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含解析.pdf

    • 资源ID:96794549       资源大小:463.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含解析.pdf

    湖南湖南长郡中学长郡中学 2024 年高二寒假作业检测年高二寒假作业检测历历 史史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页。时量 75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 分。分。得分:得分:_第第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 分)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8 分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考古学者在位于今内蒙古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约 8000 年的粟的炭化颗粒,这些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明显有别于野生的同类植物种子。这可用于说明()A.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B.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C.高原牧区农牧分工的格局D.定居生活对种植业的意义2.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3.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 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当时()A.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换形式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C.南方政权的整体实力占优D.北方商品经济一度严重衰退4.元朝推行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它根据职业把全国的百姓进行分类管理,如农户、军户(世代当兵)、站户(在驿站提供服务)等,职业世袭,比较固定。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A.商品经济的繁荣B.社会控制的加强C.市民文化的兴起D.民族交融的发展5.明清时期的苏州一带,“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治一园。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赢,尤以此相胜。大略三吴城中,园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这说明当时()A.世俗文化氛围浓厚B.士人传统观念颠覆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江南市镇商业繁荣6.1843 年,中英条约规定“各国既与英人无异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之后西方列强与中国订立条约时均援引此款;1871 年中日签订条约时,清廷代表李鸿章则首次取消了“一体均沾”的条款;而中俄伊犁交涉时,左宗棠指出,“本意在持平办理,务使中俄商人均沾利益,两不相妨”。这反映出()A.中西间友好交往的不断加强B.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增强C.洋务运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D.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7.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8.下图为 1940 年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创作的年画。这表明,当时的边区政府()A.借助民间艺术宣传民主政治B.民众的民主素养已普遍提高C.利用传统节日巩固统一战线D.通过基层自治激发农民热情9.1961 年 6 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联合会议,经讨论决定允许此前被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贩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当时()A.“左”倾错误得到彻底改正B.个体经济发展受到鼓励C.“八字”方针正在得到落实D.建设市场经济目标明确10.1952 年,全国共有 36 所高校设立俄语系。1964 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缩小俄语教学规模。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全国有 29 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同时,俄语专业硕士点得以建立。这些变化表明()A.人民教育体制逐渐建立B.国家关系影响外语教育C.新中国外交正走向成熟D.俄语成为对外语言首选11.公元前 494 年,罗马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平民撤离运动。有观点认为:“如果这次撤离运动不是以和平方式,也许就不会产生平民保民官,罗马国内也许就不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也许日后罗马也就不会那么强盛。”据此可知,此次平民撤离运动()A.维护了罗马帝国的长期统治B.满足了罗马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C.实现了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的平等D.遏制了贵族专权发展的势头12.13 世纪,大宪章最主要的两条原则是:臣民有对自己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权;在臣民与君主的契约关系中,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权利。这表明,此时英国()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B.王权受到法律制约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D.确立了等级君主制13.14 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爆发后,那些往常自称受到上帝特别庇护的牧师和教士们也难逃魔爪。由于教会难以对瘟疫给出一个信服的解释,人们便根据现实和自己的文化观念进行思考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以至于当黑死病的阴霾悄然散去之后,人们对命运观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据此推知,黑死病的爆发()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推动了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C.促进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客观上利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14.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在欧洲唯一保持谷物贸易开放的英国市场上,俄国、罗马尼亚和欧洲其他谷物出口国的谷物出口数量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后农业发展迅速B.世界市场发展加剧了国际竞争C.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D.英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15.