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程体验 促进学生学习.docx
关注过程体验促进学生学习从教育心理学理解,“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 生的感情与意识,它包括认知理性,情感人格等范畴,使学习过程不 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物 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规律的科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的自然科学课程.物 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观察、实验、抽象、假说等研究方法,并经 实践的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物理教学具有三大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 基础;以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物理教学紧密联系 实际为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经历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体验过程来建构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认 识和理解,缺乏体验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i种单纯的听写和记 忆.体验必须通过一段情景、一个载体、一个过程、一种经历来实现. 物理教师对学生过程体验的关注要在备课、上课、反馈等环节上精心 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的时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建 构模型、学习物理知识.1科学备课是促进学生参与过程体验的前提1.1 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意识课堂是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的场所,并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物理课堂教学资源丰富,精彩的物理学史、新奇的物理实验、 精辟的解题技巧都能让我们的物理课充满魅力,但是学生在其中 参与了多少值得我们深思.物理教师必须要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的意识,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亲 身体验中感悟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收获.1.2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有充分的认识教育的功能是为学生创造成长的环境,合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而言,针对同一教学内容 的适切的教学方式往往有较大差别,所以物理教师要善于通过日常的 课堂观察、提问、讨论、交流、作业等方式,全面、深入、动态地认 识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制作出“量体裁衣”式的教学设计,出色地 完成教学目标.1. 3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恰当的体验过程物理教学内容千变万化,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有的适合培养学 生的思辨能力(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有的适合培养学 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有的适合培养学生的 探究能力(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探究),有的适合培养学生的分析 归纳能力(如楞次定律的得出)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认真分析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和过程给学生体 验,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并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乐趣 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2课堂活动的组织和把握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的关键2.1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物理学习讲求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 规律、感悟科学原理,学好物理的前提就是要有参与实践体验的兴趣, 教师肩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就是创设清晰、新奇、有震撼力的教学情景, 引起学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就能成功地将学生引入到实践体验 的环节中来.例如,在研究力对空间或时间的累积效应时,学生用力 投掷一飞镖针却没能使飞镖针射入前方的铝箔靶中,但是教师仅用口 对着一根长约3 m的细玻璃管的一端吹气TP11GWO1.TIF, Y#(如图 1所示),却能使飞镖针穿过玻璃管牢牢地钉在铝箔靶上,对此现象 学生大为惊叹,欲探究竟.又如,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课上,教师 表演了一项“神技”,看似很随意地让一个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平飞 恰好落入一个跟小球差不多大的洞中,然后就请学生来试或是进行一 次小型比赛,一下子就把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再如, 在探究气体压强与温度的课上,教师在常温下将一只鹤鹑蛋塞入一个 长颈烧瓶颈中,然后隐蔽地在烧瓶底部加热,结果鹤鹑蛋跳出了瓶外, 学生觉得太神奇了,在大家的猜测中教师揭示了秘密,接着又提出了 新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处于烧瓶颈中的鹤鹑蛋自动落入瓶中?此时的 学生都产生了放手一试的欲望.诸如此类有趣而又看似简单的实验情 景,对激发学生参与体验非常有效.2.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体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验必须要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若是任由学 生漫无目的地自由体验,学生体验的收获可能与课堂教学的关联度很 低,毕竟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思维的离散性较强,如果没有一个相 对统一的体验目标,很容易形成各自为营的局面,课堂教学很难再聚 焦,不利于集体教学的开展;若是由教师完全制定好体验的每一个步 骤,又会严重制约学生的能力发展,形成按部就班的机械化操作,使 学生丧失了过程体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 梳理好体验的目标和方向,在一些重点环节上给予比较明确的指导, 这样才能做到张弛有度,提高课堂体验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楞次 定律的教学中,若是教师仅仅提供给学生一堆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 通过体验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规律,那必然会出现整个课堂一团乱 麻的局面;若是教师将整个探究过程都设计好呈现在学生面前,那又 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大降低体验的价值. 建议的做法是:教师首先利用类似图2所示的装置启发学生,使闭合 金属框的运动的原因是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发 生了相互作用,闭合金属框中感应电流的磁场可等效为小磁针的磁场 进行分析;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体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哪些 因素有关;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序记录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各 相关因素,培养学生设计表格记录多变量关系的实验习惯;最后教师 组织学生自主地对表格中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用自己的方式表 述体验的结果,之后再指导学生用更加精练的语言与文字来表达其因 果关系.通过这样一系列有目的、有方向的体验,学生不仅能对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更深 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