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docx

    • 资源ID:96769289       资源大小:226.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docx

    得分教 师签名批改日期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试验名称:负反响放大电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班级:组号:指导教师: 田明报告人:学号:试验地点N102试验时间:试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Word 文档一. 试验名称:负反响放大电路设计二.试验目的:加深对负反响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学习集成运算反响放大电路、晶体管反响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把握集成运算反响放大电路、多级晶体管反响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测试方法. 三.试验仪器:双踪示波器一台/组信号发生器一台/组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组万用表一台/组四.试验容:设计一个多级晶体管负反响放大电路或集成运算负反响放大电路, 性能要求如下:闭环电压放大倍:30-120输入信号频率围:1KHZ10KHZ.电压输出幅度 1.5V 输出电阻3K五.试验步骤:1. 选择负反响放大电路的类型,一般有晶体管负反响放大电路、集成运算负反响放大电路.Word 文档为满足上述放大倍数的要求,晶体管负反响放大电路最少需要二级放大,其连接形式有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阻容耦合可以消退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之间的影响,本设计承受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各级放大器,其组态有多种多样,有共放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本设计可以承受共放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对于负反响形式,有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设计承受电压并联负反响形式。2.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下面是电源输入电路,通过并联两个电容的滤波电路形式,以效消退干扰,保证电路稳定工作,否则简洁产生自激振荡。整体原理图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整个电路由三级放大和一路负反响回路构成,第一级电路是 NPN 管构成的共放射极电路,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出Word 文档给其次级的共基极电路,因此两级直接的静态工作点会相互影响。其次级放大电路通过电容输出给第三级。第三级放大电路是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跟随输出到负载。整体参数设计:假设输入电压峰峰值为 50mv,输出电压峰峰值不小于 1.5V,电压放大倍数>30 倍。由于存在负反响,为到达设计要求,所以电压开环总放大倍数为 1000 倍左右。第一、其次级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将近需要 30-40 倍。下面,对各级放大进展分析: 第一级:如图,TP3 和TP4 为信号输入接入点,信号通过C1 耦合输入到 Q1 基极。Q1 型号 9013 为 NPN 三极管,电流增益带宽积 Ft 为60MHZ 以上,电流增益为 100 左右,满足设计要求。前级承受共放射极组态,R1 和 R2 设定基极静态工作点,使TP5 电压为 1.2V 左右,那么 TP7 的静态电压为 0.55V 左右。设定集电极电阻R3,使得集电极静态电压TP6 为 4V 左右。理论值计算:U=VCC*R2/(R1+R2)=1.25VBQU=U-V=1.25-0.65=0.6VEQBQBE (on)I=U/R5=0.6mAEQEQU=VCC-I*R3= VCC-I*R3= VCC-0.6*3.9K=2.95VCQCQEQrbe1bb=r+(1+)26(mV)/IEQ=300+4.2K=4.5KRA=U/U =-/r=- (R3/R4/r)/r=-32U1O1iLbe1be2be1其次级:如图, Q2 型号 9012 为 PNP 三极管,电流增益带宽积 Ft 为50MHZ 以上,电流增益为 100 左右,满足设计要求。