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课堂教学教案.docx
-
资源ID:96949458
资源大小:25.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课堂教学教案.docx
第一单元导学【单元导教】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并从课文学 习中受到启发,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 关注身边的事物,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情感,为习作积累素材和经验。一花一鸟总关情板块教学关注点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白鹭精读: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 巧,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精读:借助花生的特点作者对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的赞 美及人生感悟。桂花雨精读: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 代的“摇花乐”和摇花时下的“桂 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 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珍珠鸟略读:借助珍珠鸟从害怕“我”到 亲近“我”的过程抒发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 界”的感悟和体验。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1 ,通过讨论交流,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2,运用已有经验制定班级公约,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语文园地1 .交流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2,体会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 义的方法。3.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感受诗人借蝉自喻的写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要点教学关注点明确概念从自己喜欢的东西中选出钟爱的一件。了解方法1.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地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提高自己的观察 能力。3 .(出示课件5961)课堂演练。4 .(出示课件62)布置课后作业。(1)将你喜欢的自然段抄写在积累本上。(2)背诵课文。(设计意图:为实现语文要素做一次尝试,积累素材和习作经验。)六、板书设计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法 身段的大小产豆 1白鹭 白鹭垂钓图喜爱白鹭瞭望图赞美白鹭起舞图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课后反思】一、成功之处一是借助课前预习环节查阅资料,既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在教学“水田独钓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钓鱼” 这个词去品味;边读课文内容,边联系插图想象画面内容,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三 是创设了自读自悟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引导学生由不会到会,落实了由教到不用教的新课标 精神。二、不足之处在品词析句环节注重了自读自悟,但是引导读文太少;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的部 分中引导学生去想象和理解的内容还不够;对比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感 情部分也有点蜻蜓点水。三、改进措施今后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会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语言,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基础; 课文中一些需要理解的内容也会尽量多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让我的教学更圆满!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注意事项把内容写清楚,简单表达这个事物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抒发内心的情感。【单元教学目标】阅读:1 .认识26个生字(包括两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和26个词语。背诵白鹭和蝉。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习作:1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2 .乐于分享习作。口语表达:1 .发言时要控制时间。2 .讨论后作小结,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L白鹭【教材分析】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 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兼美,有助于学生对照 理解白鹭之美。文章分为三部分:一用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二是从颜色、身段写白鹭 的外形之美,借助“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 的美。三是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教学目标】1 .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 个词语。2 .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 鹭的描写中的。4 .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 的描写中的。【教学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字。2 .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1 .教师引导: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白鹭的资料,初步对白鹭有了了解,现在让我们来 欣赏白鹭的形态。(出示课件3)(出示课件4)继续引导: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白鹭到 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 感知白鹭美吧!教师板书课题。(1白鹭)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有哪些诗里含有“白鹭”吗?预设L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鳏鱼肥。预设2: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图片等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 生的课外知识。)2 .(出示课件5)学习“白鹭”的“鹭”字。“鹭”是形声字,上声下形。读“路”的音,“鸟”表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 有白鹭、朱鹭、苍鹭等。学生理解“鹭”的意思,自由练读。3 .介绍作者。(出示课件6)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 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女神星空天上的街市雷电颂等。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 .(出示课件7)教师引导: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文章段落序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 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2 .学习会认字。(1)(出示课件8)适宜白鹤朱红望哨恩惠匣子窗框嫌弃韵味镶嵌 教师引导交流:课前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在小组内交流你识记生字的方法吧。学生组内交流学习。全班交流。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9)重点指导形声字:嫌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练读生字。(出示课件10)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匣”和“嗜”的意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环节给了 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在课前的自主预习引领下,交流识字的方法。)3 .学习会写字。(1)(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鹤、嫌、框、哨、韵”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匣”是半包围结构,“宜、嵌、恩”都是上下结构的字。(2)学生练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12) “鹤”: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注意第三笔是“长撇”。(出示课件13) “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 最后写竖折。“匣”: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出示课件14) “恩”: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是“因”,不要写成“田”。“嫌”:注意“女”的撇点和右半部分“兼”的撇形成避让。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1 .(出示课件15)教师提问:边听范读边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是怎样的印象。预设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教师板书(精巧的诗)预设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教师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 文诗)(出示课件16)教师提问: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比喻。追问: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白鹭是一首诗的?到课文中再找一找,读一读吧!预设1:从第2-5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形体、色彩的美。预设2:从第6-8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在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中低飞时的美。(出示课件17)2 .(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带着对白鹭美的初步体会,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得轻柔缓 慢。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四、学习第2-5自然段,感受外形的“精巧”1 .(出示课件19)提问:迅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预设: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写了 白鹭外形的“适宜”。(出示课件20)教师板书(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2 .