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导游词3篇.docx

    • 资源ID:9679119       资源大小:24.6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导游词3篇.docx

    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导游词3篇篇一:江西龙虎山导游词 江西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导游词 各位团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巡游。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旁边。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波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恒久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日,我们是水上巡游,将观赏到碧绿的泸溪河,观赏到被当地老一百零一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观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门楼高10.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挚友上船,巡游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殊的清、美、奇。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合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终汇入长江。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 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惊奇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传闻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一百零一零一零八个,而是一一百零一零一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三三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一百零一零一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常常讽刺讪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一百零一零一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 张天师素闻天、地、人三才法力高招,尤为人罡星,不仅道行高,而且手也巧,他们十人手中有种莲花仙桃的、有纺纱织布的,有巧制木梳和古鼓的,也有炼丹修道的。于是张天师叫天罡、地罡助他驱鬼擒妖,令人罡星依据各自的特长为他效劳。但这一一百零一零一十八个魔星胆大包天,拒绝张天师吩咐,尤其是十个人罡星,公然对张天师宣布“十不得”。 玉皇大帝闻之气得暴跳如雷,遂吩咐各路神仙帮助张天师将一一百零一零一十八个魔星统统打入了镇妖井。被打入镇妖井的十个人罡星至死不屈,吐尽体内元气,自焚而化成了十座形态奇妙的山岩这就是我们将要巡游的十大自然景观。 一景:男女相依的夫妻峰,又称“老婆背老公走不得”。龙虎山志载“雌雄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慧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志贞背起丈夫急逃又被泸溪河所阻。为了救她夫妇出苦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相依为命)。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仙桃石帝,有一丛石头象莲花瓣绽开,含风不动,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夫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传闻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在天宫当一个管马的小官,因没有接到请柬而非常愤怒,大闹天宫,随后隽带酒席上的仙桃迳直朝花果山飞去,飞经龙虎山时,口干舌燥,抓耳挠腮,便从袋中取出一个仙桃咬了口,不料打下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四景: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又称“丹勺用不得”。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冬不衣,夏不浴、浑身长绿毛的“绿毛仙”,隐居在碧鲁洞用这把勺子炼丹。东汉年间,玉帝为了支持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就留下来给张道陵,这样张道陵的九龙神丹就更灵验了。 五景:红紫斑澜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龙虎山志载,“云锦石在一观下,仙岩上流,崭龙坑立数一百零一余丈,红紫斑澜,照辉溪水,光彩如锦”。传闻这是一块披肩布,为七仙女亲自织成,后玉帝急召七仙女回宫,便留下了这件宝贵的纪念品。游遍名山大川的张道陵从翻阳湖上溯至泸溪,见云锦山如此壮丽,便住下来,在此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为龙虎山。 六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愿,将头一伸,道堂倒塌。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传闻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 八景:天师试剑的试剑石,又称“剑石试不得”。据传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愿:“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岂容他人落脚?如何你真的道法通天,且用你的宝剑将此山劈开如何?”“如能劈开怎样?”“我就依了你,让你落户。”天师拔出宝剑念念有词,一剑下去,入石非常,龙虎山志载曰:“试剑石,在仙岩隔峰,祖天师试剑于此入石非常,截然两断”。 九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传闻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千年的黄杨木精变的御梳,为皇后娘娘所专用。黄杨木精想下凡,故在皇后梳头时变出一条大蛇,吓得皇后逃命,御梳跌了下来,化为玉梳。 十景:华厦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它已经与广东丹霞山阳元石结为秦晋之 好,于11015年8月18日实行了“结亲庆典”,成了旷世奇缘,风流佳话。我国闻名散文家石英曾作仙女岩记立于岩前,称此石为“华厦之唯一,域外更无多”。形容参观者之盛况为“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陆并进”故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请大家看右边群山这就是华厦一绝的崖墓群。在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窟内,散布着数一百零一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声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望见洞内状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平安、舒适的极乐世界。 那么,这些崖墓是如何形成的?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的呢?这是一个让世人难解的千古之迷。为了揭开这一谜底,1101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起先对仙水岩一带的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发掘,共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共235件,其中,有由细如发丝的竹丝纺织而成的竹器制品,特别精致,陶器中多为印纹硬陶,也有磨光黑陶、夹砂红陶和原始青瓷,造型特别奇巧,尤其是十三弦和纺织工具物件的出土,为我国的音乐史和纺织史的探讨供应了极为宝贵的实物史料。 经文物部门鉴定,龙虎山崖墓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其年头久远,数量之众多,位置之险要,堪称“华厦一绝”。 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子均为古越族人。“越有一百零一族”,生活在龙虎山一带的,属于干越。他们居住干栏房屋,信奉蛇(龙)图腾,断发纹身,擅长用船,鼓食水产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崖墓仿古吊装表演,了解崖墓安放的隐私。 篇二:龙虎山导游词 龙虎山导游词 各位敬爱的团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巡游。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101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人人都说我们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在我们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信任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一百零一零一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雄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惋惜的是这个雄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当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原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途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雄伟了。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波”。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一百零一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101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波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丽。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巡游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筏漂流而下,可观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沙的村姑。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闻,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让您不得不惊羡:泸溪河不是漓江,但更胜漓江? 