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难点及发展前景.docx
职业教育难点及发展前景PAGE/职业教育的难点及发展前景崔旭光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首先在一些工业化 国家产生的。其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 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 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 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现在,职业教育广泛发 展,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 一直紧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 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 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 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 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西部落后地区,职业 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社会不认同、家长不满意、学 生不愿上的问题,招生、办学、就业举步维艰。为什么国家扶持、 社会需要,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很难腾飞呢?机遇与挑战并存,我 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最好的时期,推动职业教育向最 好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存在的难点1、生源危机。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 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 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 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 的生存危机。再加上人们的观念还普遍固守着一种“初中一高中 大学”的人才成长模式,使得上职高成为了 “下下策”。二是 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高考生分数偏低,而选 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只有学习不好的学 生或类似原因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就读,职业教育只能尴尬地在 夹缝中生存。“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 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 历加证书”的合格职高生谈何容易? “生源质量下降”是职高 人的又一悲叹!我校现开设幼师、护理、建筑、机电、美术、计 算机、汽驾、财会等8个专业,生源状况不容乐观,有一部分同 学在入学伊始还想尽办法转入普高班,每年的学生流失率居高不 下,给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文档收集自 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就业难度很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人才 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高级蓝领”。职高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应该是就业,但 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的职高毕业生很难就业。很多企业招 收员工的时候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还需要执业证、专业技 术等级证,等等。而职高学生大多只有学历证,考取职业资格证 和技师等级证难度很大,机制也不够健全。所以,绝大多数学生 只凭借学历证,是很难被用人单位接受的。止匕外,西部又属于经 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工业欠发达,工矿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极其 有限,有些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直接导致 T “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使得职高学生的就业远低于预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社会认同感不高。中国目前最缺的是技术性人才,但是 “职高无用论”的声音却始终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愿 意让自己的子女去读职高。可以说,社会认同感与招生紧密相连 的,由于职高招生得不到保障,势必会严重影响生源质量。招不 来好学生,教育教学效果不佳,职业高中在与普通高中的竞争中 就会始终处于下风,社会不认同,生源就更得不到保障,这样就 形成了 “招不来学生一出不了成绩一得不到认同一招不来学生” 的恶性循环。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得不到改善,自然出不了好成 绩,社会认同感也就自然不会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 学习4、体系割裂。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 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 位也不是很清晰。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 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 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 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 有效机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职高毕业生在参加升学考试的 时候,可报的高等院校、专业非常单一,数量也极其有限,大多 数重本院校都不招收职高类考生,即使有,也只是局限在极个别 的专业或地区。这极大地限制了职高学生的升学意愿,这也是很 多学生不愿意读职业高中的重要原因。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 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 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普职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 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 有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 技术教育也处于实验阶段。其 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 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 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但就目 前来看,职业高中的社会培训规模和效果还远没有达到预期,这 也是限制职业高中发展的一个瓶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 人学习5、模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 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 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 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 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带来的是资源和 投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高成本的学校 模式也遭到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发出“今后 20年内,中国应把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减少为零”的惊人警示, 引起国人官方和学者的争议,且不说这个判断是否合理,至少为 什么、从哪个角度引发出这种结论,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在教学 中开设实习课,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职业教育的进 步。但这种实习与合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 有职高学生会在毕业后到曾经实习过的企业上班,或者某家企业 直接到某一所职业高中招工。我们的模式不改变,职业教育还会 走很多弯路的。6、教学质量遭非议。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人、财、 物、办学思想等)和后天的不利因素(社会认识、用工政策、政 府导向、自身条件)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 很高。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 中等职教的分值最低(满分为5,中职为2.96),质量评价不仅低 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及继续教 育。这种状况客观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文化基 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 比重,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高,畸轻畸重在所难免。