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特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 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 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 业思想。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学等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订,致力于为学习 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 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生理功能;经络 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九种体质的主要特征;病因的概念及各种 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2 .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 理联系;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 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 和基本措施;中医养生原则和中医治疗观。3 . 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中医药文化;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病因学说的形 成与发展;中医康复原则。【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2 .能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3 .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良好理论基础。4 .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素质教育目标】1 .巩固专业思想,坚信中医,热爱中医,树立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2 .初步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医学 理论。3 .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内容总时数理论实践结论88第一章哲学基础12102第二章藏象20182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88第四章经络学说651第五章体质642第六章病因1091第七章病机1091第八章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1082合 IT907911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 论【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 .熟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的学术成就。3 . 了解中医学的学术特色及优势;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 发展概况;中医药文化;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目标】能初步运用中医学的基本观点思考和分析医学问题。【素质教育目标】坚信中医,热爱中医,立志为中医事业而奋斗终生。【教学内容】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和医学模式。2 .中医学的学术特色理论优势;治疗优势;方药优势;养生保健优势。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近代和现代。5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注重宏观观察;重视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哲学思维。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7 .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中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 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现实意义。8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第一章哲学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 本内容。2 .熟悉精与气的哲学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 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 . 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 和五行学说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力培养目标】1 .能初步应用精气学说说明一般的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现象。2 .能初步应用阴阳学说说明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3 .能初步应用五行学说说明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素质教育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对待和分析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1 .精与气的哲学概念。2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 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3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 第二节阴阳学说1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事物的阴阳属性分类规律。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 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 体的病理变化;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第三节五行学说1 .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五行的制化与胜复;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母子相及。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 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第二章藏 象【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2 .熟悉藏象的概念及脏腑的特点;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五脏的生理联系;奇恒之腑 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3 . 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五脏六腑的解剖形态;五脏主时理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能力培养目标】具备初步运用藏象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五脏1 .心 心的解剖形态;心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特性;心的生理联系。2 .肺 肺的解剖形态;肺的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肺的生理联系。3 .脾脾的解剖形态;脾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特性;脾的生理联系。4 .肝肝的解剖形态;肝的生理功能;肝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联系。5 .肾 肾的解剖形态;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生理联系。第二节六腑1 .胆 胆的解剖形态;胆的生理功能;胆的生理特性。2 .胃 胃的解剖形态;胃的生理功能;胃的生理特性。3 .小肠 小肠的解剖形态;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的生理特性。4 .大肠大肠的解剖形态;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的生理特性。5 .膀胱 膀胱的解剖形态;膀胱的生理功能;膀胱的生理特性。6 .三焦 三焦的解剖形态;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生理特性。第三节奇恒之腑L脑 脑的解剖形态;脑的生理功能;脑的生理联系。7 .髓 髓的解剖形态;髓的生理功能;髓的生理联系。8 .女子胞 女子胞的解剖形态;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女子胞的生理联系。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1 .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脾与肺;肝与肺;肾与肺; 肝与脾;脾与肾;肝与肾。2 .六腑之间的关系。3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类、运行和生理功能。2 .熟悉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3 . 了解精、气、血、津液的常见病理变化。【能力培养目标】能运用精气血津液理论正确分析相关的人体生命现象。【教学内容】第一节精1 .精的基本概念。2 .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的生成;后天之精的生成。3 .精的贮藏与施泄精的贮藏;精的施泄。4 .精的生理功能 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润脏腑。第二节气1 .气的基本概念。2 .气的生成气的来源;气的生成过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3 .