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docx
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根据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为 推进云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富 民增收,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牵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农业产 业化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 化、品牌化为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 产,集中力量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公用品牌,构建茶文化、茶 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云茶产业体系,推进云茶全产业 链升级,努力实现云南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转变。(二)发展原则坚持绿色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 发展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云茶绿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 营体系,增强绿色供给能力,推进云茶产业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升 级。坚持市场主导。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 位,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拓展市场,加强政府统筹协调 引导,以优质资源和良好环境激发产业活力和创造力。10条茶旅游精品线路。(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 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有关州、市人民政府)三、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 建立完善省、州(市)、县(市、区)级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省级 茶叶产业工作组、专家组作用,加强对重点州(市)、重点任务、重点 项目服务指导。各州(市)、县(市、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细化工 作措施,明确工作时限,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强化政策投入。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省级有关部门加强政 策、项目及资金等要素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鼓励保险公司为茶叶绿色、有机生产设立收益保险。探索"政、银、保、 担、企"有机协作模式,构建复合型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农业融资 担保体系作用,加大对茶产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三)加大舆论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户外媒体、 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等,突出以“普洱茶"、"滇红茶”为代表的云茶品 牌,全方位加强社会宣传,及时宣传推广新做法新经验新机制,为云茶 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升消费者对"云茶品牌的信心。(四)加强指导考核。省农业农村厅强化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 协何配合,加强对各地的指导督促,开展定期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有 关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推进任务落实,将推进云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纳入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考评工作范围。附件1云南省茶叶产业重点布局凌众州(布)9AM ( K)主量发MW美位山市冷市竹川茶.沼纣茶.2茶龙陵从绿茶.消“茶宁粤X0茶、茶、黄川茶红河州t»AH<*茶.茶文山州广南只缭茶.装”茶需系区G茶.露(I茶,首川茶宁河县泡茶S;IM划茶.2茶»«a内洌茶.解茶*内汨茶.白茶g玩一一SM*修茶.泊II茶NXt RQ茶.竹汨茶xsn茶KH«G茶为双曲培州认市竹洌茶、发茶MMft四茶ACH鬻川茶大”州MNft&柒、S汉茶e巾油打茶.竹汨茶.稼茶嶂茶san冷茶也泄布0MK得川茶» A菖刈茶、油纽茶、G茶MAH油红茶.竹川茶K用茶tfAa阿条取为共金茶、油鳗茶«*沧虹茶.修茶JRSA竹刈茶.白茶附件2云南省茶叶产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序,;«ATWAfi»*i止耳岫I冲乂刖”定古茶期“仔.©记夕惠和,V序:蝴&占茶恻皆今。记.“立古茶期咨加格*;古茶树保妒。展发时.峨城M定古茶期保炉第困.设计.MM和安X保卧标4 建设J个古茶倒脖器备鸳,敕世全曾及全国各堆古茶析. Tf生茶冷能森冷.开发古 茶情,算数务管停抵快,支巾山黄古茶山.古茶村开席档利体系旗设.大取8茶房者鼻叛卅脩5工设网管理占 茶我申福。记.公众营典罪功曜.M5-2O”年1SMU4曾自 筋备淋斤.看& 衣内丁有关 州.ifiAKftW2需买茶色 桁机奖扑对C番国内桁机产品、G色食品认*.且在俄代产£上人 注4机产品用色食品中我的生产上能主体.通过离膜 特色衣理代化发,H古金认茶网及X还茶产工 遇行一次M烫林.2O2J-2025年需期裁斤.曾衣 衣3斤.曾小 场X钱炉,力关 州.布入RR府3茶时初M倏及 ftftttiS核修云南七食X安全堆方标制食品生产加工小件防卫生 M»> (DBTO28).云偷窃茶H初羽质WifittlT及W (试行.*乐茶的初羽务律设及改造WH,对符合条 n先注篇。记的展期化茶叶初”用.经桁也潇估后.接卑 度公布含+.20252025 年/*5*管篇.帘衣衣44 .4,关州布人因 ftffl4云茶企培G“勘京奏3遇衣小壮主体化噌培育诃州云南贫企 “上布岱2022202s年),加快用RH大以 茶叶企,茶叱衣产力化篮头企力歪的新E衣* 畲3体.MAMS年钱工量和伉IM匕 斤.?1衣衣N 厅.A6市场总管 N.客*方畲融 依情”云南" MS5柒时常深加工 德力帽开小点宾一。斯那升茶£期公司3000»曾以茶系列产盆 ,产u喊球没、风乐只除升”茶加工厂"次、a窝蛙合和 H茶街阳公川曾用茶加工技改安口.云南方,茶公曷丹海茶与加加工厂需设嗜11.大n:田柒厂总江技&联 11.双江云M平山茶-4i期公输年产2000就3黄洌茶 加工厂蛭设HUI.人JT二三会期茶桁用公司第籍型生产 喳建设咬日的加工嗔口20220” 年斤,曾发麻次¥ 要.W.容衣衣N八.8入州.市 人民即R6茶时产品独管开照茶时产必生产,加工.储他环巾票安全Mt?及茶国 校入8管检,“纣依督依窃.输依总那椎靖茶”4产 曾企立食&安全力”体系为植人收箫券口七皎平台及 或量产国也舞舞冷詈2O2V-2O25卬密布切总位网. 守卫集健除0.曾昌务斤.贫农 立衣内斤.4,美 州,市人反独府1云茶&就培A升川10大名茶谭遑.云茶,大南名字写-非曾依文化谡产. 泞事认定工价:指好咿搐博理标,保a产4、,.20232025 年容宿芳力.曾文 化和俄蜀".«市场依徒M. W 衣立衣M斤.曾哥力美州.VA0UM8云茶市场升Hiiwsrtfi. ww茶叶茶)产的交幕(枇发)瓶场:支 将以“0大名茶”为代&的茶时生产企,参加国内外的4 大会及11介会.2023-2025 年行商务fj.书市 场&管N.竹衣 W衣村行,济美 州、布人足鼓行9示茶宴平f?也 上交习&K培 *倡助r»x.大a 京东.脾安备的电商平台,在茶外主产CX需设2修”险,持帙培育茶时©修带黄主搭.加父产晶 陶品盆能.以升茶产8电子交后202310” 年8商多斤.看衣 衣村斤.省市 场工管N.布夫 州.布人区政牖10茶的融公发展卡总抽动自刘小寓龙通山茶产业衣肘产融金发川示疑因.