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1_T 044-2024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96884380
资源大小:102.0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311_T 044-2024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docx
ICS 93.080.20CCS P 661311衡水市地方标准DB 1311/T 0442024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2024 - 03 - 13 发布2024 - 03 - 15 实施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311/T 0442024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施工前准备 . 15 混合料拌和 . 36 混合料运输 . 37 混合料摊铺 . 38 混合料碾压 . 49 质量检验与验收 . 410 交通管制与养生 . 7IDB 1311/T 044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衡水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段工程路面分部、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永权、赵青、何文涛、陈队永、苏建岭、李伟强、郝玉东、向晖、陈博、陈鹏飞、戴成旭、马源、翟建宇、康拥政、罗爽、杨航、王世松、朱方岳、李杰钊、兰健冲、翟一凡、曹欢、王茜、秘霄龙。IIDB 1311/T 0442024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厚度施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厚度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衡水市二级及以上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20 cm40 cm 之间的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垂直振动压路机 vertical vibration roller只产生纯垂直方向的线性振动的钢轮压路机。4 施工前准备一般规定4.1.1 混合料组合设计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4.14.8 的要求。4.1.2 根据总体工期安排和现有施工条件,制定工程施工组织计划。4.1.3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环保等教育培训。4.1.4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5以上,不应在雨天施工。4.1.5 施工机械、设备应全部进场,经试运转调试至满足要求。4.1.6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路段的安全布控、交通管制工作以及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正式施工前对作业路段进行封闭,设置各种指示标志、引导标志,并设专人指挥交通。4.1.7 检查下承层,质量合格时方可施工。4.1.8 大厚度基层应采用以下碾压方式: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和胶轮压路机组合的碾压方式或大激振力液压振动压路机为主的碾压方式。4.1.9 采用立模施工,模板应采用双排钢钎固定。4.1.10 施工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钢丝支架直线段每 10m 设一处,曲线段每 5m 设一处。试验段1DB 1311/T 04420244.2.1 试验路段长度宜为 200m400m。4.2.2 试验路段应确定机械适用性、机械组合方式、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等。4.2.3 试验段检测项目及要求:a) 检测实际压实厚度,确定松铺系数,压实厚度在 20cm30cm 之间时,松铺系数在 1.251.35之间;压实厚度在 30cm40cm 之间时,松铺系数在 1.351.50 之间;b) 宜设定 2种3种压实工艺,每种压实工艺的压实度检测样本不少于 6个;c) 检测 7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d) 养生 7d10d,钻孔取芯,不同压实工艺路段取芯样不少于 6个9个,芯样基本完整、外观上下部应均匀一致;e) 对路段平整度进行检测、评价。施工放样4.3.1 在已清理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下承层顶面上恢复中心线,每 10m 设置一个桩(平曲线上为 5m),同时放出对应断面的边桩。4.3.2 在两侧打钢钎设基准线,以此来严格控制高程,基准线高程为设计高程加 30cm,基准线设立时,10m 一个钢钎,钢丝绳要拉紧,保证基准线水平。4.3.3 施工前要支好钢模,针对大厚度摊铺增加模板支撑数量,保证模板牢固、平顺、不跑模。原材料4.4.1 原材料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3.1、3.2、3.63.8 的要求。4.4.2 存放材料的料场应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水泥稳定碎石进行硬化,应有完善的排水系统。4.4.3 料场应搭设防水雨棚,不同规格集料应分仓隔离。4.4.4 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宜 42.5 级,初凝时间宜大于 3h,终凝时间宜大于 6h,但不得大于 10h。4.4.5 水泥质量应符合 GB 175-2023 中 7.4 的要求。4.4.6 集料应采用反击式破碎设备加工集料,并配备除尘系统。4.4.7 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31.5mm,公称最大尺寸为 26.5mm;经研究论证后,也可采用较大的粒径。4.4.8 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3.6 和 3.7 的要求。4.4.9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根据公路等级级配并符合 JTG/T F20-2015 中 4.5.4 的要求。4.4.10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应符合水泥稳定碎石的 7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要求。机械及检测设备4.5.1 拌和设备4.5.1.1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根据摊铺速度、摊铺宽度确定拌合设备的型号和数量,保证摊铺连续、不间断。4.5.1.2 拌合机产量不小于 500t/h,宜采用振动搅拌或两次拌和的生产工艺,拌轴长度不小于 3.2m,水泥罐仓容量不小于 100t,冷料斗不少于 4个。4.5.1.3 拌和用水、水泥、集料应采用自动电子计量装置。4.5.2 摊铺机4.5.2.1 摊铺机应有最够的功率保证摊铺宽度和厚度需求,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20cm 且小于 30cm,功率应大于 150kW;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30cm 且小于 40cm,功率宜大于 180kW。