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快速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docx
金沙快速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金沙县在“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过 程中,紧紧抓住产业园区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通过推进“工业园 区化、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资源循环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 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全面促进经济强县的跨越 式发展。审时度势,破解制约发展瓶颈据有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末,金沙县预计实现工业产值80 亿元,工业增加值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228元。全县“十一五” 较“十五”实现工业生产总值翻了 2. 5倍,工业增加值翻了 2. 35倍, 人均生产总值翻了 2.54倍。近几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 2006年至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从40. 83亿元增加到72. 6亿元, 年均增长15. 31%o其中:工业增加值从21. 95亿元增加到36. 54亿 元,年均增长15.2遥。2009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15. 05:54. 95:30. 00,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已成为县域 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2010年 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4. 75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 工业增加值完成26.41亿元,同比增长8. 3%。以上组组数据显示, 金沙县实施的工业强县战略在推动金沙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跨越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金沙工业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 业集聚和关联度低,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正争分夺秒,更新 观念,大胆创新,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制度、科技、管理创新为动力,实施高新产业高端化,支柱产业规 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发挥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定位工业强县,壮大工业支柱一方地域要发展,没有整体的长远规划和全盘思考,就很难有长 远和希望。金沙县委、县政府深刻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了金沙下一步 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坚持“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 循环型发展、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突出“工业强县、项目支 撑”理念,到2015年,实现“一园五区一中心”(一园:工业园区, 五区:装备制造区、有机食品加工区、现代物流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能源化工建材区,一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的工业园区建设目标,引 进50100个项目进驻工业园区;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个以上, 亿元产值企业达到80个以上;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70亿元以上,工 业增加值达1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76亿元,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达104亿元;工'也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500亿元以 上。建设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强县,金沙县委、县政府认为,要牢牢 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具有金沙特色 的工业经济体系。要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核心,全县上下一定要增 强引进项目就是引进生产力的意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加快建立工业项目 储备库,集中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社会贡献大的工 业项目。要牢牢把握招商引资这个关键,坚持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 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方针,把 招商引资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牢牢把握园 区建设这个载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模式来 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以“一园五区一中心”为主体,带动中小特色工 业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环境改善这个前提,切实加 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工业强县战略深 入实施。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全面发展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代表着金沙县工业经济 发展的方向。金沙按照高起点谋划、集约化建设、循环式发展、园林 式美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随着省重点工程、 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金沙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3个,签约资金 达44. 9亿元,截止10月底,己到位26. 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 比上年净增3. 8亿元。乘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东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沙将规 划建设“七大特色经济板块”,即以商贸为主的城区开发;以新兴产 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煤化工、火电为主的茶园一木孔循环经 济园区;以沙土为主的民营经济聚集区;整合化觉、后山、官田、源 村、木孔等5个乡镇资源,开发建设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交通物 流、农产品集散地为一体的乌江旅游开发区;以冷水河为中心,辐射 周边乡镇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开发区;以岩孔为中心,辐射相关区域 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崭新的金沙、和谐 的金沙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者系金沙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