景洪市人第岗8海茶二三产超合示气及U. « 宁古茶力工厂南中脚以茶衣尊盛网.双;1”冰总 古茶山茶燕研学废胃区 -rtt或从丸山楼徒谷茶线超公 段*小魅史建设.2023-2025 4言文化4MW#贫发廊改¥ 佼.冬衣*农村省多内事兴 川,桁关州.市 AR»n一、行动方案出台背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要求,立足当前云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落实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o行动方案主要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云茶产业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从主体培育、 品牌打造、科技创新、茶旅融合发展等全方位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 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云茶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由“茶业大省 向"茶业强省”的转变。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 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保持 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全国第1位,力争全产业链产 值实现翻番目标。三、行动方案主要内容行动方案围绕云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树资 源保护的基础上,从绿色茶园基地建设、云茶企业高质量发展、云茶产 品质量安全保障、云茶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等6 个方面提出8个重点工程任务18条措施,打造从“茶园"到茶杯 的高质量绿色云茶产业。一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古茶树 保护条例,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古茶树保护范围划定、建立古茶树资源 档案、建设古茶树种质资源圃、古茶树信息数字化建设等,健全古茶树 资源管理保护体系。二是实施绿色有机化深化工程。开展提升绿色有机供给能力、落实 绿色有机奖补政策、加强绿色有机市场监管等3项工作。在做好茶园绿 色化生产,积极探索智慧茶园、低碳生态茶园建设的基础上,推进茶园 绿色有机认证,并按照先建后补、取证后补、按量奖补的原则,对 符合”获得国内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且在销售产品上标注有机 产品、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高原特色农业 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其认证茶园及认证茶产品进行一次性奖补;同 时,加大对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的监管。三是实施茶叶加工提质工程。开展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做优做强 经营主体、巩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推进加工园区聚集发展等4项工作。 通过推进规范化茶叶初制所建设把好"原料关";持续优化环境资源、 提升精深加工装备、加大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以劭海 产业园区、凤庆产业园区、思茅产业园区为重点的茶叶园区建设,构建 普洱茶、滇红茶、有机茶加工中心,打造云茶产业集群。四是实施产品质量监管工程。开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大产 品质量管理等2项工作。建立健全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团体 标准、企业标准同步实施的云茶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加强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及茶园投入品管控 的基础上,持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构建茶企、政府部门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相互连接的云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五是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开展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加快人才队伍培 养等2项工作。引进高层次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深化政企、校(院) 企合作,大力培养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工和营销专业人才、高 素质茶农。同时,鼓励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的产品功能成分及功效机理基础研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的研发基础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六是实施云茶品牌培育工程。开展推进地理标志认定、注重云茶品牌培育等2项工作。以“普洱茶"、“滇红茶"品牌为重点,通过积极申报茶类地理标志、"10大名茶"评选、云茶"云南老字号、"非 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认定等,打造产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兼具 的云茶品牌集群。七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开展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市场营销模 式等2项工作。通过支持建设茶叶(毛茶)产地交易(批发)市场,鼓 励建设线下品牌形象店、展销中心、体验店、专营店和线上旗舰店、企 业店等,健全多元化的云茶市场网络体系。同时,鼓励以10大名茶" 为代表的茶企积极参加专业展会、推介会,同步开展集品牌宣传、茶知 识普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云茶大讲堂、云茶高峰论坛等,进一步 拓宽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八是实施茶文化提升工程。开展加大茶文化宣传推广、推进茶旅融 合发展等2项工作。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名山古树资源和 民族风情特色,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茶叶庄园为载体,融入丰富多 彩的茶文化作品、茶技能竞赛、茶事活动等,开发"茶+ N的特色茶 旅精品线路,推进云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坚持品牌赋能。突出“普洱茶"、"滇红茶品牌,持续打造 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构建云茶品牌体系,发挥品牌集 群效能,实现品牌带动增值,不断提升云茶产业综合效益。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体系、组织方式、发展模式创新为驱动, 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 进、集成和推广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产业链 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业态创新发展。坚持文化铸魂。