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行政史》复习考试资料.docx

    • 资源ID:96914509       资源大小:23.8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行政史》复习考试资料.docx

    (00322中国行政史)复习考试资料绪论1.绪论(单项选择) 传统中国的治国之道是(以德治国),中国古代行政治理是人治。上篇中国古代行政治理2.中国奴隶社会与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治 理比照(选择、简答、 论述)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亡于春秋战国之际,夏、商、周二代是中 国奴隶制的三个代表性王朝。中国奴隶制国家体系脱始于原始社会 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度根底之上建立 起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中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 最重的时期是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始于邀国,止于1840年ya片战挣,封建行政治理体 制全面确立于秦汉时期。与奴隶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治理的费点工11)神权政治色彩 有所淡化。2)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3)行政法制逐 渐建立。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治理的特色(1)君主专制 体制时间长。2)权利集中程度高。(3)思想操纵儒家思想4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3 .中国封建社会化矛 盾(单项选择)行政治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国家的国体、政体)。 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和相权)。4 ,封建社会稳定因素 及对君主专制弊端的 调节(简答)简述中国封建行政体制中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二1)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员治理制度。(2监察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集体的健康。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治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 的机制(通过施政程序、教育、神权、利用皇帝尊号、谥号 或庙号等的尊褒贬抑促使革新政治、开国皇帝制定的制度)第一章夏商周的行政治理5.原始民主治理(单项 选择、多项选择)部落联盟内部一般实行军事民主制度,大体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 议事会、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治理。人民大会是联盟的最gao 权力机关,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6 .夏商周的中央行政 体制(名词、单项选 择、多项选择) 启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夏王朝将“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迁殷后,开创王子王位继承制,马上王位继承资格缩小到王的直系 子嗣。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以下六种权力,即主祭权、册封权、全国军 队统帅权、官吏任免权、授予爵禄和进行赏罚之权、巡狞权。周中央政府在周王以下设有辅弼大臣,其中X,即太师、太傅、太 保为最ga。辅佐官员。最重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掌籍田和 农业生产)司马(主管军事)司空(掌管工程营造)。7 .夏商周的地方行政 体制单项选择、论商-加强王权的二元总揽体制称为(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总揽的地域,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制服的种族奴隶述)从事生产。外服:指诸侯国总揽的地域,与中央王朝构成上下君臣关系。周-分封制: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 的政治经济制度。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国鄙 制,都城(国)与鄱野(鄙)分别按乡制或遂制进行组织。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乡遂治理体制:2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 住之所。宗法制度:核心问题是保证嫡长子继承王位,并从血缘关系、思想 上去维护分封制度。礼乐制度:从行为上去维护分封制度。8 .夏商周的行政运行 和行政监督(单项选 择、名词解释、简答) 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民主贵族和宗J)1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 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王权的开展。2)贵族议事制度 的影响。(3)王权受到宗J信仰的限制。周朝的行政决策与联络的方法:1)纵向上下级之间)巡狩: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 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公布政令的会议形式。朝觐:诸侯定期朝见 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天子公布政令。聘:由天子派 使臣慰问诸侯,或诸侯遣使臣朝见天子。2)横向诸侯、卿大夫之间)朝会: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 “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是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聘问。夏商周时期,行政决策和联络沟通需要有肯定的记载和凭证,这就 是文书,其大体分为“诰、“誓、“命、"简书、“约 笠j “命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约相当于今之契约,具有法 律效力。“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公布的命令或布告, 二是君臣相互鼓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标准。“誓:多为战时的发动令。9 .夏商周的官员治理单项选择、名词) 选拔:官员选拔的主要依据是(血统);待遇方面实行的是(世禄制:即各级封君字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 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父纳肯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局部归封 君享用)。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10 .春秋战国时期向君 主专制体制过渡单 项选择、多项选择、 简答、论述春秋时期,最xian设立县郡的是晋国和楚国。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郡县制。春秋战国(东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的转型时期。春秋时期,各项社会关系变化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 是卿大夫的兴起。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君:通过肯定的组织形式加强君主专制权力;臣:实行官僚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土: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完成了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农:成认土地私有制,废除井田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 济根底;法:变法过程中,各国先后公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倾向。第二章秦汉的行政治理11 .中央政府的行政体 制单项选择、名词、 简答)专伟U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中国历史上第 个皇帝是(秦始皇)。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 是(尚书分曹制。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秦至西汉初年实行(丞相制)独相制。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蓄意分 割、架空相权的方法是实行(中外朝制: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 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有意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执行。)。汉成帝分别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X官叫做(X 宰相制。东汉刘秀时期,实际成为国家最阳。行政机构的是(尚书台)。 皇权的主要包含: 最gao 立法权、最gao司法权、最gao军事权、 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最ga。人事权。