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意思.docx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意思意思:他们为人仗义,事成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侠客行【作者】李白【朝代】唐 赵客缰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 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 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 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二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 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 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 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 当世英雄。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 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 太玄经? "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 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 风颇为盛行,这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 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 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 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 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 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 刃里,杀人红尘中”(译文: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 也曾经手刃歹徒。)(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 人”(译文:少任侠,他手刃了不少人。)(魏颖李翰林集序), 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 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 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 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 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 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 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 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炬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标签:赞颂 情感乐府 写人 数字译文注释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 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 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有时 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 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酒后眼 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 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熠赫大梁 城。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能学扬雄那个儒 生,终身在书阁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赏析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 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 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 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 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句写信陵君救赵 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 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 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 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诗人不仅在热烈 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 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末二 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 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 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 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 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 政治抱负。前人有日: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 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 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 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 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 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 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 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 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 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 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 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 这任侠意识为旨的。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 客绳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 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 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 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缰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 “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 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 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 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 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 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 刻而生动。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 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 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 垣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 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 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 “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 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 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 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 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释义: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为人仗义,事成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意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是盖世之英豪。要做人就要像他们这样的侠土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注释:1、侠客行:乐府旧题。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2、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缰胡缨: 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缪,没有花纹。缨,系冠帽 的带子。3、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4、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5、“十步”两句:言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 三千余人。7、“将炙”两句:朱亥、侯嬴都是战国侠士。朱本是一屠夫, 侯原是魏都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受到信陵君的礼遇,成为信陵君门 客。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吃。8、“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 得比五岳还重。9、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 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 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 事了。10、“救赵”两句:用战国信陵君救赵的故事。秦军围攻赵都邯 郸。赵国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 朱亥锤杀魏将晋鄙,自将魏军救赵,遂解邯郸之围。11、炬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12、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 禄阁任校刊工作。赏析:侠客行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 世立功生活的向往。李白在诗中是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 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缰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 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 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绳胡”的“缨”,“霜雪明”的" 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 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 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 像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 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