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资料.docx

    • 资源ID:96867801       资源大小:18.4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资料.docx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资料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内容和含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的统帅和灵魂。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综合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1-2煤矿从业人员如何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1-3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1-4煤矿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义务遵守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义务 第二章矿规矿纪和职业道德2-1矿规矿纪安全生产制度的作用制度区队班组安全生产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企业的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是区队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上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使工人明确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保证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从而实现安全生产。2-2生产中的“三违”及危害“三违”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和行为。违章作业: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安全 常识和技术或者不听劝告及阻挠,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现象及行为。如: 带电检修,放炮后不检查瓦斯。违章指挥:违反安全规程和生产的规定,盲目指挥生产的现象及行为。主要 是指煤矿的管理干部。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专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现象和行为,如:井下吸烟、 睡觉、晚下早上、擅离职守、脱岗等行为。对于生产中的“三违”现象要严惩不贷。2-3煤矿职工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职业技能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坚持安全生产加强团队协作勇于抢险救灾第三章安全生产知识及各种灾害预防3-1矿井生产系统采煤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砰系统排水系统供电、供水系统3-2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一通三防”指的是加强矿井通风、防瓦斯、防粉尘,防灭火。矿井通风:主要任务就是供给井下人员呼吸的氧气,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 害气体和矿尘,调节井下气候条件为工人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煤矿瓦斯防治:瓦斯的性质与危害瓦斯:无色、无味的一种混合气体,危害是具有爆炸性和燃烧性。瓦斯爆炸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瓦斯达到一定浓度,爆炸浓度范围为5%16%,在9.5%时爆炸威力最强。要有高温火源,爆炸温度达到650度到750度。氧气含量必须达到12%以上。矿尘防治矿尘(又称粉尘)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的总称。矿尘的危害:使作业人员患尘肺病发生煤尘爆炸影响视线污染作业环境煤尘爆炸的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达到一定浓度,下限30至ij 50g/m3,上限1000到2000g/m3威力最强的爆炸浓度为 300-500g/m3o氧气浓度达到18%以上。矿井防灭火:火灾的早期鉴别和预兆:巷道中浮现雾气和巷壁“挂汗”浮现火灾的气味空气温度升高人体感到不适,头疼、闷热。原因是缺氧有害气体的增加。3-3机电运输安全知识电气设备的失爆和防爆防触电用电安全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保护接地。3-4斜巷运输安全知识斜巷必须设防跑车装置和“一坡三档”严格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持证上岗严禁放飞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5上下罐的基本规定严禁在罐笼内打闹,服从把钩工的指挥,严禁超载。信号已开或者未停稳前,不可争抢上下罐笼内有物料,不允许同时载人上下在罐笼内不往井筒内乱投东西不得与携带炸药和雷管的爆破工同上下。第四章其他灾害的防治基本知识4-1矿井水灾矿井透水预兆:煤壁“挂红”煤壁“挂汗”空气变冷浮现雾气“嘶、嘶”水叫声底板鼓起水色发混浮现臭味顶板淋水变大片帮冒顶(水压作用)4-2顶板灾害冒顶的预兆:声音方面的预兆直接顶上的预兆支架及棚子的预兆煤壁上的预兆4-3爆破安全爆破过程防治措施“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加强警戒按规定放炮信号发出后5秒起爆放炮后检查瓦斯后再作业第五章灾害后的自救常识5-1行动原则及时报告及时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5-2自救设施避难胴室压风自救自救器5-3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 .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同志回顾,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 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噬口丝的空气流动声。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入大量氧气所 致,普通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镇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 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 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 积,以便减少烧伤。为什么要即将卧倒呢?这是为了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 的强力冲击,减少危(wei)险。2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 者受伤不重时,应即将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 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匡助撤出危(wei) 险区。不能行 走的伤员,在挨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 ;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即将向矿领导 或者调度室报告,派矿山救护队抢救。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 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 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者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暂时避难碉室,相互 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地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 也要为其佩载好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3 .采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采面发生小型爆炸,进、回风巷普通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也不会遭到大 的破坏,爆炸所产生的CO和其它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在这种情况下,采面爆 源进风侧的人员普通不会严重中毒,应迎着风流退出。在爆源回风侧的人员,应 迅速佩戴自救器,经安全地带通过爆源到达进风侧,即可脱险。如采面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冒顶垮落,使通风系统遭到破 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为此,在爆炸 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都要即将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爆源进风侧的人 员,要逆风撤出;在爆源回风侧人员要经安全地带通过爆源处,撤到新鲜风流中。 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将重伤员转移到较 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建 立暂时避难胴室。进入避难碉室前,应在洞室外留下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 便引起矿山救护队的注意,便于进入救助。煤尘爆炸和瓦斯与煤尘爆炸时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可参照瓦斯爆炸的自 救、互救措施办理。5-4矿井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 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 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2)行进中,应挨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者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 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肝石和木料撞伤。(3)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 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 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6)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逃避,等 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2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胴室中 避灾,或者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造暂时避难碉室避灾。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 难洞室处建暂时挡墙或者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胴 室前,应在胴室外留设明显标志。(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 意志坚毅。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 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要作好长期避 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 和空气消耗。(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 示逃避处的位置。(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节制自己, 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者衣服 过滤。(5)长期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5-5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互救: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者明火等火灾灾情 ,应即将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现场人员要即将组 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 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并即将投入抢救。抢救时,应及时 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者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如果现 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或者是其他地区也发生火灾 ,当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即将安全撤退5-6矿井冒顶事故的自救与互救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当冒落的煤、肝埋压住人时,不可惊慌,要在有 经验的干部或者老工人指挥下,严密监视冒落的顶板及两帮情况,先由外向里进 行暂时支护,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顶板继续冒落伤人,再组织人力迅速抢救被 埋在煤、肝下面的遇险者。抢救时要子细分析遇险者的位置和被压情况,尽量 不要破坏冒落砰石的堆积状态,小心谨慎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砰搬开,救出 伤员。救出伤员后及时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发生休克时要 及时予以抢 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若垮面、冒顶将人员堵在独头巷道内, 被堵人员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混乱。要找安全地点坐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 自救。若冒顶面积较大,处理时间较长,被堵人员要静卧歇息,减少氧气消耗 O有压风管路时,可打开阀门,放气供人呼吸。要注意节约使用矿灯、食物和水 o若冒落的煤和肝 石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由老工人监视顶板,其 他人员采取轮流播扒的方法进行自救,并间断性敲打金属物,发出求救信号 5-7自救时注意事项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 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泯灭在初始 阶段或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2) 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 生命安全时,可使用自救器,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3) 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者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 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4) 躲。如在短期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碉 室或者其它安全地点暂时逃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暂时 避难碉室。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 对窒息(呼吸道彻底阻塞)或者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 搬运。(2)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3)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5-8矿灯熄灭后怎么处理?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从业人员培训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