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96812280
资源大小:16.6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目标】1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汉的兴衰,认识国家发展治理的规律和人民群众在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能理顺两汉重大事件的时间发展脉络,并结合地图认识两汉的疆域,形 成正确的时空观。3 .能够结合两汉的相关史料研究,学会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4 .会描述重要名词概念:与民休息、“文景之治”、汉承秦制、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均输平准、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丝绸 之路、光武中兴、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会分析、解释两汉衰亡的原因。5 .归纳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的内部调整与开疆拓土的外部建设,认 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形成正确民族观。6 .结合两汉文化在史学、文学、科技上的主要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树立文化自信心。【学习重点】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 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学习难点】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第1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走进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什么原因让刚刚经历了秦末残暴统治和连 年战争的人民能露出这样温和的微笑?一、自学教材(一)构建教材知识结构前202年前140年前60年 9年25年 184年 220年®rzwi双 汉高祖 文帝景帝 武帝王莽 光武帝献帝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时间、地点、人物(2)汉初“休养生息”:背景、指导思想、内容、文景之治(3)汉初政治制度: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含义、影响2 .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文化(2)开疆拓土: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府、东南与西南治理、影响(二)掌握重要名词概念:与民休息、“文景之治”、汉承秦制、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推恩令、察举制、刺史、均输平准、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丝绸 之路。二、小组交流1 .阅读成果交流2 .讨论议题(1)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2) “郡国并行”有何弊端?造成什么影响?(3)为什么汉武帝时期一改汉初“无为而治”,实行“有为而治”?为加 强统治,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思想的内部调整与开疆拓土的外部建设采取 了哪些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4)你如何评价汉武帝?3 .观点整合三、展示/反馈1 .代表发言2 .教师点评及答疑【达标检测】1.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吸取秦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王国势力强大A.B.C.D.2 .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 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 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封邦建国B.秦朝设郡置县C.汉朝行“推恩令”3 .清朝学者赵翼说:“两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 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8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 “五经”的流传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汉时期将今天甘肃阳关和玉 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狭义)称为()A.天竺B.安息C.大秦D.西域第2课时【学习过程】一、自学教材(一)构建教材知识结构前202年前140年前60年 9年25年 184年 220年®rzwi双 汉高祖 文帝景帝 武帝王莽 光武帝献帝1 .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背景、王莽夺皇位、绿林赤眉起义(2)东汉建立与统一(3)光武中兴:统治措施、状况(4)党锢之祸(5)黄巾大起义:原因、时间、影响2 .两汉的文化:(1)史学(2)文学(3)科技(二)掌握重要名词概念:光武中兴、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二、小组交流1 .阅读成果交流2 .讨论议题(1)外戚王莽夺取西汉皇位改国号为新,寓意实行新政,开启新的统治,为什么统治仅仅14年就被推翻呢?(2) “光武中兴”是指什么?(3)东汉中期以后统治上有何特征?造成了什么后果?(4) “重走两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西汉、新朝、东汉的相继灭 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何以王朝都逃不了盛极必衰的怪圈?(5)两汉人民创造哪些灿烂的文化?对此你有何感想?3 .观点整合三、展示/反馈1 .代表发言2 .教师点评及答疑【达标检测】1 .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2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8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3.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4.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绿(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 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