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
-
资源ID:96927341
资源大小:9.03MB
全文页数:18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
<p>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目录目录1.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地理试题含答案2.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化学试题含答案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4.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生物试题含答案5.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数学试题含答案6.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物理试题含答案7.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8.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9.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4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政治试题含答案高三地理高三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空间基尼指数主要是通过人口在城市分有的均衡程度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的空间集中度,越接近 1,表明城市间的规模差距越大,人口越倾向于集中在大城市。表 1 示意环南海部分国家 19602020 年城市空间基尼指数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表 11.据表 1 可知A.2020 年马来西亚的城镇化水平最高B.1980 年泰国的城市间规模差距最大C.多致国家人口在城市间呈均衡分布D.菲律宾的城市人口集中度逐年降低2.根据马来西亚城市空间基尼指数的变化,其未来发展应A.提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B.加强首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保障各中小城市经济等量投入 D.促进产业要素在大城市集聚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和预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大多预制菜企业目前没有自建冷链物流,而是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某物流企业改进传统配送模式,打造了“统仓共配”模式(图 3)以解决预制莱城市末端配送方面的问题。据此完成 57 题。3.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受冲击最大的是A.农贸市场 B.专业厨师C.外卖平台 D.超市售货员4.与自营物流配送相比,预制菜企业采用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的目的是A.提高预制菜的品质 B.改善交通状况C.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D.降低市场风险5.与传统配送模式相比,“统仓共配”模式的优点为A.增加产品销售量 B.扩大产品销售市场C.优化派送时效性 D.缩短产品配送距离Argo 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设备,专门用于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和运动变化。浮标布放后可自行在大海中工作 2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地理含答案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地理含答案年以上,直至电源电量耗尽。下图示意穿过德雷克海峡的 Argo 浮标运动轨迹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经过德雷克海峡时,随洋流 Argo 浮标的大致运动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7.Argo 浮标在德雷克海峡测得海水盐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大量河水注入B.海域较为封闭C.年蒸发量较小D.海水大量结冰8.根据 Argo 浮标沿南美洲东岸的运动特点可推断()A 沿岸气候温和湿润B.沿岸渔业资源丰富C.附近岛屿森林广布D.增加船只航行速度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端,拥有世界同纬度现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可分为南、中、北亚热带)。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主要得益于()A.纬度低,光照充足B.水、热条件差异小C.群峰林立,山势陡峭D.位于阴坡,蒸发较弱10.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A 微生物活动弱B.人类活动强度小C.土壤质地疏松D.植物光合作用强11.该保护区内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小的海拔处植被的显著特点是()A.冬枯夏绿B.滴水叶尖C.植株矮小D.森林常绿2022 年 11 月,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了“以竹代塑”倡议。竹原产于我国,是喜温暖湿润的速生草本植物,因竹材韧性好、使用周期长而成为替代塑料的理想材料。目前我国竹加工产业规模小、自动化水平低,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代塑”效果不理想。福建省近年来成立了竹产业机械设备研究院,并集聚了大量竹厨具、竹餐具、竹地板生产厂,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完成下面小题。12.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率先推广“以竹代塑”的优势是()A 竹材原料充足B.加工技术完备C.加工经验丰富D.产业链已齐全13.目前我国“以竹代塑”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竹产品()A.