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名言.docx
论语述而名言述而,出自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言论。 因开篇提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故以述而作题名。在述而一文里,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和方 法,比如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等。而且,还提 到了富贵问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说,富贵的 得来必须要合乎道义。本文选取述而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只是叙述而不进行创作,相信、爱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点评:述即陈述、阐述的意思。作即创作、创造之意。老 彭是商朝的贤臣,生平资料不详。孔子说他只叙述而不创作,其实是自谦之辞。比如仁礼就是 他创造发明的。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看来,我是真的老了啊!7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75、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 可及也。7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7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7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 亦不足畏也已。7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80、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 取,人不厌其其取。8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82、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 丘明耻之,丘亦耻之。8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84、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 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8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86、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子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相信而又爱好,我想自 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老彭:商朝后裔,孔子之先祖。2、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3、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译文: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 去不能跟着去做启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译文: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5、子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我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6、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 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艺文活动。7、子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译文: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束修: 代表十五岁以上的人。8、子日: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 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不能随之 联想到另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多说了。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译文: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不曾吃饱过。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译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就不再唱歌了。是日:这一天。11、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 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 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译文: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没人任用就就安静修 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 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找谁 同去呢? 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去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12、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人,我也去做。 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13、子之所慎:齐,战,疾。译文:孔子以慎重的态度面对的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 说:想不到欣赏音乐能达到这样的境界。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 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日:怨乎? 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日:夫子不为也。译文: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好,我去 请教他。子贡走进屋子对老师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古代的有德之人。子贡说: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 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呢? 子贡走出屋子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了。16、子日: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 的生活也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象浮云一样。17、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译文:孔子说:给我几年的时间,到五十岁的时候学习周易, 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加:假。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译文:孔子有讲雅言的时候,读诗经、念尚书、行礼时,用 的都是雅言。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日:女奚不日:其为人 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之后就 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奋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 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了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20、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 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21、子不语怪、力、乱、神。译文: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22、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 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坏。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魅又能对我怎么样 呢? 桓鞋:宋国司马(即将军),心怀狭隘接受不了孔子的批评而 想报复。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 子者,是丘也。译文: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 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面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把文化知识、为人处事、忠厚有礼、保持诚信四项内容教 授给学生。26、子日: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 日: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 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也就 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 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富有,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呀!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译文:孔子只用一个鱼钓的钓竿钓鱼,而不用纲来截断水流而取鱼; 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飞鸟,而不射归巢歇宿的鸟。28 :子日: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 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 要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 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如其退 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译文: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 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 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 追究他过去的作为。互乡:地名。不如:不希望。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 仁。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 而进之,日: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 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日: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译文: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懂得礼,孔子说:懂得礼。孔子 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然后说:我听 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也会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 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把她叫做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 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把他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 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怀时,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 自己又和他一遍。反:再。33、子日: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译文: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 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34、子日: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 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日: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译文:孔子说:像圣与仁这样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是以此 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厌倦,或许我还可以做到。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的。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日: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 日: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日: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做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 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祗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呀。36、子日: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变得骄傲(不逊),简约就会流于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寒酸)。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又安适。已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点评: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驾 崩后,担任摄政,辅佐成王,使天下大治。人不能没有追求,不能没有梦想。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周公之道。然 而,直到垂暮之年,还没有哪个诸侯国接受他的主张。不过,他并没 有放弃,他相信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向要放在道上,操守要放在德上,依靠要放在仁上,游玩要放在艺上。点评: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以及数等六门技艺,是周 礼中贵族们的必学技能。孔子认为,培养、教育学生,要以道作为志向,要以德作为操守,要 以仁作为根本,要以六艺作为游玩的标准。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如果不到他力求明白而不能明白时,我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我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举一角,他不能推出另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点评:愤即心中想求明白,却未能明白之意。俳是口里想说, 却说不出来之意。孔子认为,启发或者开导学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要尽力激发 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挖掘潜力,使其能做到举一反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如果君王任用我,我就做事;如果君王不用我,我就藏身。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点评:尔人称代词,此处代指颜渊。舍即舍弃,不被任用的 意思。在孔子看来,学生颜渊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态度, 即所谓的若能被当世所用,就施展才华,大力推行仁道。若不能被任 用,就隐藏才华,韬光养晦。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对于那些徒手斗虎的人,对于那些徒步过河的人,而且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啊。点评:孔子认为,能与他一起共事的人,都具备谦虚谨慎、善有谋略 的品质,而暴虎冯河之人,往往缺少这些。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财富若可求得,虽是执鞭微职,我也愿意去做。若不能够求得,仍然从我所好。点评:执鞭之士古代为官员们开道的差役,是微末的职位。在孔子看来,如果富贵合乎道义,虽然是微末职位,也可以去求。如 果不符合道义,那么,仍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些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点评:孔子认为,如果求取富贵的手段不合乎道义,那么,他仍会坚 守贫穷,让自己过上吃粗粮,喝清水,弯着手臂当枕头的日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为人就是,发愤时会忘记吃饭,快乐时会忘记忧愁,不知老之将至。点评:楚国大夫叶公为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学生,子 路不好评价老师。于是,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本尊。孔子听到后就说:我是一个发愤时能废寝忘食,快乐时能忘记忧愁 的人。而且,因为学而不倦,不知道自己快要老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看到缺点就会去借鉴改正。点评:三是虚指,极言其多。师本义是效仿,此处指是可以 效仿的人。在孔子看来,虚心向人请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以善者为师, 看到优点,就要去效仿去学。以不善者为师,看到缺点,就要内省改 正。论语述而好词好句136句集锦1、三月不知肉味。2、德不孤,必有邻。3、虽蛮短之邦行矣。4、鸟兽不可与同群。5、以约失之者鲜矣。6、礼之用,和为贵。7、未知生,焉知死?8、乡原,德之贼也。9、小人之过也必文。10、当仁,不让于师。11、朝闻道,夕死可矣。1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3、巧言令色,鲜矣仁。14、父母,唯其疾之忧。15、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8、礼,与其奢也,宁俭。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0、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2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29、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3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32、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33、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34、空空如也z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6、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7、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42、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4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坛也。4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4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4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48、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49、道不行,乘椁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50、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5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5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5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56、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57、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58、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5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61、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6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6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6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6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6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7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7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7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倾。7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