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进化心理学》,预测未来100年后人类的社会发展与生活状况.docx
结合进化心理学,预测未来100年后人类的社会发展与 生活状况主要内容: 进化心理学主要是从人类进化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诸 多问题,是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融合,尤其是从进 化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的心脑机制 是它研究的主要目标。它聚焦于(1) 心理为什么被设计成这个样子?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过程将人类心理 创造、设计或塑造成了当前的形式?( 2 )人类的心理被设计成了什么 样子?它的机制和构成部分是什么?( 3)心理的组成部分和组织结构 拥有什么功能?即,心理被设计出来是用作什么的?( 4)当前的环境 输入是如何与人类心理的构造发生互动,从而产生了可观察的行为?说 直白点,比如,为什么男性择偶时倾向于短期择偶?而女性倾向于长期 择偶策略?人类为什么喜欢群居?亲代抚育能不能解释同性恋对近代 亲属的投资行为?为什么一些人喜欢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来资助别人? 其中的一些结论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认识,也可能从根本上让你对 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做出深刻的思考。触动比较大的观点:女性的短期择偶理论从数学角度来看,男性有多少次短期关系,女性就有多少次;总次数相等,不等于男女总人数相等;事实上,女性的数量少于男性。远古女性祖先曾发生随意性行为的生理学证据:动物睾丸的大小代表着精子的储备量。人类的睾丸占体重的0.079% ,大猩猩睾丸占体重0.018% ,猩猩0.048% ,相对比值而言,人类是大猩猩的4倍,比猩猩高出60%。人类的睾丸的大小说明在人类进化历程中某段时间,女性在同一时间段 内与不止与一个男性交配,男性通过精子量来竞争导致睾丸的增大。在灵长目动物中,黑猩猩的睾丸占体重的0.269% (最为荒淫),比值比人类高出3倍,这表明人类祖先在性问题上还没荒淫到黑猩猩的程度。另外一个证据是,外出归来的丈夫和妻子的性行为会排出约7亿个精子 (即使丈夫近期有过性行为),而在正常情况下约为4亿。女性在短期择偶中获得的适应性收益包括:短期关系对象提供的资源, 优秀基因,保护,子女的投资等等。女性在短期择偶背景下,也重视男性的资源多少、性魅力(外表)。自尊低的女性比自尊高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短期关系。男性为什么更花心?从前文中可以看出,在择偶方面,女性同样不专一,但男性更不专一。女性的繁殖上限相对低,一生大约12个左右,而男性的繁殖上限较女 性要高出很多倍。女性一年最多只能妊娠一次,性伴侣过多反而会带来麻烦,繁殖率并没 有得到多少提升,而男性一年可以使很多女人怀孕。这意味着,男性专注于投资伴侣和子女的代价要比女性高出很多倍,大 大降低了繁殖成功率。为什么女性择偶标准相对高?由于繁殖上限的巨大差异,也反映了女性的繁殖资源要比男性的珍贵上 百倍。女性个体约有400个卵子,男性一生所产的精子数是天文数字,精子是 廉价的。即:男女两性的繁殖价值严重不对等。男性必须要用其它方面的价值来减少这种不对等,比如,能够提供资源。成年雄狮与成年雌狮数量比约为1:2,然而雄狮依然要冒着生命危险 挑战已有领地的其他雄狮,取胜才有繁殖机会。相对而言,外表普通的男性,繁殖价值几乎可以忽略,只有少数帅男才 具备繁殖价值。因此,人类的择偶活动,往往是男性用生存价值交换女性的繁殖价值。不论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的高低,只要有繁殖能力就有获得繁殖的机 会,而男性则不然。女性对子代的投资远高于男性。投资大的一方要求自然就高。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男性对子代的投资是最大的,因此男性在长期择 偶背景下标准也不低。综上,说女性择偶标准高是不恰当的。男女性幻想的差异大部分女性性幻想的对象是熟悉的伴侣,并且注重对方的情绪和个性特 征、浪漫与个人的投入程度。大部分男性性幻想的对象是无限定的,内容是视觉性的,充满肉欲的。男性对性信号判断的阈值要低于女性如,男性往往将女性的微笑理解为性信号(或是对自己有意思),而事 实上女性的微笑大部分是表示友好。为什么美女看起来比较冷傲?因为她们曾经被男性误解过多次。为什么美女对高价值的或者看起来有内涵的男人不吝啬微笑?并不是 她们势力眼,而是她们的认知告诉她们那样的男人不会误解她们的行为。男性这种认知偏差得以进化的原因:远古男性宁可错读多次,不可错过 一次繁殖机会。错读带来的损失远小于潜在的繁殖收益。亲代抚育问题为什么女性对子代投资高于男性?父子关系不确定性:对于体内受精的物种,胚胎在哪一方培育,哪一方就投资更多,因为亲 子关系更确定。对于鱼类和两栖类等体外受精的物种,30%的雌性对子代的投资高于雄性,70%的雄性对子代的投资高于雌性。因为雌性先把卵排出来,雄性后授精,雄性甚至可以识别卵有没有受精, 父子关系的确定性提高。人类男性面临父子关系不确定性的问题。(注意,这并不是指有意识的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 据统计,女性的娘家人,在谈论孩子像父亲还是母亲时,说像父亲的概 率是说像母亲的4倍(而事实并不一定真得像父亲),以此影响男性对 父子关系的确信度,鼓励其对子女投资。父母对先天不足的儿童的忽视和虐待因为他们认为先天不足的儿童的繁殖价值低或者没有繁殖机会,投资也 相应减少。