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823616
资源大小:15.4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一 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作为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从本单元的“篇章页”中可以 找到三项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其中,习作的 要求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细看教材中的习作提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罗列 了学生身边常见的,甚至是玩过的游戏,例如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 等游戏项目,也介绍了开展游戏的好处。第二部分先建议玩一个游戏, “会话气泡”中还提示可以拍摄一些游戏的场景。这两部分都在提示 如何开展游戏,为后面写好游戏做了铺垫。第三部分,教材梳理出了本 次习作的要求:写清楚游戏的准备一一(1)要求表达有序;(2)把印 象深刻的的部分重点写一一提示习作时注意详略得当;(3)要求关注 整个场景,也要聚焦个体的表现,做到“点面结合”;(4)把游戏中的 体会和感受写下来一一明确表达的目的。第四部分中加建议写完后读 一读,用上修改符号改一改,并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最好能够表达自己 的感受。因此,在课堂中要组织开展一次真实的、人人都参与的游戏,才 能给学生真实的游戏体验,聚焦游戏中印象深刻的瞬间,厘清游戏的 过程,借助本单元所学的“借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放大自 己的感受。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面部特写的观察、连接词的运用,引导 学生仔细观察,有序表达。2 .通过亲身参与、范例引路等方式,使用iPad中的Airplay功 能,Apple pencil的标注功能等信息技术,体会游戏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借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将印象最深的场景写生动。3 .通过Airplay技术回顾游戏过程,交流从中获得的感悟和启迪, 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心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面部特写的观察、连接词的运用,引导学 生仔细观察,有序表达。体会游戏带来的不同感受,能借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将印象 最深的场景写生动。教学准备1 .组织学生了解一些文明有趣的游戏,明白游戏能带来愉悦的感 受。2 .教师准备课堂中的“吃薯片”游戏,准备安全卫生的薯片,以及 制定有序的游戏规则。3 .教师准备多媒体工具iPad等,辅助记录游戏过程中有趣的场 景。准备好学习单,用于课堂中记录必要的习作素材。教学过程(一)“故弄玄虚”,激发习作期待1 .组织教学,管理课堂,待学生安静准备上课时,突然发出请求:“再等一等!”2 .“故弄玄虚”,教师拿出盖着挡布的托盘,肢体示意,不说话。 课件出现:“你想说什么? ”3 .相机采访,并对学生的猜测作鼓励和回答。4 .第二次组织发疑,教师打开挡布,呈现薯片,依然不说话,课件 继续出现“你还想说什么”5 .相机采访学生,预设:学生提问:“我们可以吃掉这些薯片吗”【设计意图】对习作表达充满期待,是写好习作的重要动力。通 过设计一个“神秘”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动笔先有 趣。(二)“捕风捉影”,理清动作顺序1 .教师肯定:“今天我们要吃掉这些薯片!但是,我们有游戏规则! ”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2 .指两名学生上台做游戏,提出对其他学生的要求:仔细观察参 赛选手的动作和表情。3 .教师巡视并用iPad直播、录制游戏情况,使用Airplay投放到 电脑。4 .教师提问:“大家看清楚了吗他们是怎么玩的”5 .定格画面,请学生说一说步骤。6 .板书学生说到的动作关键词,预设:仰起头、张大嘴、撅着嘴巴、 皱鼻子7 .再次使用Airplay投放录制好的游戏视频,引导学生再次观 看游戏过程视频,并将黑板上描写动作的关键词语进行排序,加上表 示顺序的词语说清楚游戏的过程。8 .出示学习任务一:【设计意图】以“吃薯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借 助iPad克服学生的视觉障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游戏的 过程,有了细致的观察,为细腻的描写做好铺垫。(三)“处心积虑”,关注感受与心情1 .教师激发学生玩游戏的兴趣,学生准备开展游戏。2 .教师分发薯片,并将学生分为AB两组,并出示游戏规则:3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点击课件出现30秒倒计时。