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当代产业结构.docx
经济全球化和当代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之基石,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早期由欧美学者开创的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结构研究,形成两类不同的 理论模型。这方面的研究通常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产业 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演化规律。近十多年来,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和产 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联互动特征已成为产业结构研究中不可忽视的 重要问题,因而结构演进中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逐渐成为近期产 业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仍未脱离将单个国家作为研究立足点 的传统视角。面对现实经济系统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必须立足 全球视角,而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从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 系的角度,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分析单位和对象,这可能是适应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有效的方法和切入点。一、立足单一国家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1992)的归纳,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 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理论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 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 结构变化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 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 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构理论研究的关键。需要对各种联接机制从国际区域间立体、多向幅 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分门别类地研究其各自的联接特点和传导规律, 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的复 杂性往往表现为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结构间关联强度和关联 模式也同样处于动态演变中,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跳跃式突变 状态,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时间上的变化。止匕外,在现实中,由于形 成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联接机制较多,因而渠道复杂,各种联接机 制交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机制体系。鉴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 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研究形成国际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各 种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对其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3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全球产业 结构大系统中,存在着各具特征的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作 为一个个相对的整体,需分类研究并揭示各自的演化模式。这里的演 化模式是指,特定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相互关联中体现的整体 演进的形式或表现出具有某种共性的演进方式。鉴于各区域产业结构 整体演进方式的复杂性,可选择若干典型国际区域(如东亚、北美和 西欧),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对某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 体存在的稳定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及变动趋向作出细致的实证研究 和理论概括。然后把静态和动态分析分别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研究 其相互关系,综合归纳出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各自相异的演化 模式及其特征。4 .结构变动与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与国 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 中,某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是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中才相互联接 形成整体性演进,各区域产业结构在整体性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 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各区域分工子体系也具有 不同的特点。因此,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 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交叉叠加的复杂的立体结构,需要对此作出 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由于没有深入到全球产业结 构大系统内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因而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研究缺少系 统性和综合性。各种研究往往关注不同的侧面,其成果可以解释全球 分工体系中的某一层次或侧面,然而适用范围不广,自然也难以真正 认识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准确位置。5 .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以往的产 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 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 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 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 化的质变,使产业政策以国际产业政策方式实施,其核心在于协调。 事实上,当今某些国际区域经济的整合程度已相当高,因而政策更由 本国独立制定,并以本国产业为主要对象,但其政策制定基础和政策 实施效果的地域空间范围,已超出本国地理边界,外延扩大到与本国 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区域或周边国家。目前,虽对制定国际产业 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齐东平,2000),但对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 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需深入研究多国、特别是同区域 内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的特点、规律和动态博弈过程,以及全 球化时代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以上从整体主义系统思想出发的五个方面的研究,相互间存在着 逻辑联系: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假设封闭条件下的理论 与度量,是从新的切入点研究产业结构的出发点和基础;结构关联机 制分类及动态变化理论构成了以全球化为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的延 伸纽带;区域结构分类及演化模式研究,则丰富了立足全球视角的产 业结构理论体系框架的层次结构;结构变动与国际分工发展理论是产 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扩展、归结点和通向应用分析的桥梁;产业政策相 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将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政策 协调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深入展开这五个方面的研究, 将有望构建一个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的产业结构研究体系框架。(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 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 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对此,库兹涅茨曾有明确的说明。参见: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版,第13-15页。)。影响一国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作为外部环境,即 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 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 国家的研究视角。科林克拉克(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 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 (1939)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 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1931)则对工 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阶段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 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 “霍夫曼定理”。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 河,但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为此,西蒙库兹涅茨(1966、 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 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 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 点上的状态。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一一产出方 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 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综合起 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对人均收入和 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2、深入到工业和服务 业内部,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3、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 组因素,即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4、对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 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5、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 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6、通 过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 三种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等。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 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 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1954)的二 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 具影响力。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 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 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通过对发展中国 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 而是把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 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 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经济成长的 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 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罗斯托曾 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 单位应由国家改为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 以考察。(注:GM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240页。)欧美学者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 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 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都以若干 国家为分析样本,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 准形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模型在实际 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 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 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 关理论模型作出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立足日本国 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 “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 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 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 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 现的? 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注:例如,佐贯利 雄(1981)曾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等,参见:佐贯利雄:产 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年版,第25页。)其中最著名的是赤 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 “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 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 1 (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 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 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 (变型I ):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 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 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 (变型H): 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 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但“雁行模 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 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 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 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 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 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 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 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 能保持领先地位。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 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 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 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 浪潮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特 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间 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研究中, 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索。关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 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以 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 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 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 进行定量分析(渡利夫1991); 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 工具。例如,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 (AIDXT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 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O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通过贸 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 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仍 是立足单一国家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二、立足全球视角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近年对产业结构的国 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探讨,反映了学术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 进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轨迹。但本文认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脱离原 有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的视角。首先,现有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 的本质性、飞跃性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本质性变化表现为全 球经济的“板块结构”已成为可感知的一个个群体,形成以一定的大 致毗邻成片的地域范围为基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个个巨大的跨 国经济实体。因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运行主体,在局部区域已是二元 的,即民族国家经济体和国际区域经济体并存。整体上由原来倚重自 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世界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 全球和区域型世界经济过渡。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国与国之间产业 结构演进中相互联接关系的演变。与历史对比,联接关系的变化不仅 体现在联接强度上大大增强和联接形式的多样化,还在于联接拓扑结 构的日趋复杂化。联接关系的变化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边界不断扩张。 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 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 业结构。其次,目前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没脱离传统经济学 中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或是将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直接作为对 象,从一开始就研究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化及趋势。由于缺少一个 中间环节,因而无法将现实大系统作为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侧面、 复杂的立体结构来深入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立足于单个国家 层面,考察与周边国家的结构互动关系,但通常将其他国家等同于环 境处理,最终停留于浅层次的对策研究,缺少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论 研究和定量化分析。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虽已触及到国与国产业结构 间的联接关系,采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但在缺乏系统的理 论研究下往往集中于贸易联接机制的分析。在现实中,除了贸易联接 机制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经济周期等作为联接 机制,各自通过错综复杂的渠道发生着各具特点的联接作用。特别是 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接作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已超 过贸易的联接作用,成为各国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的核心驱动力量。因 此,各国产业结构间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理应纳入研究的视野。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 域内周边国家的结构变动联为一体、互动演进,而且也和域外各国的 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中,但由于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 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板块”状格局等,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 的区域内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区域的各国产业结构间存在 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因此,立足全球视角,运 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和切 入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从该切入 点入手,概括而言,在一般理论的研究框架上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 面。1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封闭条件假设下的理论与度 量方法研究。确立新的切入点或对象后首先对其定义及特征作出界定, 是研究的基础。立足全球视角,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可定义为:地域空 间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的集合。它既 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至少具有相对性或非完整性、 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这四大基本特征。现实中的国际区域产业 结构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 的子系统。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运用抽象法暂且将其作为一个封 闭系统来处理。通过构建封闭式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国际区域内务国 (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的成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包括其 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整体内部的矛盾性等。度量国际区 域产业结构必须采用新的分析工具,目前,可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或 计量经济模型作为分析技术的出发点,但需在贸易联接的基础上,进 一步研究其它重要联接机制的度量方法和模型。2 .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关联机制分类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现实 中的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是由各个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通过 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及其关联机制,在相互波及、互相联接中构成的。 因此,理论研究需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由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对 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这是立足全球视角的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