反之,父母对繁殖价值高的子女投资相应增多。未婚女性杀婴的可能性更高。亲属关系亲属间的利他行为解释 个体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有12.5%的遗传相关度,对其投资在繁殖意义上只有子女的4分之lo所以,人类会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来给予相应程度的投资,并且偏好投 资资质较高的亲属,因为适应性(繁殖)收益更高。祖父母与孙辈的关系大量跨文化的统计表明,外婆对外孙关心投资最多,爷爷对孙子的关心 投资最少,外公和奶奶居中。外孙和孙子其实是一样亲的,都是25%的遗传相关度。在重男轻女的 中国,认为男系亲属更亲,在这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上述统计结论仍 然成立。这种现象仍然可以用父子关系不确定性理论来解释。爷爷与孙子之间要面对两次父子关系不确定性,即:儿子有可能不是自 己亲生的,孙子有可能不是儿子亲生的。外婆与外孙之间不存在父子关系不确定性,母女,母子关系都是100% 确定的。关系越确定越愿意投资。外公和奶奶与外孙和孙子之间都要面对一次父子关系不确定性,因而他 们对孙辈的关心投资居中。此时,你应该会明白为什么那首歌叫外婆的澎湖湾,而不是爷爷 的玉米地。单从父子关系不确定性理论来看,姑姑叔叔对侄子的投资要小于姨、舅 的投资,从男女差异来看,女性更倾向于对后代及遗传亲属的投资,男性更倾向 于寻求更多的配偶。为什么我们觉得子女比兄弟姐妹更亲?事实上都是50%的遗传相关度,是一样亲的。仍然可以用关系的不确 定性来解释。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父母亲生的(不要对孩子说你是抱来的),也无法 确定兄弟姐妹是父母亲生的,至少要面对两次关系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父代与子代之间关系的确定程度要高于兄弟姐妹之间,尤其 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人类的合作联盟利他主义难题互惠式利他行为理论,谁愿意第一个资助和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表面上达尔文理论是无 法解释的,因为这种行为降低了自身的繁殖成功率。利他行为的起源是个难题。互惠式利他行为理论目前还处于假设阶段。狩猎社会中的猎人并不是每次能成功捕获到猎物的,即存在食物短缺的 问题。当一个猎人捕获到一大型猎物时,自己家人在短时间内吃不完,肉就会 腐烂,吃不完的那部分与其腐烂不如送给其他人,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 而在食物短缺时,别人会因曾受赠而进行回报。如此整个群体都能够受 益。互惠式利他行为,合作联盟从这种类似的经验中进化了出来。异性友谊异性友谊中的男性普遍存在性目的,而女性多数没有性意图。影响择友的几个因素 空缺已满,评估一个人的积极外部效应,选择那些懂得自己心意的人, 选择那些认为不可替代的人,选择趣味相投的人,深入交往和互惠式的 交换关系。攻击与战争攻击与战争起源问题有以下等假设掠夺他人的资源,最重要的是繁殖资源-女性;让同性竞争者付出代价;提升社会地位和权力;打消竞争者的攻击念头;防止长期配偶的性背叛;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远古男性由于某种原因(如社会地位低)无法参与繁殖活动,因而采用 冒险行为获得繁殖机会。一夫一妻制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重要作用。自然选择会淘汰掉那些采 用攻击和冒险行为的女性,因为婴儿的存活更多地依赖母亲,而不是父 亲。两性冲突男女之间的冲突最值得一提的是择偶策略的冲突。男性偏好短期关系,女性偏好长期关系,男性总是想以较小的投资获得 性机会,通常表现在以最短的交往时间获得性行为,而女性则要延缓性 行为发生的时间。女性的性驱力小于男性。由两性的繁殖上限的巨大差距,可以直接得出此结论。女性的繁殖上限 远低于男性,性驱力比男性强是不合理的。家庭暴力与男性的性妒忌关系较多。社会地位与声望男性努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声望,来增加繁殖成功率。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可以获得更多的伴侣与性机会,这一点在原始部 落和其他动物群体中尤为明显。进化的科学之迷-同性恋 在性意图的推断方面男性的阈限低于女性。当一个女性对一个男性微笑 时,男性观察者通常比女性观察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个女性对那个男性有 性方面的兴趣。男性的死亡率总是比女性高,因为他们早期已经享用了更多潜在的繁殖 机会,而且,进化进程已经塑造出了这样的物质,它们既与积极的高繁 殖成功率相连,又不得不付出早逝的代价。人类使用香料的普遍现象支持了抗菌假说。之所以喜欢喝酒,有可能源 于人类祖先对成熟水果的偏爱,因为熟透的水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乙醇。在吸引异性时,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展现他们的资源;在诋毁竞争者时, 男性也更喜欢攻击他们的对手太穷、没有上进心。通常而言,父亲的投资对子女的学历水平产生的影响是母亲的四倍。当父母的经济状况较好时,他们将生养更多的儿子,并为儿子投入更多, 这样,他们的儿子在将来的择偶市场中更容易成功。想把,如果父母的 经济条件或者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那他们将会为女儿投入更多。