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97021125       资源大小:81.32K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docx

    格律概述】【近体、古体】【用韵】【四声】【律句】【粘对】【孤平和三平调】【对仗】【什么是词】【词的种类】【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学名词解释】【对联之格律】【对联之习俗】【对联之起源】【对仗之路】【对联之特征】【对联的分类】【汉语四声与对联】【对联的词组结构】【古典诗词概述】【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 黑答插颊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十七画:擢蟋檄十九画:蹶二十画:籍黑卖嚼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 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 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 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 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 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 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 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 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律句】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 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 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 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 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 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 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 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 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 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 了。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 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 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 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 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 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 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 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粘对】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 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 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 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 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 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 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平起: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 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 上一联是: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 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 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 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一、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二、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三、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四、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 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 律。【孤平和三平调】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 论。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 改用仄声,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 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 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 别论。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 声: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 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 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 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 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 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 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 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 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 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 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 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 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 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 天文对天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 "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什么是词】语言学里,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 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 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 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 较多的是极少数。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 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释义】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典|名词|用词不当。 语句;话语:台词|歌词|词不达意。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 长短不一:词曲|宋词。【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 词汇。1例句1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仅要多读多听多说, 还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常用入声字表】【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怎样区别平仄】【格律概述】格”是一种样式,是形式上的东西;"律"是规律、规范。“格律”不是诗的唯一,仅是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分意境与 格律,古今论证不休的矛盾并非格律之争。而是意境与格律的天秤倾斜, 救"意还是保"律-由个人喜好而定,个人意志不足以强化到群体 的共同意志和规范。所以这种争论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还有诗词的存 在,指责与被指责,自得与自卫就会轮番上演,但格律本身并不矛盾, 比如隋朝遵循陆法言的切韵至南宋以后推广刘渊的平水韵,到 今天由中华诗词学会发起的按新华字典声韵而修编的新韵,每一历 史时期都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和运用。格律是一种规范,本身没有商讨还价的余地,而诗词作者遵守格律 与否,即通常所说的把握格律严、宽程度,严就不必废舌,对于宽的限 度也是大有争议:比如常说的平仄上的2、4、6分明,1、3、5不论。 其实还可以宽,只重"格"每句字数相同,都以偶数句结束。弃平仄只 注韵(而且还不计韵的平仄,如本人)适当上下句对仗等等。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有的词限定中也就是在某些字上可以不压韵【词的种类】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 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 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 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 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 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五 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 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 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长一点的词还可以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 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 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 叫名不同罢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 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璞珞(谡珞是身上 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 爰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 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 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 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 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 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 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 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 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 的是舞马,软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 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 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 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 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 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 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 的何罢了。【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词的风格一般有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啬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鲸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 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 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 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鹏鸽天元溪不见梅宋辛弃疾千丈冰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 野水闲将日影来。过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 点缀风流却欠梅。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词学名词解释】【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侧艳词】:即艳词。【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大词】:宋人以慢曲为大词。【小词】:宋人以令、弓I、近为小词。【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南乐】:元人也称词为南乐。【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 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 个类目,就称为"诗余【琴趣】: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 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个字为句的顿逗处,通常又 叫一字豆。【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 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 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 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 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 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 为叠。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 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 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 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 这叫做一变。【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彳扁字, 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彳扁】:即遍。【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 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段】:与片、遍同义。【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么】:一首词的下遍。【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并非结句。【歇拍】:即结拍【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 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过腔】:即换头。