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

    • 资源ID:96782636       资源大小:182.50KB        全文页数:16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

    生态旅游区工程总体规划推荐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工程负责人:.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那么三、规划根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类型分析p 三、风景旅游资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p 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工程筹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工程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开展目的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构造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效劳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效劳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时机分析p 二、客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施行建议一、分期建立方案二、旅游人才及教育方案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效劳设施规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二、规划原那么1、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可持续开展是当今资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开展可持续。旅游可持续开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开展的根底之上,旅游资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到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市场导向原那么以客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个性化原那么在旅游工程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可操作性原那么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用于指导资开发,以保证规划施行的连续一致性。在理论中,通过对功能分区、政策措施和开发时序三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功能互补原那么通过分析p 比照景区旅游资差异性,规划力求与皖南旅游区开展战略相衔接,同周边地区旅游资互享、客互流、产品互补,防止工程重复设置与资浪费。三、规划根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立管理规定1993.12建立部发布3、中国旅游资普查标准1990国家旅游局中科院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5、旅游开展规划管理方法.10国家旅游局6、十五安徽省旅游开展建议.7安徽旅游报7、宁国市十五方案纲要.12宁国市人民政府8、安徽省板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9.10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四、规划期限旅游区建立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近期建立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开展目的,提出规划期限为:近期:-中期:-远期:-2023年同时延展考虑2023年以后规划区开展的战略取向,兼顾远景开展的时空构造及产业体系组织。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属于山地湖泊型景区。区内地势走向非常明显,西南山势起伏,宏伟豪迈,东北相对平【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工作方案阅读生态旅游区工程总体方案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工程负责人:.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那么三、规划根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类型分析p 三、风景旅游资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p 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工程筹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工程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开展目的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构造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效劳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效劳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时机分析p 二、客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施行建议一、分期建立方案二、旅游人才及教育方案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效劳设施规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二、规划原那么1、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可持续开展是当今资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开展可持续。旅游可持续开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开展的根底之上,旅游资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到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市场导向原那么以客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个性化原那么在旅游工程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可操作性原那么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用于指导资开发,以保证规划施行的连续一致性。在理论中,通过对功能分区、政策措施和开发时序三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功能互补原那么通过分析p 比照景区旅游资差异性,规划力求与皖南旅游区开展战略相衔接,同周边地区旅游资互享、客互流、产品互补,防止工程重复设置与资浪费。三、规划根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立管理规定1993.12建立部发布3、中国旅游资普查标准1990国家旅游局中科院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5、旅游开展规划管理方法.10国家旅游局6、十五安徽省旅游开展建议.7安徽旅游报7、宁国市十五方案纲要.12宁国市人民政府8、安徽省板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9.10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四、规划期限旅游区建立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近期建立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开展目的,提出规划期限为:近期:-中期:-远期:-2023年同时延展考虑2023年以后规划区开展的战略取向,兼顾远景开展的时空构造及产业体系组织。第二章风景旅游资及评价一、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属于山地湖泊型景区。