在所有的同性竞争对手中,最能激发男性杀人行为的人是给他戴绿帽子 的人,其余依次为:在公开场合羞辱他的人,殴打他的人,偷他钱的人, 这些损失会给男性带来严重的适应性问题。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隐藏酣禺、向伴侣展示资源、向伴侣表示顺从,同 时男性也更有可能对情敌采取暴力措施,以防止伴侣出轨。而女性则比 进化心理学目前有8种理论模型对同性恋进行解释,但都不完美,说服 力不足,佛洛伊德的解释直观易懂,逻辑也很独特,但缺乏证据。最后总结:用类似弗洛伊德的描述来概括生命活动,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繁殖行为的 外延和其本身。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一书,自1999年首次出版,深受读者 喜爱,并且被学界誉为经典的必读书目。目前为止,已经出了四个版本。 在本书中,作者戴维巴斯通过进化心理学这一崭新视角,结合大量跨学 科的知识,为读者生动地剖析了人类今天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及其背后的 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代人类的大脑里装着一段漫长的进化历 史,因此,过去才是了解现在的钥匙。核心内容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生存或繁衍相关的难题急 需解决,而为了更好地解决它们,我们慢慢进化出了一套特有的心理机 制和行为模式。作者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人类在漫长的进 化过程中,为了解决四个重要问题,进化出了哪些心理机制和行为偏好。 这四个问题是,第一,生存问题。第二,性行为和择偶问题。第三,亲 代抚育和家庭问题,最后是群居问题。什么是进化心理学,以及人类进化这件事对我们今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生存或繁衍相关的难题急 需解决,而为了更好地解决它们,我们慢慢进化出了一套特有的心理机 制和行为模式。比如,嫉妒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而且我们对它的评价往往都是负面的, 那进化心理学是怎么看待嫉妒的呢? 打个比方,有一天你走在路上,偶然间看到自己的男友或女友,和一个 陌生的异性相谈甚欢,不时还会有亲密的肢体接触,你会怎么样呢?想 必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通常会很生气,甚至有点嫉妒。而当你的伴 侣看到你在场,并觉察到你的不开心和嫉妒后,可能会立刻注意下自己 的言行,并且之后不会在这样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对方 对你视而不见,全然不理会你的感受,但这样一来,也会提醒你,或许 你可以重新评估一下这段关系,选择分手了。总而言之,不管你最终选 择了哪种对策,这里的嫉妒心理都或多或少促使你解决了问题。而这也 就是进化心理学这一学科所要强调的,人类在进化中慢慢发展出来的一 系列心理机制,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进而帮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适应生活。本书自1999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被学界称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对以往研究者鲜有涉足的某些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比如爰情、择偶、 亲属关系、友谊、母性、合作、性行为、攻击性等等,并且结合生物学、 心理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全面剖析了种种人类行为,让我 们认识到,我们今天的一些心理机制和行为偏好,与我们千百年来的生 存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戴维巴斯,是进化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他曾在哈佛大学担任了四 年助理教授,后来又在密歇根大学当了 11年教授。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并尝试从这一视角去解释很多社会课题。比如 择偶策略、性别间的冲突、社会地位、人的欲望等等。在他看来,进化 心理学作为一门革命性的新学科,是现代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一次完 美融合。今天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述,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人们的心理 机制所产生的进化,它们分别是:第一,生存问题;第二,性行为和择 偶问题;第三,亲代抚育和家庭问题;第四,群居问题。第一部分每当我们谈到进化,似乎总是绕不过一个人,他就是物种起源的作 者达尔文。根据他的自然选择理论,一个人或许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很多年,但他却不一定能将变异的特征传给下一代。而如果某个生物个 体,他繁衍后代的能力比其他人强,那么他的变异基因被遗传下来的可 能性就越大。