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机电施工重点分析.docx
某超高层建筑机电施工重点分析一、多专业深化设计及管线综合。重点分析:机电功能齐全,系统繁多,设计标准高,深化设计工作组织、协调 难度大。施工对策:在深化设计部的统一部署下,成立机电深化设计组,选派具有 丰富设计和施工经验的设计师组成,保证设计图纸满足业主功能要求, 符合设计意图。:组建由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为本工程机电 设计提供一流的咨询和技术指导,确保本工程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采用BIM技术本工程管线协调工作建议采用Magicad软件, 利用三维建模自动生成综合管线布置图,大大减少管线冲突及返工率。:通过CAD软件开展预留预埋图、综合管线布置图、剖面及施工详图、机电末端布置图深化设计工作。二、机电调试舒适度保证。重点分析:机电功能齐全,系统繁多,设计标准高,深化设计工作组织、协调 难度大。施工对策:进场伊始聘请调试顾问组成机电调试组,参与完整施工过程, 负责指导整体机电测试,满足机电调试组织保障。:充分发挥BIM软件系统复合计算功能,将调试工作关口前移 至深化设计阶段。:按照电气(动力照明),再设备单机,再系统联合调试的基本 原则组织调试。调试前,组织各专业编制详细的调试方案,如空调管网 冲洗、空调系统的调试、发电机调试等专项方案,并报业主现场工程师 和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调试。三、机电设备、材料选型及组织进场。重点分析:节能及绿色建造目标为LEED金奖机电系统齐全大量采用环保、 节能产品,充分反映了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设备、材料的准备选型, 及组织进场至关重要。施工对策::成立以机电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机电设备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机电物资组织全过程管理工作。:深化设计阶段引入BIM建模技术,完成系统优化,复核工作, 完成设备选型及参数复核。: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充分体现环保理念。采购前与多家通过 环保认证的材料供应厂家建立供货关系,确保进场所有物资都是绿色环 保型产品。:筛选优质物资供应商,充分考虑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 供货周期等因素,关键物资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设备、材料根据工期、进度、现场条件、厂商生产周期等因素 分批进场,进口设备充分考虑报关等手续的办理时间;必要时考虑驻场 督产、检验,及在现场设置设备材料、临时堆场。四、超高层大型设备及管道吊装运输。重点分析:塔楼设备层多,部分设备及管道外形尺寸大、重量重,设备垂直运 输高度高(设备运输最高高度达几百米),设备吊装的风险控制难度大; 地下室设备集中,重量重,水平运输难度大(设备最重达18吨,管道 最大管径达DN1000 )。施工对策: :成立大型设备吊装保障小组,负责大型设备吊装工作。制定详细的吊装、运输方案,保障楼层内管道运输管道的畅通。:制定详细的设备就位方案和平面运输路线;复核大型设备在楼 层上的运输路线范围内的楼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必要时采取如加固措施, 保证结构安全。:协调各种机电设备的吊装及场内运输,做到井然有序,保证垂水平运输的通道畅通。五、管井倒装法与组合式立管技术的运用。重点分析:程塔楼管井众多,管井内有给排水管、消防管、空调水管、蒸汽管 等,管道尺寸大(最大管道为DN700左右)且管道密集(单个观景最 多有28根管道),施工工艺各不相同(有焊接、硬钎焊接、卡箍连接 等),部分管道施工要求高(如中压管道、蒸汽管道),管井内管道的 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施工对策:组织对管井内深化设计,合理规划管井管道排布方式。:研究管井内布局,分析实施可行性,选择性采用预制组合立管、 倒装法施工等先进的管井内管道施工工艺,优化施工组织。:制定详细周密的专项施工法案,切实指导管井管道的施工。:组织加工场,集中进行组合立管加工,提高质量。六、超长距大截面高压电缆竖井敷设。重点分析:电气专业部分竖井电缆竖向敷设长度长,截面大重量重,敷设要求 高,造成施工难度大。(最大整根电缆长达几百米,高压电缆,重约 4.5 吨)。施工对策:由机电技术负责人及专业工长组成树精超长电缆敷设技术保障 小组,做好指导工作。:采用先进工艺及专利技术进行电缆敷设,如引进上海环球项目 电缆的专利产品及施工技术。:编制超长电缆专项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评审。:根据电缆参数精确计算管线的重量,选择合理安装机具及施工 方案,施工时有专人旁站监督,保证通讯、照明、洞口防护、人员防护 措施到位。七、高档写字楼及超五星级酒店机电设备的声学控制。重点分析:高档写字楼及超五星级酒店,作为大型的对外服务建筑,营造舒适 安静的使用环境,是保证工程品质的关键。施工对策: :设备选型时选用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从设备安装,风管的制作安装以及风管漏风量,风阀的严密性 及操作灵活性,风口与风管连接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控制,以满足系统运 行噪声的要求。:所有机械设备都将采用减震装置,以减轻设备振动的传播;所有减振装置由专业厂家根据设备的各项参数设计制造,以达到最佳的减 震效果。:施工完成后进行实地检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