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6759211
资源大小:289.96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83、环境质量状况 194、评价适用标准 22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5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307、环境影响分析 318、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 369、结论与建议 37附图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二:周边环境卫星地图附图三:效果示意图及噪声检测点布置图附图四:环境功能区规划图附图五: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附图六: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 1:企业名称核准附件 2:法人身份证复印件附件 3:土地证,房权证附件 4:房屋租赁合同附件 5:委外加工协议附件 6:城市排水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附件 7:关于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租赁厂房的函附件 8:环保责任协议附件 9: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公司新增年产 10 万个汽车新能源电池盒及 2 万套电力控制柜技术改造项目批复和验收文件附件 10:关于同意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信息公开的情况附件 11:建设项目环保措施法人承诺书附件 12:建设项目审批申请附件 13:环评文件确认书附表附表 1:审批基础信息表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 2 幢 1 层-4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10018建设地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 2 幢 1 层-4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代 码C34 通用设备制造业占地面积2400m2建筑面积2400m2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 占比例(%)2.51.1 项目由来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8 月,项目地理坐标北纬 N30°1652.88 东经 E120°2050.36 ,经营范围: 生产、制造、销售: 轨道交通设 备及配件、轨道交通运输通信信号系统和设备、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铁路机车 车辆配件、电力电子元器件、通用机电设备、 配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精密钣金 件加工。货物、技术进出口; 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经的一切合法项目。 位于杭州经 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 2 幢 1 层-4,租用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 公司的厂房,面积 2400 平方米,购置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床、折弯机、焊机等 设备,项目实施后,可达到年产轨道交通设备及配件 2000 套,轨道交通运输通 信信号系统和设备 200 套、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 100 套、铁路机车车辆配件 100 套、电力电子元器件 1000 套、 通用机电设备 100 套、配电设备 100 套、自动化设备 100 套、精密钣金件加工 2000 套的生产规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 1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应办理环评手续。 根据 2015 年 4 月 9 日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 理名录(环保部 33 号令) ,本项目无电镀或喷漆工艺,属于“K 机械、电子” 中的“71、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中的“其他”,环评类别可以确定为报 告表。 受托后,我单位即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与监测,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编制完成了此环境影响报告表。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通过,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2016 年 7 月 2 日通过, 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0 年 9 月 1 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7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 2005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 2002 年 6 月 29 日通过,2012 年 2 月 29 日修正,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8、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 号, 2014 年5 月 22 日;9、关于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2012 年 8 月 8 日;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 2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77 号, 2012 年 7 月 3 日;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年 11 月 29 日;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33 号, 2015 年 3 月 19 日修订, 2015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3 年 11 月 14 日;14、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 号文, 2014 年 12 月 30 日。15、“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 号】,2016 年 12月 20 日。1.2.2 地方法规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288 号,2011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2、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003 年 6 月 27 日,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3、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 修正)2013 年 12 月 29 日浙江省第十二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正<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4、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公告第 54 号, 2006 年 3 月 29 日, 2006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5、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 号, 2009 年 10 月 28 日;6、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8】57 号, 2008 