挖掘云南民族茶文化内涵,讲好云茶故事,持 续拓展茶园和茶山休闲体验、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加大茶文化 宣传推广,推进业态融合发展,引领产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三)发展布局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 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 治州等为重点优势区域,打造孟力海县、思茅区、双江拉祜族保族布朗族 傣族自治县等30个县域经济茶叶强县;以普洱茶、滇红茶为主,持续 发展滇绿茶,兼顾其他小宗茶品类,优化布局,实现集约化、高效化、 集群化发展。(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全国第1位,力 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二、重点工程任务(-)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工程1 .健全古茶树管理体系。贯彻落实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规 范古茶树的管理和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划定古茶树保护范围,设立 保护标志。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建设古茶树种质资源 圃,做好优质古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利用数字化技 术,开展古茶树(园)信息数字化建设。加强对古茶树保护的宣传和技 术培训,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古茶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建成古茶树种质资源圃4个,建成云南古茶树大数据管理 平台,形成健全的古茶树资源管理保护体系。(责任单位:省林草局、 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二)绿色有机化深化工程2 .提升绿色有机供给能力。完善茶园基础设施,支持改良低效茶园,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全 面推行茶园绿色化生产。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智慧 茶园建设模式。积极开展茶园碳中和研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低碳 生态茶园样板。(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3 .落实绿色有机奖补政策。积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信誉好的有 机认证机构,提供认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大力开 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对获得国内有机产 品、绿色食品认证,且在销售产品上标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 标志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其认证 茶园及认证茶产品进行一次性奖补。到2025年,全省绿色有机茶园面 积增长15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保持全国第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州、市人民政府)4 .加强绿色有机市场监管。督促认证机构按程序规范认证,对认证 产品实施有效跟踪检查。严查获证组织违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 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及时将认证机构和 获证组织的违法信息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责任单位: 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三)茶叶加工提质工程5 .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优化茶叶初制所布局,逐步解决"家家点 火、户户冒烟"情况,持续推进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重点解决设施不 配套、生产效率低的突出情况。对符合条件并注册登记的规范化茶叶初 制所,经检查评估后,由州(市)、县(市、区)按年度公布名单。到 2025年,全省规范化茶叶初制所新增2000户。(责任单位:省市场 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6 .做优做强经营主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通过内引外联、资 源整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企业整合重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持 续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按照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茶企纳入 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和“金种子”企业,鼓励企业上市。积极引导专 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业专 业化、组织化水平。强化茶叶经营主体与茶农建立紧密的"双绑"利益 联结机制,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功能互补、利益共享、运行高效的现代 茶产业组织体系。到2025年,每年新增茶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 户,全省规模以上茶企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 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投资促进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 管局、云南证监局,有关州、市人民政府)7 .巩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支持茶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造 提升精深加工装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扩大快消品、 花果茶、小包装产品等加工比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大茶功能性 成分开发利用,延伸发展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推动茶产品 进入食品、保健、医药、日化等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 全省年产值亿元茶企达50户。(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 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州、市人民政府)8 .推进加工园区聚集发展。提升改造劭海产业园区、凤庆产业园区、 思茅产业园区,发挥产业聚集和产业链耦合效能。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和 企业分布月虽化中国老挝磨憨一磨丁经济合作区、保山产业园区等功能,积极推进双江、昌宁、永德茶叶加工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形 成。依托加工园区构建普洱茶加工中心、滇红茶加工中心、有机茶加工 中心,辐射带动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加工园区年产能达1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U!)