这句话是为了证明“_”的观点。 (二)语句翻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_(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_ (三)基础双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有删改)注卜:估量。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拜访求教。(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B.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C.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D.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与“岂意其至此哉”(促织)两句中的“意”字含义相同。B.“乃幸见取”与“百姓之不见保”(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C.“假令有取”与“假舆马者”(劝学)两句中的“假”字含义不同。D.“人益不事师”与“是故圣益圣”(师说)两句中的“益”字含义相同。附:参考答案一、基础梳理1.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有”同“又”,再;“暴”同“曝”,晒同“智”,见识同“性”,天性同“授”,传授同“否”,不2.鼓励金属制的刀斧等蟹腿广泛地学习爪子和牙齿托身,藏身求学的人用以,用来跟从并且一般人小的方面学习不一定3.(1)借助假期临时委任假装 假如 借、借给 宽容(2)横渡断绝停止、中断与世隔绝的陡峭的全然直上穿过 (3)老师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尊师学习掌握一定技艺的人军队(4)传授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5)道理风尚道路方法、策略思想、学说志趣、意向说、谈论天道,自然的规律同“导”,引导4.使动用法,使弯曲名词作动词,游泳使动用法,使快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名词作动词,低于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愚人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5.判断句,标志词:者也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被动句,标志词:于固定句式,标志词:“无以”,没有用来的6.(1)有学问、有修养(2)跬步(3)句读(4)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5)解释经书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5)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圣人无常师(二)语句翻译2.(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得分点: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爪牙”,爪子和牙齿;“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心”,因为心思;“一”,专一)(2)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得分点: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遗”,放弃;“明”,明智之处)(三)基础双练3.(1)B解析“业”是名词,学识,作“甚浅近”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好言论”是动宾短语,不能断开,“好言论”“为文章”是两个句子,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2) B解析B项均表被动。A项均为料想。C项假如/凭借。D项均为更加。参考译文承蒙您屈辱地来信说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己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拜师。在当今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不看别人脸色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