(出示课件21)提问: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身段大小的适宜?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色 素的配合适宜?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教师板书(适宜)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圈画语句,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交流体现身段大小适宜的语句。预设1: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出示课件22)预设2: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出示课件23)预设3: “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出 示课件24、25)(出示课件26)提问: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朱鹭和苍鹭呢?预设:作者是用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 寻常”凸显其“不适宜”,表达对白鹭的偏爱。(2)交流体现色素搭配适宜的语句。预设4: “那雪白的蓑毛”。预设5: “那铁色的长喙”。预设6: “那青色的脚”。(出示课件27)教师过渡:第5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比较难懂,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出示课件28)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教师相机指导“素” “黛” “忽” “分”的意思。(“素”的意思是白色;“黛”的意 思是青黑色。“忽”和“分”是古代计量单位。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忽”和“分”强调极其微小,小到极致。)提问: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预设: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体型再长一点就 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出示课件29)3 .(出示课件3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点拨:读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带着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朗读课文。4 .(出示课件31、32)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练习背诵。色素的(),身段的(),一切都很(白鹤(),即使如()朱鹭或()0然而白鹭却因为(),而被人忘却了(那()蓑毛,那全身的()结构,那()O)苍鹭,也觉得(),而且)0)长喙,那()脚,增之一分(),减之一分(),素之一忽(),黛之一忽( )o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 .(出示课件33)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感受到了白鹭被 忽视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白鹭,了解它散文诗一般的韵味。2 .(出示课件3436)课堂演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品味关键句,体会作者如何把这种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 写中。2 .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背诵课文,温故知新(出示课件38)教师引导学习: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白鹭的美吧。一起背诵第1-5自 然段,比一比谁背得生动准确、富有感情。学生互相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背诵,师生共同评价。二、想象画面,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出示课件39)教师引导学习:自由朗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给头脑中 的每一幅画起个名字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尝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想象出的画面起名字。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 .学习第6自然段。(1)(出示课件40)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钓鱼”而不用“叼鱼”呢?预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白鹭闲适的状态。(2)(出示课件41)教师通过图片和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嵌在玻璃框里的画”中的“嵌” 的意思。(3)(出示课件42)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4)(出示课件43)教师引导思考:根据“清水田”“玻璃框” “镜匣”这些词语, 你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这周围的风景,就好像是为白鹭精心设计的一样。这田地因为白鹭的身影好像变 成了一幅名画。体会出作者对白鹭深爱的感情。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给想象出的画面起了什么名字?理由是什么?预设1:白鹭垂钓图。读这段文字,由白鹭“钓鱼”想象到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 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预设2:水田独钓图。读这段文字,想象到一只白鹭在水田边等待鱼儿上钩的画面。教师引导:大家觉得刚刚的名字哪个既合理又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预设:我觉得“白鹭垂钓图”比较好,因为课文中写的是偶有一只两只白鹭,所以“独 钓”不太合适。(出示课件44)请学生欣赏“白鹭垂钓图”,感受白鹭觅食的图画之美。教师板书(白 鹭垂钓图)2 .学习第7自然段。(1)(出示课件45)教师提问:读完第7自然段,说说你们的感受吧。预设1:通过“孤独”和“悠然”,我感觉枝头独立的白鹭很安闲、闲适,这是别的鸟 少有的。预设2: “嗜好”是想强调,枝头独立是白鹭独特的嗜好,凸现了它高雅脱俗之美。(3)(出示课件46)教师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清晨,白鹭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它也许在干什么呢?预设1:它也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呢。预设2:它也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呢。预设3:它也许在深情地凝视着远方,正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它在心里呼唤:亲爱的 朋友,你回来吧!教师小结:的确,作者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 活画面啊!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给想象出的画面起了什么名字?理由是什么?预设1:白鹭瞭望图。读这段文字,由白鹭“望哨”想象到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 或许在思念就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预设2:白鹭望哨图。读这段文字,想象到教师引导:大家觉得刚刚的名字哪个既合理又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预设:我觉得“白鹭瞭望图”比较好,因为(出示课件47)请学生欣赏“白鹭瞭望图”,感受白鹭瞭望的悠然之美。教师板书(白 鹭瞭望图)3.学习第8自然段。(1)(出示课件48)教师引导: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又给你了怎样的感受呢? 说说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清澄”的意思是“清明;清澈”。预设:黄昏柔和的晚照下,青山绿水间,一两只白鹭悠然飞过,时而掠过头顶,时而滑 过水面,令人倍感心旷神怡。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给想象出的画面起了什么名字?理由是什么?预设1:白鹭起舞图。读这段文字,由白鹭低飞想象到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清 纯美丽,宛若仙子。预设2:黄昏低飞图。读这段文字,想象到教师引导:大家觉得刚刚的名字哪个既合理又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预设:我觉得“白鹭起舞图”比较好,因为(出示课件49)请学生欣赏“白鹭起舞图”,感受白鹭低飞的清澄之美。教师板书(白鹭 起舞图)(2)(出示课件50)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音乐,用优美舒缓的语调朗读第6-8自然段,读出心中美的感受。(课件播放音乐)4.指导背诵。(出示课件51)依次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尝试背诵第6-8自然段。学生看图背诵。三、体会作者的情感(1)(出示课件52)教师引导思考: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在别人和作者眼中, 白鹭有什么不同。预设:别人认为白鹭的美中不足就是不会唱歌,但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 歌了。作者否定了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出示课件53)教师引导:“铿锵”是什么意思?预设: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教师提问: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预设:作者又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歌”还不足以说明白鹭的美。教师引导: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通过“实在”“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挚爱之情。教师总结: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 诗!齐读第11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2)(出示课件54)引导学生对比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感受作者表达的感 情。学生自由朗读,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四、赏读全文,体会表达方法(出示课件55)教师引导思考:说说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预设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预设2: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预设3: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教师小结:正是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 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 我们再来读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感受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师板书 (喜爱赞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出示课件57)主题概括。2 .(出示课件58)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完美的身段,更在于 它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的美。通过把感情融入描写的方式,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 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