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97018992
资源大小:34.4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莆田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福建省莆田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 析)莆田重点中学22-23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满分:100分用时:70分钟一、积累运用(34分)1 .诺诺与小泽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 (10 分)诺诺: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我寄愁 心与明月,(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寄情于月,遥致思念;想与乐观昂扬的王湾交朋友,“(2),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时序交替, 充满期待。小泽:我想与胸怀博大的曹操交朋友,“星汉灿烂,(3)"(观沧海),登高观海,气势不凡;想与意气风发的谭嗣同交朋友,"(4) , (5)"(潼关),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想与以家国为己任的陆游交朋友,"(6) ,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雨梦境,忧 国忧民。诺诺:我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8),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虚心好学, 以人为镜;想与谆谆教诲的诸葛亮交朋友,“(9), (10) "(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方 可有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2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3 .酝酿(ni i ng) 倜傥(d b ng) 草垛(du 6 ) 人声鼎沸(d i ng)8 .惩戒(ch云ng) 温驯(x u n) 搓捻(ni a n) 参差不齐 (ch 1 )C.嗔怪(zhQn) 匿笑(ni) 吝啬(lin) 咄咄逼人(du(2 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 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蹩,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 宝杖甚峥噪。(选自吴承恩西游记)语段描写的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利用“项下骷髅”帮助唐僧师徒 渡河的?请简要概述。(3分)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0分)1.【答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若出其里.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择其善者而从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 D 3. C4 .C 首先是,提出观点“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二其次是 ,紧接上句强调要写得有情感。再次是,提出如何写的有情感的 问题。接着是,具体阐述如何写得有情感。最后是,总结写作要 注意求“真”,不可虚假。5 .【答案】B【详解】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C.语序不当,将“有能力战胜困难”与“有勇气面对困难”位置 互换;D.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或“因为”;6 .1 in合 寡 歧(2) A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热忱”是名词,意思是热情。“热心”是形容词,意思是有热 情,有兴趣,肯尽力。根据“在于彼此满腔的和慷慨无私的付出” 的语境,应使用“热忱”;故选Ao7 . (1)本题考查对敬辞和谦辞等文化常识的识记辨析。C.有误, “莅临贵班教室”中“贵班”使用有误,“贵班”是对别人班级的尊 称,应改为“我班”。故选C。(2)【答案】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考, 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政者只有在学与 思的过程中,才能参悟为政之道,造福于一方的百姓。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淡泊”自守,“宁静” 自处,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生命状态充满诗情画意, 充满昂扬向上的活力和激情。二、阅读(一)9 . A【解析】“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理解有误。从“不自哀” 和“尚思为国戍轮台”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处境凄凉,但是仍怀有杀 敌报国之心。10 陆诗中,“尚”,仍然,还,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却依然想要上 阵杀敌的报国之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 志不渝的精神。(3分)谭诗中,“犹”,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黄河流过大野,像是 有脾气一样嫌弃被束缚,表现了黄河的奔腾壮阔,表达诗人渴望冲决 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3分)11 . (1)像狗似的(2)使听说 (3)通“无”,没有 (4)通“释”,解除,消除(5)为什么 (6)怎么办 (7)同“又”,用于整数和零 数之间 (8)征伐、征讨12 .B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解析】在火中,布就成了火红色,而污垢却仍跟布原来的颜色 一样。