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docx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各项规 章制度,推进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 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规范、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一 所学校的前提,也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品位的保证。现就农村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突出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管 理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调动师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学校管理归根到 底主要是对人的管理,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只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 人性化,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使被管理者对指令和目 标认同,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畅和有成效。在实际工作中,要紧 密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寄宿制学校 学生的“家”在学校,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父母,每个寄宿生的衣食住 行都要靠学校管理。要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馨,父母的温暖,大家庭 的快乐,学校就必须优化环境,渗透德育,突出育人和谐发展,让学 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校园环境的优美,生活的快乐。要充分利用课 内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使每个角落的标语 都能激励师生奋进,每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有效功能,让校园内的 每面墙壁会说话。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 道德得到升华,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二、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注重养成教育,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是为了学生身心 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 小而为之”,在学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中,每天都在提的是小事,每 天都在做的是小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做 起,从我做起。如宿舍内被褥、生活用品摆放整齐有序,见到垃圾随 手捡起,校园里轻声漫步的行走,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上下楼道靠右 行,衣帽整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通过加强常规管理,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及时对每位寄宿生健全各类 档案,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档案要详细记 载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变化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 性,让学生在反省中成长,在成长中自我完善,在完善中不断进步。 抓好养成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才真正是教育的精华所在, 让我们共同来“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 一种品格;种下一种品格,收获一个人生”,让养成教育之花开遍整 个校园,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着养成教育的春风健康快乐 地成长。三、发展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或创造条件, 根据本校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培养学 生特长,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音乐、舞蹈、绘画、书法、 体育、计算机等兴趣小组,学生在欢乐中成长,愉快中学习,通过参 加兴趣小组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技能,增长了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 使平时上课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延伸,加深了理解,动手动口能力得到 了加强,也强化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学生的特长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四、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促教育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既全面又具体,既系统又繁杂的工作。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把寄宿制学校管理作为一项社会事业, 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由于种种原因,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还存在着许 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光靠学校是不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 关注和参与。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相互 配合。学校可通过互访,开家长会与家庭联系,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学校也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有益 的实践活动,建立起校内外结合的教育体系。五、从细节入手完善食堂管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堂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不但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 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寄宿制学校必须要以抓安 全为主线,严抓日常管理,保证安全每一天为工作思路,不断加强 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饮食上做到学生满意、 家长放心,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寄 宿制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坚 持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一切的方针,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 处着手,从每个环节抓起,坚持事事抓,时时抓,反复抓,抓反复。 从而使学生食堂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