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苗木施肥方法.docx

    • 资源ID:96954802       资源大小:13.8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苗木施肥方法.docx

    苗木施肥方法1 .施肥的特点(1)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学肥料。(2)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绿地树木种类繁 多,在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栽培环境特点 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同时,绿地中对树木施肥时必须注意园容的美 观,避免发生恶臭有碍游人的活动,应做到施肥后随即覆土。2 .施肥时应注意的事项(1)掌握植物在不同物候期内需肥的特性树木在整个生长期氮 肥需量是不同的;开花、座果和果实发育时期,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 的需要都特别迫切;树木在春季和夏初需肥多;树木生长的后期,对 氮和水分的需要一般很少,应控制灌水和施肥;树木除需要氮肥外, 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钾、磷肥。(2)掌握植物吸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树木吸肥不仅决定于植物 的生物学特性,还受外界环境条件(光、热、气、水、土壤反应、土 壤溶液的浓度)的影响。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 肥量就多;而当土壤通风不良或温度不适宜时,同样也会发生类似的 现象。土壤水分含量与发挥肥效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 无利;积水或多雨地区肥分易失,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土壤的酸碱度 对植物吸肥的影响较大,还能影响某些物质的溶解度。(3)肥料的性质与施肥时期的关系如易流失和易挥发的速效性 或施后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按,过磷酸钙等宜在植物需肥 前施人;迟效性肥料如有机肥料,因需腐烂分解矿质化后才能被植物 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用。同一肥料因施用时期不同而效果不一样。3 .基肥、追肥的施用时期在生产上,施肥时期一般分基肥和追肥。施用基肥要早,追肥要巧。(1)基肥它是在较长时期内供给植物养分的基本肥料,所以宜 施迟效性有机肥料,如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厩肥、圈肥、鱼肥、血 肥以及作物秸秆、树枝、落叶等,使其逐渐分解,供树木较长时间吸 收利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基肥分秋施和春施。秋施基肥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 可发出新根。结合施基肥,如能再施人部分速效性化肥,可增加树体 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木的越冬性,并为来年生长和发 育打好物质基础。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有利 于土壤积雪保堵,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温,减少根际冻害。秋施基肥,有机质腐烂分解的时间较充分,可提高矿质化程度, 来春可及时供给树木吸收和利用,促进根系生长,如北方一些省份, 多在秋分前后施人基肥,但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是对观花、观果及 从南方引人的树种更应早施,施的过迟使树木生长不能及时停止,降 低树木的越冬能力。春施基肥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 春不能及时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 梢二次生长,对树木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对某些观花、观果类树木 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利。(2)追肥的施用时期,在生产上分前期追肥和后期追肥。前期 追肥又分为开花前追肥;落花后追肥;花芽分化期追肥。具体追肥时 期与地区、树种、品种及树龄等有关,要紧紧依据各物候期特点进行 追肥。对观花、观果树木而言,花后追肥与花芽分化期追肥比较重要, 尤以落花后追肥更为重要,而对于牡丹等开花较晚的花木,这两次肥 可合为一次。同时,花前追肥和后期追肥常与基肥施用相隔较近,条件不允许 时则可以省去。牡丹花前必须保证施一次追肥。因此,对于初栽23年内的花木、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树等,每年在生长期进行1 2次追肥,实为必要,至于具体时期,则需要视情况合理安排,灵活 掌握。4 .肥料的用量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各个物候期需肥情 况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树种对养分的要求不一样,如样树、茉莉、梧桐、梅花、桂 花、牡丹等树种喜肥沃土壤;沙棘、刺槐、悬铃木、油松、臭椿、山 杏等则耐瘠薄的土壤。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较开花、结果少的小树多 施肥;树势衰弱的也应多施肥。不同的树种施用的肥料种类也不同,如果树以及木本油料树种应 增施磷肥;酸性花木:杜鹃、山茶,桅子花、八仙花等,应施酸性肥 料,绝不能施石灰、草木灰等。幼龄针叶树不宜施用化肥。注意施肥 量过多或不足,对树木生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施肥量既要符合树体 要求,又要以经济用肥为原则。可根据对叶片的分析定施肥量。此外, 进行土壤分析确定施肥量也是科学和可靠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果树可用公式精确地计算其施肥量, 但在计算前先要测定出树木备器官每年从土壤中吸收各营养元素量, 减去土壤中能供给量,同时要考虑肥料的损失等情况。5 .施肥的方法(1) 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具体施肥 的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施肥方法 有环状沟施肥,放射状开沟施肥,条沟状施肥,穴施、撒施、水施等。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 3040cm的环状沟,深度2030cm (可根据树木大小而定),将肥料 均匀撒人沟内,然后填土平沟。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际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平根系生长方向 开沟,由浅至深,每株树开36条分布均匀的放射沟,施人肥料后 填平。穴施法以根际为中心挖一个圆形树盘,施人肥料后填土。也有 在整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小穴,一个大树盘挖36个小穴,施人 肥料后填平。全面施肥法即整个绿地秋后翻土普遍施肥。(2)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 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树体内和各个器官。近年来由于喷灌机械的 发展,大大促进了叶面喷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城市绿化养护中珍贵 树木护养也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 的急需,并可避免某些肥料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和生物的固定作用。 但叶面喷肥并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其肥效在转移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土壤中施肥的肥效持续期长,促进整体生长,改良土壤和改善根系环 境,有利于根系生长。所以,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各具特点,可以互 补不足。一般喷后15mm到2h即可被树木叶片吸收利用,但吸收强度和速 度则与叶龄、肥料成分、溶液浓度等有关。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 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在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 使之有利于树木吸收。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物,进入叶内的速度不同。 溶液的酸碱度也可影响渗人速度,此外,溶液浓度浓缩的快慢,气温、 湿度、风速和植物体内的含水状况等条件都与喷施的效果有关。可见, 叶面喷肥必须掌握树木吸收的内外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叶面喷肥的效 果。在喷前应先做小型试验,然后再大面积喷布。喷布时间最好在上 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 肥效果或导致药害。

    注意事项

    本文(苗木施肥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