年 9 月 26 日;7、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2012 年 2 月 24 日;8、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11 号, 2007 年 2 月 14 日;9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 号, 2014.7.10;3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10、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17250 号】,2017年 3 月 17 日;11、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4】28 号;12 、杭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杭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163 号发布,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206 号、第 262 号、第 270 号 3 次修改,2012.5.18;13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文件,建设工程施工排水管理要求,杭城管委2014280 号, 2014.9.30;1.2.3 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 年 4 月);9、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 年 6 月);10、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2015 年。1.3 工程内容及规模1.3.1 投资、规模及进度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8 月,项目地理坐标北纬 N30°1652.88 东经 E120°2050.36 ,经营范围: 生产、制造、销售: 轨道交通设 备及配件、轨道交通运输通信信号系统和设备、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铁路机车 车辆配件、电力电子元器件、通用机电设备、配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精密钣金 件加工。货物、技术进出口; 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经的一切合法项目。 位于杭州经 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 2 幢 1 层-4,租用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 公司的厂房,面积 2400 平方米,购置激光切割机、数控冲床、折弯机、焊机等设备,项目实施后,可达到年产轨道交通设备及配件 2000 套,轨道交通运输通 4 信信号系统和设备 200 套、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 100 套、铁路机车车辆配件 100 套、电力电子元器件 1000 套、 通用机电设备 100 套、配电设备 100 套、自动化 设备 100 套、精密钣金件加工 2000 套的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规模详见表 1- 1。表 1-1 项目生产规模名称单位年产量轨道交通设备及配件套2000轨道交通运输通信信号系统和设备套200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套100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套100电力电子元器件套1000通用机电设备套100配电设备套100自动化设备套100精密钣金件套20001.3.2 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设备见表 1- 1 所示。表 1-1 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数控折弯机台52折弯机台13数控冲床台24数控激光切割机台15焊机台116数冲模具柜台17折弯模具台38数控模具台19模具: O-B 针套个110模具: O-A 针套个111折弯模具柜台212模具: HD 冲子个413焊接平台台114焊接工作台台115电感测试仪台116环路测试仪台117示波器台318钳形电流表台219安规测试仪台320三相功率分析表台15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如表 1-2 所示。表 1-2 主要原辅材料清单序号名称单位总用量1冷板吨2002铝板吨303不锈钢板吨1004通行逻辑电路板件20005工控机件20006对射式光电管件320007锂蓄电池件20008变压器件20009开关件1000010蜂鸣器件1000011零配件件2000012焊条吨1.21.3.3 劳动定员和生产组织本项目劳动定员 40 人,采用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 8 小时,年工作日为 300 天。1.3.4 项目建设地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厂界东侧为英 格斯模具制造公司,厂界南侧为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公司厂房,厂界西侧为硕 维科技(杭州) 有限公司厂房,厂界北侧为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公司厂房,所在地周边环境概况具体见表 1-3。表 1-3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表方位环境现状概况厂界东侧英格斯模具制造公司厂界南侧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厂房厂界西侧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厂房厂界北侧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厂房本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见附图 1,项目周边环境卫星地图见附图 2。1.3.5 公用工程供电:项目用电由杭州市供电局统一供给。给水:项目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统一供给。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 生活污水依托硕维科技(杭州) 有限公司现有工程, 经化粪池处理纳入污水管网, 进 6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1.4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产物环节。 7 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 地理位置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西端, 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 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部,钱塘江北岸。西起七格下坝, 北至下沙农垦场北缘,距杭州市区16.6km,距西湖19km,江岸线总长13.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33,北纬30°1643。本项目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项目地理坐标 北纬 N30°1652.88 东经 E120°2050.36 ,具体建设地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周边环境卫星地图见附图 2。2.1.2 气候特征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 夏季平均气温28.6, 冬季平均气温3.8, 无霜期230260 天, 年平均降水量1435毫升, 平均相对湿度为76, 降雨集中在五月至七月及八月至九月的台风季节。根据历年气候统计资料,主要气象要素如下:历年平均气压1011.5hPa历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9.9(1978.7.7)极端最低气温9.6(1969.2.6)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历年平均降水量 1435mm一日最大降水量 198.3mm最大积雪深度23mm(1977.1.30)历年平均风速1.95m/s常年主导风向SSW(12.71%)全年次主导风向 NW(10.89%)2.1.3 水文水系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 8 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项目附近水体为钱塘江支流。