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复测作业指导书.docx
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和施工范围1.1. 1.1工程名称: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工程Vin标段。1. 1. 1.2工程概况本线路地形较为平坦,主要以戈壁、盐渍地为主并加部分丘陵,其中平地 12. 34%;丘陵地段为87. 66%;全线转角1次,跨越4次。双回线路由柯柯亚站至 攀峰工业区,线路II回向东北方向5. 641km有一基转角塔2178转角0° 37',期 间跨10kV善勒电力线及三级以下柏油路各2处,线路I回跨越10kV 善勒线(106-107),线路H回2192-2193跨越10kV善-勒线(107#-108#)o沿线 地貌以山前冲洪积平原为主,局部发育有较浅的河流冲沟等,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土质成分主要为砂夹卵石。I回线路从桩号1166#-1254#, II回线路从桩号 2166#-2254#,含 1166#、2166#,不含 1254#、2254#。I 回线路长度 40. 543km, II回线路长度41. 118km,该标段线路总长81. 661 km,其中铁塔共计175基,其中 I回共87基,直线塔81基、耐张塔6基。II回共88基,直线塔82基、耐张塔6 基。沿线基本无道路,需要修筑简易施工道路。1. 1. 1. 3施工范围:750kV乌鲁木齐北-吐鲁番-哈密输电工程第Mil标段线路复测, 标段号为I回1166#-1254#输电线路工程、II回2166#-2254#输电线路工程。1. 1. 2主要工程量序号分段情况施工队施工段长度(公里)基数11166#-1198#2166#-2198#一队31. 06621199#-1220#2199#-2220#二队19. 74431221#-1253#2221#-2253#三队30. 9651.1. 3工程特点本标段线路基本为戈壁,虽然交通无阻碍,但大多数运输段仍需要进行道路修 整。同时转角塔很少,全线转角一次,便于线路复测作业。线路空旷开阔,设计JI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为第一次测回法测得的水平角度,即r= (rl+r2) /20送电线路 上转角杆塔桩的角度,是指转角桩后面直线的延长线与前面直线之间的夹角(皮。 测量时水平角小于180。时,则8= 180。一如果大于180。时,则8= r 180。 所得的6角与原设计值相比不应大于了 30。转角塔基础分坑时,必须要注意无位移转角塔和有位移转角塔的分坑方式。6. 3. 2. 5无位移转角塔分坑方法以下的图是右转角无位移转角塔的分坑图。它的转角为0,坑位测定方法是 在。角的二等分线上通过塔位桩测出互相垂直的线,以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线作为 分坑的基准。分坑时将经纬仪中心安置在转角上,使游标指示线对准水平度盘0° , 望远镜对准线路转角方向(如箭头所示)之前端杆塔中心或直线桩,按顺时针方 向测出(180。一。)/2角,沿视线方向钉C铺桩,倒转望远镜钉D铺助桩,在转 90°角(180° - 9 ) /2+90° ,沿视线方向钉出A、B铺助桩,而后按直线塔 基础坑的测定方法进行 分坑。6. 4分坑注意事项6. 4.1分坑测量用的经纬仪必须准确,且经检验合格。6. 4. 2所用的钢尺,必须经检验合格。6. 4. 3转角度和拉尺子时要看准。6. 4. 4在测高低差时扶直塔尺,将尺的误差控制到最低。6. 5测量成果的保护6. 5. 1所有的外业记录、计算数据、成果表图、测量记录应妥善保存,不能遗弃或 丢失。6. 5. 2须长期使用的控制桩,应在桩周围用钢管做一围栏,围栏上刷醒目油漆。6. 6强制性条文规定6. 6.1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合设计给定的杆位中心桩,并以此作 为测量的基准。7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7.1测量、分坑工作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序号作业内容危险点控制措施制定依据1线路复测扎脚、摔伤1.1 测量工作应穿胶地高腰劳保用 鞋,走路时不光要看线路,同时要观 察周围的自然环境,防止被拌倒摔 伤。1.2 翻越障碍物时,确认下方无危险 时方可跳下。2复测通讯中断使用合格的对讲机,出发前确认对讲 机的电量,三三两两结伴。3分坑对地址的确 认分坑前仔细参看地址勘测报告, 对于低丘陵,防止坠落、踩空、摔交 等7. 2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作业项目环境因素预控措施运输、行走碾压植被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 失提高施工人员保护植被意识,按规定路线行 驶,避免任意碾压植被。