巴黎和会后,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人们希望国际联盟的成立裁决争端,也可阻止未来战争。但实际情况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A.巴黎和会并未带来和平B.国际联盟基本成为傀儡C.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重重D.国际关系体系相对脆弱16.下图为 19651985 年美国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趋势示意图。造成 20 世纪 80 年代初指数变化的原因是()A.“滞胀”现象的出现B.政府干预的减少C.福利支出的提高D.供应配给的实行第第卷卷选择题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卡题号题号123456789答案答案题号题号10111213141516得分得分答案答案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 分)分)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3 个小题个小题,共共 52 分分。其中第其中第 17 题题 18 分分,第第 18 题题 16 分分,第第 19 题题 18 分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以下是有关尚书的史料出处史料汉官答问汉初以丞相总天下事,尚书不过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治文书而已。武帝时臣下章奏上尚书,尚书进于天子,乃下丞相。有政事,天子常与之议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通典取官典(曹)魏置中书省,有监、令(中书省官职)。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朱子语类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材料二19 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政党分赃”制度。执政党大肆使用本党人士担任公职,这不符合“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整个阶级的统治,而非一派统治”的原则。由于每次随选举而共进退,致使官吏大换班,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由于党派不同而不能服务于社会。一些官员认为作为战利品的权力到手,不用更待何时,例如纽约一名由格兰特总统任命的官员竟然滥用公款 5000 万到 1 亿美元。文官制度的建立,将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实现,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文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摒弃了对权势的依附关系,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工作。文官制度的建立也体现了“机会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各国公务员法均规定:不得以性别、种族、信仰、阶级为理由而拒绝公民担任公职。摘编自杨明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汉至唐尚书职权的演变,并谈谈你对这一演变的理解。(12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 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分赃”制度存在的弊端,并说明文官制度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6 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材料下图为北宋东京城东水门内的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注:交通空间主要用于过往行人与车马的通行;店铺侵占的街道空间是被店家用来搭建凉棚、摆放货架与桌椅,成为室内营业空间的外延;过渡空间则是路人停留、聚集的场所。据朱金等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北宋东京的城市空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6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研究。法国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美国民主共和得益于英裔美国人的法律和民主习惯,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也注重对美国历史传统的研究。托氏认为地方分权制度对于一切国家都是有益的,而对于一个民主的社会更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梁氏也认为地方自治是民主共和制之基础。托氏认为分权制衡的原则使得各司其职,不至于越权;梁氏认为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如果行政部权限太狭,则不能自由以行其政策;反之,行政部则将滥用其职权,而反于共和政治之本意”。托氏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进行考察是为法国人民寻求一套实现民主的机制与原则,而梁氏研究美国民主共和制之目的在于说明美国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具备此类条件。摘编自张顺昌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比较研究材料二1718 世纪,法国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上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但法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致使其败于英国,并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一些游历英美的法国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良策。法国是一个政治思潮纷繁复杂的国家,启蒙思想、保王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法国国内局势也容易受欧洲影响,比如在路易十六被处死后,为扑灭法国革命火焰,英国联合他国组成反法同盟,而巴黎人民推翻无力抵抗的吉伦特派的统治后,雅各宾派趁机上台执政,他们实行恐怖政策,无数的无辜人被送上断头台。从 1789 年到 1875年,法国政体经历了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和共和制的交替转换,一共颁布了 12 部宪法,并且每一个时期的权力机关内部派别林立,代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虽然几经波折,但它(共和政体)仍旧是法国一直追寻的理想政体。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 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其认识不一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 17891875 年法国政治转型的因素和特点。