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822385
资源大小:92.06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 普罗米修斯女蜗补天四篇课文(其中精卫填海是文言文)、习 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四个部分。盘古开天地课文讲的是盘古一直睡在一片混沌的世界里,有一天他突 然醒了,看见一片黑漆漆的,就用凿子斧头把天和地分开,然后手撑天,脚踏 地,天和地就这样分开了。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讲的是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 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决心填平大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从阿波罗那里取来了火种, 送给了人类,但不幸被众神之王宙斯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最后被大力 神救出。女蜗补天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一一女娟为了拯救水深火 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娴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 怕危险、甘于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 普罗米修斯、甘于奉献的女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 解和神奇想象。通过阅读神话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阅读训练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这是本单元的语 文要素,是单元教学重点,也是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阅读训练要素在课时中 的梯度体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怎么样了呢?任务二读中想象,感受神奇1.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回学二&虹二思绘丛哪里你感受到工被食L(2)学生交流。语文要素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 重新合拢。你为什么认为这里很神奇呢?(预设:他的身体能无限制地生长,长久地撑在天 和地之间,盘古真是天生神力啊!)(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盘古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读一读,比一比: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给“巍峨”找近义词。句子中的“一根柱子”让你想到了什么?(擎天柱)(4)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出示句子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 了。指名读。思考:从“多少年、终于、精疲力竭”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 么?(为了天地成形,盘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精疲力竭”:你什么时候也有过“精疲力竭”这种感受呢?(5)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2.学习第5自然段。(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朗读:他呼出的气息一一(女生接读: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以下接读的方式相同:他发出的声音一一他的左眼他的右眼他的四肢和躯干一一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一一他的汗水(3)展开想象读:想象自然界的风、云、太阳、月亮、江河、雨露等带给我们的美 妙感受,再自由读这一个自然段。(4)引导描绘想象中的画面: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可能变成什么?请用下面的句 式说一说。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o3.学习第6自然段。(1)齐读第6自然段。(2)引导: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抓住四字词语,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运用词语的情 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想象盘古化为万物的神奇画面,并描 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神话中神奇的想象。任务三讲述故事,再现神奇1 .借助插图讲述故事的具体过程。(1)出示四幅插图,给图取名字。(例如:盘古沉睡、盘古开天辟地、盘古顶天立 地、盘古化为万物)(2)结合插图,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2 .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条理地讲述故事。(1)用“”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和地分 开后、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2)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故事。3 .分小组讲故事。【设计意图】讲述故事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 思、记等能力的训练过程。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借助图片及关键词讲述,能降 低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的难度,让学生敢于讲,学会讲,人人讲。任务四指导书写,延伸阅读1 .指导学生写字。(1)认真观察“撑、竭、累、液、奔、茂、滋” 7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 么。(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竭”,右下部分里面是一个“人”字,把捺改为 点;“奔”,上下结构,下部分的“开”要托住“十”;“茂”,下半部分的笔顺是:横、 撇、斜钩、撇、点。(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馈。2 .抄写词语:精疲力竭、血液、奔流不息、汗毛、茂盛、滋润、雨露。3 .课后作业:搜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设计意图】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通过阅读与互相交流,进一步激发学 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以逐步达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板书设计】12盘古开天地r劈、顶、踏、撑、倒)/ 田混沌美丽世界盘古沉睡、开天辟地、撑住天地、化为万物【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 化为万物的故事。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1 .多途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一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在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简单说一说: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盘 古开天地的结果怎样?用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初步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 体上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给四幅插图取名字,再一次梳理盘古开天地的经过,形成清晰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以时间为线索去讲故事,帮助学生学习有条理地表达。2 .多策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一一“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提取重要信息的策略,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包括神奇的情 节、神奇的景象等,习得提取、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借助提问、比较的策略,引导学生 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感受盘古的天生神力,感受天地的分开是那么神奇,那么让 人不可思议。借助朗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从而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13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 . .