产品质量监管工程9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的宣传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开展或参 与涉茶标准化工作。支持社会团体、产业联盟、企业等针对全产业链重 点环节制定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加强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 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新增制修订涉茶标准10个 以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 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有关州、市人民政府)10 .加大产品质量管理。引导茶企推行清洁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鼓励茶企开展SC、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食品 安全管理制度。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 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构建云茶质量安全追 溯体系。加强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及茶园投入 品管控,加大监督检查、抽检监测、行政处罚力度。到2025年,全省 茶叶抽检合格率力争达到99%以上,力争建立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质量 安全追溯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 村厅、省商务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五)科技创新攻关工程11 .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鼓励建设云茶 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云南茶叶种质资源优 势,鼓励科研院校、企业等培育优质专用型新品种。加强以普洱茶、滇 红茶为重点的产品功能成分及功效机理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 支撑。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集成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 化率。依托现有高等院校、企业资源,积极推进建立“滇红茶"系统研 究机制和平台。到2025年,完成1至2项科技成果、研发3至5个新 产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有关州、市 人民政府)12 .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建立 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团队,持续培养壮大云茶全产业链人才 队伍。实施“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育千名中级以上技术骨干、万名 初级技术人员、10万名加工技能工人、10万名专业营销人员,培训指 导10万茶农。深化科研院校与政府、企业多方合作,打造科技示范样 板,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有关州、市人 民政府)(六)云茶品牌培育工程13 .推进地理标志认定。加强地理标志培育指导,鼓励支持各地积极 申报地理标志,夯实区域公共品牌基础。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 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持续推动已有专用 权标志的使用。加强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严厉打击茶产业相关地理标志 侵权假冒行为。(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 有关州、市人民政府)14 .注重云茶品牌培育。以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品牌为重点, 持续开展"10大名茶"评选活动,推进云茶"云南老字号、"非物 质文化遗产评审认定,突出产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打造云 茶品牌集群。组建滇红茶产业联盟,提振"滇红茶"品牌影响力。支持 云茶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境外专利申请、资质认证,打造国际化知 名品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有 关州、市人民政府)(七)市场开拓工程15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支持规划建设茶叶(毛茶)产地交易(批发) 市场,提升改造现有茶叶专业市场,完善仓储、物流、检测等配套功能。 鼓励茶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店、展销中心,在三四线城市 建立体验店、专营店,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企业店等。立足云 南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健全茶叶交易 市场、线下茶店、网店协调发展的云茶市场网络体系。(责任单位:省 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16 .拓展市场营销模式。持续举办中国一南亚博览会、云南普洱茶国 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支持茶企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专业展 会。鼓励以“10大名茶”为代表的茶企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品鉴会、 品牌推介活动,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在全国开展集品牌宣传、茶 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云茶大讲堂,适时举办云茶高峰论坛, 扩大云茶影响力。2023年起,每年举办10场以上有规模、有影响的 展示会、推介会。(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 云南农业大学,有关州、市人民政府)(八)茶文化提升工程17 .加大茶文化宣传推广。深入挖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创 作一批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作品。积极开展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等 技能大赛。鼓励各地举办各具特色彰显民族风情的斗茶、评茶、茶节日 等茶事活动。传承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提升云南茶文化软实力。(责任 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农业农 村厅,有关州、市人民政府)18 .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依托名山古树资源和民族风情特色,结合云 南旅游名录,打造一批集茶产业、茶文化、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茶叶庄园;开发一批“古茶山+古茶镇+传统加工体验+茶品 鉴"、现代茶园+茶科技+茶生产+茶品评"等特色茶旅精品线路。到 2025年,打造3个茶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园,10个茶叶小镇、茶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