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docx
-
资源ID:96866383
资源大小:10.6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暑假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docx
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从课程标准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出发,作为一线教师,在 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呢? 一是从“以审美为核 心,到,坚持德育为先,新课标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提出 只有围绕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宗 旨,才能真正做到“育人二是从“音乐、美术和艺术”三个 课程标准到建立“一体化构建艺术课程学习体系: 实行先综 合后分项,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体现了不同艺术学科 间的关联性。三是从“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到“实践性、 基础性、综合性”,更加强调艺术实践的每个过程必然融入多 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并能有效运用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将静态的知识、技能、文化等内容在 学生学习行为方面具体化。新课标就像指挥棒,其划过的弧 线、快慢、大小幅度都是有讲究的,教师们只有领会了其中 的变化与节奏,才能演奏出更为美妙的旋律。结合日常教 学,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中抓住“以美育人”的核心,通过 发现、感知、实践、表达,重视艺术感知与情感体验,进一 步推进学校“三团”特色建设。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通过更深一步解读美术新课标,更加明确了美术课 堂由以往按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立的授课方 式,转变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任务、主 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通 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新”。美 术课堂将与科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融为一体,这就 意味着我们在学习理论或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视 野扩宽,树立整体意识,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内的纵向 衔接,更要注重知识间的横向配合。坚持以素养为导向, 重视将知识内化、实践和运用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艺术 核心素养的培育。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 得作为美术老师,我最近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艺术 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学校培训和网上专家教 授解读,结合旧版新课标进行对比学习,对艺术新课标 有了进一步理解,收获良多。新课标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描绘了育人蓝图, 增强了思想性。更是贯彻了 “以美育人”的总方针,深 化学科之间的联系。新课标也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 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体现科 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增强了整体性,注重学段纵向衔 接、学科横向配合。新课标传达的信息是由原来的重视 美术技能变为更加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与 感悟,重点是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学会欣赏,学会发 现,并不要求画了几幅画,而是在作画和学习过程中传 递给孩子那些文化深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教育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 样化的一种艺术J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 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 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因 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 的成长发展,用有效的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 力营造堂教学的美学韵味。研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 得核心素养内涵的“新”。新课标提出的艺术核心素养“审美 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与高中的核心素养不 同之处在于将“图像制度和审美判断”合并,变成“审美感 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回归到人 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课程内容 的“新”。将以往的按学习领域的划分方式转变成按艺术实践 进行划分,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美术语言始终贯穿其中。教 学实施的“新L由以往按照四大学习领域划分的单一的、独 转为整体的、系统的授课方式,强调以人物、主题或项目的 形式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