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docx
-
资源ID:96870296
资源大小:35.6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案】+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docx
1.2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和常见方法,能综合运用多种鉴赏方法赏析美术作品,形成价值判断,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深刻认知。2.通过示范讲解、小组探究、任务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鉴赏水平。本课以雄视和清明上河图为例,探讨、总结、生成美术鉴赏四步法,并能运用于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3.在不同作品中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艺术素养的培育和升华,强化鉴赏意识,积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做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教学重难点在不同作品中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教具使用教学课件课标解读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学科活动,是有章可循的,对于高中生,以新课标要求的较易掌握的“四步法”作为主要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教学流程时间预计教学环节培养要点及学法指导候课指导学生准备好书、平板,静坐等待上课。教师连接智课平台,平板同屏。师生问候师生相互问好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美术鉴赏的意义和如何初步鉴赏一幅美术作品,那这节课,我们要正式进入美术鉴赏的过程,在此之前,我想先用一个MV来考考大家,到底是不是吴冠中说的“美盲”。播放: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MV片段请大家注意看歌词,看看这个MV片段里提到了几个画家?生:四个。常玉、马蒂斯、梵高、蒙克。师: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是不是真的能看懂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测试学生对于美术史的掌握程度。一、师:讲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四步法”1.描述: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2.分析: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3.解释: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上。4.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比较与同时代其他作品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首先展示出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讲解其概念,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二、用四步法鉴赏雄视:1. 描述:(1) 内容: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雄鹰、石头、瀑布、松叶(2) 尺寸和材质:纸本设色 347.3cm* 143cm巨幅作品(3) 作者:潘天寿: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观看2分钟视频,介绍潘天寿。2. 分析: 师:分析就是画面的形式关系,那么什么是形式关系呢?(1) 找出语言元素:点、线、面,请一位同学上来黑板上画出,其余同学在平板上画出来。(2) 归纳语言手段:点线面色组成了画面的构图特点、明暗关系,分析画面的“动线”。 师:“动线”是室内设计的概念,和“静线”相对应,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引导观众视线移动的线,我们来找一找这幅作品中的动线。 右边老鹰的视线左边老鹰的视线瀑布留白倒三角形的石头向上连接右边老鹰的肩膀(3) 总结语言规则:画面中是如何体现对称与均衡的?提示:画面右上角和左下角 3. 解释: 师:你认为画家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提示,根据画面主体物(鹰)和标题来判断。 生: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4. 评价:通过比较指墨八哥与雄视两幅作品来评价(1) 构图:立式构图(2) 题材:动物主题,但具体内容不同(3) 尺寸不同(4) 主题不同:一幅是小品写生,一幅是表达画家内心思想的创作。 小结:我们用四步法详细分析了雄视这幅作品的内容、形式关系、主题思想,并将它与类似作品进行比较,加深了认知,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于雄视美术鉴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大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单独回答问题“分析”是四步中最难的一个步骤,将步骤放慢一些,让学生理解形式关系。“动线”概念较专业,引导学生积极发现。两幅作品看似类似,其实差别很大,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学会留意作品的尺寸和标题三、用“四步法”鉴赏清明上河图1. 描述:(1) 概述:师:这是一幅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请同学来概述一下这幅作品的信息。 生:作者:张择端,尺寸:24.8厘米*528.7厘米,地点:汴京艺术手法:散点透视(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P12-15上的作品局部图,在3分钟以内找到以下线索,进一步探究:1.站在船顶带着小孩的老妪2.“脚店”和“正店”3. 送外卖的人4. 戴着斗笠骑驴的人5. P13和P15局部的氛围区别2. 分析:画面的形式关系(1) 点:人(2) 线:人的流动(3) 面:树林、建筑、桥面3. 观察画面中最经典的局部:画家如何表现险情?寻找以下线索:1.撑杆的人2.放倒桅杆的人3.从桥上想要往下跳的人4.桥上淡定的人5.岸上喊话的人师:通过这样不同姿态、不同行为的人,表现了湍流之中的险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动人心魄。概述是学生已知的知识,再巩固一遍寻找线索并设定时间,让学生有比赛的紧张感通过具体的“人”来体现险情,体会作者对人物等细节的刻画四、自主完成清明上河图的解释和评价环节:巡查学生完成,公布答案:解释:清明上河图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评价: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历史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价值,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归纳。课堂小结总结与拓展:今天我们用四步法完成了对两幅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掌握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步骤,可以称为美术鉴赏中“综合鉴赏法”。我们可以用之来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提升审美素养和能力。下来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鉴赏毕加索的梦,这是一幅极其具有形式感的作品。下课!板书设计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1. 描述2. 分析:形式关系3. 解释4. 评价屏幕作业设计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用四步法进行鉴赏,完成自制表格。课后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