需求小B.品质差C.售价高D.产量低14.福建省完善竹产业链对推广“以竹代塑”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竹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附加值提高供应稳定性增强A.B.C.D.北天山地区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研究发现,区域内四条河流山地地区下切率明显低于基于 GPS 测量和地质、地貌记录得到的构造运动速率。图示意北天山构造及区域内四条河流流域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5.奠定北天山地区地貌基本格局的是()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16.四条河流山地地区下切率明显低于构造运动速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断层D.海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 年 5 月以来,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大,寿命较长,在野外能取食一百多种植物,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活动范围甚至重叠。为了促进不同栖息地亚洲象的交流,相关部门设立了生态廊道。目前我国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下图为 1975-2014 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图。.(1)简述 1975-2014 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2)简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3)推测人象矛盾日趋激烈但亚洲象数量并未急剧减少的原因。(4)开放题试分析亚洲象北迁的可能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且冬季风强于夏季风。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 100-200 米左右、上层的暖水层与下层的冷水层之间的、水温急剧变化的水层。受风力和海水垂直运动的影响,南海的温跃层深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局部海区的温跃层存在短期消失现象。下图为南海的地理位置和等深线图。(1)冬季,南海温跃层的平均深度较大,分析原因。(2)冬季,南海局部海区的温跃层存在短期消失现象。判断海区位置,阐述理由。(3)南海的中北部海区,温跃层在夏季也存在短期消失现象,分析原因。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水库周边的动力压力型滑坡,稳定性及变形机理主要受库水位的影响。八字门滑坡位于三峡库区,图 1 为“八字门滑坡航拍全貌及等高线分布图”。某团队通过人工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绘制了“八字门滑坡自动监测点累计位移与库水位关系图”(图 2)。(1)描述八字门滑坡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库水位与滑坡形变的关系。(3)指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八字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方式。BABCC ACBCA DACDC B17(1)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栖息地碎片化,呈块状(或不连续)分布。(2)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开阔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及水源;人烟稀少,对亚洲象的干扰少。(3)生态廊道促进了小种群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亚洲象的生育率;亚洲象寿命较长,种群隔离产生的影响短期内表现不明显;亚洲象食物来源广泛,适应性较强;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当地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提高,人为捕杀减少。(4)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植被带北移,亚洲象逐水草北迁;原生存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存空间被挤占,获取生存空间北迁;大象因受惊吓迷路而大规模北迁。18 冬季风的风力较强,风力搅拌海水,促进海洋表层热量的垂直输送。表层的暖水层厚度增加,导致温跃层深度增大。南海北部海区(或南海西北部也可以得分)。大陆架的海水深度较小,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表层水温低,海水的对流运动强烈,导致温跃层的短期消失。中北部海区在夏季受台风影响显著。台风搅拌海水(局部海区海水流失),促进海水上泛(或答:对海水的抽吸用明显,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温跃层破坏和消失。19 八字门滑坡区域西高东低,地势起伏较大,西部相对陡峭,东部相对平缓。库区水位升高,滑坡形变位移加大;因为水位升高会导致坡体下部受水体浸泡,坡体支撑减弱,容易滑落。将全球导航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在八字门滑坡区域,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装置测定八字门滑坡位移距离。为的高三化学高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Mn55 Cu64 Ce140 Au197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油制作奶油B.太阳能电池发电C.土豆片遇碘变蓝D.鸡蛋加热后凝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熟石膏的化学式:CaSO42H2O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C.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442Ba2OH2HSOBaSO2H O+-+-+=+3.