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 2024 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重庆市丰都县聚焦产业振兴,引导镇(乡)、村(社区)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新农人+共富农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能。图 1 示意丰都县香葱共富衣场景观和工作场景。据此完成 12 题地理。1.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相比,“共富农场”可以显著A.扩大生产规模,保障粮食安全B.缩短生产流程,增强就业吸引力C.丰富作物品种,增加土壤肥力D.降低种植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2.“新农人+共富农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突出优点是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结构 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大量返乡 拓宽农村就业增收渠道A.B.C.D.北京某创意园地处东城区“文化金三角”地带,前身为 1954 年成立的北京胶印厂,2012 年生产外迁后进行了开发和运营,园区入驻率在 90%以上,内部企业机构密度超 38 个/hm2,创新度在 70%以上。图 2 示意该创意园内部功能及演变。据此完成 34 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图 23.该创意园内部主导功能是A.文化创意B.生活服务C.科技创新D.旅游观光4.园区周边人群的主体是A.观光游客B.教育科研人员 C.文化人才D.娱乐购物人群在我国西北地区,高级别景区是吸引外源性客源市场的核心吸引物,其数量以及空间分布决定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但是仅依靠5A级景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具有局限性。图 3 示意西北地区 5A 级景区分布。据此完成 56 题。图 35.仅依靠5A级景区拉动西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局限性,主要原因是该区域5A级景区A.密度和规模度较低 B.旅游人次增长有限C.交通通达程度较差 D.景观同质现象突出6.促进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策略是A.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B.加强邻近城市合作C.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D.研发旅游文创产品地球上目前尚存的语言在句法结构上主要有两大基本模式-主宾格模式和施通格模式。施通格模式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语言结构,句法和信息结构简单,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捉高,适合农耕生产方式的地域最早发展出现代文明并同时分化出主宾格句法结构模式。目前,绝大部分施通格语言演化为主宾格或以主宾格为主的语言,现存的施通格语言是人类原始语言结构模式的化石。图 4 示意目前世界主要施通格语言分布。据此完成 78 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图 47.世界主要施通格语言分布地共性的地理特征是A.气候温暖湿润B.海拔较高C.季节较为单一D.土壤肥沃8.使用施通格语言的民族主要生产方式为A.狩猎、经商B.农耕、加工C.放牧、养殖D.渔猎、采集镍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镍消费国,2019 年原生镍消费约占世界的 53%,但是镍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目前在我国镍资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镍矿砂及精矿产品逐步取代下游不锈钢产品,成为进口的主体,不锈钢产品构成出口的主体。图 5 示意 20012020年中国、世界镍资源储量。据此完成 910 题。图 59.目前我国镍资源供给面临的主要危机是探明储量增速缓慢自给能力不足储量占比波动显著对外依存度高A.B.C.D.10.我国在全球镍资源产品价值链中A.所处地位逐渐下降 B.进口产品向下游移动C.所处地位逐渐上升 D.出口产品向上游移动咸海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的终端湖。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咸海流域从阿姆河和锡尔河大量调水用于农业灌溉,导致 20 世纪 80 年代阿姆河基本停止向咸海输水,锡尔河也没有稳定水量注入咸海,干涸湖底变成沙漠。2005 年,在连接北咸海和南咸海海峡处修建水坝(锡尔河入海口偏南位置),使北咸海流向南咸海的水流基本停止,2014 年南咸海仅留下“西海”,目前北咸海和“西海”基本稳定,超出了人们原先成海将消失的预想。图 6 示意 19862023 年咸海变化过程。据此完成 1113 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图 611.咸海干涸湖底形成的沙漠独特之处在于A.面积广阔B.盐碱度高C.含水量低D.植被丰富12.相较于“东海”,推测“西海”保留下来的原因主要是A.地下水的强补给B.水域形态狭长C.地表水补给量大D.水面海拔较低13.解决咸海危机的合理建议是咸海流域国家A.实施大规模跨流域调水 B.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C.采取措施恢复咸海原貌 D.协商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分散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全球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1980 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产值在 GDP 中所占比重为61.64%,至 2020年已达 80.4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各图层呈明显梯度分布态势。图 7 示意 19802020 年东京都市图各圈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据此完成1416题。图 714.19802020 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整体变化趋势是A.持续上升B.上升-下降-上升 C.持续下降D.下降-上升-下降15.20102020 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为A.核心区B.过渡区C.外围区D.边缘区16.19802020 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的变化,反映出近 10 年来A.高技能行业向外扩散B.一般技能行业向心集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高技能行业向心集聚D.