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永动机.docx
学习的“永动机”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学习有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学习,认识学习的重 要性三、教学难点:学生可能难于坚持学习,激发学 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四、教学过程让学生探讨提高学习动力的方法学习有了动力才能更加稳步前行。同学们,这些 年来你一直在追求?在期待什么?你小时候那些 美好的梦想现在还剩下多少?你对将来还抱多大 的希望?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希望,一个看似简单 的信念,都将成为你学习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 我们常常会因“学习”而困惑,困惑于漫无目的 荒废时光,困惑于空谈这一腔抱负。上周我们观 看了有关衡水中学的视频,颇有感触。他们为了 改变现状而努力奋斗,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刻 苦学习,因为有了动力所以有了这源源不断的力 量源泉促使他们向前向前再向前。那么身为一中 学子的我们有着良好的和学习环境又岂能无所 事事荒废年华呢?动力其实很简单,在你的方案坚持不了几天时, 想想看当初的自己是以哪种决心订下它又是以 哪种信念坚持到现在;在你准备将今天的学习任 务推到明天时,想想看今天自己做了些什么明天 的时间是否还能够用;在你觉得劳累至极想要放 弃时,想想看自己受的这点苦这点累是否值得而 自己又是否真的全力以赴。我们面临着不远的 学考,更是面临着至关重要的高考,我们并不是 一个人在奋斗,也并不是为了一个人而奋斗,自 己的理想,家人的希望,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在我 们的双肩上。正被社会舆论包围正处风尖浪口的 常德市-中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证明它是千变万 变也变不了的百年名校!难道这些溶于血的情感都还缺乏以成为你学习 的动力吗?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我们共同走过 了多少岁月,有学校对我们的辛勤培育有老师孜 孜不倦的教诲也有同学不求回报的帮助和支持, 一个人无法单独走到最后,让我们开口去对身边 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一声简单的“谢谢”,让我们 把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感谢化成一股动 力,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奋斗吧!同学们,为我们的学习树立一个目标吧!有了目标才能有动力!那些出生于贫苦家庭中的孩子, 成绩却明显比我们好,学习也明显比我们努力。因 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可能只是一份学 习用具,可能只是父母的汗水,可能只是想过好 的生活,但,就算是这样不起眼的目标,照样能 推动他们。而我们呢?是因为我们什么都有了吗? 是因为生活无所谓了吗?这似乎很少有人会去考 虑,正因为是没有考虑,更多的同学会很盲目, 那就想想我们自己的父母,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 切,一切希望都在我们身上;想想我们的老师,他 们为我们献出一生的劳动成果,期待我们将其延 续;想想我们的同学,他们时刻不停地提醒我们努 力;再想想5O12地震中那死去的孩子,想想他们 渴望的眼睛想想我们自己,难道真的愿意一辈子, 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吗?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自我需要,是人增加知识、 增长才能、获得发展的一种手段。但是,现如今,迫于高考的压力,对很多学生来说,学 习变成了一种负担。因此,促使学生主动学 习,增强学习的驱动力,是素质教育反映在学科 教学上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当-一个学生他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对学习毫无兴趣的时 候,让他学习,是“要我学”。而一一旦他认 识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变成 了 “我要学第一,我认为驱动力首先是源于内在的,侧重于 人的内心世界的自觉与自愿。以往我们经常以学 习是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出路、为父母争口气等这 些低格调的、以改善生存环境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学习 目的定位在为老师学习为父母学习、为好的前途 和未来学习。这样固然能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 任感,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压力.因此,我比 较注重对学生的身份定位。我经常会问他们三个 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 活?你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最后我给出的 总结是要想成为完整和自由的人,必须学习.第二: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影响 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 转化为决定因素。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 好胜心能够产生学习动力,好的习惯、毅力、恒 心是保持学习动力的有力臂膀,责任心、道德良 知是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跌码。因此,平时我比 较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每一学期的开始 我都比较重视“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另外, 在班里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优秀生、中等 生、后进生三部分组成,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监 督.讨论疑难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成立学习小组 后,优秀生觉得有义务帮助其他同学提高、中等 生觉得自己有必要进步、后进生觉得有别人的帮 助必须要提高,即使提高不了也不能给小组扣 分。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成绩优异的小组获得奖 励,在这种“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下,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因此,平时我比较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