说白了,就是繁衍才是生存的必要前提,没有了繁衍,一 切都是空谈。接下来我们就以生存繁衍为大前提,说说第一个方面一生存问题。对 人类而言,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生存问题反复地出现在一代又一代人 身上,比如气候恶劣、食物短缺、突发疾病、寄生虫等等。因此,我们 的祖先必须先成功地解决这些难题,才能顺利地活下去并有机会繁衍自 己的后代。可以说,生存是人类进化中的第一大难题。生存问题对人类 心理的进化,主要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对食物的选择和偏好。 第二,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偏好。第三,为了躲避疾病威胁而产生厌恶 情绪。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食物,没有水,任谁都没法生存。 在远古时期,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醒着,动物们 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寻找食物。那种急迫感可不比今天,如果现在你饿了, 可以随便去楼下的饭店或超市买点吃的,或者拿起手机订个外卖。但换 成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他们而言,最紧迫的问题 是如何能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解决生存大计。研究发现,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原始部落蜜蜂是最受欢迎的食物,注意这 些原始人是直接吃蜜蜂,现代人吃的才是蜂蜜。因为相比其他食物,蜜 蜂富含的糖分和热量更高。这样的饮食选择可以满足人类身体最基本的 营养和能量需求。直到今天,现代人依旧喜欢吃甜食,像巧克力、蛋糕、 冰淇淋这些食品,虽然这些甜食的糖分和能量已经超过了我们身体的需 求,但它却能舒缓情绪,有很好的减压效果。这其中多少还是有祖先们 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的基因偏好在起作用。同时,进化学者还认为,原始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狩猎,对肉食的消耗 量要远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多得多。比如,在远古的狩猎社会,黑猩猩食 用的肉类只占他们食物总量的4% ,而人类却要占到20%到40%。遇 到狩猎旺季,甚至会达到90%。而到今天,虽然我们都知道食用大量 的肉类和动物脂肪并不是很健康,但人们还是对美味的肉食难以抗拒。 这是因为在进化过程对肉类特有的营养需求已经根深蒂固,化作了如今 的口舌之欲。所以说,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当初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顺利生存下去, 才慢慢进化出了后来人们对甜食和肉类的饮食偏好,比起生理需要,更 是一种心理需求。说完了吃,我们再来说说住。人类对自己的栖身之所,也就是居住环境, 也有很多偏好。进化研究表明,非洲的大草原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 地,那里水草丰美,猎物繁多,开阔宜人的景色特别适合灵长类动物们 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同时草原上也有一些树木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 躲避捕猎者的侵袭。而今天,尽管现代人居住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筋水泥,人 流拥挤,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依旧在不自觉地按照远古人类 对居所的偏好来装饰、挑选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我们买房子,总喜欢 绿化好的小区,最好视野开阔,风景秀丽;附近最好有公园绿地,才能 在气候宜人的时候去爬爬山、散散步,亲近一下大自然。我们对居住环 境的偏好,虽然和我们的祖先当时的初衷不同,却依旧深深受到祖先的 影响。那么,生存问题对人类心理进化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为了躲避疾病威胁 而产生的厌恶情绪。进化心理学中有一种假说,认为厌恶的情绪体验是 一种进化而来的防御机制,有助于防止细菌入侵,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 侵扰。有研究表明,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对那些可能引发疾病的物质 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比如腐烂的肉、肮脏的虫子尸体、难闻的粪便等等。 原始社会环境恶劣,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小心翼翼。对于陌生的东西, 他们可能并不认识,也没有什么生物学常识,但却凭着本能的厌恶情绪, 自动远离了一些有问题的危险食物。后来的科学证明,那些发霉变质的 肉类或虫子尸体,确实含有大量的致命细菌。如果当初我们的祖先不小 心吃了它们,估计早就一命呜呼了,更别提什么繁衍后代了。