认识“帝、日”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4 .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 事。【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 .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 .复习揭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司马光守株待 兔吗?谁来背一背?(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不读历史人物故事和寓言故事,一起来读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 .认识文体。(1)出示课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课件出示: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充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埋于东海。(2)引导:你们发现这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文言文,小古文;短小, 语言精练,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3)提问:阅读文言文,你有什么好方法?【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归类阅读,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减少学 生对文言文语言的陌生感。任务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指导读准字音。(1)指导读准多音字“少课件出示:少女少年年少少将少爷少数很少多少少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指导识记“溺”。提示:“溺”读ni,是鼻音。怎么记住这个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记:、 +弱=溺;引导:“溺”是什么意思?可以组哪些词?(意思是“溺水,淹没”。组词:沉 溺、溺爱)(3)比较"日"和“日"。"日"读yu。,不要读成ri; "日"比“日”的字形扁一 些。3 .指导读好停顿。(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2)提问:除了根据标点形成自然停顿,句子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作适当的停顿?例如: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3)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设计意图】朗读文言文,除了根据标点形成的自然停顿,对句子内部进行适当的 停顿,学生把握比较困难,因此采取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调的抑扬、句 式的整散等。再在自己的朗读中逐步去琢磨,去领会。任务三理解内容,明白大意1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1)引导:请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想想课文的意思。(2)自读检测。课件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提问:“炎帝”“少女”分别是谁? “之" “日"是什么意思?引导交流:谁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提问:“溺” “故” “精卫” “理”分别是什么意思?引导:你明白这一句话的意思吗?同桌之间先交流。指名学生交流。指导理解:观察插图:精卫鸟在干什么?(精卫鸟振翅高飞,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去填塞东 海,想把东海填平)想象情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理于东海。”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学生表演:你能把自己当成精卫,演一演吗?2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文大意。预设: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泳,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 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 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设计意图】巩固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表演精卫衔木石填 海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语言凝练的文言文变成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情景,拉近 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任务四发挥想象,讲述故事1.想象精卫填海的情景。(1)引导:精卫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相机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 海。(2)引导学生想象:从“常”字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3)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读句子。当刮起狂风,海面上波浪滔天的时候,精卫一一(学生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 于东海)当暴雨倾盆,四周一片漆黑的时候,精卫一一(学生读句子)当大雪纷飞,大地上寒风刺骨的时候,精卫一一(学生读句子)(4)引导学生想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飞翔着,她不 断地用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虽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阻挡不了精卫填海的行为!(5)小组交流: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它说点什么。预设:你坚毅而执着,毫不畏惧!(6)教师小结:坚毅、执着的精卫永远印在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想起她就能感受 到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大海的强烈愿望。2 .借助注释讲述故事。(1)默看注释,思考:你从注释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哪些可以用来帮助自己讲述故 事?(2)尝试把注释变成自己的语言。预设: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炎帝,他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精卫长得像乌 鸦,不过比乌鸦漂亮多了,红色的脚,白色的嘴,头上还有好看的花纹。3 .借助插图,讲述故事。(1)出示插图,观察:大海是什么样子?大海会变化吗?精卫的动作是怎样的?她 飞翔的姿态又是怎样的?想象:女娃不幸被东海吞噬,她会怎么想?精卫把树枝、石子 投进东海后,海面有什么变化?(2)把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说一说。4 .同桌互相讲故事,听后评一评:故事的内容讲清楚了吗?【设计意图】神话故事主要的流传方式是口耳相传,学生阅读课文后能用自己的话 讲述故事是最大的收获。依托文本情境,指导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一是借助注释丰富语 言,二是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把故事讲得声情并茂。板块五梳理故事,背诵课文1 .再读课文,梳理脉络。(1)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直接写了 “精卫填海”?相机板书“衔” “埋二(2)其他语句写了什么?相机板书"曰” “游”“溺”“为(3)师生共同梳理故事脉络。相机板书:介绍女娃一一化身精卫一一衔木石填海。2 .依托支架,背诵课文。(1)学生根据上一个环节梳理出的关键词和故事脉络,尝试背诵课文。(2)小组竞赛背课文。四人为一组,比一比谁背得正确又流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脉络,呈现关键词语,使其成为学生背诵课文的 支架。多背诵文言文优秀篇章,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板块六指导书写,指导积累1 .指导写字。(1)认真观察“溺、衔”两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溺”,提示:“弱小”的“弱”加上偏旁三点水就是“溺水”的“溺&注 意写好右边的“弱二教师范写“衔”字,提示:左中右三个部件所占的位置基本相等,互相依傍,写紧 凑一些。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认真观察“帝、曰、返" 3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曰",写得扁一点。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馈。2 .