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 实行家校协同教育.docx
-
资源ID:97006314
资源大小:12.5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 实行家校协同教育.docx
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实行家校协同教育家庭教育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人才的过程中起到 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搞好工作就必须要先 考虑如何调动、帮助家长和校方搞好协同教育。家校合作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建议一、家校合作教育必须排除消极 因素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充满了竞争,同时也需要合作。对 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较以前更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 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 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教育和学校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是拓展协同教育领域、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的一个重要课 题。家庭教育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人才的过程中起到 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搞好工作就必须要先 考虑如何调动、帮助家长和校方搞好协同教育。然而从我们国家很多 地区来看,现状却远不能让人欣慰。有以下几点很普遍的问题让家校 关系非常尴尬,更严重地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效果。首先,就是有些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的少,甚至撒手不管,完全交于学校;其次, 家校之间缺少沟通,互相埋怨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最后,也是 最难以融合的一点就是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不同。 一类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只注重子女的智力开发和孩 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性格、气质、兴趣、意志力等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还有一类家长,主张教育要尽量减少束缚,却忽略了对孩 子应有的规范与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二、促进家校合作的积极因素首先,家长开始更多地关注,更科学地促进对孩子的教育。他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关注孩子所受的学校教育以及在学校的学 习、交往、成长情况,希望自己采取的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适 应学校教育,更好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的 全面发展。过去,家长往往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现在,家长教 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 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其次,在教育观念方面,他们主动积极地吸收科学的教育理念。 现代的家长们,大多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有些父母即使在繁 忙的工作之余,也会抽空读一些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孩子的主 体性” “促进孩子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等教育观念,都成为家长们探讨的焦点。绝大多数家长都认识到了溺 爱、专制、忽视、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行为对于教育孩子的弊端, 而更多地使用说理方式,有意识地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再次,是一部分家长的文化层次在逐渐提高,各个学科领域的知 识也逐渐增多,在判断孩子学业进展上,大部分游刃有余,而且他们 在了解学校教育的同时,能够适时、适度在家予以辅导,为学校教育 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和一定的提升。三、多渠道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协同教育的几点建议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 那么他首先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 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在与家长接触时,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就能够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 这是与家长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 系应以平等互助为原则。教师过分地以专家自居,不能够理解、尊重 家长的教育方式的话,就会在教育方式、方法等最基本的问题上与家 长产生分歧。教师与家长相互谅解,求得信赖,这是合作的关键所在。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交流。联系、交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最 基本的教育思想传输给家长,帮助他们学会理解,懂得接受,不要设 法蒙骗孩子;要他们倾听孩子的声音;告诉他们对孩子要多表扬、鼓 励,少惩罚;帮助他们放弃过去的溺爱、专制、忽视、惩罚、过高成 就要求等行为,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利用现代化手段调动、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督促和辅导。现在的 家长虽然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首要地位,但由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的压 力,对于孩子的鼓励、监督和辅导有时很难及时并到位,所以校方应 该努力提升家长对孩子督导的空间。利用手机是最便捷、有效的手段, 可以随时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进行交流,家校共同确定 问题的所在并决定有效的解决方式。另外网络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利 用网络平台,建立网页,除经常联系、交流之外,老师还可以把需要 家长辅导的知识点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家长,这无疑是老师和家长 联系的很好的桥梁。这还可以方便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另外,开设家长辅导班,指导家长了解一些必要的儿童心理学或 教育心理学知识,或是在特定时期召集家长进行集中的家长心理辅导, 是加强家校合作的又一有效途径。比如说,在中、高考前夕,家长们 在帮助孩子备考的过程中,非常紧张、焦虑,这种情绪很容易感染学 生,对学生考前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在这一时期,专门召开会议, 对家长的心态进行调整是必要而且有效的。校方可以请一些资深的心 理学老师甚至是此方面的专家集中对家长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疏导, 另外也可以指导家长们及时地和老师一起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恰 当的予以解决。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学校还可开辟多条咨询 热线,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咨询人员,主要是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 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解答家长和监护人提出的有关家教方面的疑 难问题,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 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由此看来, 家校合作影响着对我们的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如何促成最有效的家 校合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张行涛,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3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校99.4刘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2.5崔鸣国.学生发展与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3.6汪育华.张泽科教育力的整合一一成都市锦江区开展“家校 互动和谐”研究记略J.四川教育,2003.7南丁.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一一日本的PTA给我们的后 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8谭军华等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一一如何成功地与家长联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