探坑开挖地貌破坏交底,规范减少锚坑开挖,及时回填恢复。线路复测、 分坑践踏农作物、草原植被交底,避免任意行走,努力减少践踏农作物、 草原植被。野外生活生活垃圾集中回收。8成品保护措施8. 1复测中,发现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要及时记录,待全线复测完毕后,通知监理、 设计方进行解决,避免发现一处解决一处的通常习惯,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 劳动时间。8. 2复测后,发现丢失或漏订的桩子,要及时补订,确保劳动成果的延续性。8. 3在居民较多的场地复测或分坑,尽可能多订方向桩、辅助桩,避免被拔桩后造 成二次困难。9施工技术资料和质量检查验证8.1 线路复测记录9. 1分坑记录原始桩基本全部存在。使用经纬仪完全满足复测要求,为贯彻“两型三新”新工 艺的推广,本线路使用GPS测量,不仅精度更加精准,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综 合线路复测特点为:设计桩全部存在、转角很少、线路空旷无视障、使用先进的 GPS测量辅助定位。2编制依据2. 1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60-S701S-A030360-S701S-S0103GBJ502332005Q/GDW 115-2004Q/GDW 121-20052. 2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VIII标段杆塔明细表2. 3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VIII标段平断面定位图2. 4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VIII标段施工总说明书2. 5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VID标段基础施工图2.6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2.7 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 875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2.9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暂行规定2. 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版3施工准备3.1 开工前,材料、机械及工器具都应备齐。3.2 施工前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组织图纸会审,且设计方与施工单位进行过交接桩。3. 3作业指导书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3.4熟悉图纸,使有关技术人员能了解设计意图,对坐标尺寸、施工工艺流程等 能心中有底。3. 5测量用的仪器及器具要有检验合格证。3. 6测量工要有测量专业合格证并精通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测量工作经验。3. 7准备好其他工器具及材料(如桩、锤等)。4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4.1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A、运输车各施工队1辆;B、经纬仪各施工队2台;C、水平仪各施工队1台;D、50nl钢卷尺各施工队1个;E、塔尺各施工队1把:F、花杆各施工队3组。5劳动力组织A、专业测工6名;B、普助工20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工种人员及其数量。6施工工序流程及工程测量内容6.1 复测要求:1. 1.1仪器选用: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特点及精度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选用 J2经纬仪及电子经纬仪,GPS配合使用。6. 1.2熟悉图纸及现场情况,了解送电线路走向,以及沿送电线路平面及高程控制 点的情况,计算必要的数据,绘制草图,确定测量放线方案及精度。7. 1.3本工程的复测主要以设计院设计的原线路为准,参照杆塔明细表和平断面 图,对线路进行复核,其内容有:档距复核、桩位复核、交叉跨越的复核,高差 的复核、已丢桩的测量补桩,在复测工具上采用RTK与J2经纬仪相结合的办法, 要求线路档距误差不大于设,转角误差不大于1, 30,线路横线路误差小于 50mmo方向偏离直线不应超过180° ±lz,线路的起点、终点、方向点、转角点 应根据情况具体埋设永久或半永久桩。