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及反思-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7005699
资源大小:16.1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及反思-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习诗中融入的艺术手法,品味朴素的语言特点。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 的生活情趣。2.通过文本赏析以及背景材料的补充,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并感受作者在乱世中保持赤子 之心的勇气。教学重点学习诗亩融入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领3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感受作者在乱世中保持赤子之心的勇气。教学方法启发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图片导入。【学生活动】用几个词语描述上图。【学生答案】安谧、祥和、田园生活、优美、闲适【小结】同学们说完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陶渊明在面对这样的景色时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27页,我们一起来学习归园田居(其一)。二、初读(疏通)【学生活动】齐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读准字音。教师纠正读音节奏后再读。【教师活动】纠正学生的节奏及读音。【学生答案】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误落/尘网/中,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其一)性本/爱/丘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草屋/八九/间。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正音】羁(ji)鸟:笼中之鸟。守拙(zhuo):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荫(yin):荫蔽。暧暧(ai):昏暗,模糊。樊(fd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三、再读1 ,划分层级,基本概括【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划分诗歌层次并举手回答。【学生答案】本首诗分为两个层次,前8句属于“归”的部分。后面的都属于“田园居”的部分。2 .分节赏析赏析“归”部分。【学生活动】齐读前8句并思考前8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法体现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带领学生剖析情感。【学生答案】思想感情:对官场的厌恶,对官场生活的懊悔,渴望摆脱官场回归山林的急切。写作手法: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夸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暗喻)赏析“田园居”部分。【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并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作者诗中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思考在描写这些景物时陶渊 明用了怎样的手法,并体会作者在田园生活时的心情。【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所用手法,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心情。【学生回答】视角转换:远景一一远处村落、炊烟中景自家宅院、树木、田野近景一一户庭以动衬静:狗吠鸡鸣与安静乡村。叠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叠词的作用:表达喜爱之情。加强语气,强调。缓和节奏。四、研读1 .对比阅读“大漠孤烟直”与“依依墟里烟”两句中的“烟”有什么不同特征?【明确】点与面、群与独。2 ,结合材料品味作者思想【学生活动】根据所补充的资料思考“陶渊明在开头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那他为什么又多次做官”这 一问题。【背景补充】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泗水决战奠定胜局。 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地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 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 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教师活动】补充材料,点拨学生。【学生答案】陶渊明寻求的更多的是内心的安宁,而不是单纯的田园生活,为了保持内心的“无尘杂”他宁愿忍受 种田的辛苦。在乱世中无法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保持自己内心的纯净。3 .结合影视,投射现实【学生活动】观看无问西东片断片段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你们所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看见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 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 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 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应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生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 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 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五、作业背诵归园田居(其一)六、推荐书籍: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之精神陶渊明之隐 电影:无问西东板书设计归园田居视角转换:远景一一远处村落、炊烟中景一一自家宅院、树木、田野近景一一户庭以动衬静:狗吠鸡鸣与安静乡村。叠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叠词的作用:表达喜爱之情。加强语气,强调。缓和节奏。课后反思需要改进的方面:1 .语速过快。诗歌课堂需要营造轻缓优美的氛围,因此语速也应该放缓,娓娓道来方可不破坏课堂 氛围。在上课时教师语速飞快,学生神经紧绷,课堂氛围也变得过于严肃紧张;学生作为初学者,需要一 定时间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语速过快会缩短学生反应时间,进而致使学生思考不充分。例如在讲解作 者情感时,应当拖长语调,让学生慢慢体会,不应快言快语,让学生来不及反应。2 .例子不当。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上课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这首诗 古朴的兴味。过于现代化的例子使诗歌古朴的兴味不再浓烈,学生在学习时就不易感受到这样的兴味。比 如在讲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时引用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这就破坏了古朴的气氛。这里应 当引用“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句古代诗歌,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肆意生长以及花朵竞相开放的盛大场面, 又不会破坏古代诗歌的意蕴;举例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听懂课程,例子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则起不到这样 的效果。在本堂课中教师所引用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虽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内容,但大部分学 生已经不记得了,这样的例子是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师应当做好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状 况。3 .语言不精。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有好的教学语言,本堂课需要教师使用优美的话语带领学生一起感 受诗歌之美,太多的口语就损害了这种美感。这堂课中大量使用习惯性口头语,一方面冲淡了美感,另一 方面导致课堂流畅度不高。4 .教师主导。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百家争鸣”的,教师有言,学生也有言,教师课堂语言过多则 成“一言堂”,反之学生课堂语言过多则会使课堂偏离原定轨道。在这堂课中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没有机 会主动思考,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