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 全长605km(其中杭州段为43km),流域面积 49856km2 (闸口以上为41800km2 ),其中本省境内的流域面积42100km2 ,占全 省面积的42%,主要功能为航运、排洪、工农业用水、城市水源、水产养殖、旅游、排污等。钱塘江下游河口紧连杭州湾,呈喇叭口状,是著名的强潮河口。钱塘江下沙段主要属于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的河口段, 河床冲淤多变, 沿程 潮汐变化复杂。多年平均径流量267亿m3 ,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年径流量425亿m3 ,最小年径流量101亿m3 。潮流为往复流,涨潮历时短,落潮历时长,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七堡断面观测结果如下:涨潮时:最大流速 4.11m/s平均流速 0.65m/s落潮时:最大流速 1.94m/s平均流速 0.53m/s七堡水文站观测潮位特征(黄海)如下:历史最高潮位 历史最低潮位平均高潮位平均低潮位P=90%低潮位7.61m1.61m4.35m3.74m2.32m2.1.4 地形、地貌杭州市大地构造处于扬子淮地台东部钱塘江台褶带, 中元古代以后, 地层发 育齐全, 岩浆作用频繁, 地质复杂。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 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该项目所在地在杭州市城内为半山亭山褶皱区。杭州市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 自西向东地貌结构的层次和区 域过度十分明显。项目所在地地貌属钱塘江平原亚区, 在全新市中、晚期由江水 携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地面高度4.57.5m。该项目所在地的表层为冲击-湖积、湖沼积深灰、灰、褐灰色轻亚粘土、粘土层组成。 9 2.2 社会环境简况2.2.1 杭州市概况杭州是浙江省省辖市,浙江省省会。辖区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 面积683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面积105.2平方公里。现辖上城、下城、西湖、拱 墅、江干、滨江、萧山、余杭、富阳9个区, 建德、临安2个县级市, 桐庐、淳安 2个县。全市面积16596km2,其中市区面积4876km2。全市共有190个乡镇(街道),其中75个镇、 23个乡、 92个街道。2015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发展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 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以“两区两会”工作为重点,以发展信息经济为突破口, 加快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努力形成转型升级新成效。在 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呈现“ 高开稳走、稳中向好” 的态势。201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0053.58 亿元,成为第十个 GDP 总量跨越万 亿元的城市。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0.2%,增速居全省第一、副省级以 上城市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87.69 亿元,增长 1.8%;第二产业增 加值 3910.6 亿元,增长 5.6%;第三产业增加值 5855.29 亿元,增长 14.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3.0:41.8:55.2 调整为 2.9:38.9:58.2。2.2.2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 1993年4月经国务 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是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综合 性园区,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委托管理下沙和 白杨两个街道, 辖区人口约45万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 开发区取得了良好 的发展业绩, 成为杭州市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副中心, 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列 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获得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 园区、国家低碳产业园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围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集聚领先、产城融合”三大战略, 全 面推进“大引擎驱动、大产业培育、大平台构筑、大环境优化” 四大工程, 努力推动经济提升质效、城市提升品质、社会提升水平,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0 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1)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杭州工业经济“主平台”作用, 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目前已形 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 集聚了松下、东芝、默沙东、康师傅等一大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全年规上工业 销售产值超过1600亿元, 总量位列杭州各区(县、市) 前列; 产值亿元以上企业 近200家。同时,积极抢抓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号工程” 的重要机遇,立足开发 区实际, 大力推进“一园一谷一港” (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智造谷、信息港) 建 设, 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综合竞争力。(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创新发展, 积极打造“ 东部人才港”和“ 东部科 技港” ,设立了3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和6亿元的科技专项资金,不断优化完善政 策体系, 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目前, 全区已建成投用国家级高 科技企业孵化器、省海创园、新加坡(杭州) 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同时, 创新要 素快速集聚, 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700多名, 其中“ 国千” 、“省千”及“ 市521”等领 军型人才超过60名, 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00多家; 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 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研究联盟中国创新中心、浙工大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 心等高端创新项目顺利落户, 夯实了创新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突出企业创 新主体地位, 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近百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创新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3)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加快转变对外 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按照“ 引龙头、强链条、促集聚” 的原则,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外商投资 企业。