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改造方案.docx
校园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改造方案综合布线系统概述在某一中智慧校园建设中应推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 建设目标是将校区建设成为一个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水平的智慧 校园,从而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学校的发 展目标、及其它学校的调研情况和实践经验,本方案提出是校园 网工程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本方案按2000名师生规模设计, 校园网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充分体现某示范性高级学校的 建设水平,实现以下建设总体目标:1)建设智慧校园,为学校下属教学和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教学、 科研、行政管理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良好的通信环境。2)实现集中式数据存储,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高速互连互通,及 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高度共享。3)为校园创造安全、高效、便捷的教学环境、科研环境和生活环 境。4)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的一个步骤,为促进某 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外语听说教室72机器人工作室92外语听说教室72过道332F外语听说教室72计算机办公室101DV制作室81外语听说教室72过道333F物理实验室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物理实验室102过道334F物理实验室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物理实验室102IF2F3F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23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104教室4F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6号楼准备室1F录像室101控制室60监控室60地理教师办公101室生物教师办公101室过道632F化学实验室 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化学实验室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3F4F过道23生物实验室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生物实验室102准备室61准备室61生物实验室102过道23地理创新实验 室272准备室61准备室61化学创新实验 室272组织培养室102分子实验室102过道23IF办公室101办公室1017号楼功能室71功能室71配电间10体操室82体操室71过道632F办公室101办公室101办公室101办公室101乒乓室113过道433F跆拳道室82跆拳道室71过道438号楼1F教室102104教室教室1022F3F4F多功能室111过道23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多功能室111过道431F阅览室25档案室9号楼司机办公室值班室图书管理办公室1116电子阅览室13阅览室10陈列室过道2F办公室103F办公室教室教室教室教室过道档案室会议室1010101010194F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过道83办公室101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教室102过道5310号楼清真食堂2842F宿舍区1043F宿舍区1044F宿舍区1041F宿管区域 182 宿管区域室外监控、AP等3520校园西食堂、宿舍35暂定门卫总和2060420水平(Horizontal)子系统水平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水平线缆由工作 区敷设至相应的楼层配线架。水平线缆采用纲管或PVC管敷设, 吊顶部分采用金属线槽,一直敷设到各分配线机柜,对水平线缆 提供物理保护与屏蔽,并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日后系统扩展之 用。水平布线是链接通讯和工作区的一部分。分配线架按线端子 与信息插座之间为点到点端接。这样一来,为系统线路的故障而 进行的检修提供极大方便。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焊接钢管 或PVC管引到墙壁上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设计数据通讯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光纤 信息点采用室内4芯多模光纤。水平信息点均采用六类配置,以 便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管理间(或弱电间)配线架上通 过调整跳线,更换各信息点的使用功能。水平线缆留有10%的 余量。楼层信息点的水平电缆均按六类设计。水平子系统示意图:线缆路由走向:水平布线从弱电井引出后,沿桥架敷设,至各个相关区域, 通过所埋的暗管穿管至用户工作区插座,为了将来提高应用的灵 活性,水平子系统铜缆长度不应超过90m。在选择产品,我们选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水平子系统线缆耗用计算:计算公式:电缆平均长度二(最远信息点距离+最近信息点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二电缆平均长度X1.1 +(端接容限);每箱线缆走线数二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二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走线数;管理(Administration )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 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 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 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除了为上层各类 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高速通道之外,同时也是目前大多数弱 电智能化系统(例如安防、数字监控、有线电视、公共信息发布、 公共广播、物联网等)的主要传输通道之一。目前多数弱电系统 的传输方式正逐渐从原有的模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发展,其主要 利用的技术依托就是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因此,网络系统是 智慧校园规划建设的关键内容。本方案设计是一整套端到端的系统解决方案,系统各个部件 经过严格的设计和生产,通过了最严格的六类部件测试,链路及 信道性能超过ISO/IEC11801 2002及EIA/TIA568要求,满足 用户对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适应于不同类型建筑综合布线系统, 并为客户提供更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规划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某一中各建筑之 间的联系,从全局着手,整体规划,逐步构建整个某一中的布线 系统。新建的系统既要满足目前的需求,又要具备可扩展、可升 级的能力。