区内地势走向非常明显,西南山势起伏,宏伟豪迈,东北相对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XX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立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构造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一、旅游资调查分析p 1、规划范围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范围为:凉州城区以东、武长公路两侧,园区中心区涉及高坝、清水、清、长城、吴家井、武南、中路、邓马营湖、黄羊河农场、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兰墩滩原种场、皇台葡萄基地等乡镇和单位,面积约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万公顷。2、旅游资调查经过近几年开展,武威城东初步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区点。经实地调研,该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丰富,分18大类、35个景区点。1、地文景观类、典型地质构造.、天梯山丹霞地貌天梯山位于凉州区南5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路曲折似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即开凿于其南麓崖壁的半腰,崖壁因砾石脱落风化出现大小不等的洞穴,呈现比拟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109.1沙漠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以红水河为界,沿岸沙丘比高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工程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2、水域风光类202、漂流河段202.1黄羊河天梯山段为黄羊水库水峡口放水,全长约8公里,水道宽而且曲折,水流流速大,两岸有局部植被,山势峻峭,适宜开发水上漂流、探险等活动。203、湖泊203.1、黄羊河水库库址位于中路乡境内,黄羊河水峡口入口处,是凉州区最早建立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水库。203.2、南营水库库址位于城南20公里处南营乡南营村,金塔河出山口处。于1969年开工兴建,1971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上游集水面积为852平方公里,总库容20xx万立方米,灌溉着920平方公里耕地。3、生物景观类302、古树名木302.1、张清堡古槐张清堡古槐位于城东武长公路10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明代移民实边的历史见证。张清堡古槐胸围6.9米,树高15米,枝繁叶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精心管护。1989年原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国槐定为武威市市树。4、古迹与建筑类403、古城和古城遗址403.1、高沟堡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是凉州区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墙正中有一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现当地居民出资修建了大门及寺庙大殿。登墙远眺,满目沙海植被。405、长城405.1、长城遗址长城遗址是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长城遗址,东接古浪圆墩子长城,西连永昌地段边墙,长约100多公里,主要为汉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在长城乡境内最为完好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并有烽燧20余座及兵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均为黄土夯筑。烽燧多呈圆锥形或方形,是长城遗址中较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尤其是汉、明长城的连接口处于通往黄羊葡萄庄园路口,更具引人入胜的景观。407、宗教与礼制建筑群407.1、百塔寺遗址百塔寺位于城东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环小塔九十九得名。占地277亩,是最大的藏传寺院。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喇塔,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这座白塔是元代驻扎于凉州的阔瑞太子为著名的领袖萨班死后所建。700多年过去了,百塔寺遗址和大塔塔基仍然存在,塔内曾出土明宣德五年和宣德六年用汉藏文所刻的重修凉州白塔志和建塔记的碑刻。1247年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从此正式纳入中国幅员。凉州会商,萨班在凉州桌锡讲经及1251年11月14日圆寂,均在百塔寺,百塔寺是纳入祖国幅员的历史见证地,20xx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百塔寺修复工程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目前已复原萨班灵骨塔一座及其余99座小塔、完成原塔基遗址保护、陈列馆建立、道路拓宽及绿化等工作。407.2、延寿寺坐落在城东15公里的清镇曾家堡小学旁,取延年益寿之意。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两次补修,遂成一处规模恢弘的寺院,后遭破坏,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407.3、金塔寺金塔寺位于城区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岱,意为“南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之一。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藏传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给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灌顶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 XX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第2页。为重现历史足迹,由慈成坚赞大师及弟子筹资修建了这座280平方米的大殿,供奉有圣物。412、碑碣412.1、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现存永昌镇石碑沟村,此碑由碑座、碑身、碑首3局部组成,通高5.8米,碑座高1.4米,宽2.4米,厚1.6米,厚0.45米。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刻立,正面为汉文,反面为古蒙古文,此碑与高昌王世勋碑有同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4、造型园林414.1、牛家花园牛家花园位于高坝镇,是清代两江总督牛鉴的故居,现为农机学校所在地。花园占地70亩,以梨树、核桃树、苹果树、杏树为主,庄院居于其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故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故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墙。419、墓地419.1、弘化公主墓位于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清嘴喇嘛湾唐吐谷浑王室墓群一带。贞观十四年640二月,李世民派大将携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与国王诺曷体成婚。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改善了唐与吐谷浑的关系。清同治年间,公主墓首次被挖掘,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了彩绘的木桶、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银珠宝。19_年4月,弘化公主墓志被挖掘出土。1980年,出土了一批彩绘大桶、木马、木骆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反映了唐代精湛的工艺。这些文物是研究和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419.2、王景寨墓群位于东河乡王景寨村,墓葬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面有明显的土冢约3040座。