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世界里砥砺前行.docx
在平凡的世界里砥砺前行送别这个词莫名的让人伤感,就像秋叶总带着落寞一样,我在李 叔同的诗中品尝地更加深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吹拂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这 首诗道出了多少不舍与无赖,凄婉哀怨,缠绵俳恻,打动无数读者的 内心。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送别的旅程,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的痛苦恐怕只有那壶浊酒能说明白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物鲜活而让人悲悯,但他们不屈的灵 魂始终奔跑在陕北的那片黄土高原上,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就像黄河 奔腾不息的流淌,又让人震撼。少安是平凡的世界的灵魂人物,他的每一次呈现都是不屈生 命的内在姿态,苦难成就了他骨子里的硬朗,而每一次送别又促使他 成长。六岁的他开始干农活,生活迫使他依依不舍的送别童年。对于一 个六岁的孩子,应该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岁月,懵懂的少安稚嫩的肩 膀却承担起劳动的责任,这未免太过残忍。原因很简单,不忙活一家 老小就得有潜在饿肚子的风险。磕磕绊绊的人生在书写一部悲壮的史诗。一个稚气未消的十三岁少年一一少安又辍学回家,理由是帮助父 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庭。一家子光景的“烂包”,又一次深深的砸 在了少安的头上。这一次,生活迫使他送别学校,告别知识改变命运 的殿堂。少安远远的俯视着学堂,他的内心也许李叔同能懂吧。眼角 的泪水肆虐成河,又一样撕咬着读者的内心。少安与学校,虽近在眼 前,却只能天之涯,海之角,形同陌路。君子有成人之美,可生活何 尝是君子。肝肠寸断又如何,泪流成河又如何,事与愿违,终须自己 咽下,怨天尤人无用,学会承受才是所谓的人生智慧吧。少安担下一 切,担下长子,兄长的责任。少安燃烧生命的能量,在黑暗里摸爬滚打;眼光坚定,却又莫名 的让人心酸。让人欣慰的是少安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好友一一润叶。这个善良而 又倔强的女子,对爱有着自己的定义,她默默的深爱着一贫如洗的少 安。当少安收到润叶示爱的纸条时,他惊愕,表情呆滞,双手都不知 放哪里,半天没回过神来,后来他反复确认纸条上的字,紧紧地攥着 它,然后又傻笑个没完。受宠若惊这四个字在他的表情动作中被表演 的淋漓尽致。一个吃公家粮的女教师,他从没想过高攀,更是不敢想, 因为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悬殊太大,生活的卑微让少安止住了对婚姻 另一半的幻想。此时的少安该多么幸福啊,就像黑夜遇到灯光,少安 的内心充满了甜蜜。青涩爱情的脚步弥漫在流淌的小河边;穿梭与喧闹的街市中;舞 动在阳光笼罩的黄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与诗歌唱和的爱情多么的动人心弦,互相倾心的灵魂又是那么的芬芳 与陶醉。这束光也让读者压抑已久的内心得到释放,大家都在期望上天眷 顾可怜的少安。润叶就是少安的春天,梦一般的少女,让少安忘掉一 切的不幸。就连读者也沉浸在他们纯洁的爱情中,久久拔不出来。事与愿违,美好的爱情总是太短暂。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润叶的父亲田福堂狭隘自私,万般阻挠女儿与少安的 结合,甚至公报私仇,不择手段,害得少安被公社批判是“走资本主 义道路”。忍让无私的润叶又在二爸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的状况中左 右为难。就这样一段美好的姻缘牺牲在各种利益得失中,平凡人的 美好爱情被撕碎在风中。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他清楚的知道青梅竹马的历史并不能消 除他与润叶之间的现实距离。自尊与成全让少安无比心痛的送别爱 情。在送别中成长的孙少安,变得更加的忙碌而坚毅。送别是凄楚的,可人生就是如此,我们在人生的列车上无数次挥 手离别,却不得不一路前行。就如蒲公英在风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 跟种子告别。无论是李叔同与友人的送别,还是少安与过去的送别,于爱情的 送别,都是让人叹悲息的,充满了无奈。少安的心灵与感情被历史前 行的苦难束缚着,成了不自觉的宿命。不是在送别路上堕落,就是在 送别中前行,少安是第二种,他没有沦为命运的玩偶,而是站在更高 点,完成他崇高而完美的人生理想。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就让那些美 好在指缝间沉淀,再一次砥砺前行吧!读别人,治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