从火里取出后抖动,火浣布就洁白如白雪一样了。12. (1)用纯钢锻成,剑刃赤红,锋利无比,用它切玉就像切泥 一样。考查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 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达到词达意顺即可。句中重点词语:炼钢,用纯钢锻成;赤刃,剑刃赤红;如,就像。(2)皇子说:“世间根本不存在此物,传说这件事的人很荒谬J 句中重点词语:无,没有;传之者,传说这件事的人;妄,荒谬, 不真实。13. 我赞同小语的说法。【甲】文告诉我们:不要轻信流言,不要 以讹传讹,眼见为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 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乙】文告诉我们要相信客观事理,不要 主观臆断。【甲】文强调面对流言不能从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乙】文强调要根据事实判断,而不能主观臆断。两者寓意不同。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讲述了丁家打了一 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 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外人却理解错 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的故事,告诉我 们,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在现实生活中 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强调不要 轻信流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乙文中银铸剑与火浣布本就是神奇之物,非普通人所能亲见。皇 子因为自己没有亲眼目睹,就武断地认为它们根本不存在。这是一种 不科学的态度。事实上,由于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局限,任 何人都不可能穷尽世上万物,通晓茫茫天宇。尽管说“眼见为实”, 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还有不知多少未被我们发现和认识的东西, 有许多暂时还难以解释的特异现象。如果“唯物”是从,那必然会成 为皇子式的武断者。因此,当我们认识和理解茫茫天宇、纷繁世界的 时候,一方面要强调唯物,坚持物质是世界的基础的观念。乙文告诉 我们要相信客观事理,不要主观臆断。强调要根据事实判断,不可以 想当然;据此可知,两文的寓意不同。【点睛】参考译文:甲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 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 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 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 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 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得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 道。乙周穆王大举进攻西戎,西戎献上了镉铸剑和火浣布。根铸剑长一 尺八寸,用纯钢锻成,剑刃赤红,锋利无比,用它切玉就像切泥一样。 火浣布洗时一定要放在火里。在火中,布就成了火红色,而污垢却仍 跟布原来的颜色一样。从火里取出后抖动,火浣布就洁白如白雪一样 To皇子说:“世间根本不存在此物,传说这件事的人很荒谬。”萧叔 说:“皇太子也过分自信,过分不相信客观事理啦!”(三)14. C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ABD三项正确。 C项“突出了母亲对过年的期盼。“错误。主要写了 “我”对过年的 期盼。15. (1) “追逐”这个动词,把雪人格化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我们奔跑嬉戏时雪花在身边飞舞的情状,突出了 “我们”和“雪”的 活泼可爱(或表达我们对雪的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们”比作“没有被冻结的朵 朵浪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我们”的活力和快乐之情。(1)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 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在这里 把雪人格化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奔跑嬉戏时雪花在身边飞舞的 情状,表达了我们对雪的喜爱之情。(2)首先指出修辞方法,然后结 合修辞方法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结合“我们是冬天里 没有被冻结的那朵浪花”分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们”比作 “没有被冻结的朵朵浪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我们”的活力和快 乐之情。16 .结构上起过渡(承上启下)作用,总结上文;内容上表达了 作者对“小寒”的独特认识,点明“我们”不觉得小寒冷的原因。【详解】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 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照应开 头,点明题目,作为线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深化 主旨,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文章第段在结构上起过渡(承上启下) 作用,总结上文;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小寒”的独特认识,点明“我 们“不觉得小寒冷的原因。17 . (1)那一年的小寒来得特别早,没有成为盼年的开始,心里 有一种失落。(2)那一年“我”家从乡村搬进了县城,过小寒时没有了以前 的快乐。【14题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9段,结合“我记得最清晰的小寒,是1988 年,那一年,小寒来得特别早,阴历冬月十六,阳历1月5日。