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形式。气化的概念;气化的形式。气机与 气化的关系。4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营养作用。5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第三节血1 .血的概念。2 .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血液生成的过程。3 .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的方式;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4 ,血的生理功能 营养和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第四节津液1 .津液的概念。2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生成;津液的输布;津液的排泄。3 .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排泄废物。第五节精气血津液的关系1 .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血能养气。2 .气与精的关系精化为气;气可生精。3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4 .血与精的关系精能生血;血能化精。5 .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6 .精与津液的关系液能灌精;精为液本。第四章经络学说【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生理功能。2 .熟悉十二经脉的命名、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流注次序;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3 . 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奇经八脉的循行概况;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在人体表面指出十二经脉和督、任、冲、带脉的主要循行路线。【教学内容】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1 .经络的概念。2 .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十二正经1.命名。2.走向与交接规律。3.分布规律。4.表里配合。5.流注次序。6.循行部位。第三节奇经八脉1.督脉。5.阴跷脉。1.联系作用。1 .阐释病理变化。2 .指导疾病诊断。3 .指导疾病治疗o2 ,任脉。6 .阳跷脉。第四节7 .感传作用。8 .冲脉。9 .阴维脉。经络的生理功能10 濡养作用。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带脉。8.阳维脉。4.调节作用。第五章体 质【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9种常见体质的主要特征。2 .熟悉体质的基本概念、构成因素和特点;体质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 . 了解体质的形成因素。【能力培养目标】会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方法对人群进行体质调查。【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质的概念1 .中医体质的基本含义。2 .体质的构成要素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3 .体质的基本特点 体质的遗传性;体质的稳定性;体质的可变性;体质的多样性; 体质的趋同性;体质的可调性。4 .体质的评价标志 体质的评价指标;健康体质的标志。第二节体质的形成1 .先天因素。2 .后天因素饮食营养;劳动安逸;体育锻炼;婚姻生育;精神情志;疾病药物;生活环境。第三节 体质的生理变化1 .体质与年龄 小儿体质;青年体质;中年体质;更年期体质;老年体质。2,体质与性别 女性体质;男性体质。第四节体质分类1.平和质6.湿热质2.气虚质7 .血瘀质3.阳虚质4.阴虚质8.气郁质9.特禀质5.痰湿质第五节体质学说的应用3 .体质与病机。6 .体质与养生。1.体质与病因。4.体质与辨证。2 .体质与发病。5 .体质与治护。第六章病 因【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六淫及彷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七情致病特点;痰饮、瘀血、结石等继发性病 因的形成及致病特点。2 .熟悉病因的概念及病因的分类;饮食、劳倦、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过、药邪 及先天因素等致病因素的概念及其致病作用。3 . 了解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概况。【能力培养目标】能运用中医病因学说分析常见病证的病因。【教学内容】第一节外感病因1 .六淫 风邪;寒邪;湿邪;暑邪;燥邪;火邪。2 .肪气 病气的致病特点;厉气形成及疫病流行的原因。第二节内伤病因1 .七情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的致病特点。2 .饮食失宜 饥饱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3 .劳逸失度过劳;过逸。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1 .痰饮 痰饮的概念、形成、致病特点及病证特点。2 .瘀血 瘀血的概念、形成、致病特点及病证特点。3 .结石结石的概念、形成、致病特点及病证特点。第四节其他病因1.外伤。2.虫兽伤。4.药邪。5.医过。第七章病 机【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2 .熟悉止邪相争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传变类型。3.寄生虫。6.先天因素。内生五邪等基本病机。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及常见的疾3. 了解常见的发病类型及疾病的转归类型;病机十九条。【能力培养目标】能初步运用病机学知识对常见病证进行病机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发病1 .发病机理 正邪与发病;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2 .发病类型卒发;暴发;缓发;伏发;继发;复发。第二节基本病机1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 .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3 .气血失常气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血关系失常。4 .津液失常 津液不足;水湿停聚。5 .内生“五邪”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第三节疾病演变1 .病位传变 表里之间的传变;脏腑之间的传变。2 .病性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3 .疾病转归痊愈;缠绵;后遗;死亡。第八章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正治反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调整阴阳、调和气血、 调理脏腑等治疗原则。2 .熟悉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养生原则;中医治疗观。3 . 了解康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健康促进。【能力培养目标】能初步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对常见典型的中医病证确立治疗原则。【素质教育目标】1 .牢固树立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和治疗思想。2 .进一步强化“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思维。【教学内容】第一节养生原则1 .养生学的意义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2 .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养脾胃;保精护肾。第二节预防原则1 .预防为主的意义。2 .预防的基本原则 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避其邪气,防治病邪侵害。第三节治疗原则1 .治则的概念 治则的含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2 .中医治疗观 整体调治;治病求本;正气为本;不治已病治未病;治病先治神;以 平为期。3 .基本治则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调整脏腑;调理气 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第四节康复原则1 .形体保养与精神调摄相结合。2 .内治方法与外治方法相结合。3 .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相结合。4 .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相结合。第五节健康促进1 .健康促进的概念。2 .健康促进与养生。3 .健康促进与防治。四、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列表如下:内 容能力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第一章哲学基础初步运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 学说的基本理论阐释自然界现象及人体 生理现象网络教学第二章藏象运用藏象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和病理变化案例讨论或网络教学第四章经络学说能在人体表面画出十二经脉及任、 督、冲、带脉的主要循行路线观看电脑人体经络模 型及实验操作第五章体质能对人群进行体质的判断对人群进行体质调查第六、七章病因、病 机运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分析临床典 型病例的病因和病机案例讨论第八章养生、防治及 康复原则能对临床典型病证确立中医治疗原则临床见习五、教学时数分配根据全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规定,本教材三年制中医学专业、 针灸推拿专业、中医骨伤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总教学时数为90学时。各章的学时分配列 表如下,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