而时至今 日,现代人对那些有异味、看上去不太干净的东西依旧会直接表现出强 烈的厌恶情绪。可见,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类心理上所产生的进化, 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总之,人类进化到今天,绝对算得上是经历了重重险阻,而正是上述的这些进化心理机制,帮助我们的祖先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后代。对甜食的偏好让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对自然景观的偏好让人们生活得 更舒适,而厌恶情绪则帮人们防止染上疾病。第二部分 讲完了第一个方面,人类的基本生存,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二个方面:人 类的择偶倾向。如果你之前已经对进化理论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就不难发现,在人类进 化的相关研究中,择偶问题总是高频出现。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我们的 祖先没有明智地选择配偶,获得生存和繁衍上的优势,那么今天,人类 或许早就灭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可见,找一个合适的另一半是件多么 重要的事。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择偶偏好,也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 心理机制。通常,一名人类男性可以让任何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怀孕,生很多个孩子。但女性却不一样,她们通常要十月怀胎才能生一个孩子。所以,女性的投资成本要比男性高得多,于是相比男性,女性会更用心地去选择适应 度最高、基因良好的配偶。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男人和女人渐渐形成了不同的 择偶偏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说一说。进化心理学家眼中的女性和男性有哪些 不同的择偶偏好,以及这些偏好是如何产生的。先说女性择偶偏好。从进化的角度看,不论地球上哪个国家,女性有三 个普遍的、非常明显的择偶倾向。它们分别是:对丰富经济资源和高社 会地位偏好、对年长男性的偏好、对健康和男子气概的偏好。说白了就 是择偶时普遍倾向于有钱有势的、年龄偏大的以及身体强壮的男性。我 们来一个个分析一下。首先,是女性择偶时对丰富经济资源和高社会地位偏好。也就是有钱有 势的。这一点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不例外。虽然"拜金女、“物 质女'总是被主流道德观批判,但其实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通过择偶 来追求经济上、地位上的保障,是写在女性的基因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是这么解释的。在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男性对妻 儿的投入其实已经非常多了,这一点是其他雄性动物无法比拟的。在原 始社会,女性获得养育子女资源唯一的途径就是依靠配偶。找到配偶之 后,男性不仅要肩负提供食物,寻找居所,守护领地和保护子女的重任, 还要培养子女的各种生存技能,帮助他们在群体中赢得一席之地。而这 些,要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社会中权力和资源也大多集中在男性手中, 女性所拥有的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女性如果想要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 平稳幸福,利益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嫁给一个资源 比较多的男性。这样意味着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他们通常还有 更广的社会圈子和人际网络,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保护、更好的教育 和生活支持。除了选择有钱有势的,女性还对年长的男性有特别的偏好。女性之所以 在择偶时倾向年龄偏大的男性,是因为男性的年龄往往与他们所掌握的 资源数量有关。原始社会中,年轻男性的经验和资历有限,往往难以服 众,而老人往往拥有较高的权力和威望,甚至掌控着整个部落的资源。另外,在狩猎采集时代,男性的体力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一 般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曾经有学者对厄瓜多尔和亚马逊河流域的原 始部落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男人的狩猎技能越高, 他在女性眼中就越有魅力,而年龄又与狩猎能力紧密相关。直到今天, 在婚恋关系中,男大女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组合,一旦有姐弟恋组合 出现,往往还会引起一片惊呼。更别提陈道明、吴秀波这些魅力大叔, 他们对女性的杀伤力,也许就来自人类进化中产生的女性对年长男性的 择偶偏好。