【过】:即换头。【过片】:即换头。【过变】:即换头。【过处】:即换头。【过拍】:即换头。【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 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日双曳头。【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 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 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 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减字】:即偷声。【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 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摊破】:即添字。【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近】:即近拍。【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日弓I。【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 可以有几十遍。【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遍】:即摘遍。【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 称为拍序。【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 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倚歌】:即填词。【倚声】:即填词。【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 曲调,这叫做自度曲。【自制曲】:即自度曲。古音与今音,发音、发声大多都貌合神离。喜古而不复古,那是回 忆里最亮丽的风景,但越逾千年的距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所以醉风个 人提倡今人写新韵,毕竟我们写诗是给今人读的,而不是给古人看的。他人学诗皆从格律入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醉风不再妄自诽薄。根据个人实践心得,学诗亦可从意境入手-先修炼内涵再框以格律。如 同先学会做有骨头的人,再来打造自己的形象。意境是真身,格律是衣 服,表里如一方能魅力无穷。(意境套格律,这里要有个转型的"度, 至少要达到意境上的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不要太急功好利忙于求成, 须知根基不稳大厦将倾。格律入门与意境入手的区别是,前者在笼子里 造房子,后者在房子里做笼子。束缚与反束缚,是思想上的解放与尝试。)很反感非格律不成诗的论调,对于意境与格律,醉风个人严重倾向 意境修炼。格律是前人所规范的,休要拿来卖弄或作为横加指责别人的 工具。熟不知你不过是拿着别人的东西炫耀着自己,好比走在老虎前面 的狐狸,这"势”是借的,只不过你时间多了点,学的早了点,记忆力 好了点,除此无他。意境是纯个人的情感流露,宣泄,也体现个人的文 学功底。醉风有时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跟纯自己的东西比较, 还那样理直气壮,声大气粗。是底气不足?是心虚?疑是分不清别人的 自己的?混淆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这是明目张胆的剽窃和毫无 羞耻的掠夺),或是本性好斗使然。【自度腔】:即自度曲。【自过腔】: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 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 用的字。【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 看词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词序】: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 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小令】:明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令。【中调】:明人以59字至9字为中调。【长调】:明人以9字以上为长调。风格及代表人物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 陆游,岳飞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 和李清照。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要通顺【对联之格律】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 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祷机)o 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 第1期漫话对联)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 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 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 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 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 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 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 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 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 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 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 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 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 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 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 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 (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 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 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 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 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 一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 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 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 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 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 如马蹄的节奏,如:书山有路勤为径;ooeeooe学海无涯苦作舟。ooeeo(。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 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 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 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 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 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 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 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 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 趣味性。如: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一,三"皆数字;"寻""点上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 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 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二是分咏格诗钟。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 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 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 步研习。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 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 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 "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当然,个别 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对联之习俗】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2 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年左 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 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 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 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 代。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 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 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 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握。楹联言简意赅, 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 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 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 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 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 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 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 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 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 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 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 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 壁中。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 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 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 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 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 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 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 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 情。【对联之起源】哲学探源才盈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 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 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 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 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 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 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 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 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 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 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 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 迷恋。"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 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一生死、贵贱、贫富、尊 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 不可枚举。"(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爰成双结 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前人的许 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文心雕龙丽辞: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 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体植必两,辞动有配。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 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 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 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 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 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 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哈ch与"jipf ,数量相等又音 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 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 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 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 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格"是框定的形式上的视觉,"平仄是朗诵时声音上抑扬顿挫 的听觉。"韵"则是收与放产生荡气铿锵的味觉。什么是好诗?保持口 感上的流畅与通顺,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或拗口,韵味荡气回肠余味 无穷,意境不重复颠倒,延伸有序。如同打开的历史画卷。同写作,有 开场白,有过程,有结尾,张弛有度;浓笔淡墨,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手 法,或作者本人予以抒发的情感,轻重缓急来决定重心与浮力。"诗"忌直,忌露,忌奥。"直"显得生硬,"露"少回旋余地, "奥不使人知。诗不要成为鸡肋,食而无味,弃之不舍。要视觉上让 人情愿读下去;要听觉上让人读来爽乎;要味觉上让人履嚼有味,引人 深思哲理,探索你内心的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或认知。"诗风”取决个人的态度和秉性。有人生性懒散放浪,有人自律拘 谨正统,所以手法不一,笔锋各异。莫一味强求的依附他人,当定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