所以, 那个小寒没有成为盼年的开始,那一年的年也来得特别晚,是2月 16日。”得出:那一年的小寒来得特别早,没有成为盼年的开始,心 里有一种失落;结合“是因为,那一年的5月1日,我家从乡村搬进 了县城。于是,许多旧时光就破灭了,许多回忆就点亮了。”得出: 那一年“我”家从乡村搬进了县城,过小寒时没有了以前的快乐。18 . (1)过小寒的地点变了,由乡村换成了县城。(2)过小寒的心情变了,由从前的快乐、喜悦、希望变成了现 在的思乡。(3)过小寒的人也变了,母亲变老了,作者也从童年走进了青 壮年。【详解】结合文本分析。结合“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小寒再度走进家门, 走进心里,往事也随之纷纷萌芽。”分析得出:过小寒的地点变了, 由乡村换成了县城;结合“依然出门看了看,望向故乡的方向”得出: 过小寒的心情变了,由从前的快乐、喜悦、希望变成了现在的思乡; 结合“回到屋里,不经意地抬眼,看到母亲摆放的那些花盆,在一个 花盆里,有一朵花迈过时光的门槛,已经轻轻悄悄地开放了。”得出: 过小寒的人也变了,母亲变老了,“我”成了青壮年。(四)19 . B【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由材料一第二段”而到了两汉时期,基本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 此时已改称为'箸'”可知,筷子最早并非称为“箸”,且原文说的是 “基本已经普及”,并非选项说的“已经普及”。故选B。20 .用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拿住筷子;拇指放在食指的指甲旁 边;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夹住筷子固定;无名指的指甲垫在筷子下面。【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材料二的图解可知,涉及握筷子时手指的提法的是筷子用拇 指、食指、中指轻轻拿住;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边;拇指和 食指的中间夹住筷子固定;无名指的指甲垫在筷子下面。据此回答 即可。21 .外形对应天圆地方;两根一块意求圆满;执筷方法隐 含“天地人”三才文化;使用筷子有讲究与忌讳。【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 征地,对应着天圆地方”,可以提取出:外形对应天圆地方;从材料三中的“其意为'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 可以提取出:两根一筷意求圆满;从材料三“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 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 解”,可以提取出执筷方法隐含“天地人”三才文化。从材料三“吃板时,忌用筷子敲击碗沿,因过去乞丐乞讨常以筷 击碗出声;用筷插或不断翻拨菜品,被视为不雅之举;将筷子竖着或 着插在盛饭的碗中,被看作不吉祥,因为过去的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 一双筷子”可知,使用筷子有讲究与忌讳。(五)名著阅读22 .齐天大圣罗刹女(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致使他们母子分离。23 .语段中描写的人是沙悟净(或“沙僧”“沙和尚”)。他用绳索 把项下九个骷髅绑成九宫,把观音菩萨的葫芦安放在其中,变作法船, 稳似轻舟,顺利帮助唐僧师徒渡河。结合小说内容,结合“一头红焰发蓬松” “项下骷髅悬九个, 手持宝杖甚峥噪”等重点句子,可知人物是沙悟净。沙悟净,又称沙 和尚、沙僧、金身罗汉。降妖宝杖是沙僧使用的武器,由鲁班以吴刚 砍下的桂树枝所制,外型两端细中间粗,曾被妖怪形容像擀面棍。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 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吒与悟空同去。木吒叫出妖怪悟净。 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师徒过河。后与孙悟空、猪八戒一 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D.沐浴(mu) 掺和(ch d n)贮蓄(zhu ) 拈轻怕重(nia n)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遮蔽掺和憔悴赅人听闻B.睫毛譬如C.怂恿禁锢D.确凿寻觅淅沥不求胜解 险躁花团锦簇 炫耀匍伏前进4.下面五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3 分)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总之,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关键是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A.B.C. D.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有用爱来托举生命和希望,守望相助,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B.仙游木雕轻巧坚牢,光亮美观,装饰丰富多彩,不褪色,耐温, 耐腐蚀。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 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D.电视剧小欢喜受到家长热捧的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 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二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管鲍之交的故事历来是“友谊”的千古佳话。管仲曾说“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不管他人如何评论管仲,鲍叔牙都坚定不移、 毫不吝()啬地支持他。深情厚谊不是凭空练就的,其形成奥秘在于彼此有共同的理想愿景,志h6 ()者,不以山海为远;在于彼此满腔的和慷慨无私的付出,不以时间为限。它也许是gud ()言无声的心灵应和,也许是产生分qi ()后的相互磨合。真正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2)根据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项()(3分)A.