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docx
-
资源ID:96991206
资源大小:392.2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化学】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docx
9.3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C若甲物质为硝酸钾,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D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的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2对溶液进行以下操作后,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向 20时某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又恢复到 20,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100g 含水 99%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50g 水后未析出晶体,含水量(即水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降为 98%C20时,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100 g 溶剂后,析出 a g 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100g 溶剂,也应该析出 a g 固体D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 透明、无色的液体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将t1时,丙的溶液升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C在t2时,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D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5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40g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10%的可能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量取水后倒入烧杯时洒出 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左码右物,且动用了游码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砝码锈蚀ABCD7下列操作能增强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是ABCD8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3中M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时溶质质量分数乙甲9下列教材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替代红磷B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实验开始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将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0如图是甲、乙两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比甲大B升高温度,一定能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C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D将t1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乙>甲11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4C将50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时,溶液质量减小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12关于100g16%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有16g硝酸钾B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是4:25C将16g硝酸钾溶解于84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是21:4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饱和溶液Bt1时将15克乙固体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t1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D将t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14如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的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标签上“36.5”、“1.19g/cm3”、“36.5%”等数据仍能表示瓶中剩余盐酸的信息B该盐酸中的溶质是盐酸,溶剂是水C用该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85g,需量取水145mLD盐酸中的各种粒子均匀分散且保持静止不动15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gB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C从a和b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a>b16化学是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向一定体积6%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CuSO4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C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滴入肥皂水,振荡,观察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17溶液的稀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如果稀释前溶液的质量为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B,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计算公式为 。18全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以来大部分地区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过氧乙酸消毒是由CH3COOOH与水配制而成的:(1)过氧乙酸消毒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2)过氧乙酸分解产生氧气,能有效地氧化病毒,有较强的腐蚀性,配制过氧乙酸应用下列哪种容器 A铁制容器B铝制容器C塑料容器配制过氧乙酸溶液时应带橡胶手套,其原因是 (3)某学校欲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1500g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问需要15%的过氧乙酸溶液 克。1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2)50时,A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8,那么A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40时,要将70gB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则需要加入水 g。2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用到了很多消毒剂和金属材料。(1)医用酒精是75%酒精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是 。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500g对教室进行消毒,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 g。“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不稳定,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aClO光照2NaCl+X,则X的化学式为 。(2)修建火神山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金属材料。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铁制品却很容易锈蚀,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铬等多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金属均已打磨)实验试管1试管2试管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_a试管3中的实验现象为 。b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1洗洁精能除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3%的氢氧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填“>”“<”或“=”)。实验室中可以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P点的含义是 。(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变大(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1C2B3B4D5D6B7B8B9B10C11C12C13B14A15B16A17A×a%=B×b%18 CH3COOOH 水 C 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0019(1)40(2)不饱和(3)13020(1) C2H5OH/C2H6O 25 O2(2) 4Al+3O2=2Al2O3 氧气和水 大 无明显现象 铝>铬>铜21 乳化 隔绝氧气(或空气) < 蒸馏22(1)甲>乙>丙(2)t1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3)B(4)乙>甲>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