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策.docx
-
资源ID:96917096
资源大小:12.1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院校教师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策.docx
高职院校教师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策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离不开政府、学 校、企业提供良好的激励保障政策、考核评价制度、开展服 务的各种平台,以及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实现个人价值的实践 机会。这些外部环境,也离不开教师个人在思想意识、服务 水平等方面的内部资源。一、政府层面1 .形成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全方位外部支持政策体系一是优化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外部环境,为高职院校教 师参与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层面可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技强省建设等方面出台政策,明确 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中的权利和 义务,支持院校和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省委省政 府可从宏观政策支持层面,省级政府组成部门可从优化职业 院校考核评价权重、加大绩效分配刚性落实等方面进行配套 支持,从而形成地方法规、政策引导、制度支持的系列支持 政策,激发教师积极性,推进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提质增效。二是建立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专项资金、计划及分配制 度,加大重点服务项目经费支持及其在考核评估中的权重, 考虑成果转移转化收入的院校负责制、净收入的负责人制 等。三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加大 加重教师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比例,实行教学工作量与 社会服务工作量互相认定和转换制度,实行教学、科研、社 会服务分类评价,实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不 同评价标准。2 .强化落实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平台支持政策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平台是职业院校发挥专业群优势、 凝聚技术创新方向、开展产学研用结合育人的重要载体。要 强化落实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平台支持政策,引导各级各类 平台设立、申报、建设与应用,制订相应建设指南、考核评 价体系、监督与指导制度等,对平台实施动态监督及绩效评 价,确保平台为院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二、职业院校层面1 .健全相应体制机制高职院校需要将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纳入学校的顶层 规划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机构上,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和 完善工作指导文件与实施细则探索、宣传技术服务和社会服 务供给机制,加强与政校行企的供需对接,引导教师参与合 作项目开展技术难题攻关,鼓励教师开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研究。组建团队开展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课题,共 享产学研资源,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实质性参与地方经济建 设。在激励上,完善保障与激励制度。及时落实国家、省相 关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认定与转化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 办法,落实科技成果认定并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现金奖励; 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办法,落实社会服务工作量认定,以及与 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之间的转化;制定产教融合、科教 融汇制度,加大科研反哺教学工作支持力度,支持教师将科 研项目转化为实训项目、新型活页教材内容,支持教师吸引 学生加入技术创新和服务项目组,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在评价上,完善对教师的分类评价。将教师主系列岗位 细分为科研教学岗、科研岗、社会服务岗,实行分类考核评 价,对有科研与社会服务岗的教师,给予减少教学工作量、 提供更多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等方面政策倾斜。同时, 对科研岗位的教师又可以根据不同研究类型差异化考核;对 社会服务岗的教师,同样根据开展的社会服务量及成效进行 差异化考核评价。2 .完善平台建设与运维依托产教联盟、职教集团等,搭建综合性教师服务平台, 集“产、学、研、用”为一体,为教师从事技术创新提供平 台支持,增强教师参与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成就感。对于 集聚了一定研究方向、具有团队合作优势的,给予平台建设 经费支持,对达到年度预期研究目标的科研平台负责人,给 予奖励和工作量认定。3 .增强教师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依托高职院校的制度优势、平台优势、产教融合优势, 增强教师的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打造“能工巧匠 +专兼互动”科创团队,聚焦行业企业的关键共性问题,攻 关技术难题,发挥团队的“传帮带”,有效提升教师的技术 服务和社会服务水平。三、教师层面1 .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考虑的不再是要不要开展技术服 务和社会服务,而是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因此,高职教师要树立引领发展和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理 念,积极寻求个人能力与服务社会的良好契合点,始终将学 校发展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各种技术服务和社会 服务的实践机会,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2 .提升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跟踪学习政策文件,基于学校搭建 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聚焦研究重点难点以及企业需要的共 性技术,在团队中找准定位,并在“名师”引领和“大师” 带动下,强优势补短板,有力提升个人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