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教学案例-奶奶的白发_苏教版.docx
-
资源ID:96982493
资源大小:14.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案例-奶奶的白发_苏教版.docx
【教材简析】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 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 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 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解读沟通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阅读理解课文,体会老一辈对晚辈的成长付出了心血,要懂得孝敬长辈。【教学打算】教学挂图、小黑板;收集长辈关怀晚辈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启动情感,激发爱好。师:小挚友,昨天我们刚相识了一位慈祥的白发老奶奶。看,今日她又来到了我们 身边,(出示挂图)来,我们一起跟老人打个招呼吧!生:(热忱、兴奋地)老奶奶好!【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识感、亲切劲,乃至一种 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师:看来大家都很喜爱奶奶。课文中的小挚友也特别喜爱奶奶。他说呀,他奶奶给 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学生齐读课题)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读一读吧。生:(饶有爱好地朗读课文,读后自由沟通。)【语文课程标准把“喜爱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爱读书,主动地要读书,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所“思”、 有所“悟”,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1二、图文结合,阅读感知。1、导读第一段。师:假日里,小孙子最喜爱和奶奶一起坐在门前的院子里活动了。瞧,这一天,他 们在做什么呢?(引导视察图一)生:小挚友正一边指着奶奶的头发,一边跟奶奶说话呢。生:奶奶在笑着听小挚友说话。生:我知道,他是在说奶奶的白发为什么洁白洁白的。师:是的,孙子看到奶奶那一头洁白的头发,跟自己乌黑的头发不一样,感到很新 奇,于是问奶奶了。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然段)生:(主动地站起来)我知道,小挚友不明白为什么奶奶的头发和自己的头发颜色 不一样!师:是啊,(引读文中句子)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黑的),而奶奶的头发是(洁白洁白的)这里有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一起读一读。生:黑黑的,洁白洁白的。师:假如老师把句子中的这两个词语改成“黑的”和“白的”,你们读一读,觉得哪样说法好?(学生自由地边读边思索)生:我觉得书上的句子好,好听。生:书上的句子,我觉得头发颜色更特殊了。生:我觉得“黑黑的”比“黑的”还要黑;“洁白洁白的”比“洁白的”还要白。师:说得真好!大家一起跟老师对比着来读一读,肯定会有这样的感觉的。(老师 读改词语后的句子,学生读原句。)生:(兴奋地)真的,就是这种感觉。师:像“黑黑的”、“洁白洁白''这样的词语叫重叠词,有些句子中用上这样的重叠词, 会增加语气和表达的效果。我们也来试着用用吧!(出示小黑板,帮助学生积累词句)生:(口头填空、积累)(天上的太阳火红火红的,树上的桃花粉红粉红的,油菜 花儿金黄金黄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等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当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实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师:(指挂图)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却是洁白洁白的,.这多么惊奇呀!课 文中用了一个跟“惊奇'相像的词。找出来读一读。生:(齐说)新奇。师:谁能把第一段表演着读一读?留意你的表情哦!生1:(起立表演读)师: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新奇的样子还真像。生2:(起立表演读)师:瞧,小挚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惊奇的样子,可新奇啦!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吧!生:(起立表演读)师:(鼓掌表示庆贺)2、导读其次段。师:奶奶可一点儿也不觉得新奇。她又是怎么说的呢?(学生自由读其次段)生:(读课文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老师出示这句话)师: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我不明白(作举 手状),你明白吗?生:(也怀疑,状,有的轻声说“不明白)生:(小声地)书上有“操劳”的词语。师:(耐性地)小挚友想啊,奶奶年轻时哺育爸爸,年长时又帮助爸爸妈妈来照护 和培育我,不知不觉地,奶奶老了。这期间,奶奶操了多少心哪!来,能不能说说,奶 奶的辛苦啊,劳累啊,她怎样为我们一家子操劳的啊?生:奶奶每天早上都烧早饭给我们一家人吃。