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docx
-
资源ID:96803859
资源大小:55.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docx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贵族特权的废除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分封制度的固有缺陷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3 .1959年夏,中国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豫西进行“殷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对于二里头遗址的下列说法,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范围为东西约2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B.遗址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C.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D.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4 .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5 .关于如图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级森严的分封制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血缘维系的宗法制D.制定高效的集权制6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 思想家之口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7 .董仲舒对汉武帝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汉 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今临政而愿治 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其意在A.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B.否定汉初“无为而治”的实践C.劝诫皇帝调整政策适应现实D.通过神化皇权实现国家大一统8 .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止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 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月的是 A.提出顺应天命B.强调以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D.主张知行合一以重建儒家信仰9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 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国尽服紫。这一变化 说明A.服饰色彩的地域性特色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D.周朝中央集权受到挑战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 所长也。”杂家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当时A. “学在民间“风气渐开B.杂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C.学术流派之间互鉴互融D.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11 .据说,一日,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是否有人受伤,而不问马死了 多少。此事反映了A.仁者爱人B.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12 .农战理论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商鞅强调“利出一空(孔)”,即让人们 只能从一条途径上满足自己的名利欲望,他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必须控制全部的“利''源, “开公利而塞私门商鞅“利出一空”的主张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不利于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D.强调官府需垄断工商业的经济利益13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 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据此判断,“楚”姓起源于A.封国B.谥号C.爵号D.职业14 .汉代(太学)对教材实行统一管理。颁行统一教材,确定研究经学的标准。熹平石 经(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 堂)是我国古代由政府统一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材,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 官定经书,是书法被视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这种做法最主要的作用是A.促进儒学的发展B.规范教学内容C.巩固思想的统一D.促进书法发展15 .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曾向中原挺进,占领了鄂北豫南地区。但在距今4300年前后,豫中地区的文化南下,并在江汉文化的核心区形成了具有中原风格的文化,甚至把长江 中游大部分也区文化的发展统一到了黄河文明之中。这说明A.黄河文明最终战胜长江文明B.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中国C.黄河地区更适合文明的发展D.中国的史前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区16 .司马迁修史司马迁运用的皇家图书主要有:其一,六经(即诗、书、礼、易、乐、 春秋)。其二,上古典籍,如国语、司马兵法、孙子等。其三,秦汉图书律 令。秦朝焚毁了官藏图书,而民间藏书却不能尽毁。司马迁整理了这些材料,譬如在世 家中时常出现的第一人称“我”的情况,就是司马迁运用诸侯史记的明证。史记中共收录乐府诗赋15条,儿童歌谣8条,俚语俗谚38条,共计61条。 乐府诗赋如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儿童歌谣如淮南民歌;俚语俗谚如孙子 吴起列传中:“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马迁20岁南游江淮,后又奉命出使巴蜀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 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来源于自己的感受。他的调查,包括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古战场形 势、人物遗事等。司马迁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其后代有直接接触,并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了很 多信息。如项羽本纪赞:“吾闻之周生日:“舜目盖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 孔),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吕昕娱试析司马迁(史记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史料来源(1)司马迁编写史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具有史学家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1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 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 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 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 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 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 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 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 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 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参考答案I. C2. C3. D4. D5. C6. C 7. C 8. A 9. B 10. CII. A12. B13. A14. C15. B16. (1)司马迁参考的史料有文献史料,包括档案(皇家图书)、文学作品(诗赋、歌谣): 实物史料,如古战场形势;口述史料,如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历史人物后代提供的信息。(2)重视证据,勤奋认真,不辞辛劳。17. (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加强了对 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 强盛。制度: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处在中央的 管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