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资料.docx
(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考试资料绪论L组织行为学的学 科性质多项选择 1跨学科性(2)系统性权变性4有用性 科学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 究内容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简答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 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学的学 科根底(多项选择 1心理学 (2)社会学 (3)社会心理学 4)人类学5)政治学4 .组织行为学的产 生(单项选择) 组织行为学是在组织治理学和人事治理学的根底上产生和开展而来 的。(一)早期的科学治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治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治理学正式 成为独立的科学。(二)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三)工业社会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霍桑试验,发 觉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 “人际关系学说,并形成了研究A 人相互关系的工业社会心理学,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奠定了实验 和理论根底。(四)治理心理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 (治理心理学)。(五)组织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 中又首先采纳“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5、组织行为学的开 展(单项选择)组织行为学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 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把员工看成是“经 济人 o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 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 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放开的模式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放开的社42 ,群体结构单 项选择、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简答) 43、群体互动过程单项选择、多项 选择)44、群体决策(单 项选择、多项选择、 简答、论述)群体结构变量包含角色、群体标准、从众行为、群体规模、群体构 成和群体凝聚力。(一)角色角色是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 一套行为模式。1、角色认同。是指在一种角色中,态度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2、角色直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 了解。3、角色期待。是指在某个特定情境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 行为。实际上,正是心理契约界定了每个角色的行为期待。4、角色冲突。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有三种比拟典型的角色表现:目 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维护角色。(二)群体标准群体标准是指群体成员认同与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则。群体标准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 与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群体标准的作用:(1)群体标准能起到群体的支柱作用。(2)群体标准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3)群体标准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4)群体标准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三)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又称从众影响行为、相符行为、顺从行为,是指个体在群 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群体互动过程:(一)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 单一物质作用的总和。这种现象与社会惰化现象的表现正好相反,社 会惰化现象所代表的是负协同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 加之和。(二)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 因他人的在场 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群体决策:常见的群体决策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法、德尔菲法、电子 会议法。头脑风暴法主要是6T2人围坐在一起。有效预防群体决策的弊端:(-)群体决策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成员受到群体压力,往往不敢提出不同意见,这会遏制制造性,导致决策失误;领导者可能由于“个性强等与决策无关的原因而去压制商量,降 低成员的制造性,阻碍成员做整理己的奉献;群体决策消耗时间太多.(4)掩盖个人责任。(5)易于变“是非之争为“意气之争。(二)有效预防群体决策弊端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鼓舞群体成员参与决策;(3)选用科学的决策方法。45、非正式群体的(一)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作用(简答1、弥补正式群体在满足需要上的缺乏2、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3、可以成为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晴雨表 (二)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1、简单产生抵触情绪2、影响工作效率3、简单传播谣言4、会产生破坏作用。46、有效治理非正 式群体(论述) 如何有效治理非正式群体:(一)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1)正式群体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2)对于治理者而言,应该掌握本组织有多少非正式群体,并了解其 产生的原因、背景、成员构成、领导核心、行为目标及活动方法等, 因势利导;(3)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弥补正式群体在满足成员需要上的 缺乏、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成为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晴雨 表等积极作用;(4)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简单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简单传播谣言、会产生破坏作用等消极作用。(二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支持和爱护的原则,不仅同意其存在,而且要发挥其作用;对中间型 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当积极引导;对具有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 要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三)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治理者应以公平的态 度关怀、信托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 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预防和克服消极行为。会性模式。6 组织行为学的研 究过程(单项选择)美国的治理学教授西拉季和华莱士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细分为六 个步骤。7 组织行为学的研 究方法(单项选择、 名词解释)一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 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 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二)调查法1、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运用口头沟通方法来搜集资料的一种 方法,应用最为广泛。2、问卷法:是依据研究的课题与初以键盘,预先设置一系列问题,编 制问卷,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 法。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范围广;(2)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 机进行数据处理。三)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 解,全面搜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开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 论的方法。四)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操作的环境下准确操作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 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五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纳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周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心理测验是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常用的心理测验有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等。心理 测验以信度和效度来说明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六)情景模拟法依据被试者所承当或将要承当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 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 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肯定的标准对所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定。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8.经济人假设(单 项选择、简答) 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 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著作(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 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的根本观点有 以下几点: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躲避工作;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 领导;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 惩处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到达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工作; 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根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1昌鼓舞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治理者, 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治理者。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治理1、采纳任务治理的方法进行治理2、治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工人采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泰勒 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9.社会人假设单 项选择、简答) 社会人假设的根本含义:(1)人是社会人;(2)治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 在“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法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治理:第一,治理人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怀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第二,治理人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 提高员工对组织的 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激发员工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培养员工的 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第二,在实行奖励措施时,应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血不是主张实行 个人奖励制度。第四,治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不应该只局限于方案制订、组织 工序、产品检验等,而应在员工和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 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第五,主张“参与治理的治理方法。10.自我完成人假 设单项选择、简 答)Y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厌恶工作不是一般人的本性。第二,外部的操作及惩处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到达组织目 标的唯一手段。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当肯定的责任,还会乐于 追求责任。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 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制造性力量。第五,员工自我完成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 效更加鬲有成果。基于“自我完成人假设的治理:1治理重点的变化自我完成人的假设把治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2)鼓舞方法的转变自我完成人假设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那 些内在的鼓舞因素。