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docx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癫痫是一类慢性、复发性、突然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 合征,目前癫痫治疗的主要方法为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现就目前常 用的药物加以综述。关键词:癫痫;综述;药物治疗癫痫是一类慢性、复发性、突然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 合征,是神经科第二大常见疾病,发病率为0.4%0.7%。目前,癫 痫治疗的主要方法为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AEDs), AEDs 在癫痫治疗方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治疗体系,现就目前常 用的AEDs加以综述,以指导临床用药。一、丙戊酸丙戊酸(valproicaci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的广谱抗癫痫药物, 其治疗机制不能用单一药理机制阐述清楚,主要通过调节钠、钙通道 及抑制V-氨基丁酸(GABA)的传递起作用。丙戊酸对多种癫痫发作形式 都有效,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或 混合性发作等,是特发性全面发作的首选药物。丙戊酸易透过血脑屏 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起效快、复发率低、耐受性好、无呼吸抑制 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故在临床广泛使用。但丙戊酸钠亦有其不足之 处:易受患者基因多态性、药物剂型、肝肾功能、伴发疾病、药 物相互作用以及高蛋白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剂量和血药 浓度之间个体差异大。抗癫痫作用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具有较强 的浓度依赖性。药物治疗窗窄,血药浓度位于治疗窗内有效率最高, 超出治疗窗可增加患者毒性反应的发生,故须从小剂量开始,在血药 浓度监测下逐渐加大剂量使其到达治疗窗。可增加患者体重指数, 升高患者的血糖、血脂,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且患者体重指数的增加 与用药时间成正比。轻至中度的肝损害,极少出现重度肝损害, 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认知功能产生不良 影响,表现为智能低下、学习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及运动水平 下降等。因此对儿童患者的应用产生了一定局限性。对胎儿有明 显的致畸作用,有研究认为,小剂量的丙戊酸钠(250mg/d)即有明 确的致畸作用,故不适宜妊娠期服用。二、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其治疗窗为血清 浓度在412|ig/mL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与用药剂量呈线性关系, 其剂量的选择容易被临床掌握,因此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但需要 注意的是,卡马西平为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同时也 具有自身诱导作用,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用药后34w自身诱导 作用达到最大程度,其半衰期可缩短23倍。因此,长期服用卡 马西平患者,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药物临床疗效及血清浓度监测 结果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其相关副作用主要包括:当药物浓度过 量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出现头晕、嗜睡、乏力、眼球震颤、复视、意 识障碍、澹妄等中毒症状;血液系统的损害,如粒细胞减少、可逆 性血小板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应在治疗开始(尤其是 第一个月内)应定期检查血象;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表皮坏死性 松解型药疹,需立即停药,并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肝肾功能损 害;对胎儿明显的致畸作用。三、奥卡西平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 OXC)作为临床新型抗癫痫药之一,于2004 年初进入我国,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治疗。 2013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LeagueAgainstEpilepsy, ILAE)确定 了 OXC为216岁儿童部分发作癫痫的首选药物。OXC是卡马西 平的10酮基衍生物,本身不具有药物活性,主要是通过体内芳香酮 降解酶的作用经肝脏代谢成有药理学活性的10, 11二氢-10羟基-5H- 二氮苯卓-5-竣基酰胺,可较好地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抗癫痫作用o OXC主要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突触兴 奋冲动的传动,而发挥抗癫痫作用。OXC受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诱 导的干扰小,生物利用率高,蛋白结合率低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轻 度皮疹、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及嗜睡等,且上述不良反应在治疗 12w后多可自行消失,故耐受性好,且对患儿的智力不会产生明显 的损伤。2012年Uludag等的研究认为OXC对胎儿的致畸率与报道 的一般人群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一致。因此,认为孕期使用奥卡西平安 全性较高。故在症状性部分性发作中有逐渐取代卡马西平成为首选药 物的趋势。四、拉莫三嗪拉莫三嗪(LTG)是一种苯基三嗪类化合物,为目前常用的新型广谱 AEDs,对部分性及全面性发作均有较好的效果。其抗癫痫作用与其调 控Na+通道,稳定膜电位以及抑制突触前膜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关。 LTG只对病理性Na+通道起作用,对正常的神经电生理活动影响较小, 故对认知功能无影响,甚至有报道其可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同时LTG 对患者生理代谢以及孕期的胎儿致畸作用小,故是学龄期患者及育龄 期妇女特发性全面性发作及症状性部分性发作的首选用药。其不良反 应包括:最常见的为皮肤损害,约占87.96%。在众多抗癫痫药 物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中,以LTG所占比例最高,约为1LU%8。 最严重的皮肤损害为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 (antiepilepticdrughypersensitivitysyndrome, AHS),为抗癫痫药物所致 的严重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 结肿大及脏器受累,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或重度肝损害9。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LTG具有抗叶酸作用,可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 jfl10 O五、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LEV)是一种新型广谱AEDSo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 局(FDA)审批通过可用于4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癫痫初次发作的联合药 物治疗。LEV属于此咯烷酮衍生物,化学结构与毗拉西坦类似,其抗 癫痫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对神经递质的传递或受体间作 用没有明显影响,对钠离子通道和钙通道亦无影响其抗癫痫作 用的具体机制主要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突触囊泡蛋白SV2A,而囊 泡蛋白SV2A可以调控GABA受体的表达。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 特征,口服吸收快,给药后2h达到血药峰浓度,表观半衰期为2.7h0 易通过血脑屏障,脑组织浓度与血液浓度相近,生物利用度高,几乎 可达100%。血药浓度呈线性剂量依赖性。药效持续时间长,Tokuda 等12研究发现LEV可以抑制大鼠棘波放电超过6h,而丙戊酸钠给药 的抑制效果只持续不到2h。LEV血浆蛋白结合少,六、托毗酯托口比酯(TMP)是一类新型的AEDs,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癫痫作用, 主要包括:阻断电压依赖的钠离子通道,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的 发生和持续性重复放电15;与GABA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能够通 过激活GABA受体来抑制脑电活动16;抑制神经递质谷氨酸的生 成、阻断谷氨酸受体的活化;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 用;而阻断电压依赖的钠离子通道可能是TMP抗癫痫最主要的作用机 制。由于其吸收迅速、蛋白结合率低、生物利用率高、与其他抗癫痫 药物共同使用时相互影响小以及治疗范围广等特点,目前是临床最常 用的抗癫痫药物之一。TMP的主要副作用为可引起患者食欲减退、体 质量指数下降,增加血钙、血磷排泄量,影响患儿骨代谢。同时可导 致胎儿小头畸形、先天性手或足趾缺失、短指、趾畸形、宫内生长发 育迟缓、多毛症、唇裂畸形、尿道口畸形等,故很少用于妊娠期癫痫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