(12 分)长郡中学长郡中学 2024 年高二寒假作业检测年高二寒假作业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ADBDBCACBDBDBDB1.B【解析】略2.A【解析】据材料“设刺史周行郡国”可知,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分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有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故选 A 项;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是对中央掌握下的郡国进行监察,而非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排除 B 项;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属于监察官,不具备行政职责,东汉时期的刺史负有行政职责,排除 C 项;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的实施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排除 D 项。3.D【解析】据材料“铸行太和五铢”“不入徐、扬之市”“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可知,虽然北魏于495 年铸行太和五铢,但其统治下的北方很多地区仍然使用物物交换,货币的流通受到阻碍,这主要是由于北方长期动荡,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衰退,从而影响了货币的流通,故选 D 项;材料反映了河南诸州是货币与谷帛杂用,不能得出“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换形式”,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货币流通情况,没有关于政府税收的相关描述,且北魏以前一直是实物税占主体,排除 B 项;材料只涉及北方地区货币的流通情况,未涉及南北方政权实力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 C 项结论,排除。4.B【解析】据材料“它根据职业把全国的百姓进行分类管理职业世袭,比较固定可知,元朝通过职业固定分类的方式建立户籍制度,以便国家强化对不同职业身份人群的控制,故选 B 项;元朝户籍制度严格限制职业流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市民文化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这是商品经济繁荣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排除 C 项;元朝的户籍制度并不会因为民族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国家通过户籍制度强化人身控制,不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排除 D 项。5.D【解析】据材料“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治一园”“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赢,尤以此相胜”“大略三吴城中,园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可知,明清时期的苏州一带,家中有钱者,争相建造一处园区,说明江南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选 D 项;材料突出的是经济的影响,并不是世俗文化氛围浓厚,排除 A 项;B 项“颠覆”表述绝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是土地兼并问题,排除 C 项。6.B【解析】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政府签订了“一体均沾”条款,导致国家主权受到损害;而 1871 年中日签订条约时,取消了“一体均沾”条款;中俄伊犁交涉时,左宗棠坚持中俄商人均沾利益的原则,反映出清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故选 B 项;近代中国处于被列强侵略欺压的地位,并非友好交往,排除 A 项;洋务运动并没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排除 C 项;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指的是对列强的依附性增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7.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将康梁二人称为“二逆”,体现其反对戊戌变法,且能搜集到多方史料用于抨击康梁二人,说明社会层面上戊戌变法的反对者较多,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选 C 项;该书的史料来源广泛,有官书、新闻报道、口耳传闻、书信笔记等,虽有艺术加工成分,属于二手史料,但史料价值较高,排除A、B 两项;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所以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但材料并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8.A【解析】据材料时间“1940 年”可知,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据年画中“实现民主政治”可知,其描绘了延安实行的民主制,而年画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因此当时的边区政府是利用民间艺术宣传民主,故选 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边区民众的民主素养没有“普遍提高”,排除 B 项;材料涉及的是边区政府的政治民主,仅通过年画,无从得知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排除 C 项;据材料“边区政府”可知,其推行地区为延安边区,但无法看出是否为基层自治的方式,排除 D 项。9.C【解析】略10.B【解析】根据材料中“1952 年36 所高校设立俄语系”“1964 年提出缩小俄语教学规模”“20 世纪 80年代中期,全国有 29 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一边倒”外交政策和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俄语得到社会层面的重视,但是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俄语受到限制,而到 20 世纪 80 年代,全方位外交形成,与苏联外交关系逐步恢复,俄语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这说明国家外交关系影响外语教育,故选 B 项;教育体制与俄语教育的变化无关,排除 A 项;新中国外交成熟是在 1953 年,与题干中的变化无关,排除 C 项;材料不涉及俄语与其他语言对比,所以不能得出俄语成为对外语言首选的结论,排除 D 项。11.D【解析】由“不是以和平方式,也许就不会产生平民保民官”可得,罗马第一次平民撤离运动使得平民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就因此遏制了贵族专权发展的势头,故选 D 项;罗马帝国是公元前 27 年建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题干体现的是平民撤离运动对平民的作用,不能体现满足所有阶层的利益诉求,排除 B 项;当时罗马处于奴隶制时代,虽然这次平民撤离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民的地位,但是尚未实现贵族与平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排除 C 项。12.B【解析】据材料信息“臣民有对自己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权”“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权利”可知,大宪章最主要的两条原则体现了臣民的权利,这限制了王权,说明此时英国的王权受到法律制约,故选 B 项;社会矛盾是指社会各阶级或阶层的种种冲突,阶级矛盾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更没有依据,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是在 17、18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英国确立的是议会君主制,排除 D 项。