一般技能行业均衡分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道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生态用地是以发挥生态功能或生态效应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数量多寡、质量高低与时空稳定性更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洛川县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县域总面积 1793.12km2,生态用地空间分布不平衡,北部以基础生态用地为主,中南部以生产性生态用地为主。2009 年至 2019 年,洛川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不同程度转化,表 1 示意洛川县 2009 年、2019 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比例(%)矩阵(以林地为例:至2019 年,2009年的林地中有89.07%的面积保持不变,有6.43%的面积转为草地,以此类推)。研究表明:基础生态用地的动态变化很难对其空间不平衡性产生有效影响,以采园(园地)为代表的生产性生态用地变化直接促进了整个县域生态用地格局的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洛川县基础生态用地的动态变化很难对其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产生有效影响,请说明理由。(4 分)(2)解释洛川县生产性生态用地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原因。(6 分)(3)阐述洛川县生态用地变化及其影响对生态资源相对稳定区域开展生态建设的启示。(8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青藏高原是新生代以来伴随板块碰撞而形成,目前仍然处于不断隆升扩展中,青海湖流域位于现今高原向北扩展的前缘地带。倒淌河位于青海湖湖盆的东南缘,曾经是古青海湖入古黄河的通道。晚更新世早期,受区城强烈构造活动和流水作用影响,古倒尚河流向改变,流域水系发生重组,形成现今的河流形态。图 8 示意青海湖倒淌河流域区域构造地貌特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图 8(1)指出影响古倒淌河演化为现今倒淌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4 分)(2)阐述现今倒淌河的形成过程。(8 分)(3)推测现今倒淌河未来长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多年冻土上的植被,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我国第二大多年冻土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带的南缘。近年来,东北多年冻土区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降水波动变化不大,多年冻土发生了显著退化。80.6%的区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覆盖度变化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降水表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7.7%的区域呈显著减少趋势,主要分布在西部温带草原地区。有学者认为,从长期来看,多年冻土退化甚至消失会阻碍植被生长。图 9 示意东北多年冻土图 9(1)简述东北多年冻土区冻土退化的主要表现。(6 分)(2)分析近年来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的原因。(4 分)(3)说明从长期来看多年冻土退化甚至消失会阻碍植被生长的理由。(6 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石家庄市 2024 年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地理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D2.B3.A4.C5.A6.B7.C8.D9.D10.C11.B12.A13.D14.B15.A16.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道题,共 52 分。17.(18 分)(1)基础生态用地的动态变化主要为内部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草地转变为林地);(2分)其空间分布和聚集度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基础生态用地仍然主要分布在洛川县北部地区),因此很难对其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产生有效影响。(2 分)(2)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转变为以果园为代表的生产性生态用地,提高了土地生态价值与效益(减轻水土流失等);(2 分)改善了基础生态用地北多南少的空间不平衡性,促进了洛川县生态环境改善;(2 分)以果园为代表的生产性生态用地的扩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乡村农民收入水平。(2 分)(3)在生态资源相对稳定的区域开展生态建设,仅在基础生态用地范围内开展生态建设活动,其最终结果只对提高生态质量有效,(2 分)受总体规模的制约,很难对区域整体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产生影响;(2 分)改变区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必须加强基础生态用地类型以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入,(2 分)扩增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并举的经济林是有效的目标实现途径。(2 分)18.(18 分)(1)山脉隆起抬升作用(2 分)、河流下切侵蚀作用。(2 分)(2)倒淌河原是古青海湖入古黄河的通道,受区域强烈构造活动影响,断裂带交汇处发生快速隆起,河流下切侵蚀能力小于山脉隆升作用,古倒淌河被隆起的山脉阻断,失去出水口;(4 分)由于山脉继续抬升和河流下切作用不断改造地形和流域,山脉西侧流域发生水系重组;(2 分)随着东部地势抬升和西部青海湖盆地下降,重新汇聚形成一条方向反向、沿原有河道流淌的河流,即为现今倒淌河。(2 分)(3)长度缩短。(2 分)随着倒淌河流域东侧山脉继续隆升,山体宽度增加导致流域西移;(2 分)倒淌河分水岭东西两侧分别属于黄河和青海湖流域,黄河海拔低于青海湖,因此分水岭东侧较西侧的河流高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分水岭向西侧移动,倒淌河长度缩短。(2 分)19.(16 分)(1)地温升高,冻土厚度减薄;最大融化深度增加,冻土活动层加深;冻土破碎化加剧,多年冻土面积缩减;多年冻土南界北移,多年冻土区退化成季节冻土区。(任答 3 点,每点2 分,共 6 分)(2)近年来东北多年冻土区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低温对植被生长的制约逐渐减弱;(2 分)植被生长季延长,光合作用增强,促进了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2 分)(3)多年冻土退化甚至消失指示东北多年冻土区气温持续升高,植被生长与气温正相关性减弱;(2 分)气温升高导致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增强;(2 分)多年冻土退化甚至消失一方面导致冻土季节性冻融提供的水分减少,另一方面多年冻土层变薄甚至消失,土壤水分下渗增多,土壤含水量降低,减少了土壤水分供应,阻碍植被生长。(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