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962139
资源大小:29.3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含答案)第1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翡翠(fQi)榛子(zhQn)蜜饯(jidn) 掺和(can)8 .骡马(lu6)娴熟(xiGn)唾沫(tu。)僧人(s e ng)C.敦厚(dun)机杼(zh u )正月(zh6ng)糠牙(lido)D.演绎(y i )吞噬(sh i )脱缰(jidng)杏仁(r 6 n)9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眨眼摊贩轿车优哉游哉B.粉碎糊涂搁板残灯 未庙C.咽下耐何解释开山鼻祖D.蜡月彩绘充足万不得已10 迢迢牵牛星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A.泣涕零如雨B.相去复几许C.脉脉不得语11 藏戏一文是以()的结构来组织全文的。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12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B.读文章的时候,不需要分清文章的主次,也能领会作者要表 达的主要意思。C.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 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D.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 达的意思。13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 点。(3)句子把“花生仁儿”赋予人的言行特征“脱了它的红外套”, 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 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12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榕树换上了它的绿衣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非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不可。商店里摆满了商品:有的架子上一律是耳环;有的架子上清一色的是项链;有的 架子上都是发圈;有的架子上通通是手链,真是琳琅满目啊!【详解】考查按要求写句子。(1)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是: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 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 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 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将句子中的“还有”改为“没有”,将“呢? ”删去。(2)缩句。1、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 么? ”或“什么怎么样? ”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2、“的”前修饰都 删去3、“地”前限制要删去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5、数量词 语照样删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 组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 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 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 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9、特定词组的缩写。可以利用“谁干什么”进行缩句,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了” 表状态,要保留。(3)仿写拟人句。锅里的粥叹着气。(4)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步骤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 当的双重否定词;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 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 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表示判断。“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 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 “不能不”表 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 “只好”“只得”用“不得不”表示全 部。“全” “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表示推测。“会” “可能” “能” “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将“必定”改为“非不可(5)仿写句子,注意总分的结构。街边真热闹啊:有的卖着可口的煎饼,有的卖着香甜的水果,有 的卖着香辣的串串,有的卖着各色的气球。13 . D 14.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5.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 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 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 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 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 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 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J可知,从选文可以 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走亲戚。故选D。14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积累。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5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从“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J 可知,句子连用三个“有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灯之 美。16 . C 17.主要描写了河边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 赏三个场面。 18. 端午 奋发向上、合作争先【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在龙舟节这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 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都吃鱼吃肉。全茶帽人吃 过饭后,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 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可 知,茶丽人端午过节习俗的是用雄黄酒画了一个王字;出城看划船。故选C。17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任何人家到了这天都吃鱼吃肉。全茶帽人吃过饭后,莫不倒 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J这里描写的场面是河边看划船; 从“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在潭中练习 进退。船只的形式,平常木船大不相同。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 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 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J可知,此处描写的场面是河上 赛龙船;从“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 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 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 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可知,此处描写的场面是胜利者领赏。18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在龙舟节这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 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都吃鱼吃肉。”“一匹红布, 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 力的光荣。”“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J 可知,作者凭着对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 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茶蜩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浓 厚的习俗和团结合作的的民族精神。19 ,形容遥远 白皙 清澈的样子 相视无言的样子 20. 七夕节 乞巧节 21.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22. B 23. D 24.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 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解析】19.本题考查了字词解释。迢迢牵牛星:看那遥远的牵牛星。迢迢:形容遥远。纤纤擢素手: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素:白皙。盈盈一水间: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盈盈:清澈的样子。脉脉不得语: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脉脉:相 视无言的样子。20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 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 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七夕 节是我国有悠久传统的民族节日,又称乞巧节。21 .本题考查古诗诗句的理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两句写出了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 的情态。表现了织女因为思念牛郎,十分痛苦的心情。22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意思是: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 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这首诗主要写了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而常年不能相聚的情景。 所以从主要情景上看,A项和C项是正确的。由主要情景推想人物内 心,可知D项也是正确的。B项说法不当。“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那阻隔了牵 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距也并不遥远,虽只有一水 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更加突显了牛郎织女不得会面的悲剧。故选B。23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A.本诗大量运用叠词,渲染了气氛,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 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且这些叠词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 鲜明,韵律优美舒缓。故A正确。B.本诗虚实结合,想象丰富,具有感染力。实物是银河、牛郎星、 织女星。想象是织女情思、无心织布、隔河流泪、对谁兴叹的心理变 化。故B正确。C.本诗运用外貌、声音、动作描写简练而生动地塑造织女织布的 形象,织女在织布,却难成章,而且泪流满面,虽不言愁却愁绪满怀。 故C正确。D.说法错误。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 古诗十九首。故选D。24 .本题考查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终日不成章”写出了织女织布的结果,结合“泣涕零如雨”可 知她是因为思念牛郎才一整天没有织成一匹布的,充分地表现了织女 因为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25 .例文:家乡的风俗习惯谁没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每个人的家乡虽然 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是相同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 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些风俗吧!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主要的材料是襦米和竹 叶。甜的要加入豆沙、花生和红枣,咸的要加香菇、肉丝和盐巴等。 首先用两片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米和馅,用筷子插几下,使米和 包馅更结实,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后,用草绳把它榴紧。蒸好的粽子香气扑鼻,可好吃了!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在门 口挂上菖蒲、艾草,可以驱赶蚊虫,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驱 邪。划龙舟是端午节才有的比赛。几条龙舟一字排开,哨声一响,几 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先划到终点,并夺到旗子的队 伍就获胜了。那是多么精彩的比赛呀!除了端午节以外,我家乡的春节也很让人喜爱。