在构建某一中综合布线系统时,还必须考虑将来的发 展,在系统关键的设备配置中留有适当的余量。1)本方案中数据总机房架设在2号楼4层。数据汇聚机房分布 如下:楼栋 汇聚机房接入机房分配线间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分配线间可位于大楼的某一层或以多层共用一个配线间的方 式分布,用于将连接至工作区的水平线缆与自主配线间引出的垂 直线缆相连接。对于信息点不是很多,使用功能又近似的楼层,为便于管理, 可共用一个分配线间;对于信息点较多的楼层应在该层设立配线 室。配线室的位置可选在距弱电竖井旁附近的房间内。配线室用 于安装配线架和安装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管理子系统由分配线架(IDF )和安装配线架的机柜组成。考 虑到某一中的实际情况,确保水平电缆的长度在90米以内,我 们在各楼层相应的区的弱电井内均设置了分配线架来划分管理 整个系统的信息点。分配线架包括端接水平线缆的模块式24 口,端接语音主干的 卡接式110配线架和端接光缆的24 口光纤配线架。光纤点直接从中心机房进行连接。干线(Backbone )子系统通常它是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层分配线箱,采用大对数的 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为建筑物提供 干线电缆路由。我们考虑干线子系统由多模光缆组成,留有一定的余量。楼 内之间的接入层、汇聚层设备的数据主干内网、采用室内12芯 万兆多模光纤,中心机房至汇聚采用12芯万兆单模光纤。从中 心机房至汇聚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光纤芯数应具有充分的备份和 冗余量,并能提供多个全双工传输通道。设备间(Equipment)子系统它是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和网络设备。该子系统是由 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 等构成。它可以说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因此,它的布放、 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 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通过中央主配 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同时提供楼宇间主干、INTERNET网络、公共电话网的入户接口。由于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构,通过划分和组合网段,管理各楼层的网络设备。因每一 连线至节点的线路相互独立,所以扩充工作十分简洁且不会打断 正常应用。当有故障发生时可迅速地找出其位置并予排除,同样 不会因为个别节点的故障使整个系统崩溃。设备间位置设备间子系统主要负责配线管理,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主配线 架(MDF )。按照要求,网络设备间定于地下一层网络中心机 房内,语音设计间设计在地下一层电信机房内,该机房作为语音 信息、数据信息的汇集、交换地。设备间设备设置电信主机房内设置语音总配线架,管理各自的不同管理分配 线架区。网络中心机房设置数据总配线架采用光缆配线架,端接 各楼汇集的光纤,并与网络交换机连接,通过主机管理整个楼群 的局域网,构成楼群内高速信息系统;同时通过路由器与外界公 用数据网实现数据传输及交换。所有配线架安装在专用的机柜内。数据总配线架采用24 口光纤配线架。机房设备全部采用标准 落地式机柜安装建筑群(Campus )子系统它是将多座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 它可以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 缆互联起来。止匕外,它还需设有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 的电气保护装置。建筑群子系统是将数栋大楼彼此间有联系的语音、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用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连接在一起。其连接 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组成一个建筑群布线 系统。其连接各建筑之间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号楼1012021号楼1061062号楼4014013号楼1061064号楼202202;( 201, 204, 101, 103 为计算机机房)5号楼1051046号楼3043047号楼音控室音控室8号楼1051049号楼30730710号楼暂定1F暂定1F食堂及宿 舍与2号楼共 用食堂及宿舍区域门卫2)垂直和水平数据主干采用12芯室内万兆多模光缆;室外主干线光缆采取室外中心束管式光缆12芯单模光纤。3)楼层管理间:数据采用六类非屏蔽24 口配线架(配模块)。4)水平子系统数据传输全部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用于实 现灵活使用功能转换。5)信息点面板采用86型双孔面板和单孔面板入地面插座。6)光纤信息点采用4芯室内多用途多模光纤,从楼层汇聚机房光 纤配线架端接。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满足某一中智慧校园信息传输的需要, 并根据实际应用,充分考虑将来发展趋势,为整个智能化系统提 供一个信息传输、交流的集成物理平台。综合布线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可 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Work Location )子系统又叫用户子系统,工作区墙面上的信息点采用管线敷设的施工 方法,每个房间的信息点由水平主干线槽引出,沿管路引致安装 盒,单口/双口信息面板附着信息模块,固定于安装盒。采用标 准通讯插座,模块化插座,端连设备。在每个工作区域都安装一 个六类单孔或双孔非屏蔽信息插座。六类信息插座能支持 350MHZ的带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图像通信。RJ45信息插座 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若信息插座采用墙面安 装方式,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距地板水平面300mm。信息点模块全部采用6类模块,信息点模块安装采用墙装模 式,即在墙上信息点位预埋86型底盒,并用86型面板封装。模块及面板安装时,需根据工程装潢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于墙 面无法安装的开敞公共公域选用地面插座。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信息点数及分布如下表所示(具体点表略):楼栋位置数据点AP点位机房位置1F2F1F0号楼放松室团队活动室61过道12训练室61放松室81测试室81过道121号楼美术教室102配电室20美术办公室101美术教室102美术画室922心理教室8陶艺操作室陶艺办公室101陶艺教室92陶艺操作室92过道432F音乐教室102音乐办公室101音乐教室102训练室51训练室51训练室51训练室51训练室51过道232号楼1F主机房仓库41仓库41医务室101校友会41维修室61维修室61油印室61办公室101财务室111过道832F校史成列室84校办101师资处61人事档案室61过道333F演讲厅202人事档案室61办公室101行政会议室202校长室71书记室71校长室71过道334F档案办公室615FIF2F贵宾室81信息中心办公 室191主机房31扩容机房41过道33会议室192电梯103号楼广播室31德育处101教学处101教务室101教务室101物理教研室101资料室101过道73储藏室41数学教研组101数学教研组101资料室3F4F5F会议室181过道43教学科研室101语文教研组101语文教研组101历史教研组101会议室181过道43政治教研组101英语教研组101英语教研组101接待室81会议室181过道43水电间20过道10电梯10小剧场114机器人工作储藏室10室4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