前级承受共基极组态,这里要留意的是,R4 是这一级的输入电阻。通过 R6 和 R7 设定基极静态工作点,使 TP8 电压为 3.8V 左右, 使 TP12 电压为 4.5V 左右再调整 R8,使得集电极电压 TP9 为 2V 左右,这样,不简洁消灭失真。理论值计算:U=VCC*R7/(R6+R7)=3.75VBQ2U=U+V= 3.75V +0.7=4.45VEQ2BQ2BE (on)I=(VCC-U/R4=0.55/4=0.14mAEQ2EQ2Word 文档U= I*R8= I*R8= 0.14*15K=2.1VCQ2CQ2EQ2rbe2bb=r+(1+)26(mV)/I=300+18.3K=18.6KEQ2RA=U/U=/rU2O2O1L2be2R其次级沟通负载=R8/RL2i3第三级输入电阻R =r+(1+)Re3/R9i3be3Re3=R10/R11=260 欧rbe3=rbb+(1+ )26(mV)/IEQ3由后面的计算得I=1.1mAEQ3因此r=r+(1+)26(mV)/I=300+2.8K=3.1Kbe3bbEQ3R =ri3be3+(1+)Re3/R9=34.3K/240K=30KR=L2R8/R =15K/30K=10Ki3因此,其次级其次级放大倍数AU2=UO2/UO1=RL2/rbe2=100*10/22.6=40中间级的电压放大倍数约为 40 倍,输出同相。第三级:如图,中间级通过耦合电容输出到输出级,输出级Q3 同样承受 9013 三极管,输出功率有 1W ,最大集电极电流 IC=500mA,满足设计需求。通过设计 R9 和R10 使得Q3 基极静态电压TP10 为 3V 左右,Word 文档放射极电压VE为 2.3V 左右,输出幅度可以到达最大。TP1 和 TP2 为输出测试点,C5 为沟通输出耦合电容R11 为输出电阻,300 欧姆。理论值计算:*IBQ3*R10+ IBQ3*R9=VCC-VBE (on)IBQ3=0.009mA得出IEQ3=1.1mAUEQ3=R10* IEQ3=2.2VU=2.2BQ3+VBE (on)=2.9V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开环放大倍数A = A* A=32*40=-1280UU1U2负反响电路:由上图可见,C4、R12 和 J3J3 为跳线帽接口,便利测量开环增益倍数为负反响电路,连接到第一级的基极 TP5 处,可见,反响形式为电压并联负反响。由负反响根本公式:Af=A/1+AF本试验电路:F =1/Riu12在深度负反响条件下:A =U /U =1/F *R =100/3.1=33ufoiiui1六、静态工作点测量及性能测试:测试点VBQ1TP5VCQ1TP6VEQ1TP7VBQ2TP8VCQ2TP9VEQ2TP12VBQ3TP10VEQ3TP11单位理 论值1.252.850.553.752.14.452.92.2V实 际值1.203.00.523.82.154.472.872.2V开环增益测量跳线帽J3 不连接输入信号第三级输出开环放大倍数测试点TP3TP1理论值3mV3.84V1280实际值3mV3.7V1233闭环增益测量跳线帽J3 连接输入信号 第三级输出 闭环放大倍数测试点TP3TP1Word 文档理论值50mV1.65V33实际值50mV1.75V353. 性能测试误差分析通过测量,觉察静态工作点会与计算值有肯定的差异,这是由于理论计算的时候,假设了三极管有很大的输入阻抗,无视了流进去的电流造成了。但是,误差在允许的围。开环工作状态,输出波形时大时小,不稳定,其缘由是信号发生器输出不稳定所致。放大倍数确定值相差 47,误差在 4%以, 参加负反响后的增益确定值相差为 2,误差为 6%。说明设计及调试格外正确,误差的缘由是三极管参数、电阻误差引起的。通过测试,试验误差在允许围,到达设计要求。七、总结与体会完本钱设计性试验工程的收获.这是一个设计性试验工程,应用了很多方面的学问,如 PNP 和NPN 两种三极管的使用,共放射极电路、共基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放大倍数的计算,负反响放大电路反响系数和闭环增益的计算等,本次试验对电路的设计和操作要求很高,遇到了很多问题,也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指导解决了。此设计性试验最关键的局部还是反响电路的设计,承受了电压并联负反响的方式,由于参加了负反响,虽然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有所下降,但稳定性提高了,削减了失真。满足深度负反响条件的公式: Af=A/1+AF,得到了验证,加深了对负反响放大电路概念的理解。本次试验自己选择器件,焊接电路板,测试相关数据。让我的模拟电路的学问提高了很多。更生疏了焊接技术和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

    注意事项

    本文(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模版.docx)为本站会员(1513****11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