科学家利用 FOX7 合成有机物 T 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省略),T 可用作固体火箭的新型推进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OX7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FOX7 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T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已知 T 中 R 为乙基,则 T 含 1 个手性碳原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化学含解析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化学含解析A.图甲用(杯酚)识别 C60和 C70,操作为过滤,操作为蒸馏B.图乙装置可用于收集 NH3并验满C.图丙装置可用于干燥 MnCl24H2OD.图丁装置可用于探究铁的析氢腐蚀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某种性质递变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元素性质与元素对应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IB.电负性:Si、P、S、ClC.第一电离能:Si、P、S、ClD.最高化合价:C、N、O、F6.天然气因含有少量2H 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游离态的硫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石中B.基态3+Fe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该反应 I 的离子方程式为3+2+2H S+2Fe2H+2Fe+S=D.在此过程中,每脱去26.8g H S时,需消耗20.1mol O7.某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下图,M、W、X、Y、Z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 Z 原子的电子填充了 3 个能级,其中有 2 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XYB.Y 和 W 位于同一主族C.第一电离能大小:XZPH PD.次磷酸铵与足量氢氧化钠共热:+-3-422322NH+H PO+3OHNH+3H O+POV9.生物体内多巴胺的合成是以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在多种复杂的生物酶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多巴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同平面B 1mol L-多巴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3 mol BrC.L-酪氨酸与L-多巴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 3 种二肽D.上图中三种有机物均可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涉及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最后得无色溶液3+32Al+4NHH O=-+44Al(OH)+4NHB将少量2SO通入到2Ca(ClO)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22SOCa3ClOH O+-+=-4CaSO+Cl+2HClOC向325Co NHCl Cl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5Co NHCl+2Cl+3Ag=3+35Co NH+3AgClD向35mL 0.1mol/L AgNO溶液中滴加 5滴-10.1mol LlNaC溶液,然后再滴加5 滴-10.1mol L KI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沉淀-AgCl(s)+I(aq)AgI(s)+Cl(aq)=A.AB.BC.CD.D11.Aun纳米团簇能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其微观反应机理如图 1 所示,反应过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如图 2所示。已知图 2 中 TS 表示过渡态,FS 表示稳定的共吸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为 H2O+COAunCO2+H2B.稳定性:FSe2大于 FSe1C.水煤气变换反应DH”“”或“”)0,判断依据是_T3时 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19.氯霉素是广普抑菌抗生素。下图是以化合物 A 为原料合成氯霉素的一种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是_。(2)EF 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3)C 的结构简式为_。(4)AB 的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形成碳氮双键,第二步形成碳碳单键,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F 中 N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6)M 是 A 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 A 大 14,符合条件的 M 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7)根据合成氯霉素的信息,设计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D-型酪氨醇)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高三化学高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Mn55 Cu64 Ce140 Au197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油制作奶油B.太阳能电池发电C.土豆片遇碘变蓝D.鸡蛋加热后凝固【答案】B【解析】【详解】A.植物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加氢制作奶油,变成饱和脂肪酸,属于化学变化,故 A 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电池发电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 B 符合题意;C.