4.5.2.2 摊铺机应具有满埋螺旋二次搅拌能力,能均匀连续的输料和布料。2DB 1311/T 04420244.5.3 压路机4.5.3.1 采用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和胶轮组合的碾压方式,压路机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a) 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20cm 且小于 30cm,选用不低于 12t 单钢轮垂直振动压路机,激振力不小于 300kN;b) 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30cm 且小于 40cm,选用不低于 20t 单钢轮垂直振动压路机,激振力不小于 400kN;c) 配合使用的双钢轮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压路机,整机质量不小于 13t,胶轮压路机应不低于 26t。4.5.3.2 采用大激振力液压振动压路机为主的碾压方式,压路机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a) 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20cm 且小于 30cm,选用不低于 22t 单钢轮垂直振动压路机,激振力不小于 400kN;b) 压实厚度为大于等于 30cm 且小于 40cm,选用不低于 32t 单钢轮垂直振动压路机,激振力不小于 550kN;c) 配合使用的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不低于 20t,胶轮压路机不低于 26t。4.5.4 运输车辆4.5.4.1 根据拌和及摊铺能力,确定需要的运输车辆,车辆吨位宜在 30t 以上。4.5.4.2 运输车辆应配备帆布等覆盖物。4.5.5 检测设备4.5.5.1 配备双断面岩石切割机。4.5.5.2 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 150mm200mm,上部储砂筒高度为 720mm,下部倒置的圆锥形漏斗高度为 180mm。4.5.5.3 取芯机功率宜大于 13kW,取芯钻头满足大厚度基层取芯的需要。5 混合料拌和5.1.1 混合料拌和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5.2.1 的要求。5.1.2 混合料拌合前,应先调试拌和设备,对计量系统进行标定。5.1.3 根据生产配合比,设定拌合站控制参数。5.1.4 拌和过程对混合料含水率进行实时监控,实验室应配合拌合站操作人员进行含水率检测,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生产含水率。5.1.5 对各料仓应进行监控,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堵塞发生断料现象。5.1.6 人工清理拌缸时,应切断电源并设专人监管。6 混合料运输混合料运输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5.2.17 和 5.2.18 的要求根据拌和设备生产能力、运距等确定运输车辆数量,宜不少于 20台。出料口与车厢底板的高度宜小于 3m,装料时运输车应前、后、中移动,分 3次装料。卸料设专人指挥,自卸车应停在摊铺机前 30cm50cm 处,严禁撞击摊铺机。7 混合料摊铺3DB 1311/T 0442024摊铺机摊铺应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时应有 5辆以上料车等候。运料车应在距摊铺机 30cm50cm 左右时挂空档停车,由摊铺机推动前进。摊铺机运行就位后,在摊铺机熨平板下控制松铺厚度,其厚度为结构层厚度乘已拟定的松铺系数。卸料速度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卸料时应设专人指挥。摊铺应均匀、不间断的连续进行摊铺,尽量减少停机次数,摊铺速度控制在 2m/min3m/min 左右为宜。摊铺采用路侧走钢丝,路中走滑靴及导梁,来控制摊铺机传感器,使标高、厚度、纵横坡度及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厚度及平整度,对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离析点应予铲除,并立即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多余废料不得抛弃路边,应用小车随时清除现场。摊铺时严格控制厚度,不应超厚,控制好底基层顶面横坡,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 0.52.0,以补偿摊铺和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摊铺过程中不得出现因收斗和卸料过程中造成漏料问题。摊铺机的振捣器应采用双锤振动的作业方式。摊铺过程中,每 10m 检查一个断面的松铺厚度,每个断面检测 3点5点。混合料摊铺时,因故中断时间超过 2h 后施工缝处均应设置横缝,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施工中注意天气变化,遇雨立即停止。8 混合料碾压采用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和胶轮压路机组合的碾压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a) 初压采用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激振力不小于 240KN,先将表面颗粒材料采用水平振荡揉搓碾压方式稳压 1遍或 2遍;b) 复压阶段采用垂直振动单钢轮压路机碾压,先低频高幅强振,再高频低幅弱振碾压,碾压速度不宜高于 4km/h,碾压 4遍或 5遍;c) 使用垂直振动压路机相邻碾压带重叠 20cm30cm,后轮应超过两端接缝,压实后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或隆起;d) 终压采用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双钢轮压路机收面 1遍或 2遍。采用大激振力液压振动压路机为主的碾压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a) 初压采用小吨位钢轮压路机(20t)静压或前进时静压后退时弱振,碾压 1遍或 2遍;b) 振动碾压时宜采用高频低幅。强振的激振力应有小到大变化;c) 复压宜先采用大吨位钢轮压路机(22t)高频低幅振动碾压 1遍,再低频高幅碾压 1遍。根据压实层厚度,采用大激振力液压振动压路机(32t 以上或 22t)振动碾压 2遍4遍;d) 表面如有裂纹或不能全部消除表面皱纹,可增加胶轮压路机碾压;e) 终压用钢轮压路机静压收面,消除轮迹。严禁压路机在已经碾压成型的或正在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碾压后对边缘进行人工拍打,使边缘整齐、密实。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立即进行压实度、平整度等相关内容检查,有不达标情况,应及时处理。