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起床的。生:每天我放学回到家,奶奶都把饭盛好了端在桌子上了。生:奶奶每天都叫我多吃饭、多吃菜。生:奶奶下雨天都要背我来上学,放学了再背我回家。生:我要争“自理章”,在家里要做事,奶奶总是说“你太小,还是奶奶来做吧。"我 都焦急了,还是不行。生:我每天放学回家,奶奶都要坐在我旁边看我做作业,帮我检查。师:.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 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后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 们明白了吗?(生点头表示明白)知道吗?(指着句子的前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 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切他,为他操劳的!(引导齐读出示的句子。)(指挂图二)可是奶奶觉得为我们操劳是一件华蜜的事情,看,她说这句话的时候 满面笑容,充溢华蜜。谁能表演读这句话?生:(很努力地表演读。然后一起读。)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生:我会难为情。生:我会难受的。生:我不要奶奶的头发变白。师:是的。课文中的小挚友跟我们有着相同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其次句话。(学 生齐读句子。)此时此刻,教室里,虽然没有声音,但是老师想,大家的心里肯定想了 许多许多。生:奶奶为我操劳,黑发变成了白发,我心里很难受。生:我早上不愿吃鸡蛋,让奶奶操劳了。生:我天冷的时候不愿起床,让奶奶操劳了。生:我爷爷每天接我送我上学、放学,我让爷爷操劳了。生:我外婆每天晚上都来我家接我去睡觉,我让她操劳了。生:我经常玩得不知道回家吃晚饭,我让奶奶操劳了。师:小挚友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为自己操劳的长辈们。是啊,他们为了我们的健 康成长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们怎么能不懂呢?看,课文里的小挚友也明 白了,他是怎么对奶奶说的?(指名朗读句子。)【孩子们人当心不小,他们用自己灵动的心去纪录下生活中感动他们的点点滴滴, 或许他们说的,现在还做不到,还会接着让许多人为他们操劳,但只要保持一颗感恩 的心,去对待生活,他们也会让四周的人像课文中的奶奶一样,“操劳并欢乐着1生: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劳,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师:奶奶听了(引读课文最终一句话)奶奶没有回答“我”白发会不会变黑的问 题。小挚友想一想,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生:不会,因为奶奶老了。生:奶奶笑了,说明奶奶兴奋了。她一兴奋可能头发会变黑呢!生:奶奶望见孙子懂事了,笑了,就变得年轻了。师:小挚友,人们说,“笑一笑,十年少”。奶奶这是会心的笑,满意的笑,因为自 己的小孙子是那么懂事,奶奶再辛苦操劳也心甘情愿啊!看图,这是一位多么慈祥的奶 奶呀。我们可不能再让她那么的操劳了。来,懂事的孩子们,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把这一 段朗读一遍吧。生:(动情地朗读)三、背诵课文,加深感悟。师:小挚友,喜爱奶,奶的白发这个故事吗?我们来练习讲一讲。生:(自由练习,指名上台练习)【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老师 要竭力运用多种途径赐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 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欢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 务。】四、实践延长,学会感恩。师:老师从你动情的讲解并描述中就知道大家不仅喜爱这个故事,而且今后也肯定 能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了。现在,我们来一次“让奶奶笑一笑”的活动好不好?(出示小黑板:让奶奶笑一笑介绍时间:中午放学地点:客厅里人物:奶奶和孙 子,事情:奶奶等孙子回家吃午饭,孙子主动帮助奶奶做饭前工作。)生:(小组练习,指名上台展示、评议)师:小挚友们表现得真好!让我们的长辈为有我们这样的孩子而骄傲吧!【实践延长既能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又能实现情 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要孝敬长辈。】【教后反思】给学生一个“沟通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教学活动中 运用插图、,链接生活,仓(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说出心里话,留意置师生于课 文、作者、情景之中。教学当中的“情''如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 才会在老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让学生身处“情感的课堂针对课文情节性强的一特点,教学中除了留意实现“文本 对话“,还留意了用表演的方式来再现课文内容,并且设计口语交际环节,增加了文本 的完整性、扩展性,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同时又能实 现情感目标。学生入情入景的学习体验真正做到活化课文的语言,使得表达实力就得到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