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最美医生先进事迹.docx
妇科最美医生先进事迹古语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 凡人皆知小儿疾病诊疗不易,戏称儿科为“哑科”。小孩子都是 父母心头肉,任何一点不舒服都会引起孩子哭闹,长辈的骄纵, 父母的疼爱伴随着孩子们的哭声,所有承载给儿科医生身上都是 压力。小孩子身体适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容易生病,所以医 院里儿科门诊一直人满为患;所以,做儿科医生要付出的不仅仅 是爱心和耐心,还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说起中医院儿科医生朱培林,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为 很多人所称道。有很多家长小时候吃着朱医生中药长大的,如今 自己的孩子生病了还是找他看。他作为一名中医儿科门诊医生, 每天要面对大量的门诊病人,遇到有季节性流行病时,门诊量更 大。孩子们来看病了,只要挂了号就必须看完,有时候一个上午 坐诊下来,连喝茶的工夫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也能始终保持和颜 悦色,无论孩子有多闹,他都不厌其烦。给小孩子看病不同于大 人,没有明晰的说明,更多的需要医生多询问仔细观察。儿科门 诊有一个奇怪现象,医生一搭脉,家长就不说话,总觉得医生摸 摸听听就能知道原因了,这时候就需要医生耐心地问诊了,可是 这一问不要紧,家里来的人少还好,一问一答之间思路也很明晰, 就怕家里来的人多,医生一问,家长抢着答,单选题立马变成多 选题。还有的家长更奇怪,怕医生用药重了,刻意将病情说轻点, 有的家长怕医生不重视,又刻意说重点,这时候就要考验医生的 诊断水平了。朱医生总是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望闻问切,给予准确 的辨证施治,他开的中药一般被家长称作为“香茶”。对滥用抗生素副作用的担忧也让家属带孩子看病的同时依 从性很差。有时候孩子的病看过了,药也拿来了,朱医生也交代 清楚了:中药如何服,配合的西药如何吃。结果家属还是问个不 停:中药苦不苦?西药有没有副作用?喂不下去怎么办?诸如此 类的问题让人应接不暇。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家药喂不下去, 将孩子带到医院喂。生病总得有个过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作 为家长一旦遇到孩子生病了,就会有些不理性,总希望可以药到 病除。经常有的孩子回家才吃一两次药,家长就打电话询问朱医 生,烧为什么还没退完?咳嗽为什么还不停?这样的电话几乎每 天都接到,可无论白天晚上,他都是耐心给予解答。他经常挂在 口边的一句话,为人父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有过硬的医术外,还要有高度的责 任心。有一次,有位家长半夜里打电话给他,说发现孩子用药后 面色通红,一直睡觉不醒。在电话里看不到患儿情况,他让家长 立即将孩子带到医院,亲自查体再加上仔细询问之下才发现,原 来家长给孩子一天药量当成一次喂进去了。虚惊之后家长也很不 好意思,毕竟大半夜里还惊动医生。他却安慰家长,能理解家长 的心情。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看病还要面对一些医学之外的问题。 曾经在门诊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生病了,家里 来了父母还有老人,朱医生在看病问诊的时候就听那小夫妻抱怨 带孩子的老人,一定是给孩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衣服也穿 少了。眼看着两代人在为孩子生病引发的争吵就这样你一言我一 语的开始了。小小的诊室里孩子的哭声,家长的吵架声,沸腾着 至少有80分贝的噪音,再加上一些孩子排泄物的气味,让人不 堪忍受。没想到他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一边看病一边劝架。 既要安抚老人委屈,还要指导年轻父母负起责任。真是打心底里 佩服他,换作旁人估计吵就被吵晕了,还谈什么看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 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1.46位。医患比例严 重失调,导致儿科医生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而朱医生这一坚持 就是30多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无私的境界。正所谓“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