土豆片富含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D.鸡蛋加热后凝固是一种蛋白质变性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熟石膏的化学式:CaSO42H2O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C.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442Ba2OH2HSOBaSO2H O+-+-+=+【答案】D【解析】【详解】A熟石膏的化学式:2CaSO4H2O,A 错误;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 错误;C违反了泡利原理,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图:,C错误;D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442Ba2OH2HSOBaSO2H O+-+-+=+,D 正确;故选 D。3.科学家利用 FOX7 合成有机物 T 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省略),T 可用作固体火箭的新型推进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OX7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FOX7 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T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已知 T 中 R 为乙基,则 T 含 1 个手性碳原子【答案】D【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FOX7 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A 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FOX7 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 B 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T 分子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 C 错误;D由结构简式可知,若 T 分子中 R 为乙基,分子中含有如图*所示的 1 个手性碳原子:,故 D 正确;故选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用(杯酚)识别 C60和 C70,操作过滤,操作为蒸馏B.图乙装置可用于收集 NH3并验满C.图丙装置可用于干燥 MnCl24H2OD.图丁装置可用于探究铁的析氢腐蚀【答案】A【解析】【详解】A图甲用(杯酚)识别 C60和 C70,超分子不溶于甲苯,杯酚可溶于氯仿,故操作为过滤,杯酚和氯仿沸点不同,操作为蒸馏,A 正确;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伸入试管底部,B 错误;CMnCl24H2O 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会生成氢氧化锰,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干燥,C 错误;D食盐水呈中性,发生的是吸氧腐蚀,D 错误;故选 A。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某种性质递变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元素性质与元素对应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IB.电负性:Si、P、S、ClC.第一电离能:Si、P、S、ClD.最高化合价:C、N、O、F【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溴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故 A 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电负性依次增大,则硫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磷元素,故 B 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磷原子的 3p 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lPSSi,故 C 正确;D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没有正化合价,故 D 错误;为故选 C。6.天然气因含有少量2H 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游离态的硫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石中B.基态3+Fe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该反应 I 的离子方程式为3+2+2H S+2Fe2H+2Fe+S=D.在此过程中,每脱去26.8g H S时,需消耗20.1mol O【答案】A【解析】【分析】过程 I 硫化氢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 S:2244243H S2SHFeSOFeSOSO+=+,过程 II 中氧气将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24242423O4H22H OFeSOSOFeSO+=+;【详解】A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和地壳的岩层里,A 错误;BFe3+电子排布为2262651s 2s 2p 3s 3p 3d,基态 Fe3+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 正确;C根据分析,反应为322H S22S2HFeFe+=+,C 正确;D根据分析,2422H S 4 OFeSO,2m6.8gn H S0.2M34g/molmol=,则消耗 0.1molO2,D 正确;故答案为:A。7.某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下图,M、W、X、Y、Z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 Z 原子的电子填充了 3 个能级,其中有 2 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XYB.Y 和 W 位于同一主族C.