此处不仅是汉代墓群,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3、青嘴喇嘛湾唐墓群位于南营乡青嘴村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出土墓志名9方,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家庭的墓葬,是研究吐谷浑民族的珍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4、磨嘴子汉墓群位于城南15公里处,祁连山北麓,杂木河西岸。在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000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先后从这里开掘出了一批木雕、漆器和丝麻苇编制品等重要的汉代文物,以“仪礼简”、“王杖简”就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以武威汉简出名于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石窟420.1、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现存石窟分三层,有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最大的洞窟高30米、宽19米。窟内供奉释迦牟尼坐佛1尊,高28米、宽10米。大佛左右有文殊、普贤、广目、多闻等6尊菩萨、天王造像。其建造艺术被文物专家称为“凉州形式”。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1995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立项修复,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目前,修复了大佛原貌,修建了围堰大坝,整修通往景区的道路20多公里,建成石窟陈列馆,水库上娱乐设施和景点绿化正在建立之中。420.2、亥母洞石窟位于凉州城西南20公里处新华乡,现存洞窟1个,内有金刚亥母塑像1尊,喇嘛塔2座,石盏1个,不同造型的古小塔数百座。金刚亥母是掌管生育的神,固民间常有人前来烧香以求子女。5、消闲求知类503、动物园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立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504、植物园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倡导,理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消费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消费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安康食品”,为沙产业开展找到了打破口。505、公园505.1、沙漠公园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20公里处,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融大漠风光、生态保护、民俗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是展示我区人民群众治沙成果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防风林带3条15公里,防风林景观树36个品种、150余万株,沙生植物500多万株,防风固沙林近万亩,植被覆盖率为78,并建有观景塔、沙浴场、游泳池、沙生植物园、跑马场、赛驼场、射击射箭场、人工湖、招待所、餐厅、会议室等一批景点和设施,一次性最大就餐接待才能为300人,年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6、购物类602、庙会602.1、海藏庙会区域范围是凉州区,中心场所海藏寺,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602.2、社火区域范围是凉州区,农历正月。7、产业类701、农林渔牧场701.1、莫高旅游度假村莫高酒业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葡萄酒消费企业,位于城东35公里处,现拥有葡萄基地2.2万亩,年葡萄干酒消费规模达1万吨。20xx年,依托基地和葡萄酒加工消费线,推出了集葡萄种植与酿造、葡萄酒文化、高效农业、田园风光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农业观光旅游工程,兴建了18公里葡萄长廊及果园、酒吧等景点和配套设施,被省旅游部门重点推介为兰州黄羊河农场全省线路,是全市开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示范地。701.2、省兰墩滩原种场兰墩滩原种场位于城东20公里处,北与沙漠公园接壤,占地面积4096亩,隶属省农牧厅管理。该场以原种引进、繁育及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主,已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种子进口消费加工线,拥有固定资产20xx多万元,有果园350亩及规模养殖场一个,人工草坪7000平方米,办公室、招待所等设施2742平方米。场区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食宿及娱乐设施齐全,一次性食宿接待才能为80人左右。701.3、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区林业种苗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镇开展村,为凉州区苗木花卉制种基地。701.4、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该基地位于城东10公里的高坝镇,已形成培育白杨、沙枣、国槐、垂柳、云杉、油松、刺柏等经济苗木40多个品种的才能,产品远销、内蒙、宁夏等省区。701.5、皇台葡萄基地皇台葡萄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镇,为皇台集团兴建的酿造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近万亩。701.6、清水无公害蔬菜消费示范园无公害蔬菜消费示范园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消费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开展到1000多亩,主要消费黄瓜、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食用菌和草莓等品种。701.7、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全镇日光温室面积达3030亩,建立马儿规模养猪示范点,建成年产1000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和年出栏500头的丁家园养殖场。规模养殖户达4628户。701.8、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近年来与省科委协作建成全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处,节水面积10000亩。园内新建蔬菜日光温棚、花卉棚、常青树棚100个,现已成为全区高标准、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之一。701.9、邓马营湖邓马营湖位于沙漠,北部属民勤县,南部属凉州区,东部与宁夏接壤,为沙漠之中天然的绿洲。以地下水为主要供给,邓马营湖绿洲地200万亩。这里牧草丰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险游的休闲胜地。702、工业702.1、黄羊绿色食品城黄羊绿色食品城是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80万吨,是全区小麦总产量的2.8倍。现已形成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各类个体私营企业400多户,初步形成了面粉加工、塑料、农机、建材、化工、装潢、酿造、医药等门类齐全、实力较强、根底较好的工业体系。702.2、荣华企业集团荣华企业集团是全国大型乡镇企业之一,位于城东2公里处的高坝镇。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15亿元,在职职工8000多人,形成了以玉米淀粉加工业为龙头,玉米淀粉系列产品为根底,集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开发、农资消费销售和种养一体化的较完好的产、供、销体系。3、旅游资分析p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起步虽晚,但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近年来已对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做了前导性尝试,为构建我区旅游大产业起到了拾遗补缺、丰富内涵的作用。根本特征表如今以下几方面:1旅游资多样化。既有以沙漠为主的自然风光,又有绿洲农业和历史文化遗迹,资内涵丰富。2独特珍贵旅游资居多。如纳入祖国幅员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凉州区保存较完好的汉、明长城相接的长城遗址,我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等。