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概论 PPT课件.ppt
2024/4/91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概论 2024/4/921.1.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化疗化疗)(1)定义定义: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 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antimiczobial drug)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 drug)抗恶性肿瘤药抗恶性肿瘤药(anticancer drug)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化疗指数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LD50/ED50 或或 LD5/ED95临床价值临床价值CI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效果对机体的毒性对机体的毒性2024/4/94 2.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指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指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包括:抗生素抗生素 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2024/4/95二、机体、药物和病原体三者关系二、机体、药物和病原体三者关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抗菌作用耐药性耐药性抗病能力抗病能力致病作用致病作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体内过程机机 体体2024/4/96三、抗菌药物基本概念三、抗菌药物基本概念 1.抗菌谱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 2.抗菌活性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抑菌药与杀菌药抑菌药与杀菌药 体外活性表达方式:体外活性表达方式: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C)与与最低杀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3.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 4.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AE)5.交叉过敏反应交叉过敏反应2024/4/97四、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四、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四、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四、抗菌药物作用机制2024/4/981.1.1.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2.2.2.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3 3 3 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 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 N-N-N-N-N-N-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 N-N-N-N-N-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 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 粘肽合成酶粘肽合成酶粘肽合成酶粘肽合成酶粘肽合成酶粘肽合成酶N-N-N-N-N-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 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 粘肽粘肽粘肽粘肽粘肽粘肽 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 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 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胞浆内胞浆内胞浆内胞浆内 胞浆膜胞浆膜胞浆膜胞浆膜 细胞膜外细胞膜外细胞膜外细胞膜外磷霉素磷霉素磷霉素磷霉素环丝氨酸环丝氨酸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杆菌肽杆菌肽杆菌肽杆菌肽 -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氨基苷类抗菌药氨基苷类抗菌药氨基苷类抗菌药氨基苷类抗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与与与与GG-菌胞浆膜磷脂结合菌胞浆膜磷脂结合菌胞浆膜磷脂结合菌胞浆膜磷脂结合 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 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 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 (PABA)(PABA)(PABA)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 磺胺磺胺磺胺磺胺砜类砜类砜类砜类对氨水杨酸对氨水杨酸对氨水杨酸对氨水杨酸 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氨蝶啶甲氨蝶啶甲氨蝶啶甲氨蝶啶乙胺嘧啶乙胺嘧啶乙胺嘧啶乙胺嘧啶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抑制抑制抑制抑制DNADNA回旋酶回旋酶回旋酶回旋酶 复制受阻复制受阻复制受阻复制受阻 DNADNA合成合成合成合成 利福平利福平利福平利福平抑制依赖抑制依赖抑制依赖抑制依赖DNADNA的的的的RNARNA多聚酶多聚酶多聚酶多聚酶转录受阻转录受阻转录受阻转录受阻 mRNAmRNA 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抑抑抑制制制制细细细细菌菌菌菌蛋蛋蛋蛋白白白白质质质质合合合合成成成成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 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 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 30S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 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 50S 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2024/4/915 五五五五、细细细细菌菌菌菌耐耐耐耐药药药药性性性性(抗抗抗抗药药药药性性性性)细细细细菌菌菌菌对对对对药药药药物物物物的的的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耐药机制:(1 1)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 (2 2)改变药物靶位结构)改变药物靶位结构)改变药物靶位结构)改变药物靶位结构 (3 3)降低胞浆膜通透性)降低胞浆膜通透性)降低胞浆膜通透性)降低胞浆膜通透性 (4 4)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2024/4/916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n n临床获得最佳疗效临床获得最佳疗效n n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n n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2024/4/917(二)联合用药(二)联合用药 n n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n n延迟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延迟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延迟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延迟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n n对多种细菌感染以扩大抗菌范围对多种细菌感染以扩大抗菌范围对多种细菌感染以扩大抗菌范围对多种细菌感染以扩大抗菌范围n n减少个别抗菌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毒副反应减少个别抗菌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毒副反应减少个别抗菌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毒副反应减少个别抗菌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毒副反应n n联合应用后出现四种情况联合应用后出现四种情况联合应用后出现四种情况联合应用后出现四种情况,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用简单的数学式表示 相加相加相加相加:1+1=2:1+1=2 增强增强增强增强:1+1=3:1+1=3 无关无关无关无关:1+1=1:1+1=1 拮抗拮抗拮抗拮抗:1+1=0:1+1=02024/4/918 目前临床所用的抗菌药按其对细菌的作用目前临床所用的抗菌药按其对细菌的作用分为如下四种:分为如下四种:n n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头孢菌素n n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氨基苷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氨基苷类抗生素n n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n n慢速抑菌药慢速抑菌药慢速抑菌药慢速抑菌药: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n n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增强增强增强增强n n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繁殖期杀菌药=拮抗拮抗拮抗拮抗n n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相加或增强相加或增强相加或增强相加或增强n n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快速抑菌药+静止期抑菌药静止期抑菌药静止期抑菌药静止期抑菌药=相加相加相加相加2024/4/919联合应用的指征:n n病原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病原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病原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病原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如敗血症,中毒感染性休克)(如敗血症,中毒感染性休克)(如敗血症,中毒感染性休克)(如敗血症,中毒感染性休克)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导致的腹膜炎)后导致的腹膜炎)后导致的腹膜炎)后导致的腹膜炎)n n长期应用单一抗菌素可能发生耐药性(如结核病的长期应用单一抗菌素可能发生耐药性(如结核病的长期应用单一抗菌素可能发生耐药性(如结核病的长期应用单一抗菌素可能发生耐药性(如结核病的治疗)治疗)治疗)治疗)2024/4/920(三)临床应用基本原则n n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n n应用时,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应用时,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且会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且会带来严重的毒副反应。疗程过短,易使疾带来严重的毒副反应。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病复发或转为慢性。2024/4/921(四)关于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n n严格讲其预防应用是不科学的,无目的预防应用严格讲其预防应用是不科学的,无目的预防应用严格讲其预防应用是不科学的,无目的预防应用严格讲其预防应用是不科学的,无目的预防应用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但少数情况如经临床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但少数情况如经临床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但少数情况如经临床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但少数情况如经临床证明有效者可采用。如心脏外科手术等。证明有效者可采用。如心脏外科手术等。证明有效者可采用。如心脏外科手术等。证明有效者可采用。如心脏外科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