热忱 B.热心7.为了增进同学友谊,班级将开展“我我们”主题班会,请协 助完成准备工作。(6分)邀请函敬爱的XX老师:您好!经过一学期的相处,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课堂,大家敬您、爱您! 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我们,增进师生情谊,诚邀您于1月15日下午 第2节课莅临贵班教室参加“我我们”主题班会,期待您的光临。(1)班委准备了以上邀请函,加点敬辞有一处使用不当,请你帮忙找出来()(3分)A.诚邀 B.莅临 C.贵班 D.光临(2)姓名里有乾坤。班会上设计了 “你的姓名我来解”活动, 请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位,写出名字中隐藏的古诗文句子,并说说其 中所寄寓的深意。(2分)A.王学思 B.程致远 C.李诗情二、阅读(6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8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陆诗中,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 禁地哀叹连连。9 .陆诗中,“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 朝廷风雨飘摇。C.谭诗中,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 令人神往。D.谭诗中,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 的寂寥与辽远。10 请分别赏析“尚思为国戌轮台”中的“尚”字的妙处和“河流 大野犹嫌束”中“犹”的妙处。(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1分)【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 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镉铅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八 寸,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 萧叔曰:“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注释】浣:洗涤。萧叔:一个很有见识的大臣。果于自 信:过于自信。【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 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 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8分)文言语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其一犬坐于前 语境推断法词类活用 (1)闻之于宋君 (2) 身亡所寄通假字(3) 其人舍然大喜 (4) 奈何忧崩坠乎? 一词多义 (5) 奈地坏何? (6) 其剑长尺有八寸课内迁移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7))(3周穆王大征西戎字典查询法:证验,证明;表露出来的迹 象,现象;征伐,征讨。(8)(填文 字)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分)A.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B.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C.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D.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3分)(2)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3分)13 .小尚和小语对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产生争论,你赞同谁的说 法?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理由。(4分)小尚:这两则小故事都是寓言,寓言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 长的道理,我觉得这两则故事蕴含的道理都一样。小语:不,才不一样呢!(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小寒包利民我喜欢腊月,那是冬天最浓重的一笔,也是最后的一笔。腊月,是一个开始。在我的童年,对过年的期盼之情,行走在 腊月的每一天里。而总是在腊月初一的前后,或者腊七腊八的前后, 小寒,像一扇门,或者像门里的迎宾人,在不经意的行走里抬头,便 忽然相遇。小寒,在我的故乡,正是三九的身前身后,是另一种美好。没 有花信的等候,春天也还很遥远,虽然立春已经很近。那是南方的小 寒,是传说中的种种。而在松嫩平原上,我们唯一的等候,就是过年。最深的冬天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快乐,就像夜淹没不了梦。零下 三十多度的寒冷,冻结不了我们奔跑的足音。大地上的雪被我们从沉 睡中唤醒,空中飞舞的雪与我们相互追逐,我们是冬天里没有被冻结 的那朵朵浪花,依然清澈地流淌绽放。早晨睁开眼睛,屋里依然很暗,窗玻璃上结着厚厚一层霜花, 神奇的天然画面,花草蕨蕤,杨柳依依。渐渐地,外面的阳光给那些 美丽的花园镀上了一层霞光。坐起来,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把手掌 印在霜花上,当丝丝缕缕的凉意驱散丝丝缕缕的睡意,当我的掌印融 化了一片花草,我才下了炕。先走到外屋,掀开水缸的盖子,拿起水 瓢用力磕碎水面上那层冰,舀起带着冰渣的水一饮而尽。这个时候房门开了,母亲抱着一捆柴禾进来,身后跟着一阵寒 风,还跟着探头探脑的花狗。母亲在灶口放好柴禾,溜进来的花狗快 速地抖动着皮毛,周身泛起一层冷雾。母亲说,今天小寒了,天儿格 外冷。我跑向门外,花狗傻乎乎地跟了出来。阳光很好,很晴朗的冷, 大地上,墙头上,树枝上,房草上,那些雪都闪着细细密密的光。虽 然北风还没开始刮起,脸却瞬间麻酥酥地疼。我想此时我的脸一定冻 得通红,就像身后墙上挂着的干干的红辣椒。心里却充满了喜悦,终 于到了走向过年的最后一程了。小寒,总是这样不经意地走进来,跟着母亲,走进烟火尘世, 走进温暖的房子,然后,跃上墙上的日历。日历上,往往是写着二九 第几天或三九第几天,小寒,其实是最为寒冷的节气。