同时, 依托出口加工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独特优势, 全面启动跨境电 子商务试点工作, 坚持制度、管理、服务“三个创新” ,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拓展 业务门类、完善基础配套,已经集聚200余家企业参与跨贸业务,业务覆盖、企 业集聚、模式创新等走在全国前列, 有力助推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4)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拓展空间, 加快发展高端产业, 通过“ 内 部挖潜”规划了六个重点功能区, 分别是1个总部功能区(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 、1个高端工业功能区(东部高新产业园) 、2个创新产业功能区(新加坡杭州科技11 园和东部产学研创新示范园)、 2个现代服务业功能区(金沙湖中央商务区和现 代物流专业市场集聚区),六个重点功能区整合优化产业空间约6平方公里。围 绕“三年见成效, 五年成规模” 的目标, 全面启动了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三年行动 计划, 扎实推进功能区基础建设、招大引强、产业培育等各项重点工作。启动开 发以来, 功能区充分发挥了在全区招商引资和有效投入中的带动作用, 为建设成 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功能提升的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引领区”奠定了坚实基础。(5)城市配套加快完善。2004年,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区定位为“杭州副城”。 根据这一决策部署, 开发区加快推进由“建区” 到“造城”战略转变, 按照高起点规 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 四高”方针,不断优化空间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副城生活品质。围绕60万规划人口,建设了一批商品住宅、 人才专用房、拆迁安置房、外来人口公寓, 形成了多元化的住房保障格局; 建成 地铁一号线、德胜东路高架、之江东路下沙段等重大交通设施,实现了区内10 分钟接轨地铁、20分钟接轨主城; 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 建成了和 达城、宝龙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 引进了银泰城、印象城、龙湖天街等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配套能力持续增强。(6)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以“美丽东部湾”建设为抓手,优化绿地、湿地、 河道、建筑物等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 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高起点 规划建设了“一江一湖二廊三园”七大生态功能区, 绿化覆盖率超过40%,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品位。同时, 加强生态综合治理, 坚决落实“打造美 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专项行动,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大气整治、三 改一拆等重点工作, 区域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 展, 鼓励企业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推动落后企业搬迁改 造和关停淘汰, 开发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低碳园区试点单位, 特别是经过五年努力,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抓手, 扎实推进教育强基、 医卫利民、文化惠民、就业促进等民生保障工程,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 切实完善 公共服务。全区民生类投入占财政总支出超过35%。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建 成近50所中小学、幼儿园, 形成了优质品牌办学与均衡特色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 格局, 基本满足了辖区各个层次人群的基础教育需求; 构建了三甲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15分钟卫12 生服务圈” 。同时,注重加强社区建设,全面完成辖区撤村建居,稳妥推进回迁 安置、股份量化等重点工作, 努力打造生活富裕、精神富有、服务便捷、管理有 序、社会和谐的新型社区; 针对“创业之区” 、“移民新区”实际, 围绕服务10多万 外来务工人员, 专门建设了邻里中心、新雁公寓等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小区, 形成了服务外来人口的下沙模式,邻里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3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基本概况如下:城市发展目标: 以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为目标, 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和历史 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 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使杭州成为国家首美之地、创新智慧之都、东方品质之城。区域城乡空间布局: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1个) 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 地方中心城镇(22个) 一般建制镇(41个)四个等级。市域城市空间依湖拥江、沿交通走廊进行拓展。东部地区以杭州市区为基础, 呈组团式、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中西部地区以富阳、桐庐、建德各县(市) 为 发展极, 以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和杭淳一级公路为三条城镇发展主轴, 形成点轴布局结构;西南部地区即淳安县,以环湖公路为依托,结合山区特点,形成一环多点布局结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期内保持“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 空间结构, 撤 销塘栖组团、增加瓶窑组团, 并与行政区划相对原则, 主城、副城和组团范畴相 对调整。 双心即湖滨、武林广场地区和临江地区。双轴即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 线的城市生态轴和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市发展轴。 “一主”为主 城, “三副”为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 “六大组团”为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瓶 窑组团、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 、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六条生态带为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规划控制的六大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发展规模根据对杭州现状人口及增资趋势分析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判断,至2020年,市区常住人口控制为745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规模678万人。