课后作业:把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讲给家长听,再请家长说说精卫给他(她)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教师依据生字的结构特点,分层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 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进一步落实“讲故事”这一核心教学目标。【板书设计】13精卫填海坚韧执着衔木石填海J游、溺、为、衔、理介绍女娃化身精卫【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精卫填海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 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是统编教材的第三篇文言文。“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 精卫填海的故事”是本课的要求之一,本课如何指导学生讲故事呢?一是结合注释。教师让学生对照原文,阅读注释,说一说从注释中获得了哪些信 息,再以“哪些可以用来帮助自己讲述故事”这一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在互动交流 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信息可以用到讲故事中,那么如何把这些注释变成自己的语言 呢?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引导把 注释中的信息恰当地用在口头表达中,丰富语言,丰富故事内容。二是想象情境。“埋”的意思是“填塞”,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精卫鸟填塞东海的情境, 再聚焦一个“常”字,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从“常”字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境? 然后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反复朗读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使学生感受 精卫鸟填塞大海时遭遇的艰难困苦,为学生讲述这个情节提供表达的借鉴。这样,学生在 讲故事的时候,通过给原文添枝加叶,所讲的故事更能让别人感受到精卫鸟的坚毅与执着。盘古开天地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神 奇的地方。能讲述故事的经 过,交流对人物的感受O普罗米修斯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 序讲述故事。通过交流故事 市疔动自己的情节而方式, 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品格。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 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 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卫填海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 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 故事的神奇O女娟补天在默读课文后能说出故事 的起因、经过、结果O发 挥想象,把重点内容说清 、楚、夜生动。聚焦这一语文要素,教师要统整教学资源,通过课后练习题、阅读链接以及语文园地里的“交流平台”中反复出现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永久 的魅力,人类神话时代飞腾的幻想。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 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能引导学生根据 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 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婿的勇敢、善 良的品质,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 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阅读要素训练目标分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识字写字训练要素】1 .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会写29个词语。2 .积累关于“花”的词语。3 .借助词语想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写作训练要素】本单元写作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为此,教材编排了我和 过一天的习作,这是一篇神话(童话)创作的习作,大胆的想象,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要想写出两个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并 且把事情写清楚,就要选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来写。选材时注意选择熟悉 的神话(童话)人物。写的时候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人物特14普罗米修斯【教学目标】1 .认识“斯、惨”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脏”,会写“悲、惨”等14个字,会 写“人间、悲惨”等15个词语。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4 .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教学重难点】1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3 .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 .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斯、惨”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脏”,会写“悲、惨、坚、违、抗” 5 个字,会写“人间、悲惨”等8个词语。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18自然段。3 .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教学过程】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识众神1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我们来阅读古希腊著名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2)认读生字“斯读好名字:普罗米修斯。2 .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请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找一找,普罗米修斯是什么神?在这个故事里,还写了哪几个神?请用“”画出来。3 .认读词语,相机正音。(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悲惨盗取惩罚敬佩饶恕坚定铁环遭受凶恶砸碎指名读,正音。提示:“惩”,读chCng,不读ch6ng。“惨、遭”是平舌音;“恕” 是翘舌音。结合课文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出示词语:惩罚 敬佩 饶恕 坚定 凶恶(2)出示词语:气急败坏愤愤不平驱寒取暖风吹雨淋挽弓搭箭指名读,齐读。哪些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哪些词语需要通过查成语词典来理解?读 一读,查一查。(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4 .指导读好众神的名字。(1)课文中第一位出现的神是天神普罗米修斯,第二位是谁?(众神的领袖宙斯。相机补充: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2)第三位呢?(火神赫淮斯托斯。相机补充:他被称为雕塑之神、工匠之神等, 是宙斯的儿子)(3)第四位呢?(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相机补充:这位大力士被称为大力神,神勇 无比,是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英雄之一,是宙斯的儿子)(4)他们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字比较拗口,再练习读一读。课件出示:天神普罗米修斯众神的领袖 宙斯火神赫淮斯托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5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问:天神普罗米修斯、众神的领袖宙斯、火神赫淮斯托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分 别做了什么?先分别说一说,再连起来说一说。预设: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上拿走了火种,带到了人间。众神的领袖宙斯决定 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火神劝告普罗米修斯归还火种,遭到拒绝,只好把普罗 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宙斯又派了鹫鹰去啄食他的肝脏。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 罗米修斯。