3)治理制度的变化自我完成人假设主张治理权限的下放,建立 参与和决策制度、 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及制订开展方案,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 作等。4治理职能的变化治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尽可能为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制造良 好的条件,减少和排除员工在自我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11 .复杂人假设(简答“复杂 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提出来的。基于复杂人假设的治理:(1)采纳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治理效率(2)采纳富有弹 性的、灵敏多变的领导方法(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12、赫尔的理论单 项选择)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 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前者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后者是指情境。13.斯金纳的理论 单项选择)斯金纳综合、优化前人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其他学习领域,因 此他成为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O14 .卢因的群体动 力论公式单项选 择、名词解释) 美籍德国人卢因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他 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相关力量相互作用的函数, 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B=f (P, E)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群体动力是指群体中各种因素“力的相互作用,并对群体成员 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及关系维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力。15.行为的特征(多项选择)(1)目的性。(2)自主性 3)社会性 4)连续性 (5)持久性6可塑性16 .心理过程的定 义(名词解释)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开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肯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含认识、感情与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的 过程。意志过程是内在意识向外部行动的转化。17 .个性心理的含 义及构成单项选 择、名词解释) 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拟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 性。个体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个体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别结合。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8.需要、动机与行 为单项选择) 行为科学家把行为看成是机械式的,认为行为是由刺激直接引起 的。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又是由需要支配的。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需要的特点有:(1)指向性; (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司变性;(6)社会 制约性。需耍是人的积极性的根底和根源所在,动机是推进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动机指鼓舞人们去行动、以到达肯定目标的内在动因。动机是行 为的直接动因,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并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有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2)选择机能;3)加强机 能。19 .价值观的含义 名词解释)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含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根本的信念和推断。价值观的属性 包含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20.价值观的作用(简答、论述) 价值观的作用:第一,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第一,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根底,治理者可在此根 底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第三,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 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 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第四,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21.态度的概念(单 项选择、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简答)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或者说,态度 是一种带有评价性与感情倾向性的主观感受与意识状态。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感情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二者合称态度的ABC模型。态度知觉成分指个体对客体的理解和价值评价。2)态度感情成分在三种成分中占据关键性地位,指个体对客体的感 情体验,也就是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感情倾向及其程度。(3)态度行为意向成分指个体对客体的行为打算状态及行为反响的倾 向。22.态度的功能(多 项选择、简答) 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1调整功能;(2)门我爱护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4知识功能。23 .态度对行为的 影响(多项选择、 简答)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m态度影响认知和推断;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24.工作中意度的 含义单项选择、 名词解释)工作中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25.工作中意度的 影响因素(多项选 择、简答)工作中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酬 劳;(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26 .知觉的内涵、单项选择、名词 解释)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知 觉的种类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27.知觉的特征单 项选择、多项选择)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个体依据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 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进行组织、加工和整合。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28 .社会知觉的内 涵单项选择、然 词解释)社会知觉是在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9.知觉偏差的类 型单项选择、名 词解释)知觉偏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信息相互结合的时候,人 们总会倾向于关注最前面的信息。二近因效应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冲淡过去获得 的印象,并对以后对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三)晕轮效应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 到全部的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四投射效应也称为假定相似,通常指人们通过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 从而形成的关于他人的印象。(五)心理定势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打算状态。心理定势可以使得 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迅速、更具方向性。(六)比照效应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 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拟,而不考虑客观的标准。(七刻板效应指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括性的、笼 统的印象。30.归因的内涵(单 项选择、名词解释 归因是指人们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对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进行分析、推断并推论其原理的过程。31 .归因理论单项 选择、简答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海德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他认为,一般采纳两种方法:一种认为 该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情境因素导致的,称为外部归因;另一种把行为 发生的原因归为个人自身的因素,称为内部归因。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当我们观察个体的行为时,总会试图推断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这种推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由三个要 素决定:特别性、共同性及一贯性。3、罗特的操作源理论罗特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不同的。包含: 内控者、外控者和操作源的影响。4、韦纳的成绩归因理论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 时知觉到的四种原因,他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划分为操作点、稳定性及 可控性三大维度。32.个性的特征(多项选择)个性的特征:1、差异性2、倾向性3、稳定性4、整体性5、社会性33.气质的内涵(单 项选择、名词解释) 气质是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 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 各有长短。34.能力的内涵单项选择、名词 解释、)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 征。能力开展的影响因素有:自然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因素。35.性格的特点(单 项选择)性格是个性中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36 .情绪的内涵与 应用(单项选择、 名词解释、论述) 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冲动的状态。 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1)选聘员工。决策。制造力。(4)鼓舞。领导力。(6)谈判。37 .组织承诺的内 涵及三因素多项 选择、名词解释) 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 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组织承诺的三因素:1、感情承诺2、延续承诺3、标准承诺第三章群体行为根底38.群体的类型(单 项选择、名词解释) (一)按照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 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肯定社会组织认可、有明确的组织 结构、职务分配清楚的群体。正式群体可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 体。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汇报工作的下属同 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指定任务或工程 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正式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 而是在成员某种共同利益的根底上,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 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群体。(二)按照成员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 体和集体(三)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四)按照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五)按照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参照群体 和一般群体。(六)按照群体的放开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放开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39.群体的作用(简答)群体的作用:(一)(二)(三)(四)(五)完成组织任务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成员间的相互鼓舞40.群体开展的间 断一平衡模型(单 项选择)41 .群体外部环境单项选择、简答) 间断一平衡模型是由鲍姆加特纳和琼斯提出来的。群体成员完成其工程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和假设的根本框架,以及群 体的开展方向都会在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上被确定。间断一平衡模型适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的开展变化情况, 而不合适于长期的工作群体和非任务性的群体。群体外部环境因素包含:1)组织的整体战略;(2)职权结构;(3)规章制度;4)资源;(5)员工录用过程、绩效评估和奖励 体系;16)组织文化及工作物理环境等。职权结构通常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 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