12 .地方政府的行政体 制单项选择、简答、 论述)秦汉时期都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县是地方行政层级中的重要环 节。主管乡中治安的是游徼。汉初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治理体制,一些功臣被封为彻 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侯国)汉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1)诸侯王不得享有治权,剥夺了诸侯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仅能 享用封地的租税。(2)减损王国官吏的数量和地位,改变了王国 与中央在体制上的对等地位。3)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时设立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一一(州刺史)。 东汉末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州刺史一一(州牧)。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针对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治理方法: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既直接总揽又肯定程度上成 认其内部特别性的治理方法;(2)在南方归附地区,保持内部原 有总揽方法的双轨制治理模式,高度自治的方法;(3)对内属迁 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称属国,加以监督;4)持节领护官。13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 督(单项选择、多项 选择、名词、简答)集这是群臣商量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圣旨依内容可分为制书、诏书、诰、手迹几种。(1)诏书是皇帝有 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2)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3)手迹是皇帝亲笔书写的一种文书。秦及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是中央最gao监察官员。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特意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独立行使 监察职能,这标志着监察权开始同行政权相别离。14 .行政官员的治理(单项选择、多项选 择、名词)秦汉时期任用官吏称为拜授予)或除(任命)。一千石以上局级 官吏必须由皇帝亲自核准任用。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X。在 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尚书。秦汉时期,郡对县的考课通常米取“秋冬集课的方法,对地方郡 国长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二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汉时,以乡举里选为根底的官员选拔方法有察举与征辟。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察即考察,举即荐举,察举就是在考察的根底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治理15 .中央政府行政体制(单项选择东汉最ga。行政机关尚书台独立)(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诏 令公布中书省;封驳权力门下机构16 .地方政府的行政体 制(单项选择、多项 选择、名词、简答) 在北方地区一种完全的车事管制式的地方行政治理方法,即车镇。 特别行政区主要有以下三种:1)王国2)侨州郡县(3)左郡县。 侨州郡县:利:1 .照顾世家大族利益,增加他们做官的位置,将操 纵人口合法化。2,稳定总揽秩序。弊:与原州郡县并置,造成地方 行政治理混乱。左郡县:是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 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17.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单项选择)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公布权,具体政务则由尚书台独立负 责。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3。机关是尚书省。魏晋时期,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御史中丞。18 .行政官员的治理 单项选择选拔: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选官不管出身、门第,道德上也 不求全责备称为唯才是举。任用:中国古代最早官员任期规定始于魏晋),官员升迁不依据 才能和政绩,凭借门资。北魏在宣武帝时将年资作为续用和提 升官吏的唯一标准的是停年格制)。魏建立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o第四章隋唐的行政治理19 .中央政府行政体制(单项选择、简答、论述)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X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 之臣的最ga。荣誉职衔的皇帝是隋文帝。隋朝三省制度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尚书省。 唐朝为压制尚书省地位所采取的调整措施:(1)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2) 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尚书省完全变为奉行机构。3在尚 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出现了北门学士的设置。枢密院:枢密使在唐朝是宦官的派遣之职。唐初设内侍省,省内诸 职均由宦官担任。唐代宗时开始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参预国 家政务的决策。宦官在中晚唐时期之所以能够长期把持朝政,直至 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同时通过充任神策左右军中尉而 操纵了京城的军权。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尚书六部。六部为史、户、礼、 兵、开刑工。九寺、五监在职级上九寺五监根本与六部处于平行地位):与 户部职掌相关的有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和保管和司农寺(主管 粮食收支和保管)。与礼部职掌相关的有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 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与兵部职掌相关的有 卫尉寺(主管军器储藏、太仆寺主管马政)和军器监主管军 器制作。与刑部职掌相关的有大理寺主管司法审判)。隋唐时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则会组成三司审理,三司是大理寺、刑 部和御史台。20 .地方政府的行政体 制(单项选择)为应对郡数过多、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而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道。 唐初武德年间设立行台,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 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刺史。唐代依汉代治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治理各归附少 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都护府。21.行政运行与行政 监督单项选择、多 项选择名词、简答) 唐玄宗时编撰的中国最早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工人虹。 唐朝决策文书有以下几种:(1册书,是立皇后、建太子、封诸王 所用的诏书,用竹简书写,形制上最为讲究;制书,是公布重 大行政命令的诏书,用黄麻纸书写; 敕,是对具体行政事务 的指令性文件,均用黄麻纸书写。唐朝的行政运行必须在律、令、格、式规定的范围内执行政令。(1)律是国家的根本法。(2)令是依法制定的行政规则,以诏制 的形式公布。3)格是以敕的形式公布的具体行政法规。的)式 是包含行政细则和文秘程式的办事章程,行政执行中须依式而行。 隋唐时期行政监督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门)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的日益清楚。2)对监察官 员任用的特别程序。3)分道巡察和分察尚书制度确实立。4) 参与司法审判。(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的并存。22 .行政官员的治理(单项选择、多项选 择、名词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很多,科举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途径。此外, 还有门荫、行伍,流外入流和进入幕府等其他途径o门荫:隋唐时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行伍:士卒通过累积军功而获得低级职位。流外入流:政府机构办事官吏累积年资转为正式政府官员。进入幕府(入幕):充任藩镇幕府僚属。考核:四善二十七最,四善-道德方面;二十七最-才能和政绩;七 十可退休称(致仕)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行政史》复习考试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