特有的沙漠地貌和沙生植物景观为生态观光旅游丰富了内涵。3历史文化旅游资特色突出。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高沟堡古城遗址、长城遗址及丝绸之路古道都位于该旅游区,历史积淀厚重。4旅游资地域组合良好。空间分布为组团性分散格局,景区点以主要道路为联线贯穿,为人文旅游资、绿洲与大漠风光交融区。5开发潜力大,开展前景广。景区开发与全区其它旅游资开发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人文资开展具有互补性优势,且地处省定兰州黄羊河农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地段,开展空间大。但就严格意义上的农业观光旅游区衡量,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区内行业多、领域广,经济成分、隶属关系复杂,根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场面,加之旅游规划缺乏统一性、整体性,联片难度大,聚合效应低;2景区建立缺乏总体规划,功能划分不明显,布点零乱,自发性因素多,社会资金未能很好地整合利用,工程重复建立现象严重;3景区开放开发程度滞后,起点低,规模小,根底设施条件差,功能不全,景点老化,工程单调,缺乏吸引力;4景区可进入性条件差,景区内和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低,建立滞后,缺乏专线旅游交通车;5自然环境恶劣,沿线风光单调,各旅游区彼此之间关联度不强,缺乏一个联络纽带;6生态农业特色不明显,且经营周期短,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7景区对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认识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8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治安防范不力等。二、指导思想和开展思路1、指导思想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市、区旅游“十五”开展规划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旅游国家投资倾斜政策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为主体,以观光旅游为目的,以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为范围,以现有旅游景点为支撑,以农、林、水、牧、生态等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先导,以名、优、新、特、稀、绿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繁良、推广为重点,通过人文、自然、工业、农业、生态及民俗文化等资的有机结合,互补开发,拓展武威旅游内涵,实现资重组,激活存量资,完善旅游配套根底设施,集中全社会财力物力打造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这一特色旅游,使其互相交融,延长产业链条,引导现代农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化开展,促进农业产业构造在更深领域的调整,在武威城东建成一个集访古、休闲、观光、游览、探险、朝圣、美食、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2、开展思路1规划先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近期做好观光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完善对现有景点、景区的规划,做好凉古公路等通往旅游景区公路的改建和沿路绿化建立等工作,以创立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的多领域工程建立争取旅游国债资金,以战略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开展,使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真正成为凉州现代旅游经济和综合农业开展的样板和亮点工程。2整合旅游资,坚持人文资、自然资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资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那么,以民俗文化为纽带,以人文资促进自然资的开发,以自然资充实人文资的内涵,合理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即把以白塔寺、天梯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设施农业、葡萄产业、沙漠绿洲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旅游,推出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两条特色旅游线,互补性开发,促进中开展,既表达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自然的神奇壮美。3多层次开发,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原那么,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新产品。点,就是围绕白塔寺、天梯山石窟、莫高旅游度假村、沙漠公园、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等主要景点进展建立和开发,同时抓好兰墩滩原种场、清、清水、沙产业实验室、林木繁良场等园区建立,逐步开展为多个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小区,辐射带动区域内农林牧各业开展。线,就是依托武长公路、312国道等开展沿线经济,突出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道路绿化及生态治理等方面,形成融沙漠风光和绿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并以公路为载体,地方风土人情为纽带联接各特色景区。面,就是在开发点、线的同时,引导园区内的乡镇开展规模化、有特色高科技的种植和养殖业,大力进步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进步农民收入。4多业并举,坚持贸工农结合的原那么,以工带农,以贸促工,宽领域拓展。一是充分利用莫高葡萄酒、荣华淀粉扩产机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园区内重点开展葡萄、玉米种植。二是结合农业产业构造调整,引导区内乡镇充裕劳务向旅游业、饮食效劳、文化娱乐等三产转移,向城镇集中,为旅游农业助劲添力。三是在农业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园内农林水牧机综合配套,资金技术信息相对集聚的优势,形成园内试验、辐射周边、示范带动、规模开展格局。5多学科探究,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那么,以产为根底,科技支撑,实现高效益目的。产,就是围绕农业消费这个根底,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突出绿色、有机、无污染,向科技和农业深度开发要效益。学,就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民,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加大科学技术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全面进步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素质。研,就是集中市、区农林水牧等多方面的专家,集中安排一定的工程和资金,在园区内开展农业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试验和推广。6全方位效劳,坚持游购娱结合的原那么,以游促购,寓乐于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游客。突出农业观光旅游特色,顺应现代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超前性创意,精心推出具有观光性、参与性、奇特性的景观和工程,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节、会、展等旅游活动,营造“春天踏青、夏天纳荫、秋天尝鲜、冬天观景”的季节特色风情游;围绕葡萄酒、沙生植物、花卉、盆景、糯玉米等已有产品,开拓“园内超市”,研究开发具有浓郁乡情、乡味的“农字号”产品,满足人们自助采摘、临池垂钓、就地尝鲜、旅游购物、领略沙海、体验农风、露营野炊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三、旅游客市场分析p 和定位1、旅游客市场分析p 1从近几年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游客情况看,旅游客构造以国内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休闲等为主。