再来说说女性的第三个择偶偏好,就是健康和男子气。虽然花样美男现 在也很招人喜欢,但是大多数女孩在选择结婚对象时还是更倾向于 Man 一点的男孩,而这一点和我们的祖先也是惊人的相似。其实道理 很简单,在原始社会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和一个看上去不太健康强 壮的人结合,需要承担很大的生存风险。如果对方身体虚弱,那他在狩 猎、保护家庭、抚养后代这些事情上很难做出贡献,无法给女性带来生 存上的优势。所以,从进化的角度看,选择一个强壮的男子,对于多数 女性而言,都是择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人类进化中最看重的 条件之一。那么,说完了女性的择偶偏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男性的择偶偏好。 相比女性,男性的择偶偏好可能更为简单粗暴,对他们而言,无论何时 何地,年轻、漂亮都是择偶的首选因素。在远古时代,男性在挑选长期配偶时,通常会面临两个涉及繁衍的大问 题,一个是如何辨别生育能力强的女性,一个是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男性也进化出了一系列的审美标准和择偶偏好。首先,如何判断一个女性的繁殖和生育能力,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无疑 是年龄。从生理的角度讲,在原始社会,超过20岁的女性,生育能力 就开始逐步下降。到50岁,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为了 保证自己尽可能多地繁殖后代,男性自然更加偏爰那些年轻的女性。在 他们眼中,健康的、生育能力更强的女性,通常有着光洁的皮肤、丰满 的胸部,对称的面孔,良好的发质,洁白的牙齿,还有细腰和丰臀。这 些特征直到今天也符合大部分的男性审美。其次,男性的择偶标准还来源于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在人类的进化历 史中,如果男性不能及时确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亲生的,那么他就很可 能浪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去养别人的孩子,到头来还无法留下自己的后 代。所以,在许多国家,男性都很看重未来伴侣的童贞问题。我们并不男性更多地采用精心打扮策略,以满足男性进化而来的对漂亮女性的偏 爰。此外,女性也更经常激起配偶的嫉妒心理。也是在向对方传递渴求 度信息。m然选择理论(变异,遗传,选择)个体的差异繁殖成功率是导致物种进化的关键。有机体的某些细微的变 异所产生的生存优势和繁殖优势,使之能留下更多的后代,并且能够把 这种有利的基因变异遗传给后代,因此物种的性状会随时间而变化。自然选择并不是进化的唯一原因。如,遗传漂变:群体的DNA结构会发生随机的遗传变化;建立者效应:物种中的某个小群体被隔离产生的 基因瓶颈。有学者认为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在个体与物种的层面上,而是在基因的层面上。从内含适应性上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观点,比如:我们为什么会照顾亲 属? 内含适应性: 内含适应性是对达尔文理论的一次重要补充,引发了一场生物学革命。生物学家Hamilton提出,自然选择倾向于那些能够促使有机体的基因 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能简单地将这些择偶偏好看作是封建文化的陋习,这中间一定程度上还有人类进化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这样看来,今天的男性多半喜欢长腿美女,也是不无道理的。若 从进化的角度看,腿长预示着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遗传基因、潜在 的生育能力。总而言之,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男性的择偶偏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年轻女性的偏好,二是对女性外貌和身材的偏好。第三部分好了,说完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让我们对食物、居住环境和择偶产生了什 么样的心理偏好,我们再来说说本书谈到的第三个方面,漫长的进化中, 人类为什么会将家庭的传统保留下来?以及为了应对常见的家庭冲突, 人类又进化出了怎样的心理机制。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小问题,人类问什么要组建家庭?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状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婚姻 和家庭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据统计,在所有鸟类和哺乳 动物中,只有3%的物种会组建家庭。很多物种在身体发育成熟后不久 就会离开巢穴,很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殊不知,恰恰是这3%物种 的选择,让家庭这一模式得以进化,延续至今。在进化心理学家们看来,人类之所以保留了组建家庭的传统,是因为一 个人的亲属关系对他的生存几率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在生死攸关的时 刻,有亲人支持的人更容易活下来。