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病科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风险评估与防范.docx
-
资源ID:96842672
资源大小:12.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内分泌代谢病科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风险评估与防范.docx
内分泌代谢病科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风险评估与防 范(1)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操作技 术,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 问题,当药物外渗时会引起局部组织疼痛、红肿,甚至于 皮肤溃疡坏死,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及时观察,早发 现,早处理,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认真分析发生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具有重要意义。(2)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1)外力因素:多数患者由于大意,触碰针头或解手取 物使针头滑脱造成外渗。2患者因素: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好动的天性使针尖 容易滑出血管外,导致输液外渗。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 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液体外 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老,滴速需减慢,往 往由于时间较长而发生外渗。3)药物因素:输入药物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药 物刺激性太大等,均可损伤血管壁使通透性增高而发生外 渗。4)疾病因素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 容易发生外渗。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5)技术因素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同一部位多次穿刺。6)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 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 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而且 一旦外渗会造成严重损伤。7)护士心理素质原因:在医疗护理行业中,极为重视 患者的心理护理而护士的心理因素常被忽视,护士的心理 素质和工作情绪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密切的关系,患者 对护士不信任,提出过高要求,给护土的心理造成压力,可能导致穿刺失败。(3)药物外渗的预防1)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平时多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 对于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患者可局部肢体用夹板固定,加 以观察。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 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 免多次反复穿刺。国外已经应用先进的Accuvein静脉穿刺 照明器使静脉穿刺成功率由45%提升至81%o2)血管的选择: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 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 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如果需要长期输液,尽量使用留置针, 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 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 7296小时,避免反复穿刺,注意保护血管。当输注高浓 度的药物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选择粗而直的血 管穿刺并交替使用静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 以保证其得以修复,根据治疗法案和病情必要时选用PICC 导管及CVC导管。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输入 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等刺激性药 物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 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 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观察5-10min,确定静脉滴注通畅, 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过程中, 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根据治疗法案和病情必要时选用 PICC导管及CVC导管。4)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交待 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输液过程中要向 患者和家属说明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后交待注 意事项,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自我观察,如果 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5)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巡视时 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 要进行床头交接班。6)正确拔针和按压输液完毕,关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将针 头拔出血管壁后再按压,用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针眼,直 至不出血为止,一般时间为35min,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要延长按压时间,按压的力度要适中,切忌揉搓按压部位, 减少局部淤血。(4)药物外渗的处理1)小范围外渗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先用冰敷或用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 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 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2)大范围外渗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 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局部封 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去甲肾上腺等外渗可以 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局部封闭,钙剂可用50% 硫酸镁、山葭若碱湿敷,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根据化疗药物选择 封闭药品,防止局部肿痛、肿胀、坏死。4)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 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 碘伏外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