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955702
资源大小:16.9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docx
课题三大改造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课总,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二大改造”。2、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JL1课前自学自学活动: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并标注出:1、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2、农业改造的形式、道路、原则、推广方法。3、手工业改造的背景、方式。4、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方式、创举。自学质疑:我的困难(或问题)是:R课上研学第2单元第5课主备人:审核人:一、聚焦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二)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二、研究分享【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 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 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 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1 .根据材料并结合前课所学,概括分析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 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不利条件:经营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2 .材料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 一条路的目的。“路”:农业合作化(或建立生产合作社)目的: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避免 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材料: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 年71.8%6.9%0.7%1.5%19.1%1956 年7%0.1%7.3%53.4%32.2%1.材料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3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 这一变化有何重大意义?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产关系,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三、深度构建依据课本中的单元知识结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了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三大改造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确立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课堂拓学1 .( )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的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生纱2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由贫穷实现国家富强D.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板书设计:农业h会|三 ,I 生产合作社 k 圣金手工业aI 资本主义工商业1松私合营-U9一(赎买政策)I,一 一 :1 :J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