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96975468
资源大小:15.0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公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docx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中央坚强领导下,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内容逐步拓展, 公平性、可及性持续增强。受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农村流出 人口增多、外来人口流入缓慢、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等影 响,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结构也有所变化,赡养矛盾日益突出。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32.8万人,同比下降0.23%。其中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4.09%,比全省(19.85%)高4.24 个百分点,我市已处于中度老龄化阶段。近期,为深入了解 当前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养老需求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情 况,驻村工作队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等方式 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养老普遍面临供给与需 求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 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养老服务供给一、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 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一)家庭养老。这是当前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主要是 农村地域经济进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行能在全农村范围内 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 内成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其次,即使一部分老人拥有数 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力量较差,他们仍 旧难以安度晚年。加上传统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 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的, 老人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靠会增加。(二)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 的一种形式,目前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 和“养老院制度”。而五保户的供给条件严格,对于只有女 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其次,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 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给,养老保障也仅 仅停留在维持温饱。在农村地区,很多符合条件的老人不愿 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力量,或者有亲 人可以依靠,从内心来讲是不愿享受“五保户”供给的。(三)储蓄养老。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 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省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 越来越缺少有用价值。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 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 很大。到了晚年,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根本需求。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一)农村老龄人口增加降低了自我养老力量。由于城乡二 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进展差距大,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 主要依靠于家庭养老。2020年七人普结果显示,XX街道总 人口 34617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 11144人,老龄人口占 比32.2%,而XX村老龄人口占比35.5%,高于街道平均3.3 个百分点,仅低于普庆村(37.4%)和三联村(36.1%)。高 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自我养老力量,同时也降低老龄 人口自理力量,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二)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老龄化问 题日趋严重的同时,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 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 供给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给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 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目前XX村农户1012户,独生子女户占比约12.5%。(三)“空巢老人”的增多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 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供应经济保障,更重要的 是生活照看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 行了在经济上供给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夫的自身经 济状况,供给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赐予老人必要的生 活照料和精神安慰。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单身 老人,由于缺少了 “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在 情感上相互安慰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目前XX村60 岁以上独户老人47人,占60以上人口比重的6%; 84户脱 贫户和监测户中,60岁以上单身户18个,占比达21.4%。 三、调研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共抽取了 XX村25位老年人,其中男性14人, 女性11人。从年龄分布来看:60 69岁有7人,70 79岁 有13人,80岁及以上有5人。(一)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占据上风。从调研结果看, 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影响仍很大,调查对象中多数有子女在 本地工作,多数老人选择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较近居住,子 女探望老人的频率较为频繁,多为每天、隔天或每周一次。 从子女工作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老人有一个或多个子女在本 县(区)工作,至少有一个子女留在本地工作的老人有22 个,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8%,所有子女都在外地的仅有1人, 另外还有两位老人无子女。从居住状况来看:与老伴和子女 居住较多,选择养老机构的较少,有13位受访老人独自居 住或与老伴居住,9位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3位老人在养 老机构居住(其中两位无子女)。(二)农村老人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每月收入水平在500元以下的有10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 40%,在 500100 元的有 9 位,占 36%, 1000 2000 元有 5位,占比20%, 2000元以上仅1位,占4%。月收入1000 元以下的老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76%,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 偏低。分年龄组来看,60 69岁的调查对象收入来源较多、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收入、养老金低保等 政策保障性收入、兼有一些务工收入和其他收入。收入水平 多在1000 2000元这个区间,无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且 此次调查唯一的月收入2000元以上也在60 69岁这个年龄 组。70 79岁、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中子女赡 养占最多,其次是养老金、低保等政策性保障收入,70-79 岁还有一些农业生产收入和务工收入、其他收入,80岁以上 基本没有这些。这两个年龄段的月收入水平均在1000元以 下。(三)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仍影响养老方式选择。84%受访 的老人选择由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方式,另外还有3位老人 选择在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2位老人选择由养 老服务点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由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仍是 老人们的第一选择。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原因看,39.5% 的老年人选择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31.6%老年人选 择生活便利成都,15.8%老年人选择服务收费价格,10.5% 老年人选择服务专业程度。(四)养老机构运营存在诸多难点。本次调查选取的XX区5 家养老机构老年人数量均在200人以下,其中有3户在50 人以下,2户100200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数量也较少, 有4家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在510人,仅有1家养老机构 的服务人员在1020人。从服务类型来看,5家养老机构均 提供起居照料和餐饮服务,4家养老院提供文体健身活动, 另外分别有2家养老院提供医疗保健和上门照料服务。此次 调查无五项服务全覆盖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给老年人提供 的活动设备较全面,5家养老院均有书籍报刊、影音电视、 网络、文体活动室及健身设备。从医疗服务来看,5家养老 机构均有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基本能够定期讲授健康知识、 有规范制度,代管老人药品。两家规模稍大的养老机构(老 年人数量在100200人)拥有专业医护人员给老年人提供 基本诊疗。从养老机构运营来看,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 另外有一家养老院有一些社会资助。运营面临的问题主要还 是人手短缺和缺乏专业人才,其次还有资金压力大运营成本 高、床位空置率高、养老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四、做好农村养老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更新农村养老观念。农村老人的家庭观念较为牢固, 愿意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老年 人的养老主要还是居家养老为主。家庭在养老方面具有社会 服务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要通过道德教育、舆论宣传和制度 规范,积极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同时加大在养老机构 养老的宣传,从而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 养、养有所乐。(二)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要素投入。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给 予农村养老服务建设足额的财政投入,落实与创新用于发展 农村养老服务业的贷款品种,提升信用贷款能力,同时要多 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调度和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 二是培育打造农村本土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充分利用乡村内 生性资源,挖掘和动员农村妇女、低龄老人、闲置劳动力、 灵活就业人员、待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通过公益岗位津贴、 定向委培计划、就地就近安置等激励措施留住人才从事农村 养老服务事业。三是加强场地和设施建设。深入掌握各地养 老机构具体规模和运行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做好资源整合 利用,对于运营成熟且有改造扩建需求的养老机构,在土地 申请批复及资金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倾斜。针对部分农村地区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可依托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造 等工作因地制宜进行补足。(三)提高农村养老社会参与度。一是加强人社、卫健、发 改、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管好、用好各项农村养老 专项财政资金,健全完善各项政策,形成农村养老工作合力。 二是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和奖补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在农村兴 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养老产业。创新“慈善+农村养老” 模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引导 慈善组织、慈善基金提供养老资助。认真总结和吸收各地养 老工作的成功经验,做好宣传和推广。三是充分发掘和宣传 农村孝老敬老的“孝善文化”,建立农村养老志愿服务体系, 鼓励镇、村里的热心人及商店、菜店、粮油店、理发店等在 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助老服务。四是依托基层网格员对空巢、 留守、独居等老年人进行定期走访,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与 困难老人的探视走访实现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