8. 1.4校核直线杆塔桩的直线、转角杆塔桩的度数、水平档距、杆塔位置的高差、 危险点标高、风偏距离等。9. 1.5对重要交叉跨越物(公路、山丘、电力线路)的标高,也需符合。10. 1.6如复测结果与设计资料不符超出允许范围,应汇报监理项目部。11. 1. 7如发现丢失的桩位,应即补上,补定后的桩应与原桩号一致。在补桩时,对 其档距、高差、转角度数、危险点、交叉跨越点都要进行复查。12. 1.8在复测中发现杆位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位置不适宜施工时,直线塔位允许 少许移动,其移动值不大于相邻两档距的l%o6. 2复测方法6. 2. 1本工程线路方向大号侧、攀登工业区见右图:大号侧、柯柯亚站6. 2. 2直线塔中心桩复测6.2.2. 1直线杆塔中心桩复测,以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来复测,复测时 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的直线桩为基线,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50nlm,当 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 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高差偏差不超过±0. 5m。6. 2. 2. 2在直线塔复测过程中,如遇到有暂时无法清除的障碍物,可采用矩形法或 等腰三角形法,绕过障碍物进行复测;7. 2. 2. 3如果一个耐张段的塔位中心桩或方向桩丢失严重,应先进行补钉桩位.补 桩时采用的方法:直线桩位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或延长法,根据设计规定的档距及高 差进行补钉.8. 2. 3转角塔中心桩的复测转角杆塔桩的复测是复查转角塔的角度值是否符合设计角度,用测回法测一个 测回,测得的角度值与原设计的角度值之差不大于1, 30则认为合格,如大于1' 30应慎重复测,并会同设计究其原因。如转角桩丢失,应进行补钉桩位,补钉转 角桩位时必须要保证前后两个耐张段内的所有的桩位在没有偏差的情况下,才能 进行转角桩位的补钉工作。9. 2. 3.1档距和标高的复测线路杆塔位桩间的档距和标高要用视距法进行复测。标高复测值与设计值比较偏 差应小于0. 5m,超过设计值时应会同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10. 2. 3. 2丢桩的补测如杆塔桩丢失,应根据线路杆塔明细表和平断面图,按原设计的档距数据进行 补测钉桩,并须按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定进行观测,精度要求如下: 1)直线量距:用经纬仪视距法测距,两次测量之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对向观测: 1/150;同向观测:1/200;2)视距长度:平地不超过400米,丘陵不超过600米,山区不超过800米,当成 像模糊时,应适当缩短视距长度。使用红外线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时,测距长 度可根据设备性能增加。3)转角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仪器观测方法测回数测回差(分)读数(分)成果取位经纬仪测回法110. 1分4)高差测量技术要求:每百米距离、其较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竖直角(度)2468101214161820高差较差(cm)24681012141618205)为了方便施工,当线路杆塔复测及丢桩补测完毕时应及时在杆塔的正面及侧面 钉辅助桩,辅助桩距杆塔的距离一般为20米30米,其位置应根据地形情况,钉在 不易受碰动的稳妥地方为宜。6)塔基断面复测按叩标段复测用成果表进行复测,主要测量塔位各腿中心位置对中心桩 的垂直高差。为确保塔基断面正确无误,应对基坑中心及沿对角线方向坑远点、 近点高差以及边坡距离进行测量,若有不符要及时上报处理。7)路径复测注意事项A线路复测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设计路径图纸、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铁塔 及基础配置明细表、基础施工图等有关资料;熟悉沿线交通、地形情况;B复测用的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C复测时通视应良好,花杆、塔尺须立直;D在重要杆塔中心桩及易丢失中心桩前后应钉好方向桩及控制桩,以防杆塔中心桩 丢失;E应做好详细路径复测记录,发现与设计不符或偏差超出规范要求时应及时通知项 目部,不得擅自更改;F杆塔中心桩复测应延伸至与本段相邻的两基杆塔桩位上。