也许,大寒是 比小寒更冷吧?只不过,那个时候,我们的心都因近在身畔的过年而 火热着,所以反而不觉其冷了。当我再次走进院子,家家户户的炊烟便已经升起来了,仿佛因 为寒冷,凝而不散,并渐渐地倾倒在北风里。整个村庄都从梦的余绪 里走出来,开门的声音,见面的笑语,鸡犬之声,虽然依旧是一个平 凡的日子,可是因为小寒,却似乎平添了一些希望,或者心情。我记得最清晰的小寒,是1988年,那一年,小寒来得特别早, 阴历冬月十六,阳历1月5日。所以,那个小寒没有成为盼年的开始, 那一年的年也来得特别晚,是2月16日。所以,心里有着一种失落, 总觉得这个冬天不完美,就像缺少了一些希望,或者心情。直到多年 以后,我才明白,之所以记住了那个小寒,以及那个冬天的种种细节, 是因为,那一年的5月1日,我家从乡村搬进了县城。于是,许多旧 时光就破灭了,许多回忆就点亮了。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小寒再度走进家门,走进心里,往事也 随之纷纷萌芽。依然出门看了看,望向故乡的方向,除了寒冷,一切 都变了。回到屋里,不经意地抬眼,看到母亲摆放的那些花盆,在一 个花盆里,有一朵花迈过时光的门槛,已经轻轻悄悄地开放了。14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与小寒有关的一些事情和场景, 有快乐、喜悦、希望,也有失落。B.-段先从屋里写到屋外,然后又由屋外写到院里,写了作 者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C.第段中,对母亲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不怕寒冷,突出了母亲对过年的期盼。D.文章最后两段运用对比写法,把1988年的小寒、30年后的小 寒与童年时的小寒进行对比,发现除了寒冷,一切都变了。15 .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大地上的雪被我们从沉睡中唤醒,空中飞舞的雪与我们相互追逐, 我们是冬天里没有被冻结的那朵浪花,依然清澈地流淌绽放。(1)赏析加点词语。(2分)(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3分)16 .第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17 . 1988年的小寒作者记得最清晰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8 .第段写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小寒再度走进家门,走进 心里”,作者却发现“除了寒冷,一切都变了",联系全文内容看看哪 些方面“变了 ”,请根据示例分点概括。(6分)示例:过小寒的方式变了,不再有雪地追逐、手印霜花、饮冰渣 水等。(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材料一】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 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 对应着天圆地方。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如今能 够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那时的昏君纣王就已经在 使用象牙制成的精美筷子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在当时被称为桃(ji a )的餐具,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地位。而到了两汉时期,基本已 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箸,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种方 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南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 了筷子的叫法。【材料二】下面是筷子握法图解:【材料三】使用筷子时都是两根一块,其意为“阴阳两和”“合 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 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 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使用也有讲究与忌讳:如一双不能 长短不一,否则就是“三长两短”;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碗沿,因 过去乞丐乞讨常以筷击碗出声;用筷插或不断翻拨菜品,被视为不雅 之举;将筷子竖着或着插在盛代的碗中,被看作不吉祥,因为过去的 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一双筷子。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筷子发明于中国,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 B.筷子最早称为“箸”,两汉时期,筷子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 C. “箸”这一叫法,至今仍然在闽南与温州的方言中大量保留。 D.不将筷子插在盛饭的碗中,是因祭祀时常常在碗中插上筷子。 20.请根据材料二“筷子的握法图解”,介绍握筷子时手指的握法。 (3分)21 .“筷子”承载了哪些中华文化内蕴?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 括。(4分)(五)名著阅读(6分)22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名著内容梗概阅读笔记西游记孙悟空擅自下界后,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前去兴师 问罪,天兵天将被悟空打败,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分析,孙悟空只想 受人尊抬,并没有实质威胁,玉皇大帝就封孙悟空做了个有官无禄的 身份。有官无禄的身份是指:(1分)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 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但却遭到罗刹女拒绝。罗刹女拒绝孙悟空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