13.D【解析】据材料“14 世纪”“教会难以对瘟疫给出一个信服的解释”“人们对命运观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可知,14 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上帝也救不了黑死病人,由黑死病带来的死亡阴影对人们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有了巨大冲击,使得人们的信仰开始瓦解,并冲破了神学的禁欲主义,使得人们对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创造了条件,故选 D 项;黑死病的爆发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摧毁了”说法错误,排除 A 项;据材料信息,因黑死病的爆发,民众对教会的信仰开始瓦解,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是人文主义的反映,未提及欧洲对黑死病的医疗应对措施,排除 B项;宗教改革,始于欧洲 16 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前贴出反对销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 C 项。14.B【解析】19 世纪 90 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间贸易联系加强,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粮食输入英国,导致了其他国家在英国市场上的谷物出口量下降,故选 B 项;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比重下降,不能满足本国需求,排除 A 项;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主要欧洲国家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的说法错误,排除 C 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的饮食结构仍然以谷物和肉蛋奶为主,并未发生改变,因此 D 项说法错误,排除。15.D【解析】据材料“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并结合所学可知,国联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说明国联的实际作用有限,国际关系体系相对比较脆弱,故选D 项;材料“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说明国联在处理许多争端时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而不是基本成为傀儡,排除 B 项;材料“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强调新的民族国家满足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而不是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重重,排除 C 项。16.B【解析】通过观察曲线图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大幅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里根上台后,为了缓解“滞胀”危机,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导致这一时期 CPI 大幅下降,故选 B 项;“滞胀”现象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 A 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里根政府缩减了福利规模,排除 C 项;这一时期美国并没有实行供应配给制,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3 个小题个小题,共共 52 分分。其中第其中第 17 题题 18 分分,第第 18 题题 16 分分,第第 19 题题 18 分分)17.(18 分)(1)演变:西汉初年,延续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尚书只是管理文书的官员,地位不高。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尚书开始参与决策,地位上升。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成为新的权力中枢,尚书权力在三公之上。三国时期,设立中书省,尚书的权力开始受到削弱。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与中书省、门下省相互牵制。(8 分)理解:尚书职权的起落,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专制皇权的加强;同时也反映出历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官制,使中央行政制度日趋成熟、完备。(4 分)(2)弊端:只能满足某个政党的利益,而不能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官员随竞选大换班,导致政局不稳定;人才得不到任用,影响了行政效率;上台的官员谋求私利,出现腐败现象。(3 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文官保持政治中立,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文官实行职务常任制度,摆脱了对权势的依附,有利于保障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文官面向全体公民择优录用,体现了机会均等、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3 分,答一点给 2 分,答两点给 3 分)18.(16 分)示例:从城市空间特点角度作答,如:北宋东京出现侵街现象,公共交通区域压缩,城市商业空间拓展,商业网点众多,商业气息浓厚。(4 分)从城市空间形成原因角度作答,如:随着经济发展,东京人口激增,原有封闭的坊市制难以满足商品经济的需要。北宋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商业政策松动,放松对社会的控制。(6 分)从城市空间影响角度作答,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政府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形成开放和具有活力的城市景观;对后世城市布局产生深远影响。(6 分)19.(18 分)(1)同:都认为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地方自治与实行民主共和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美国民主共和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托克维尔考察的重点在于形成民主共和的机制,而梁启超则重点考察形成民主共和的条件。(4 分,异同各答一点即可)原因:托克维尔针对法国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模式几经反复,试图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则是为了说明共和制度之路在中国行不通,坚持君主立宪制度。(2 分)(2)因素:国内: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国内政治动荡,财政危机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国际: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殖民霸权的争夺;英美革命的影响。(8 分,国际国内背景各答两点即可)特点:思潮混乱多变;政体确立艰难;党派斗争复杂;转型的趋势是民主化,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4 分,任答两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