第一电离能大小:XZYD.阴、阳离子中均有配位键【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基态 Z 原子的电子填充了 3 个能级,其中有 2 个未成对电子,故 Z 为 C 或者 O,根据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图可知 Y 周围形成了 4 个单键,再结合信息 M、W、X、Y、Z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 Y 为 N,故 Z 为 O,M 只形成一个单键,M 为 H,X 为 C,则 W 为 B,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X 为 C,Y 为 N,由于 N 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氨气中含有氢键,则其沸点高于 C 的简单氢化物甲烷,A 正确;BY 为 N,位于第 VA 族,W 为 B,位于第 IIIA 族,二者不属于同主族元素,B 错误;CX 为 C,Y 为 N,Z 为 O,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 与 IIIA,VA 与VIA 反常,故第一电离能:XZPH PD.次磷酸铵与足量氢氧化钠共热:+-3-422322NH+H PO+3OHNH+3H O+POV【答案】C【解析】【详解】A2+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8,核外电子只有 14 种,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即原子轨道数,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只有 14 种,故 A 错误。B“碱溶”时发生反应42223P+3NaOH+3H O=3NaH PO+PH,氧化剂 P4与还原剂 P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 B 错误;C3PH,34PO-,P4中 P 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 4,均为 sp3杂化,34PO-为 5 原子的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 10928,P4为 4 原子的正四面体结构,键角力 60,3PH中 P 含有 1 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较大,所以键角3-434PO PH P,故 C 正确;D次磷酸铵为正盐,与足量氢氧化钠共热只发生+-432NH+OHNH+H OD,故 D 错误;故答案选 C。9.生物体内多巴胺的合成是以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在多种复杂的生物酶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多巴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同平面B.1mol L-多巴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3 mol BrC.L-酪氨酸与L-多巴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 3 种二肽D.上图中三种有机物均可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苯环所有原子共平面,则 L-酪氨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同平面,A 正确;BL-多巴中含有两个酚羟基,酚羟基与浓溴水发生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在苯环的邻、对位,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1mol L-多巴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3 mol Br,B 正确;CL-酪氨酸与L-多巴混合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可以两分子L-酪氨酸形成二肽,可以两分子L-多巴形成二肽,也可以 1 分子L-酪氨酸与 1 分子L-多巴形成二肽,根据酸脱羟基氨脱氢,1 分子L-酪氨酸与1 分子L-多巴形成二肽有两种结构,因此L-酪氨酸与L-多巴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 4 种二肽,C 错误;D上图三种有机物均有酚羟基,都能与3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 正确;故选 C。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涉及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最后得无色溶液3+32Al+4NHH O=-+44Al(OH)+4NHB将少量2SO通入到2Ca(ClO)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22SOCa3ClOH O+-+=-4CaSO+Cl+2HClOC向325Co NHCl Cl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5Co NHCl+2Cl+3Ag=3+35Co NH+3AgClD向35mL 0.1mol/L AgNO溶液中滴加 5滴-10.1mol LlNaC溶液,然后再滴加5 滴-10.1mol L KI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沉淀-AgCl(s)+I(aq)AgI(s)+Cl(aq)=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铝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一水合氨,则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3+3324Al+3NHH O=Al(OH+)3NH,A 错误;B将少量2SO通入到2Ca(ClO)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与溶液中钙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钙微溶物,次氯酸根被还原为氯离子,同时生成氢离子与溶液中次氯酸根生成 HClO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为:222SOCa3ClOH O+-+=-4CaSO+Cl+2HClO,B 正确;C配合物中只有外界的离子能参与化学反应,因此向325Co NHCl Cl溶液中加入少量3AgNO溶液,1mol325Co NHCl Cl只能消耗 2mol3AgNO,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C 错误;D向35mL 0.1mol/L AgNO溶液中滴加 5 滴-10.1mol LlNaC溶液,然后再滴加 5 滴-10.1mol L KI溶液,由于3AgNO过量,则会生成 AgCl 与 AgI 两种沉淀,总离子方程式为:+-2Ag+I+ClAgI+AgCl=,D 错误;故选 B。