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资源(统编版).docx
-
资源ID:96830197
资源大小:13.4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资源(统编版).docx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2 .精读“百草园”部分,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3 .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感受鲁迅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1 .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2 .精读“百草园”部分,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 .学习默读的基本方法。2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部分,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 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中“跷跷板” “画画”“放牛”的漫画。提出问题:你的童年还有哪些趣事?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回忆童年。引导学生一起看看鲁迅笔下他的童年是什么样子。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 .走近作者。【活动内容】学生回顾鲁迅及其作品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内容填空。教师课件出 示作者简介、朝花夕拾作品介绍。【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2 .写作背景。【活动内容】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教师可以简单补充。【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二、正音释义【活动内容】快速读课文,检查预习,解决字音及词语释义。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 和需要掌握的词语释义,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解决。确凿()皂荚()桑根()油蛉()斑螯()珊瑚()脑髓(.)人迹罕至()蝉蜕()人声鼎沸() 倜傥()轻捷()倘若()啄食()和蔼()盔甲(.)确凿:轻捷:倘若:和蔼:恭敬:方正:质朴:宿儒:倜傥: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课件中出示标题,引导学生思考从本文的题目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 连接起来的?(课件中出示默读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默读方法)【设计意图】梳理文章结构,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四、文本研读【活动内容】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默读课文第28段,想一想,“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默读相关段落,教师在学生默读时适时纠正,或让同桌互相纠正。教师指导学生边 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在默读中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活动内容】阅读课文第2段,说说这段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事物 特点、形状、感官、层次结构等角度思考。在从层次角度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 说说描写的动物、静物有哪些,分别属于哪个季节,然后把百草园的景物整理成思维导图画 下来。【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说出精妙所在。【活动内容】默读课文第36段,用自己的话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学生组织语言,给 同桌复述故事,同桌之间互相补充,力求生动。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活动内容】默读课文第7段,思考: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即使在冬天也是趣味盎然,为 何在本段开头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教师先讲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引导 学生用欲扬先抑手法来进行分析。【设计意图I】引导学生了解欲扬先抑的手法及其作用。【活动内容】课文第78段写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学生通 过这个情节可以得知是冬天的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第2段内容概括出百草园四时之趣 味。课堂小 结百草园给鲁迅的童年带来无限的乐趣:看有趣的景色,听神秘的传说,捕觅食的鸟儿。 我们也在反复品读中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那么在三味书屋中的鲁迅是 什么样的呢?课后作业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 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