在美洲大陆开拓的初期,有一群开 荒者乘坐着“五月花号”来到普利茅斯殖民地。但他们到达当地的时候, 普利茅斯的天气特别寒冷,食物紧缺,疾病横行。据统计,当时去的 103个人中有53个人很快就死了,而活下来的那些人多半都是当时在 本地有亲属的人。由此可见,在进化的严峻考验面前,有亲人的往往比 孤苦伶仃、没有家人的人有更大的存活几率。其次,为了应对家庭冲突,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心理机制和行为习惯, 比如基于遗传相关度的利他行为。在某些鸟类中,父母返回巢穴时会带来食物,这时幼鸟之间经常会为了 抢占好的取食位置而争斗不休,甚至会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推出巢穴。而 在哺乳动物中,这类情况也很普遍,同一窝出生的幼崽,它们之间的竞 争主要是为了抢夺被母亲的喂养机会。而到了人类社会,类似的家庭冲 突也再常见不过了,但是,家庭冲突本身,是不利于人类进化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渐渐进化出了一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 比如基于血缘关系的利他行为,来应对这些问题。什么叫基于血缘关系 的利他行为呢?就是说啊,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倾向去帮助那些和自己亲 缘关系的人,关系越亲近,越甘于牺牲和奉献去帮忙。而这样友好的互 助行为和甘于牺牲的表现,在化解家庭矛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人类后来并没有进化出应对这种 家庭冲突的心理机制,那么,或许今天我们所看重的家庭和亲情也早已 不复存在了。没有家庭和亲人的互相扶助,个体的生存就变得更加困难 了。第四部分说完了本书的前三个部分之后,我们来聊聊书的最后一方面,群居。也 就是说,群居这件事,对人类心理进化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进 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拥有许多专门用于解决群居问题的心理机制,这里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聊聊,一是人类的合作联盟,二是攻击行为。首先我们来说说合作联盟。很多时候,双方要想合作,一个重要的前提 是大家都能从中获益。人类在远古时代就会有很多交换合作的行为,比 如,我把我摘的水果给你,你再把你捕获的猎物给我。他们选择群居的 生活方式,通过合作联盟共同抵御外敌,保护家人,繁衍自己的后代, 渐渐地进化出了一套互惠式的合作行为模式。而在这个合作互惠的过程中,人们又无法规避一个难题,就是欺骗问题。 一旦互惠活动中一方不遵守承诺,欺骗了对方,没有付出他本该付出的, 那么也就意味着了另一方会遭受损失,而如果这样长久下去,大家就又 回到了原来那个各自作战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也将不再有信任,就更别 提什么合作了。因此,为了解决欺骗这个问题,人类渐渐发展进化出了一些心理机制, 让人们的合作和交往更加顺利。比如,合作之前,对欺骗行为保持敏感, 并对那些有过欺骗行为的人进行斥责,表现出极度的厌恶和敌视态度。其次,群居也导致了一些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雄性动物经常有暴力 攻击其他雄性的行为,这是出于择偶和繁衍后代的需要。在一些原始部 落中,如果男性要想吸引异性,就必须要在狩猎、守护部落、进攻战斗 中表现出强大的体能。这样才能吸引异性,并起到示威的作用,让其他 竞争对手自动放弃。而且,战斗中的获胜方,往往受到部族中其他人的 尊敬,被授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而地位的提升、资源的积累都有 助于男性获得更多的择偶机会,更受异性青睐。从进化的角度看,男性的攻击行为至少能为其带来五方面的收益:夺E 资源、保护自己的亲人免受伤害、战胜同性竞争者,争取更多的繁殖机 会、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和防止伴侣出轨等。试想,原始社会里,条件 艰苦,资源匮乏,如果男人们不通过武力攻击去抢夺资源,那么免不了 自己和家人都得被饿死,就更别提什么繁衍后代了 ;而一旦你活了下来, 琐碎的事就更多了,你要担心自己的老婆不被别人抢走,还要努力想办 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以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和他人的尊重,而这些 问题,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没有什么方法比直接的攻击行为更有效了。 简单粗暴,但却真的能帮你解决问题,证明自己。所以,攻击行为,也是人类在群居生活中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产生的一种 行为偏好。总结 好了,到这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 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人类在漫长的 进化过程中,为了解决四个重要问题,进化出了哪些心理机制和行为偏 好。这四个问题是,第一,生存问题;第二,性行为和择偶问题;第三, 亲代抚育和家庭问题;最后是群居问题。