11.Aun纳米团簇能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其微观反应机理如图 1 所示,反应过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如图 2所示。已知图 2 中 TS 表示过渡态,FS 表示稳定的共吸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为 H2O+COAunCO2+H2B.稳定性:FSe2大于 FSe1C.水煤气变换反应的DH0D.制约总反应速率的反应为 CO*+OH*=COOH*【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 1 可知,反应物为 H2O 和 CO,生成物为 CO2 和 H2,故水煤气变换反应为 H2O+COAunCO2+H2,A 正确;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FSe2的能量比 FSe1的低,故稳定性:FSe2大于 FSe1,B 正确;C由图 2 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水煤气变换反应的DH0,C 正确;D制约总反应速率的反应为活化能最大的反应,由图 1、2 可知,活化能最大的反应为 H2O*=OH*+H*,D 错误;答案选 D。12.利用化工厂产生的烟灰(ZnO 的质量分数为,还含有少量 CuO、MnO2、FeO 等杂质)制备活性 ZnO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滤液 1 中的阳离子主要含有Zn(NH3)42+、Cu(NH3)42+、NH4+可知,滤渣 1 中含有 FeO 和 MnO2B.“除杂”工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Cu(NH3)42+=Cu+Zn(NH3)42+C.“蒸氨沉锌”、“煅烧”时产生的气体可返回到“浸取”工序中循环使用D.从 m kg 烟灰中得到活性 ZnO a kg,则 ZnO 的回收率100am%【答案】D【解析】【分析】烟灰(ZnO 的质量分数为,还含有少量 CuO、MnO2、FeO 等杂质),经过碳酸氢铵和过量氨水浸取,ZnO 转化为Zn(NH3)42+,CuO 转化成 Cu(NH3)42+,MnO2、FeO 不反应成为滤渣 1,向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锌粉,将Cu(NH3)42+转化为Zn(NH3)42+和铜单质除杂,对滤液 2 进行蒸氨沉锌得到 Zn2(OH)2CO3,煅烧后得到活性氧化锌。【详解】A由滤液 1 中的阳离子主要含有Zn(NH3)42+、Cu(NH3)42+、NH4+可知,ZnO 转化为Zn(NH3)42+,CuO 转化成 Cu(NH3)42+,MnO2、FeO 不反应成为滤渣 1,A 正确;B除杂时向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锌粉,将Cu(NH3)42+转化为Zn(NH3)42+和铜单质除杂,离子方程式Zn+Cu(NH3)42+=Cu+Zn(NH3)42+正确,B 正确;C“蒸氨沉锌”、“煅烧”时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返回到“浸取”工序中循环使用,C 正确;D从 m kg 烟灰中得到活性 ZnO a kg,由流程可知,除杂时还加入了过量锌粉,则得到 ZnO 比烟灰中的氧化锌要多,所以的回收率不等于100am%,D 错误;故选 D。13.用锂硫电池处理含有氯化铵的废水装置如图,锂硫电池工作原理:16Li+S8 充电放电8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A.a 电极与锂硫电池的正极相连B.c、e 为阴离子交换膜,d 为阳离子交换膜C.当锂硫电池中消耗 32g 硫时,N 室增加的离子总物质的量为 4 molD.出口一和出口二物质分别为 H3PO4浓溶液、Na2SO4浓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电池放电时,Li 电极失去电子变为 Li+,发生氧化反应,则 Li 为负极,硫为正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8S+16e=8S,由图可知,N 室氯化钠浓度变大,故 b 极区钠离子向 N 室移动,M 室氯离子向 N 室移动,e 为阳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b 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22H O-4e=O+4H,故出口二物质为浓硫酸,a 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2-2H O+2e=H+2OH,铵根离子从 M 室向左侧迁移,c 为阳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详解】A由分析可知,a 为阴极,与锂硫电池的负极相连,A 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c、e 为阳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B 错误;C根据正极电极反应式可知,32g 硫,即 1molS 转移 2mol 电子,有 2mol 钠离子和 2mol 氯离子向 N 室移动,N 室增加的离子总物质的量为 4mol,C 正确;D出口一和出口二物质分别为磷酸铵、浓硫酸,D 错误;故选 C。14.现有一种由正离子 An+、Bm+和负离子 X组成的无机固体电解质,该物质在高温相为无序结构,低温相为有序结构,两者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2,m=1B.高温相中 X的堆积方式和氯化钠中 Cl的堆积方式相同C.低温相中 An+的配位数为 4D.高温相的良好导电性与其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空位有关【答案】A【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无机固体电解质低温相为有序结构,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内的 An+的个数为 4、Bm+的个数为 2,位于顶点、面上、棱上和体心的 X的个数为 818+1012+414+1=8,则晶胞的化学式为 A2BX4,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得:2n+m=4,经讨论可得:m=2、n=1,故 A 错误;B氯化钠晶胞中氯离子的堆积方式为立方最密堆积,由晶胞结构可知,高温相为立方晶系,晶胞中 X的堆积方式也为立方最密堆积,所以高温相中 X的堆积方式与氯化钠中氯离子的堆积方式相同,故 B 正确;C由晶胞结构可知,低温相晶胞中 A+与 4 个 X的距离最近,则 A+的配位数为 4,故 C 正确;D与低温相相比可知,高温相晶胞中 A+发生迁移使空位数目增多,为阳离子的流动提供了运动通道,所以高温相的良好导电性与其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空位有关,故 D 正确;故选 A。