4 .完成游戏,组织课堂。5 .游戏结束,引导学生回顾游戏,想一想游戏中印象最深的瞬间。6 .相机采访,并将学生的回答键入课件中。7 .引导学生自主组织语言,并填写到学习单(表一)中。教师巡视 并用iPad拍摄典型作业以备展示。表一:8 .交流反馈:教师使用Airplay投放典型作业,表现不同的感受, 交流。【设计意图】转变刚才的第三视角观察游戏为第一视角参与游戏, 让全体学生卷入游戏体验中来丰富游戏的体验,关注“印象最深刻的 瞬间”和当时的心情。惟有具身体验,文字的表达才真实动人。(四)“渐入佳境”,范文引路寻方法1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情,即便是相同的人,不 同的瞬间,心情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2 .引导学生发现游戏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兴奋、激动、紧张、失望、遗憾3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人的感受如果只用这样的词语来表示,就 会显得淡薄,要想让同伴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就需要把感受进行“放 大”,尝试通过范例来发现习作妙招。4 .出示范文。片段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只见朱老师双手抱肩,咬紧牙关,心中一 定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赢得这场比赛,我要扳回比分!而我呢,则一脸 镇定,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只听余老师说道:“预备一一右手! ”这 时我的右手正好在外面抱肩,我甩出我的右手,一把抓住了橡皮的右 边,朱老师也不甘示弱,紧紧地抓住了橡皮的左边,我们两人就像鹉 和蚌一样不肯相让。这时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我用右手轻轻一 拨,就把橡皮抢走了。胜负已定,我胜利啦!朱老师只得灰溜溜地逃走 了。”5 .引导学生默读片段,说一说从哪里看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根据学生回答触发范文中相关语句,并追问这是什么描写。引导总结:(1)借助动作。引导关注“我甩出右手”“双手抱肩”“轻轻一拨”, 体会作者玩游戏时的紧张。(2)借助心理。引导关注“心中暗暗发誓“,借此体会“朱老师” 玩游戏时的紧张。6 .继续出示范文片段二,引导学生默读并思考。从哪里看出了作 者什么样的感受。片段二:比赛终于在顾老师的一声令下后开始了,我俩都用力的拉着自己 的拉环,王彬的脸涨得通红,砰的一声,双方陀螺迅速的进入战场, 一进去两个陀螺大将便互相残忍的厮杀在了一起,互不相让,没过多 久,我的陀螺仿佛快要支撑不住了,左摇右摆,像是喝醉了酒似的, 一旁的我焦急万分,恨不得上前帮他一把,很快我的陀螺又完好的恢 复了,可好景不长,王彬的陀螺实在厉害,旋转的速度似乎没有丝毫 减缓,不多久我的陀螺便牺牲在了战场,见自己获胜,王彬高兴得跳 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哈哈,哈哈我胜利啦",欢笑声顿 时充满了整个教室,而我只能长叹一声。7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范文中相关语句,并追问这是什么描写。引 导总结:(1 )借助神态。引导关注“脸涨得通红”等神态,形象地写出 了作者紧张的样子。并适当发问,刚才玩游戏的时候,学生或同伴是否 有紧张的心情,说一说自己或小伙伴刚才玩游戏时的神态。(2 )借助语言。“哈哈哈哈我胜利啦”借助这样的语言, 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得意开心的状态。【设计意图】有了充分的观察、丰富的体验,要写好习作,还需 要习得一些章法。通过范文引路,借助“放大器”细化动作、放大感 受,让游戏的过程更清楚,让感受更动人。(五)“小试牛刀”,尝试写出一瞬间1 .总结方法,梳理小妙招: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放大自 己的感受。学生尝试写一写自己的游戏感受,抓住刚才的某一瞬间感 受,放大自己的心情。2 .出示写话要求:3 .教师巡视指导,课件中增加沙漏计时器,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 视,个别指导,并相机拍摄学生习作。4 .交流习作:习作单下方设有评价量表(表二)表二:5 .交流反馈:教师利用Airplay投放拍摄到的习作片段,师生合 作为范例打星,做到一点就画一颗星。6 .同桌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意图】通过片段练习,尝试将文字自然流淌。并借助评价 量表,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写清楚,放大感受,以评促学。(六)“蓦然回首”,梳理习作方法1 .回顾本次习作小妙招: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放大感受。2 .布置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