【设计意图】在初读的基础上,用课件逐一列出众神的名字,引导学生认读,并随 机简单介绍众神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增强认识众神名字的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 梳理众神做了什么,再连起来说一说,巧妙地渗透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任务二细读起因,感受神奇、O学习第1、2自然段。'语文要素1 .过渡:要是这样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有人喜欢听吗?那么首先要讲清 楚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把故事的起因告诉人们。2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提问: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火种? “盗”取火 种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受到神奇的情节是什么?3 .学生交流。(1)相机板书:悲惨情景、“盗”取火种。课件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 又一个长夜。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 的猛兽(2)男女生对比朗读。引导: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对比这两种情境,感受到火的重要,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让人们告别 了那个茹毛饮血的黑暗时代。(3)引导:取火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受到神奇的情节是什么?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有一天,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 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抓住“喷射着火焰”展开想象: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会怎样 跑过去取火种?又会怎样把火种带到人间?4.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起因。【设计意图】普罗米修斯取火的情节写得比较简单,抓住“喷射着火焰”启发学生 展开想象,把怎样“盗”火的神奇情节说具体一些,为学生创造性地讲故事打好基础。任务三 晶读经过,感受形象、。学习第38自然段。J语文要素1 .引导: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还需要梳理故事经过部分的主要情节。请默读第1 8自然段,接着起因部分的“悲惨情景" "盗取火种”继续概括主要情节。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决定惩罚、拒绝劝说、被死死地锁、被狠狠地啄。2 .引导:请再读故事的经过部分,说说哪个情节最触动你。3 .学生交流。(1)预设1:课件出示: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 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指名读。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比较两组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不一样?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预设:反问的句式更能展现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勇敢无畏。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不会承认错误,不会归还火种。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预设:关联词语以及句末的感叹号更能展现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勇敢无畏。反复朗读火神赫淮斯托斯与普罗米修斯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比较句子,感受关联词语、标点和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体会遣词造 句的精当,学习语言的运用。(2)预设2:课件出示: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 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指名读。提问:最刺痛你的字眼是什么?(死死地锁)引导想象:读着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悲惨情景?(烈日暴晒,普罗米修 斯的汗水流干了,皮肤烤焦了;电闪雷鸣,刺得他睁不开眼,震得他耳朵要聋了;大雪 压身,他感到刺骨的寒冷,整个身体瑟瑟发抖)普罗米修斯可能有怎样的感受?(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义愤填膺)讨论:普罗米修斯被锁住的是什么?(被锁住的是他的身躯)锁不住的又是什 么?(锁不住的是他为人类造福的愿望和意志)配上交响乐,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设计意图】用问题“最刺痛你的字眼是什么”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通过想 象进入情景去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去感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 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3)预设3:课件出示: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 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提问:与上一个情节“死死地锁”相比,这里的惩罚一一鹫鹰啄食肝脏,给你的 感受又是什么样的?(撕心裂肺的痛更让人惨不忍睹)引导想象:离奇的情节正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观察插图,想一想:这时候普 罗米修斯会说什么?有些什么表现?角色体验:指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鹫鹰和普罗米修斯,演一演“被鹫鹰啄食”的情 旦 O小结: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继续,这样的痛苦永无尽头。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还 是不愿向宙斯屈服,他依然坚定地说一一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为人类造福,有什 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设计意图】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表演情景,角色体验,依然是层层递进,引导 学生与文本对话,让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任务四指导书写,指导积累L认真观察“悲、惨、坚、违、抗” 5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词语“悲惨、违抗、坚定”。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 .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馈。5 .抄写词语:人间、悲惨、情景、危害、严厉、悄悄、坚定、违抗。第2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兽、佩”等9个字,会写“猛兽、敬佩”等7个词语。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3 .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教学过程】任务一朗读课文,了解结局O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L过渡: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盗”取火种,带到人间,遭受到宙斯残酷的惩罚, 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被鹫鹰狠狠地啄食肝脏,承受着无休止的痛苦。结果怎样 呢?4 .引导:请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用关键词语概括主要情节。5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射死鹫鹰砸碎锁链6 .引导想象: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心中愤愤不平,他可能会想些什么?7 .引导:谈谈你对大力士的看法。8 .齐读第9自然段。任务二添加细节,创造性讲述L谈话:天神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典范,他的故事应该 广泛流传,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么怎样讲好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呢?9 .方法交流与指导。(1)预设学生交流: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按照板书的主要情节来讲述。