9 质量检验与验收施工过程质量检验4工程类别项目频度质量标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纵断高程(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每20m测1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0m测1个断面,每个断面3点5点+5-10+5-15压实度(%)每一作业面检查6次以上9897厚度(mm)均值2 2每1500m 2000m 测6点-8-10单个值-10-20宽度(mm)每40m测1处00横坡度()3每l00m 测3处±0.3±0.5平整度(mm)6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812指标检测频率表观相对密度料源选择、料质变化及怀疑时石料压碎值细长扁平颗粒含量3每2000m 检测1次水洗法<0.075 mm 颗粒含量级配指标检测频率结合料剂量2每1000m 测1次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每个工日含水率2每1000m 测1次项目检测频率及技术要求水泥确定料源、首次进场、异常时进行全套指标检测1次每100t检测初、终凝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指标。DB 1311/T 04420249.1.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8.4.1 和 8.4.3 的要求。9.1.2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9.1.3 后场质量控制的项目、内容应符合表 2、表 3 和表 4 的规定,实际检测频率应不低于表中的要求,检测结果应满足 JTG/T F20-2015 中 8.4.4 或具体工程的技术要求。表2 水泥检验项目和频率表3 混合料的检查项目与频度表4 集料的检查项目与频度5项次项目内容频度1摊铺目测是否离析随时粗估含水率状态随时2碾压目测压实机械是否满足随时碾压组合、次数是否合理随时表面密实、平整、均匀随时3松铺厚度检测厚度每10m检测一个断面4压实度检测含水率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5强度检测在前场取样成型试件每一作业段不少于9个6钻芯检测密实、完整、上下均匀一致每一作业段不少于9个7弯沉检测-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每车道40个50个测点指标检测频率含水量每天施工前DB 1311/T 04420249.1.4 前场质量控制的项目及内容应符合表 5 的规定,实际检测频率应不低于表中的要求,检测结果应满足 JTG/T F20-2015 中 8.4.5 或具体工程的技术要求。表5 施工过程中前场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a) 击实试验应不少于 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应不大于 0.02g/cm ;否则,b) 该数值与设计阶段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差值大于 0.02g/cm 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9.1.5 应在现场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检测中,测定的含水率与规定含水率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 2%;不满足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9.1.6 施工过程的压实度检测,应以每天现场取样的击实结果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每天取样的击实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3应重新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当天压实度的检测标准;39.1.7 压实度检测应采用整层灌砂试验方法,灌砂深度应与现场摊铺厚度一致。9.1.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应钻取芯样检验其整体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芯样直径宜为 150mm;b) 采用随机取样方式,不得在现场人为挑选位置;否则,评价结果无效;c) 芯样顶面、四周应均匀、致密,芯样上部与下部密实状态等外观应一致;d) 取不出完整芯样时,应找出实际路段相应的范围,返工处理。9.1.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在 7d 的龄期内取芯。9.1.10 设计强度大于 3MPa 的水泥稳定材料的完整芯样应切割成两个标准试件,检测强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标准试件的径高比应为 1:1;b) 记录实际养生龄期;c) 芯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d) 同一批次强度试验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 15%;e) 样本量宜不少于 9个。9.1.11 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应在养生 7dl0d 内检测弯沉;不满足要求时,应返工处理。6工程类别检查项目检查数量标准值极限低值水泥稳定材料压实度6处10处97%93%颗粒组成2处3处规定级配范围水泥剂量(%)3处6处设计值设计值-1.0%注:以每天完成段落为评定单位时,检查数量可取低值;以 lkm 为评定单位时,检查数量应取高值。DB 1311/T 04420249.1.12 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7dl0d 龄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代表弯沉值宜为:对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应不大于 0.15mm;对重交通荷载等级,应不大于 0.20mm;对中等交通荷载等级,应不大于 0.25mm。质量验收9.2.1 质量验收内容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8.5.1 的要求。9.2.2 宜以 lkm 长的路段为单位评定路面结构层质量;采用大流水作业法施工时,以每天完成的段落为评定单位。9.2.3 应检查施工原始记录,对检查内容初步评定。9.2.4 应随机抽样检查,不得带有任何主观性。压实度、厚度、水泥量检测样品和取芯等的现场随机取样位置的确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执行。9.2.5 各项技术指标质量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质量合格标准值10 交通管制与养生交通管制与养生应符合 JTG/T F20-2015 中 6.1、6.2 和 6.3 的要求。基层施工完后,在进行上层施工之前,应设铺设土工布覆盖并用水车进行洒水湿润养护,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施工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检查后,除养生用洒水车外严禁其余车辆机械进入,以避免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养生期间,禁止一切施工车辆通行,避免造成早期破坏影响养生效果;同时保证整个养生期间,保持潮湿状态,避免忽干忽湿。如果因为天气、机械等原因造成已经碾压好的路段出现松动,则在施工上层时,须首先对下层进行复压,复压时应适当洒水润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