旅游者消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由静态的参观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即为追求可参与性、互动性、可以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2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加之我区兰新铁路复线、312国道西陇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纷纷上马提速改造,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更加便利,使城市之间往返时间明显缩短,省内短途游客如兰州、白银、西宁、张掖及周边县市人们来我区旅游观光的几率将大幅度增加,来凉州欣赏自然风光,呼吸纯洁的空气,感受沙漠的粗旷与博大,以轻松的心情体验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的乐趣,势必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去处。2、定位1客市场定位以周边县市居民和省内短途旅客为重点,积极做好国内旅游团队的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2旅游形象定位建成一个富有文化气息、民俗风情浓郁,由现代农业、沙漠绿洲和探险寻奇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着力营造一个功能区分布有序、根底设施健全、人民生活淳朴、大漠风光粗暴神奇、旅游工程独特刺激的旅游新形象,从视觉角度给人一种一路风景如画,旅游工程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感受,再现昔日“凉州不凉米粮川”和“塞外江南”的盛世景观。四、开展目的根据市、区旅游“十五”开展规划,把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作为凉州旅游业开发的打破口,大力开展区域游,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线,由历史文化风景区、工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稀动植物欣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民俗饮食品味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工程和根底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同开展。力争到20xx年,游客在凉州区旅游的停留时间进步到12天,实现:营业收入到达5000万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0,年增长率为12;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万人次,占全区接待总数的15。年增长率为10。五、旅游产品开发1、白塔寺遗址。建成见证领袖萨班和元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正式纳入中国幅员的白塔寺原貌,突出“百塔”规模,逐步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寻古、朝圣、观景、踏青、游览、购物为内容的旅游根底配套设施,打响归属中国幅员的历史见证地这张牌。主要工作:修复萨班灵骨塔和99座小塔及周围寺院;新建白塔寺遗址陈列馆;景区内种植各种欣赏性花木和草坪;通往景区的2.5公里道路建成50米宽双行道,道路中间及两侧间种刺柏、云杉和柳树,并设置大型旅游灯箱广告和彩色路灯;在白塔寺遗址与312国道交汇处修建能包容20辆旅游中巴车的停车场;道路两旁全部建立表达藏汉风格的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和高标准农宅;道路作为步行街,仅供游客步行、驼队和电瓶车使用;联络史实挖掘整理每个塔林的传奇故事,以碑刻的形式雕刻在相应塔身;人行道着重以绿化美化为主,为游客提供踏青、赏花、观景、纳荫的步行绿色通道。2、天梯山石窟。修复天梯山石窟原貌,建立文化,做好水面的文章,打造天梯山石窟与黄羊水库为一体的风景区,打响石窟鼻祖这张牌,再现石窟辉煌、盛极一时的历史场景。主要工作:向省博物馆申要原搬迁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其余洞窟及通往各窟的栈道;建立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完成周围荒山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通往石窟的道路改造和油面铺设;建立旱码头3个,购置水上游乐设施;挖掘开发罗汉洞和观湖映古雪、仙湖睡佛等景观。3、清水无公害蔬菜消费示范园,建成名副其实的无公害消费园。主要工作:高标准、成规模地建成既具欣赏性又能感受温棚超市特色的高效日光温室1000座,按品种分块、联结;新上节水灌溉设施。4、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突出智能化特点,表达高科技成果。主要工作:建立以名优新特蔬菜为主,食用菌为补充的日光温棚,形成多品种培育基地;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生态农业的程度,建成以电脑全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体系;建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重点开展养殖美蛙、肉狗、七彩山鸡、贵妃鸡等特种养殖。5、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突出生物技术应用,进步欣赏性。主要工作:完成制种面积8000亩,突出苗木花卉特色品种的种植。6、建立农、林、牧新品展示区。以凉州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中心,以省兰墩滩原种场和凉州区良种繁育场为两翼,浓缩凉州区农、林、牧开展的成果,建成设施农业、高效林业、特种养殖、新品种展示、成果展现的农优新品展示区。主要工作:建立酿酒葡萄、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区;培育、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新品种;建立沙动物特种养殖基地。7、莫高旅游度假村主要工作:新建参观酒窖、钓鱼塘、网球场、游泳馆、跑马场及小康住宅;加快景区内道路建立及环境绿化美化;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公共标识和平安疏导标识,设立游客接待站;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可以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8、黄羊绿色食品城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立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9、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消费基地。10、沙漠公园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表达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展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局部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展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欣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进步接待才能和档次,逐步开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11、兰墩滩原种场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展维修,更新局部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消费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根底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开展。12、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立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13、沙产业实验基地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14、沙漠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doc)为本站会员(Wo****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