(2)教师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抓住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情节,抓住 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等情节展开了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恰当地运用。10 请自由练习,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11 四人小组互相讲一讲,评一评。12 指名在全班讲故事。【设计意图】讲述利于学生感悟故事内涵,内化课文生动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能 力。讲述故事时,提示学生加上对普罗米修斯“盗”火以及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情节 的想象,让课堂上的学习一以贯之。任务三 对比阅读,感受神奇1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1)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 神奇?(2)学生交流。预设:主要内容:这一段话讲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神奇之处:燧木曲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能够发出火光。鸟用嘴啄木,每啄 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闪现。(3)比较:燧人取火与普罗米修斯取火有什么不一样?(4)学生交流。预设:普罗米修斯是从天上“盗”火,燧人是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具有神奇的力 量;燧人善于思考,勇于创造,同样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2 .阅读课外选文盗火的普罗米修斯。(1)浏览全文,找一找描写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的相关句段。与课文中描写普罗米 修斯遭受惩罚的句段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2)学生交流。(两篇文章都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过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新的神话故事,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神话 故事不同的神奇之处。任务四指导书写,指导积累1 .认真观察“兽、著、获” 3个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兽”,上下对齐,中间一横宜长;“获”,写好左下的反犬旁。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习写“愤、佩、环、锁、既、狠” 6个字。提示:“愤”,注意右边的上面两横平行;“佩”,右边的第一笔是竖撇;“既”,注意 左右两个部分的避让,并与“即”进行比较。5 .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馈。6 .抄写词语:猛兽、敬佩、狠心、尖利、著名、愤愤不平、获得。【设计意图】根据生字的结构特点,分类指导学生写字,并对易错字、难写字重点 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板书设计】14普罗米修斯起因:悲惨情景、“盗”取火种经过:决定惩罚、拒绝劝说、被死死地锁、被狠狠地啄 结果:射死鹫鹰、砸碎锁链 【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教学中比较 注重引导学生在比较、想象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想象走进文本,去 体会人物的内心,去感悟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悟想象的神奇,让关于单元语文要素的核 心目标精准落地。学习课文普罗米修斯之后,拓展阅读课外选文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突出“神话”主 题,加强了课内外阅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并将其与课文进行比较,发现表达 上的相同点,让学生思维的广度与宽度得以拓展,能有效提高阅读的能力。事实上,以联 系、比较的方式去读两篇文章,甚至一组文章,经常运用,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5*女婿补天【教学目标】1.认识“措、混”等9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娴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 .发挥想象,试着把女蜗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初读课文,把握大意1 .出示课题,感受神奇。(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引导交流:你们从课题中感受到了神话的特点吗?说说自己的想法。2 .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女婿补天的起因、经 过、结果。3 .检查反馈。(1)出示句子,其中生字用红色标识,指名朗读。(相机理解“惊慌失措”“坍塌”)课件出示: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女蜗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 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婿,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2)组词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坍塌 倒塌 塌下来功绩 成绩 业绩 绩效歌颂 颂扬 传颂4.概括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件出示:J语文要素起因: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板书: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经过:女娟寻找石头、炼石补天、断龟足撑天,又杀死黑龙、烧芦苇堵地缝。(板 书:炼石补天、龟足撑天、杀死黑龙、芦灰堵缝)结果: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板书:恢复平静、获得新生)1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大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中感知女娟补天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 容,并从中选出描写故事主要情节的四字词语板书,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任务二 自读课文,感受神奇2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地方特别触动自己?圈ZZVZ>ys/>Z>>/>y>ZW*WSZZWZZW>ZW"'Z>Z"Z/>Z1V/1y<>ZWZW>/<ZWZ/"SZZX/W*ZW>ZX/'S/>ZV>ZZX/>/>>/<>Z>Z>Z>ZWr'Z/>Z>ZX/Z>ZW*>Z/>Z>Z>Z>ZZZ>Z>Z>»/>ZZZV"Z'/"W<Z/ISZ>ZZW/"ZXZZZ>ZZZZ1V/>Z1V/>Z'X/*ZVX/>XZ/1/W/ZXZ/"XZVZZW*>X/>Z>»/>Z>>Z/>Z1VZSZ1WlV*>>/1/>Z"Z1Z>Z1VS/>ZWZWZZZZZZ1Z%«画重点词句。、课件出示:j语文要素3 .全班学生自由接力发言,畅谈故事的神奇之处。(1)预设L课件出示:不料有一年,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 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引导:天地发生大变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学生朗读。引导想象: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情景?裂开了一道道深沟的地面是怎 样的?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的情景是怎样的?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第一句,全班齐读第二句。(2)预设2:点,同时还要写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写的生动,突出神话(童话)故事的特点。写作要素训练目标分解: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过一天”展开植象,写一个故事。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誉写清楚。【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重难点字词识写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会写29个1司语。语言积累背诵课文精卫填海和古诗嫦娥。积累“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8个词语,能联想到相关的 人物或故事。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口头表达能说出故事中神奇的地方,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讲述课文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