G路径复测工作完成后,汇总复测记录,对于设计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上报处理。6. 3分坑方法基础分坑时请首先核对施工图,分坑手册和杆塔明细表,根据明细表上所给定 的塔位塔号进行分坑,分坑前要复核方向桩和该基基础A、B、C、D基坑高差,在 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开始正式分坑。6. 3.1直线塔分坑方法将经纬仪架于中心桩上,对准相邻塔位中心桩或线路方向桩,在距离中心桩10米 以外(方便施工的位置)钉辅助桩,然后将经纬仪旋转45° ,根据半对角长,在 半对角点前后各钉一个辅助桩,将此辅助桩操平,用钢卷尺量出经纬仪至第一个 辅助桩“M”的斜距“S”,并且用经纬仪测量出至第一个辅助桩垂直角度”, 计算出中心桩至第一个辅助桩水平距离“L"(L=S/cos 6 ),将此数值记录,然后 用钢卷尺从第一个辅助桩拉到第二个辅助桩,量出“B”值即为坑中心 位置,用 吊线锤吊出坑中心具体位置,根据基础立柱几何尺寸勾出坑口开挖线。开挖式基 础分坑,直接在对角线方向测出基坑对角A、B的值,然后用20米或更大的卷尺 直接由A、B桩上拉出2倍的基坑宽度a值钉立另2个对角桩c、D桩,其余三个腿 分坑方法与此操作方法相同,每个腿依次分坑时旋转90° ,只是斜柱式基础要根 据基础的半对角计算出基坑的半对角后再进行分坑操作。6. 3. 2耐张转角塔基础分坑方法6. 3. 2.1耐张转角塔基础测量分坑1) JG直线塔正方形基础的分坑如图所示:分坑时经纬仪安置在塔中心桩。点上, 对中整平后,望远镜前视或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水平度盘对0° ,然后望远镜平 旋45°角,在此方向定出铺助桩A、C,望远镜继续转至135°再定出铺助桩B、Do 2)以塔中心桩0点为零点,在0A方向线上量出水平距离&、Ez得1、2两个点。 在钢卷尺上取2a、两端分别对准1、2两点,在钢卷尺中点a处拉紧拉平,即得直 角点3,再折向另一侧得点4。点1、4、2、3的连线构成点为零,在OB、0C、0D 方向线上量出及、Ez距离,定出坑口远角点和近角点,按上述方法划出另外三个 坑位。6. 3. 2. 2直线塔矩形基础分坑直线塔矩形基础分坑时,首先从塔中心桩。点沿顺线路方向定出A、B两点或 Al、B1两点,0A、OB或0A1、0B2的距离按下式计算:0A=0B=(x + y)/20A1 = 0B1 =(x y)/2从铺助桩A、B两点或Al、Bl两点到坑口中心点、远角点、近角点的距离分别为E。、Ei、E2其值按下式计算:E=x/2sin45° =V2/2XxEi=(x + a)/2sin45° = T2/2X (x + a)E2=(x a)/2sin45° = 7/2X (xa)分坑时,经纬仪先安置在塔中心桩上,对中整平后,前视或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 在此方向用钢卷尺量出OA、0B、或0A1、0B1的距离,钉好A、B或Al、B1等铺助 桩。然后将仪器移到A桩或A1桩上,对中正平后,水平度盘对准0° ,望远镜瞄 准线路方向、松开游标度盘、水平转45° ,钉好坑口对角方向桩(N)o按正方形 基础分坑的方法,以卷尺勾划坑的方法,划出坑口位置。同理亦可定出其他三个 坑的位置。直线塔矩形基础分坑X横线路方向塔腿根开(mm)y -一 顺线路方向塔腿根开(mm)a坑口边长(mm)6. 3. 2. 3直线塔高低腿基础分坑直线塔长短腿基础分坑按照如下图进行分坑。由于铁塔长短腿的根开不同,长 腿根开大,短腿根开小,相当于按正方形基础各分两个坑。根据图示关系,从杆 塔中心桩到长短腿基础坑的中心点、远角点、近角点的不同,其距离按下式计算:分坑时,经纬仪安置在杆塔中心桩上,对中整平后,按正方形基础的分坑方法 进行分坑。由于低腿侧和高腿侧的根开不同,从杆塔中心桩到长短腿侧的坑口中 心点、远角点、近角点的距离亦不同,不要搞错。E0=x/2sin45° =72/2XxEi= (x+a)/2sin45° = V_2/2X (x+a)E2=(x a)/2sin45° = V"2/2X (xa)Eo =x /2sin45° =V_2/2XxEi =(x +b)/2sin45° = V2/2X (x +b)E2'=(x' -b)/2sin45° = V2/2X (x'-b)式中x-短腿基础根开x -长腿基础根开a、b分别为短腿和长腿基础坑的边长6. 3. 2. 4带角度的转角塔测量及分坑本标段转角杆塔桩的角度,是转角桩后面直线的延长线与前面直线之间的夹 角,将仪器安置在转角桩J2上,对中整平后,望远镜以正镜瞄准J3桩,水平度 盘的读数为al,松开水平度盘,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J1桩,得度数bl,上 半测回的角度值为rl= blalo将度盘变换约90° ,望远镜竖转,以倒镜瞄准J3桩,得度数b2,仍按顺时针方 向转动望远镜,再瞄准J1桩,得度数a2,下半侧回的角度值为r2= b2a2。取 前后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