首先,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逐渐对某些食物和某种居住环境产生了 偏好,比如甜食和有自然风景的房子 其次为了更加顺利地繁衍后代, 提高生活品质,女性在择偶时更倾向社会资源多,地位高,年长且具有 男子气概的健康男性;而男性则喜欢年轻漂亮、身材比例较好的女性; 第三,为了增加生存几率,人们选择组建家庭,拥有更多的亲人,以获 得更大的生存保障;最后,因为群居会产生诸多问题,所以现代人擅长 合作,但同时它们也会偶尔攻击他人。合作是为了实现多方的利益,于 是人们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互相帮助。而在群居生活中,攻击与冲突, 通常会给男性带来一定收益,比如夺取资源、吸引异性、提升自己的地 位和威望,防止伴侣出轨等等;而对于女性而言,她们也会偶尔攻击他 人,而且多半是同性,但她们又往往对潜在的危险场景充满恐惧。当然,书中对人类进化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机制和行为偏好,还有更多详 细的论述。希望通过进化心理学这本书,你可以对进化心理学这一 学科有所了解,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我们人类本身有一个更好的理解。遗传亲属(兄弟姐妹,侄子,外甥等)身上携带着我们的部分基因拷贝, 我们对其照顾投资的行为可以增力哦们自身基因的繁殖成功率。由此不难看出,亲代投资(指对子女的投资)只不过是照顾亲属的一种 特例而已。兄弟姐妹之间有着50%的遗传相关度(有50%的共享基因),子女与父母之间同样有50%的遗传相关度,因此,个体对子女与兄弟姐妹的 投资在繁殖意义上基本是等同的。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会感到子女更为亲近,投资也更多?这个问题将在后 文解释。个体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有12.5%的遗传相关度,对其投资在繁 殖意义上只有子女的4分之lo内含适应性可以看作是个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加上个体行为对其遗传亲属繁殖率成功的影响。进化的3大的产物 适应器:有机体用来解决特定的、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生存和繁殖 问题的功能设计,如,害怕(蛇),脐带。副产品:不具备功能设计,是伴随着适应器而生的,如肚脐眼。噪音:由偶然的突变产生,如,特殊的肚脐眼。Trivers的亲代投资理论通常雌性对后代的投资要远高于雄性,所以雌性在选择配偶时往往更为谨慎和挑剔。人类如此。(后文将详细解释为什么女性择偶要求高)某些物种中,雄性的亲代投资高于雌性,如摩门蟋蟀,巴拿马箭毒蛙, 海岸尖嘴鱼,在这种基本由雄性抚养后代的物种中,雄性在选择配偶时 往往更为谨慎和挑剔。总之,对后代投资较大的一方在选择配偶时往往更为谨慎和挑剔。投资 较少的一方在同性间竞争更为激烈,性二态也更明显,比如男性比女性 局J大。人类对风景和居所的偏好人类起源于非洲热带大草原,所以我们偏好稀树草原有河流、鲜花的景 像(鲜花代表着果实),那是我们祖先对栖息地选择的“遗留痕迹"。我们是现代人,但却有着采集狩猎社会群体的适应器。比如,大多数男 性有着打猎的欲望 汽车,电源插座是危险的,但我们很少会害怕它们, 而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害怕蛇,狮子。男性为什么平均寿命比女性短?女性的繁殖上限相对低,一生大约12个左右,而男性的繁殖上限较女 性要高出很多倍,自然选择倾向于在年轻时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基因, 繁殖更多的后代,这意味着男性要为生命早期的成功而要为晚年付出早 衰的代价,即:适应器的代价。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有机体注定是要死 亡的。有性繁殖的起源假设:寄生虫理论 无性繁殖是100%基因拷贝,而有性繁殖父代与子代只有50%的共享基 因,为什么自然选择会进化出有性繁殖?有机体为了对抗寄生虫而使子代都不同于父代,寄生虫要不停地适应新 环境,危害程度得以尽可能的减少。女性选择长期配偶偏好-有能力投资的(社会地位)、愿意投资的、 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子女的配偶。女性选择长期配偶偏好于可靠的,情绪 稳定,有亲和力,积极与孩子互动的,年龄相仿的,相近的人格特征, 外表对称性高的(帅的),有性魅力的,健康的男性。女性在长期择偶背景下,更重视男性的资源与性格特征,而不是长相。 平均来说,女性偏好比自己年长3.5岁的男性作为配偶。自身富有的女性选择配偶偏好比自己更富有的,社会地位更高的男性, 而不是穷小子。女性在排卵期,会更加觉得某些有男子气的男性有魅力(高鼻梁,颔骨, 对称性高的男性,型男),有男子气外表的男性有着较高水平的睾丸激 素,标志着健康的免疫系统。男性选择长期配偶偏好-繁殖价值,生育力高的女性,具体包括年轻 漂亮,低腰臀比,高胸腰比等外在特征(这些特征代表健康,基因优秀, 生育力强),性情温柔(会成为好妈妈)。年轻的男性偏好成熟的女性作为配偶,尤其是已经有孩子的少妇,他们 认为成熟的女性生育力强。成熟的男性偏好年轻的少女作为配偶,因为少女的繁殖价值高。生命早期的美的标准用成人评价出美与丑的一组人物图片给2-3个月的婴儿看,婴儿在美的 人物图片上注视的时间明显更长,12个月的婴儿与漂亮的布娃娃做游 戏的时间比丑的布娃娃更久。这意味着,审美的标准在生命早期就已经形成,当然后天环境的影响仍 然是有作用的。美的标准存在全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