15.常温下,Ka(CH3COOH)=1.010-5,向某含有 ZnSO4酸性废液加入一定量 CH3COONa 后,再通入 H2S生成 ZnS 沉淀,始终保持 H2S 饱和,即 c(H2S)=0.1mol/L,体系中 pXpX=1gX,X 为-2c HSc H S、2-c Sc HS或 c(Zn2+),单位为 mol/L与-33c CH COOpc CH COOH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 X 为-2c HSc H SB.A 点溶液的 pH 为 4C.Ka1(HS)的数量级为 10-7D.Ksp(ZnS)=10-21.7【答案】C【解析】【分析】Ka(CH3COOH)=+33c Hc CH COOc CH COOH-=1.010-5,则-lgc(H+)-lg33c CH COOc CH COOH-=-lg(110-5)=5,则有 p33c CH COOc CH COOH-=5-pH,当 p33c CH COOc CH COOH-=0 时,pH=5,c(H+)=1.010-5mol/L,随着 p33c CH COOc CH COOH-的增大,pH 减小,c(H+)增大,p-2c HSc H S=-lgKa1(H2S)-pH、p2-c Sc HS=-lgKa2(H2S)-pH,lgKa1(H2S)lgKa2(H2S),所以随着横坐标增大,p-2c HSc H S和 p2-c Sc HS均增大,且 p33c CH COOc CH COOH-相同时,p-2c HSc H Sp2-c Sc HS,即中,X 为2-c Sc HS,中,X 为-2c HSc H S,中,X 为 Zn2+,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中,X 为-2c HSc H S,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A 点溶液中,p33c CH COOc CH COOH-=5-pH=1,则 pH 为 4,c(H+)=1.010-4mol/L,故 B 正确;C当 p33c CH COOc CH COOH-=5-pH=0 时,pH 为 5,c(H+)=1.010-5mol/L,Ka1(H2S)=+-2c Hc HSc H S=10-510-2.04=10-7.04,则 Ka1(H2S)的数量级为 10-8,故 C 错误;D横坐标为 0 时,c(Zn2+)=110-11.66mol/L,-2c HSc H S=10-2.04、2-c Sc HS=10-7,因为 c(H2S)=0.1mol/L,则 c(HS-)=10-3.04mol/L,c(S2-)=10-10.04mol/L,Ksp(ZnS)=c(Zn2+)c(S2-)=110-11.66mol/L10-10.04mol/L=10-21.7(mol/L)2,故 D 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8 分。分。16.24LiMn O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电位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由菱锰矿(主要成分为3MnCO,含有少量 Fe、Ni、Al 等元素)制备24LiMn O的流程如图。已知常温下部分物质的spK如表。物质3Fe OH2Fe OH3Al OH2Ni OH2Mn OHspK37.410-1510-32.210-1610-1410-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Mn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2)常温下,若溶矿反应完成后,反应器中溶液 pH=5,可沉淀完全金属离子是_;若测得溶液中2Mn+浓度为 0.11mol L-,2Ni+浓度为 0.011mol L-,为防止2Mn+、2Ni+发生沉淀,反应器中溶液用石灰乳调节的 pH 应小于_。(已知:离子浓度小于等于510-1mol L-,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3)加入少量 BaS 溶液除去2Ni+,生成沉淀有_(填化学式)。(4)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25H SO)可代替电解槽反应将2Mn+氧化为2M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已知:25H SO的电离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5)煅烧窑中,生成24LiMn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24LiMn O中锰元素的平均价态为+3.5。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24LiMn O中2Mn+、3Mn+和4Mn+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T/2Mnw+/%3Mnw+/%4Mnw+/%7005.5644.5849.867502.5644.8752.578005.5044.1750.338506.2244.4049.38的的由此可以确定,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锰元素的平均价态的变化情况是_。【答案】16.17.3Fe+、3Al+.7 18.4BaSO、NiS 19.225224MnHSOH OMnOSO3H+-+=+20.3224222LiCO8MnO4LiMn O2COO+煅烧 21.先升高,后降低【解析】【分析】菱锰矿主要含有 MnCO3,还含有少量 Fe、Ni、Al 等元素,硫酸溶矿 Mn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同时得到硫酸亚铁、硫酸镍、硫酸铝等盐,用二氧化锰把硫酸亚铁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铁,加石灰乳调节 pH 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除铝,加 BaS 生成 NiS 除 Ni,过滤,滤液中含有硫酸锰,电解硫酸锰溶液得到 MnO2,煅烧窑中碳酸锂、二氧化锰反应生成 LiMn2O4,据此分析;【小问 1 详解】基态 Mn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小问 2 详解】常温下,若溶矿反应完成后,反应器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