每到春节前,人 们会络绎不绝地到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都装得满满 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鹅、鱼、猪 肉等,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在家里,大家忙个不停,手拿扫把, 脚踩椅子,爬高爬低,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 新年新景象,大家都为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始而忙碌着、快乐着。不用 说我们小朋友是多么喜欢春节的到来了。我爱家乡的风俗,更爱家乡的亲人!【详解】此次作文是命题作文。从文章的题目看,要求写自己参 加过的风俗活动,写作时注意把参加风俗经过写清楚。家乡的风俗习惯很多,各地各有不同,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写, 如写春节可以写除夕守岁、元宵灯会等;写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 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要注意用上细节描写、修辞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注 意详略得当。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参加的节日风俗的过程,用上修辞、细节描写等方法 突出重点。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A.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开山鼻祖)B.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乱七八糟)C.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两面三刀)D.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心所欲)二、填空题7 .看拼音,写词语。t d ng xi a o b i c i ji a o ch elu d tuoqi a h a o( ) ( ) ( )() ()r d n g a ngz a ng shu I z I g 6tun y a n ch d ng y I ng( ) ( ) ( )( )()8 .比一比,组一组。泣 脉 鸦粒 泳 雅9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札札弄机杼(2)泣涕零如雨(3)中庭地白树栖鸦(4)不知秋思落谁家?10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1)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2)他惊异得喊起来了。(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11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在横线上。(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三、语言表达12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座铁 索桥。(缩句)(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仿写拟人句)(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 饭。(改为双重否定句)(5)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 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用加点词语造句)四、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 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 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 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 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 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 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 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 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 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 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3 .从选文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A.观花灯B.放花炮C.吃元宵D.走亲戚14 .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在我国的文化长廊中还有很 多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请试着写一写。我会写: , O15 .请你用“一一”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课外阅读。在龙舟节这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 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都吃鱼吃肉。全茶帽人吃过假 后,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 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 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当地有身份的人, 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 分帮,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平常木船大不相同。每只船可 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 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凡是把船划到 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 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 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派士兵把30只 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 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6 .下列不属于茶响人端午过节习俗的是()A.用雄黄酒画了一个王字。B.出城看划船。C.插艾蒿。17 .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18 .作者凭着对 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茶峭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表现了 的民族精神。五、诗词曲鉴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9 .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素:.脉脉:迢迢:O 盈盈:O 20 .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又可称为 o21 .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o 22.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它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 隔河相望的情景。B. “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 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C. “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它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 得相见的慨叹。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23.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24.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六、书面表达25.习作展示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你参加过什么节日的风俗活 动?请你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要求:(1)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3)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1. B【详解】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 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 练。A项“掺和”中“掺”的读音为ch a noC项“正月”中"正"的读音为zhengoD项“演绎”中“绎”的读音为yi; “脱缰”中“缰”的读音为 ji a ngo2.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学生平时注意积累。A.正确。B.残灯未庙一一残灯末庙:意思是快要熄灭的灯,将要结束的 庙会;比喻事情已经衰落,接近完结。C.耐何奈何:怎么,为何。D.蜡月一一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故选Ao3. B【详解】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出自迢迢牵牛星,原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 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 语。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 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 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 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 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所以从文章内容来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J承接了上文 两人分别的悲伤,引出了下文两人一水相隔的情景。4. C【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识记。藏戏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 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然后简略地说明藏戏的特色Q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 传承和发展。5. 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叙述有误的一项是,根据题干的要求写出 叙述有误的一项即可。本题中叙述有误的是B项,读文章的时候,需 要分清文章的主次,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6. B【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B: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这个意思说的是零七 八碎这个成语。乱七八糟的意思是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7. 通宵 彼此 轿车 骆驼 恰好 染 缸 脏水 资格 吞咽 充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 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 点。书写时要注意“宵、轿、盈”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 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8. 哭泣 血脉 乌鸦 米粒 游泳 高 雅【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 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泣:泣涕、抽泣。粒:颗粒、谷粒。脉:脉搏、脉象。泳:蛙泳、仰泳。鸦:栖鸦、昏鸦。雅:雅致、雅兴。9. 织布机。 落下。 庭中,庭院中。 秋天 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 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 “札札弄机杼”意思是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机杼”的 意思是织布机。(2) “泣涕零如雨"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 的意思是落下。(3) “中庭地白树栖鸦”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 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中庭”的意思是庭中,庭院中。(4) “不知秋思落谁家? ”的意思是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 家? “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10. 准备 惊讶 不用【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近义词指意思相近的词。(1)预备:意思是预先准备。近义词为“准备”,意为预先安排 或筹划;打算。(2)惊异:惊奇诧异。近义词为“惊讶”,意为感到很奇怪;惊 异。(3)不消:不用;不需要。近义词为“不用”,意为表示事实上 没有必要。11. 夸张 反问 拟人【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仔细读句子判断,注意平时要多积 累。(1)从“喜得快要发疯了“可知,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 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2)从反问语气词“谁不”及句末疑问助词“呢”可知,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