景区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如同陈设在巨大的历史长廊中的文化珍品。岩洞棋布,凹凸错落,不行胜数,遥望淡黄色的棺木和垫底泥砖,历历在目。然而,墓中所葬何人,为何要葬在悬崖绝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内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无人完整精确解答,已成“千古之谜”,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道穷经,求其真解。11019年上海同济高校陆敬严教授经过长期探讨,在龙虎山仙水岩,采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绞车、滑轮、绳索等,进行了崖棺吊装试验,一次胜利,对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个说法。现在每天在龙虎山仙水岩都有这样的表演, 由当地以采药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过程,令人惊羡不已。 欣赏完我们龙虎山的各种精华景区,大家应当累了也饿了吧!让我们一起在这家依山伴水的小酒楼坐下,尝尝龙虎山当地出名三大名菜吧!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肯定是特殊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澄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殊好吃,故“泸溪活鱼”成为当地的名菜. 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殊? 龙虎山出产的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历代天师特殊宠爱的果品和滋补品,素有“人间仙果”之称。而这钵天师板栗与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相配,在文火中渐渐地烧出来的“天师板栗烧土鸡”,油光发亮,芳香思溢,是这里很出名的美味佳肴. 这道菜的形成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天师在家宴请宾 客,家厨用一般的烹调方式制作,当厨师配好料,将鸡块装入砂钵放炉灶上烧制时, 天师的儿子乘厨师不留意,淘气地将正吃的去了壳的板栗放入砂钵内。烧熟后,整 钵端上了桌,拿掉钵盖后,一股芳香扑鼻,只见鸡块色泽淡黄,栗香酥烂,客人一品 尝赞叹不已,天师也欣然得意。席后,命家厨进一步改进,使之成为安宴中必备的 菜。而且,这道菜可以滋阴补阳,健脾益肾,具有很高的养分价值。 上清豆腐是龙虎山另一道出名的菜,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非常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芳香鲜美,柔滑润喉,说起上清豆腐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腐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其次天吃。可丈夫其次天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了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方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接着一口气吃完了,赞美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说,“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兴奋说:“那就管这结冻的豆浆叫逗夫吧!”后来夫妻俩便每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日的上清豆腐。 欣赏完备景,品尝完备食,太阳也已快落山了,我们也应当踏上归途了。信任这里的景,这里的食和这里的风土人情都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妙的回忆,让我们留下更多的期盼相约在下次的龙虎山之旅吧! 篇三:如何写龙虎山导游词 各位敬爱的团友: 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mdash;mdash;龙虎山巡游。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101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人人都说我们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坐落在上清古镇的中部,在宋朝时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六年(1319年)迁至上清长庆里,就是现在的天师府了。是历代天师起居饮食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天师的家。天师府现以被例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在我们龙虎山道教最顶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个是上清宫,信任大家都知道水浒中的一一百零一零一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古镇的东面距天师府约二华里,是一座规模雄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而且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也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建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但最惋惜的是这个雄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廓下烤火一不当心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原来一些海内外的道徒都想集资重建上清宫,但我们的鹰夏铁路途又下好从中穿插而过,所以已经根本无法修复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天师府所保存着的上清宫沙盘图中一瞩上清宫的雄伟了。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正一观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说通俗些就是天师的学堂。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波。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一百零一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101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波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丽。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巡游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筏漂流而下,可观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的龙虎山,更可观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沙的村姑。一边看着两岸秀丽的风景,听着动人的传闻,坐在小小的竹筏上,这种移步成画的感觉让您不得不惊羡:泸溪河不是漓江,但更胜漓江bdquo;bdquo; 景区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如同陈设在巨大的历史长廊中的文化珍品。岩洞棋布,凹凸错落,不行胜数,遥望淡黄色的棺木和垫底泥砖,历历在目。然而,墓中所葬何人,为何要葬在悬崖绝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如何放置入内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无人完整精确解答,已成千古之谜,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道穷经,求其真解。11019年上海同济高校陆敬严教授经过长期探讨,在龙虎山仙水岩,采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绞车、滑轮、绳索等,进行了崖棺吊装试验,一次胜利,对于如何安放便有了一个说法。现在每天在龙虎山仙水岩都有这样的表演,由当地以采药为生的同胞五兄弟向游人展示下索、起吊、入穴的全过程,令人惊羡不已。 欣赏完我们龙虎山的各种精华景区,大家应当累了也饿了吧!让我们一起在这家依山伴水的小酒楼坐下,尝尝龙虎山当地出名三大名菜吧!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肯定是特殊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澄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殊好吃,故泸溪活鱼成为当地的名菜. 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殊? 龙虎山出产的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历代天师特殊宠爱的果品和滋补品,素有人间仙果之称。而这钵天师板栗与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相配,在文火中渐渐地烧出来的天师板栗烧土鸡,油光发亮,芳香思溢,是这里很出名的美味佳肴. 这道菜的形成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天师在家宴请宾 客,家厨用一般的烹调方式制作,当厨师配好料,将鸡块装入砂钵放炉灶上烧制时, 天师的儿子乘厨师不留意,淘气地将正吃的去了壳的板栗放入砂钵内。烧熟后,整 钵端上了桌,拿掉钵盖后,一股芳香扑鼻,只见鸡块色泽淡黄,栗香酥烂,客人一品 尝赞叹不已,天师也欣然得意。席后,命家厨进一步改进,使之成为安宴中必备的 菜。而且,这道菜可以滋阴补阳,健脾益肾,具有很高的养分价值。 上清豆腐是龙虎山另一道出名的菜,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非常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芳香鲜美,柔滑润喉,说起上清豆腐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腐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其次天吃。可丈夫其次天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了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方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接着一口气吃完了,赞美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说,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兴奋说:那就管这结冻的lsquo;豆浆rsquo;叫lsquo;逗夫rsquo;吧!后来夫妻俩便每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日的上清豆腐。 欣赏完备景,品尝完备食,太阳也已快落山了,我们也应当踏上归途了。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龙虎山仙水岩景区导游词3篇.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