(2)、 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 难免此消彼长。说白了,一所职业高中,到底是以就业为导向, 还是以升学为导向,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教学重点与工作倾向。 既想要升学率,又想要就业率,二者同时抓,反而都荒废。(3)、 师资力量不足。职业教育需要既能教授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 “双师型”教师。而目前,我校的教师以理论性的居多,实践性 的偏少,“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师资力量的不足直接影响到 了教学质量。(4)、实习实训的缺乏。职业教育中,实践所占比 例很大,而我校现有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很有限,这样就把很 多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变成了课堂理论,老师讲的索然无味,学 生听得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质量是所有学校生存 的基础,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从业者, 也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招生难、就业难、社会不满意、家 长不认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及前景1、制定成熟、完善的招生规章制度,做好招生工作,严格 控制普高、职高的比例。面向社会,大力宣传职高教育的优点, 尤其是深入到各初中、乡镇,进行入户宣传,向学生、家长介绍 我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前景展望,还可以邀请一些学生 进行专业体验。通过宣传,让社会对我校的职业教育有一个深入 的认识,从而改变其观念,使更多优秀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逐 步改善我校的生源结构。同时,发动我校的广大教职工,面向社 会,大力宣传我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如前文所述,我校的就业 形式很严峻,所以,提高就业率,是关系我校生存的大事。我校 将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就业率:(1)、尽量早、尽量多、尽量广 地联系就业单位,建立就业信息通报机制,尽快把就业信息传达 给学生,让学生第一实践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2)、强化就业 观教育和就业导向分流指导工作。毕业生想找一份待遇高、专业 对口、轻松的工作,这种理想化的就业意向与严峻的就业形式很 不适应。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背井离乡走出去”,开阔自己的 视野,大胆地去外地谋求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将开设择业课或 举办就业形式专题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 创业”的长远发展计划,既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又能 提高就业率。(3)、重视加强对毕业生的面试培训工作,通过提 高面试过关率来提高就业率。就业推荐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学 校在面试技巧、面试心理、面试礼仪、面试自荐表达模拟面试和 临场应变能力的培训,多数都能在面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 我校将在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 质和面试能力,使之在就业中发挥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 于个人学习3、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和学生能力。我们要求学生高一时期做好新生入学规范教育和行 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高二时期打好基础,及早确立学习目标;高 三时期冲刺,为毕业后的高考或就业做准备。同时,加强学校与 校外的合作,尽量多为学生争取一些实习实训机会。幼师专业现 已在多个幼儿园进行了实习,医护专业在旗人民医院和中蒙医院 进行了实习,机电专业在北汽技校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顶岗实习, 等等。将来,我校还将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态势,不断增加学生 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 人学习4、做好社会培训工作。我校确定了 “立足岗位做贡献,服 务中心抓实效,推动学校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积极 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就业再就业培训是一项真正惠及百姓的民心 工程,通过培训,转移就业,使更多的农村和牧区剩余劳动力走 向工作岗位。2013年我校共进行培训16次,累计1600人。其 中乡镇9期,城区7次,圆满完成了社会培训任务。同时开展技 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技能扩大我校的办学影响力,也能 为我旗解决就业出一份力。今后,我校的社会培训将加大农牧民 培训力度,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教农民们改变粗放的种植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走规模化、合作化农业经营道路。文档收集自 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培养技能人才。我校积极探 索职业办学模式,注重与知名大企业合作,实施“大企业带动战 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互惠互赢, 形成了 “全面合作型”、“技术引领型”、“合作经营型”、“基 地共建型“等富有我校特色的新模式。我校与华泰汽车集团、鄂 尔多斯欧意德发动机厂,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及沿海地区一些企 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无缝对接,并与天 津、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的大学联合办学,使学生真正走上既可 升学也可就业的立交桥。今后,这项工作仍然或坚定不移地推行, 我们期望与更多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联系,不断推进校企合 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 个人学习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责任 心强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结合我校的办 学特色,我们将着力打造“四个工程”,即专业教师工程、双师 型教师工程、中青年教师工程、师德师风工程。(1)专业教师工 程:我校已经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到区内外各大院校培训学习,涉 及汽修、机电、幼教等专业。这些老师培训后受益匪浅,通过传 授经验,上示范课,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今后,我校将加大 外出培训力度,增加人数,扩大规模,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 能力。(2) “双师型”教师工程:“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 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我校历来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创造各种条件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与认证考试,并通过校企合 作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18 位老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认证,占专业课教师的40%。(3)中 青年教师工程: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一线的中流砥柱,中青年 教师的培养关系着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为此,我校将不遗 余力地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名师。(4)师 德师风工程:师德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规 范,教育引导,禁行性规定,签订师德承诺书等途径,不断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我校在第二十九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表彰 了 53名在教学、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今后,师德建设 仍将是我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我们将表彰、惩罚并举,力争提高师德师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总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我校将不断锐意进取,抓 住机遇,迎难而上。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原则,克服 困难,创造机会,努力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造福一方。文档收 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