杭州未来发展空间将从“量” 的扩展转向质的提升, 挖掘存量土地、控制新增用地,实现高效集约发展。至2020年,市区城镇建设用地为729平方千米,新增13 城镇建设用地130平方千米, 其中主城新增31平方千米, 三副城新增44平方千米,六组团新增55平方千米。空间管制为优化城镇空间资源配置,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城镇建设发展与资源环 境的统筹协调,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分适建区、 限建区和禁建区三类地区, 并提出分区政策与分级管制要求。 至2020年, 城乡 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重控制在10%左右。市区确保65%生态保育空间。市区适建、限建和禁建三区面积比例为3.5:1.0:5.5。中心体系及公共服务构建以二个市级中心为主体, 六个城市副中心、八个主城次中心(主城范围 内) 和九个地区次中心(副城和组团内) 为骨干, 居住区级中心为基础, 小区网 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中心、多元化、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提升副城与 组团公共服务水平, 引导优质医疗、文化、教育资源向副城和组团布局。加强养 老服务设施不点及建设, 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明确杭州萧山机场、铁路三大客运枢纽的功能定位和规模, 规划都市圈高速 公路环线, 调整优化国省道线位。 总规修改形成“二环五纵五横多连” 的快速路 网体系, 实现城市快速路网服务延伸至三副六组团, 并加密过江通道, 预留跨铁路、高速、运河和山体的通道,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总规修改以构建“ 公交都市”为指导思想, 大力完善包括轨道、地面公交、出 租车、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 和地面快速公交为主导, 高效方面的换乘系统为依托, 常规公共汽车为基础, 其 他公共交通工具为辅助的现代化公交体系。 对现行总规城市轨道线网进行调 整,至2019年轨道交通1 、2 、4 、5 、6号线将投入运营,形成5条线路总长约190千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为强化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 规划预留衔接都市圈城际轨道线。2.4 环境功能区规划浙江硕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 20 号大街 566 号 2 幢 1 层-4 ,项目地理坐标北纬 N30°1652.88 东经 E120°2050.36,根据杭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说明,该区域属于下沙南部产业发展14 环境优化准入区(0104-V-0-1),见附图 4 环境功能区规划图。1、基本概括功能区面积 16.73 平方公里。本小区位于江干区东南部、下沙南部,具体 范围为2 号大街-23 号大街-6 号大街-25 号大街- 16 号大街-23 号大街-20 号大街- 19 号大街-22 号大街- 13 号大街-之江东路-智格路-幸福南路-东侧支路-下沙南路- 1 号 大街-迎宾路-9 号路围成的区域。主要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产业发展较为成 熟的区域。重点鼓励产业包括: 电子通信产业; 机械制造产业; 轻工、食品饮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2 、主导功能及目标主导环境功能:以现有产业的提升改造为主导,提供安全、环保、绿色的产业发展环境。环境目标: 地表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环境空气达到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3 、管控措施1、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 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 造。除经批准专门用于三类工业集聚的开发区(工业区)外,禁止新建、扩建27、煤炭洗选、配煤; 29、型煤、水煤浆生产; 140 煤气生产和供应等工业项目。2、新建二类、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需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3、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环境功能目标实现情况, 编制实施重点污染物减排计划,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4、优化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布局, 在居住区和工业功能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隔离带,确保人居环境安全。5、禁止畜禽养殖。6、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7、最大限度保留区内原有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好河湖湿地生境, 禁止未经 法定许可占用水域; 除防洪、重要航道、城市河道、景区河湖必须的护岸外, 禁 止非生态型河湖堤岸改造; 建设项目不得影响河道自然形态和河湖水生态(环境)功能。4、负面清单: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 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 汰和提升改造。除经批准专门用于三类工业集聚的开发区(工业区) 外, 禁止新建、扩建 27、煤炭洗选、配煤; 29、型煤、水煤浆生产; 140 煤气生产和供应等15 工业项目。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不属于管控措施项目。在落实相 关环保措施后,企业能做到污染物稳定的达标排放。故项目建设符合该环境功能小区建设项目准入要求。2.5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概括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工程是浙江省“五个百亿”工程项目之一,是“十五”期 间杭州投资最大的水环境保护项目, 总投资30亿元。七格污水处理厂选址在钱塘 江下游强潮河口段下沙七格村, 服务范围由主城区的第三污水处理系统及临平污 水系统、下沙污水系统的污水子系统组成,目前处理总规模为120万m3/d,均已 建成并通过验收, 其中一期处理规模40万m3/d,二期处理规模20万m3/d,三期处 理规模60万m3/d,三期已于2015 年3月16日通过验收。四期将新建30万m3/d 的 处理规模, 四期建设完成运行后,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水总处理规模将达150万m3/d。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是杭州市截流治污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为 杭州市截流治污工程的延续, 对削减钱塘江污染负荷量、降低钱塘江污染物输出总量,保护钱塘江水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期工程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投资72043万元,于1998年2月经国家发改 委批准(计投资19982629号)立项, 1999年7月开工建设, 2003年8 月投入运 行,并于2005年1月7 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组织浙江省环保局、 杭州市环保局、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等单位对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项目进行了环境 保护竣工验收。七格一期由40万m3/d 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